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第三种升迁
879300000031

第31章 李省长来清水调研 (3)

清水钢铁厂利用本地资金改制成功在这个时期无疑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李省长是从北京的一次经济会议后回到省城看见了凤副省长签阅后转呈给他的关于清水钢铁厂改制的调研材料。本身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加上执笔者锦上添花的措辞,无疑极大地勾起了李省长的兴趣,他想起了在北京开会时有关领导的吹嘘,如果确实像调研报告上所说的,很有必要在全省树上这一个典型,做个示范引导。清水钢铁厂未改制之前在全省也是挂得上名的困难企业,在两次改制期间他也听过一些汇报,但老成持重的他还是想去清水看一看,于是就在调研报告上签阅要去清水调研,由于调研材料上对戴斌的浓墨重彩,李省长顺手就在戴斌的名字下用笔划了一条下划线。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宋之杰心情很是复杂,省里主要领导来清水调研,特别是调研成功经验,无疑是对清水市工作的一种肯定,特别是在李省长调研之后很有可能要把清水钢铁厂改制成功的经验作为全省的一个示范,这无疑对宋之杰在清水执政生涯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并非他本人亲自主导了这一次的改制工作,但作为清水市的一把手,毫无疑问,在其政治前途上,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所以在上次凤副省长来调研的时候,他就很直接地提出,建议省里把清水钢铁厂的改制经验推广。但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一次还是由戴斌向李省长汇报,这无疑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在省里主要领导的感觉上,这次清水钢铁厂成功改制的主要功劳是戴斌这个市长的。难道自己当初就真的在对待李有成的问题上有些失策吗?想来想去,宋之杰还是振奋起精神来,毕竟省里主要领导来调研是一件大事,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于是宋之杰拿起电话把秘书叫了进来。

戴斌无疑是十分高兴的,峰回路转,怎么也没想到李省长会来,当初花了那么多心思都没落实下来,现在居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特别是点名要自己汇报,这让戴斌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当初在李有成身上下的功夫没有白费,就连因此与宋之杰发生的摩擦带来的阴霾都烟消云散。戴斌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很快在心里勾勒出一个接待方案,随后就立即把市政府接待处处长叫来了,不过这次他会吸取教训,先到接待处拿个初稿,最终还是要请宋之杰定夺。戴斌心想无论你宋之杰在接待李省长的问题上多主动,只要汇报人是我,胜利者也自然是我,何必跟你争那一城一地。

高位者自有高位者的智慧,就在戴斌让秘书把自己的汇报稿送给宋之杰秘书,请宋书记审阅的路上,市委秘书长的电话也打到了戴斌的案头,说宋书记召集他们两个就如何接待李省长的事情先碰个头。戴斌得到了亲自向省长汇报的机会,自然其他方面就必须以宋之杰马首是瞻,便宜讨得要有分寸。在宋之杰的办公室里,一个简单而不失隆重的接待方案出台了。随即这个方案就传达到整个常委班子手里,整个清水市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全部动了起来,紧张有序地行动起来了,迎接着李省长的到来。

四十六

李省长在清水的行程只有两天,其实算起来只有一天,第一天上午和第二天下午基本上是在来去的路上,为了把这一天的时间用足,宋之杰和戴斌也是想空了脑袋,既然是调研清水钢铁厂的改制,那么自然要在清水钢铁厂盘桓半天,预计先是迎接,然后在藕香园用中餐,中午安排李省长一行午休,下午就先去有成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在那里听取汇报,市里四大班子都参加。晚上在藕香园用过晚餐后请李省长一行参观一下市里的市容市貌,看看清水市在城建上的变化。第二天上午再去清水市的开发区,看几个上规模的企业,路上顺便看一下水利设施建设,下午估计李省长也就要回省城了。

宋之杰先是仔细确定了参加汇报会的人员,主要是四大班子领导,常务副市长,还有李有成。至于清水钢铁厂的工人,就安排在车间里和李省长交谈。然后精心设计了一下路线,保证李省长走的路线能够展现清水市城建最好的地方。最后,宋之杰征求了戴斌一下意见,确定了第二天上午参观的几家上规模企业。

随后,宋之杰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了分工。接待工作由市委秘书长总负责,戴斌负责汇报材料,常务副市长负责开发区参观的几个企业的准备工作,分管城建的副市长负责领导的参观路线,一是要整洁卫生,二是要靓起来,该开的灯打开,该喷的喷泉要喷起来。公安局要负责好警卫工作,特别是和区县要加强联系,别在省领导调研期间跑来一批人上访。至于有成新型建材公司那里,市政府那边要派个工作组,指导厂里把参观的事情安排好。等会议室里的人散去,忙起自己分工的任务后,宋之杰有些疲倦地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拿起手里那份秘书送来的汇报材料审阅起来。

