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原来很有趣
859700000038

第38章 把蒋门神当成老虎打 (2)

武松并没有刻骨铭心思念的人,因为他最亲的大哥已经去了,而结义的大哥无论是宋江还是张青说到底都是泛泛之交,至于施恩这个小弟,人倒是不错,就是有点黑社会习气,这样很不好,很不好。看着张都监一家其乐融融的一起赏月,武松知趣的准备退下,结果偏偏张都监要给他脸,他得兜着,张都监邀请他一起赏月,而且还做主把家里的一个丫鬟许配给武松,武松这个时候的心情比在阳谷县当都头还要好,因为这里有赏识他的张都监,而且还给他准备好了新娘,人生至此,夫复何求,更何况你武松现在的准确身份其实就是一个囚犯。

张都监看着眼前的武松也感慨很多,眼前这个人自己确实也很需要,但可惜他挡了自己的路,武松可以听他的,而让武松去跟施恩抢快活林那武松肯定办不到,所以还得牺牲武松,还得让蒋门神回来继续管理快活林,说到底张都监只是一介武夫,眼光只在孟州这点小地方徘徊,不就是快活林吗,在孟州再开一家又如何,让武松到全国各地给你开快活林又如何,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四家变八家,八家变十六家,等到变到三十二家的时候快活林就可以上市了,哎,可惜,你是个老粗,根本不懂这些,你的眼中只有那个每个月能赚三百两银子的快活林,三百两,三百两,都不够林冲买一把刀,说白了,都是穷闹的,张都监也是个苦孩子出身,没见过什么钱。

武松一辈子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得多少成语,他能说上来的成语不超过十个,“武松打虎”勉强算一个,“替天行道”是后来宋江教给他的,而张都监也教给他一个,而且让他记了一辈子,这个成语写起来很简单,四个字,“栽赃陷害”,够简单吧。

就是这简单的四个字让武松的人生彻底改写,也让一个曾经那么可能为朝廷效力的人渐行渐远,我曾经那么用心的爱着你,可是你并不在意,所以在日后的梁山,当宋江一二再再二三的提起招安时,武松的第一感觉是,“今也招安,明也招安,把兄弟们的心都招凉了”,实际上真正凉心的只有武松那几个人,其他人心里还是一种热乎乎的感觉,武松你是曾经沧海,可人家其他人还想尝尝官场的味道,所以人生何处不是围城,官场不同样也是,里面的人总觉得有些压抑感觉崩溃,总是想出来,而外面的人总是看着里面的人很光鲜迫切的想进去,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围城,武松现在就处在这个围城之中,他本人还没想出去,可是张都监忍耐到了极点,他必须把这个挡了自己路的上搬开,不然自己的来钱道如何打开呢?

当阴谋的大网悄然打开的时候,武松还在睡梦之中,在梦中他见到了自己青云直上,在梦中他见到了自己娶了翠兰然后有了小武松,在梦中他见到了自己为大宋朝建功立业,于风中挺立着一个大大的“武”字帅旗,在梦中,在梦中,毕竟是在梦中。

梦中的辉煌很快被现实中的呼喊消灭了,朦胧中的武松听到有人说“抓紧”,武松条件反射一般冲了出去,他试图去抓贼,贼在哪里呢?这个时候武松的梦中情人出现了,玉兰,她告诉武松有个贼人进了后花园,玉兰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增加武松的悲剧色彩,其实给武松递话可以是女人,也可以是男人,这时候就是个傻子给武松递话,武松可能也会直奔后花园,因为他想为张都监做点事,就这么简单。

至于玉兰口中说的那个贼人,或许也是存在的,负责做诱饵引武松上钩,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玉兰或许本身就是毫不知情的,而最后还是在后来死于武松的刀下,可能是潘金莲给武松留下的恶毒形象太深刻了,所以在武松的印象里首先女人是坏人,只有极少女人是好人,比如孙二娘。

无论玉兰是好人还是坏人,武松的悲剧是注定的,等到他在后花园搜寻的时候,人家在他背后的网已经开始准备收网了,武松准备走出花园的时候,收网行动开始,武松你被捕了。

人生就是一出戏,这是唱的哪出呢?

