书城短篇吃货养生小秘密
9130600000021

第21章 五味的调和(甜)

甜味是一种基本的味觉。在全球众多文化中,甜味都象征着美好的感觉。

中医认为,甜入脾。也就是说,在水谷精微之中,脾最喜欢甘味。因为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作用,有帮助脾的运化作用。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所以,治脾胃可以安五脏。

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果头晕、少气懒话、病倦乏力、脉虚无力之气虚证的,可选用牛肉、鸭肉、大枣等甘味食品。如表现为身寒怕冷、蜷卧嗜睡之阳虚证的,可选用羊肉、虾、麻雀等。

日常生活中,甜味食物非常多,比如:莲藕、白萝卜、藕节、菠菜、芥菜、黄花菜、大头菜、南瓜、圆白菜、扁豆、芋头、豌豆、胡萝卜、白菜、芹菜、冬瓜、黄瓜、豌豆、肉桂、黑大豆、红小豆、绿豆、黄豆、蚕豆、刀豆、薏米、荞麦、粳米、白薯、蜂蜜、牛奶、银耳、甘蔗、柿子、橄榄、苹果、柑、杏子、荸荠、梨、百合、花生、白果、陈皮、白砂糖、甜瓜、西瓜、桃仁、山楂、桃、香蕉、桑葚、樱桃、荔枝、橘、柚、榛子、黑芝麻、栗子、芒果、大枣、无花果、莲子、葡萄、核桃、桂圆、百合、燕窝、枸杞子等等,吃货们可以自行甄别。

就饮食而言,春季食甘,是养脾的最好季节。春季阳气生发,人体腠理疏松,阳气易外散发泄,加上气候转暖,人活动容易出汗,有伤津液,所以应及时使用甘味食物,补水补气,滋养机体,固护脾胃之阳气。

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应少酸味,多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宜多吃大枣、山药、藕、莲子、百合、芋头、萝卜、荸荠、甘蔗、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韭菜、香椿等健脾养胃的食物,这些平甘温补的东西,让脾胃更为活跃。

人们都喜欢甜味,甜味是与糖联系着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是大家熟悉的糖,它们不仅味道甜,而且还是供应人体能量的物质。蜂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果糖是最甜的糖。果糖、蔗糖与葡萄糖的甜味的比例,根据实验测定是9:5:4。但是糖不能吃太多,尤其是蔗糖,蔗糖是含有最高热值的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会引起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龋齿等疾病。

温馨提示:

甜味虽然可以补养身体,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止痛,解毒。但是如果过量食用,会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同时还伤肾,致使心气烦闷、喘息、肤色晦暗。甜食吃得过多还会引起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使人发胖,引起身体缺钙及维生素B1的不足及龋齿,甚至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吃甜最好把握以下3个时机:

1.运动前:运动过程中需消耗大量体能,但运动前又不宜饱餐。这时适量吃些甜食可满足人体的能量供应。

2.呕吐或腹泻时:喝一些盐糖水,有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

3.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时: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喝些糖水或甜味饮料,可使患者度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