对李省长的清水市调研之行,另一个极为兴奋的就是李有成了。先是省里的两个常委参加了有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开业庆典,然后又有省长的专程调研,对李有成来说,这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虽然暗地里绑紧了何援朝和刘子寒这条线,但那毕竟是暗线,上不了桌面的。这明里现在有这么多领导关注,市里一般的部门这下可都要给我李有成的面子,不能总是靠请客送礼开道,现在李有成真是诚心诚意地感谢何援朝和刘子寒的点拨,借着这股春风,李有成有一种想大展拳脚的感觉,甚至想不管赚不赚钱,都要把有成新型建材这块儿做好。既然政府把咱树了典型,清水钢铁厂的那些工人的后路还是要安排好些,要是自己把这块牌子砸了,也就砸了这些人的面子。当官的没有不好面子的,要这个面子就得树这个牌子,那有成集团以后的路扶持的人可就多了。就在李有成对未来产生一些思路的时候,一丝阴霾忽然涌上心头,那就是刘子寒那天说的公安局安排人跟踪他的事情,这感觉就像在即将到来的金光大道上奔跑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一个黑洞,自己被无情地卷进去,不断地下坠。这件事还是得摆平啊!李有成自言自语地叹道,皱着眉头靠在自己那张豪华的老板椅上,点起根烟思考起来。

第二天晚上九点,戴斌还没回住处,他捏着刚从省里传真来的机要,仔细看着李省长随行人员的名单,仔细地用铅笔逐个点着,分析着,在需要重点接触的人后面慎重地画个圈。主要领导来调研,随行的基本上是部门一把手,和这些厅局一把手们把私人关系处理好十分重要。于公来说,一些政策和计划的争取要靠他们;于私来说,在个人的仕途上需要这些人捧场。戴斌很细心地考虑着哪些厅局由哪个对口的副市长或者市里的局长去接待,哪些需要自己重点接触一下,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在参观和调研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打个招呼,说上几句,特别是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办公厅的人一定要安排好,要对应着局里把相关的数据和材料准备好,适当的时候直接递给人家。戴斌是从厅里面下来的干部,知道这种随领导调研基本上是走马观花,但是调研后找地方要数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最后的调研报告是靠数据支撑的。就这样,戴斌一边考虑一边想。

直到十点多戴斌才结束工作,但是他依旧沉浸在工作的热情里,兴奋又有些紧张,老是回想自己的安排会不会有错漏。秘书提醒他要休息了,他笑笑说你先回去吧,顺便叫司机把车停在门口,我出去看看市容顺便散散心,这两天材料看得太多了。

过了会儿,戴斌出了市政府的办公大楼。司机看见戴市长下楼就发动了车子,但是戴斌没有打开后面的车门,反而敲开前门的车窗,对司机说:“你回去吧,我自己开。”

驶出市政府的大门,戴斌缓缓地把车行驶在深夜的清水市街头,夜里行人已经不多,偶尔看见街头的小吃摊点和酒吧、茶座、KTV的霓虹灯,这些地方仍然是人声鼎沸。戴斌微笑着看着那些醺醉的人互相扶持着进进出出,作为市长,他早已失去了这些乐趣,不敢醉,不敢放浪形骸,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保持一副庄重的形态,只有偶尔回省城和一些职位相差不多的朋友在一起释放一下,他也喜欢那种酒后拿着话筒乱吼一气的感觉,喜欢那些同学或者朋友从他手里抢夺话筒互相打闹,而不是那些手下恭谨而虚伪的鼓掌称颂,更不想自己一边唱歌饮酒一边装作与民同乐的姿态。在省城,或者到别的地市,几个相好的朋友会找个相对隐蔽点儿的地方玩,隐瞒自己的身份,自己花钱,放浪形骸一回,鬼吼几声,调弄一下陪歌的小姐。只可惜大家现在基本上都在自己的位子上,约个时间都很难。戴斌叹了口气,人生,注定就是这样,得到一些就必须失去一些。

清水市的市容明显得到了改观,虽然短短的一天多时间,街道就比平时干净许多,路边也鲜见不亮的路灯,戴斌还是满意的。市容建设是一件费钱而麻烦的事情,这几年清水市的市容建设有了进步,财政收入的逐年递增使清水市政府在市容的投入也大方多了,但这几年从各个企业改制出来的工人有相当一部分涌上街头,增加了这么多的小商小贩,各个市场都溢出来了,管理难度也大了,特别是有些困难的,基本上是指着今天的收入过明天的日子,管理上对抗性也大,所以治理市容最好的办法还是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岗位把这些人再吸收回工厂。

随着车子行驶到了郊区,夜愈发得深了,但戴斌仍然没有睡意,他拿起电话拨了起来,电话响了几声之后,响起小云那特有的东北话。小云已经离开了乐园大酒店,戴斌给了些钱让她租了一个两居室住了下来。他让小云告诉酒店的同事说自己要回老家去,而不是那天以后突然离开乐园大酒店,否则他会担心李有成会从小云的突然离去联想到什么。

车开到小云租房的小区,戴斌突然有些踌躇,他的车是政府的牌照,停在小区里面他有些不放心。于是他掉了个头,在马路对面找个地方把车停好,然后走进小区。小云早已下楼在隐蔽的角落里等着他,看他走过来确认以后才出来迎他,娇柔地把戴斌的胳膊一抱,问:“哥,你怎么走来的啊?”戴斌笑笑说:“车停在外面了,进来不方便。”小云乖巧地哦了一声,意思明白了。

房子租了以后,戴斌还是第一次来,他仔细看了看,房子不大,装修也有些旧了,但收拾得还挺干净。戴斌坐在沙发上,小云偎依在他边上,问他:“哥,先洗个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