这时的武松还没有看透这个局,他以为只是个误会。误会?也只有你武松把这当成误会,人家等一天可是等了好几个月了,等的就是给你背上这个监守自盗的黑锅。武松嘴里喊冤,但人家早就有了准备,押着他就进了他的房间,打开了他那神秘的箱子,箱子一开,武松就傻眼了,里面除了衣服外,就是金银酒器,另外还有一二百两银子,实际上金银酒器可能是张都监府里的财物,而那一二百两银子可能是人家武松接受人家贿赂的,这一定程度应该属于人家的灰色收入,不应该计入此次的案值,没办法,当人家准备让你背上这口大黑锅的时候,已经顾不得这口锅到底需要多大了,总之让你背上就行,武松,准备背锅吧。

直到这个时候,武松才知道,原来有些利益联盟是一生都不可能打破的,武松原本指望通过自己的好好表现进入张都监的利益联盟,取代蒋门神的位置,直到现在他才发现,有些利益联盟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因为他们盘根错节的关系已经形成,想分都已经分不开了,原因很简单,谁也不愿意让一个熟悉自己底细的人退出联盟到处信口开河,那样的结果是过不了几天廉正公署就请你去喝咖啡,张都监不想去喝宋徽宗的咖啡,所以他只能帮蒋门神把武松这个眼中钉除掉,世间的万物就是这样,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其实背后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松一个粗人,怎么会懂得这些呢?

锅武松已经背上,剩下的事情就是走司法程序了,宋朝末期的司法已经腐败的可以了,所以张都监想把司法当成自己的家法,他已经联络好了当地的知府,准备象征性的走一下司法程序,其实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在监狱中武松给灭了,这事就算过去了。

如果司法的程序真的已经到了这种程度,那么这个王朝就已经看到自己的墓地了,好在在每个朝代,即使是最腐朽的朝代,也总有一批品格高尚,坚持原则的人,武松的运气也不错,他遇上的办案人员还是非常有原则的。一个姓叶的办案人员熟读大宋律例,偷人钱财罪不致死,现在有人非要武松死,那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

仅仅一个办案人员坚持原则还是不够的,还得合理的利用规则,大家可以注意历朝历代的坚持原则的人与作奸犯科的人斗争最终的法宝还是利用规则,只有利用好规则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仅仅靠一味的打小报告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九品芝麻官》里周星驰扮演的包龙星从老爸里得到了一句话,“贪官奸,清官比贪官更要奸”,而坚持原则的官实际上要比作奸犯科的人更懂得利用原则,不然就得让坏人钻了漏洞。

负责办理武松案的叶孔目就是一个懂得运用规则的人,而且他还不经意的挑唆贪官与贪官的斗争,他跟知府说,人家张都监可是收了大银子了,人家就练你一人,如果有一天案子发了,那银子是人家的,黑锅是你自己的,当官的连头盔都不愿意戴,那么又有谁愿意被黑锅呢?所以在贪官与贪官较劲的空隙里,武松这一次死罪是逃过去了,就按盗窃处理吧,发配恩州,武都头,你的人生在路上,准备上路吧。

上路这个词经过历代戏剧演绎,终于演变成了枪毙,处决的同义词,中国人就是这样,把一件恐怖的事情也说的那么人性化,文诌诌的,同样也让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敢用这个词,同时也衍生出很多笑话,在每年寒假的时候,我们一般同学都会聚餐喝酒,一般都会给最先买票回家的同学壮行,这时候总有一些说话不知深浅的人出来端个酒杯,“来,喝了这杯酒,我们送你上路!”

经历了人生起起落落的武松此时已经对官府失去了信心,他知道自己今生已经与官府无缘了,如果说以前自己是跟官府同一个阵营的,那么现在自己已经站在了官府的对立面,不是我自己自愿的,而是被逼的,史进老弟,你不是说过,“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吗,的确,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原本在武松坐牢期间,施恩还前前后后来了好多趟,结果后来被张都监的人发现,施恩就再也进不了大牢了,因为人家加强了警戒,从司法角度而言,实际上这么做是对的,你老是把大牢当成了你自己的花园,那怎么维持司法公正呢?说到底,人家张都监也懂得利用规则,人家的名头就是维持司法公正,防止串供。

等到武松准备发配的时候,施恩出现了,金眼彪又变成了金眼猫,因为蒋门神又回来了,蒋门神又把他从金眼彪打成了金眼猫,从金眼彪到金眼猫原来就是一顿打的距离。

这时候,快活林的人们已经彻底厌倦了关于施恩与蒋门神的真人秀,先是蒋门神把施恩打一顿,接着施恩找武松把蒋门神打一顿,再后来,蒋门神又把施恩打一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三场真人秀上演,开始大家是兴奋,再者是平淡,最后就是麻木了,打来打去,不过是选出谁是最坏的恶人,而对于快活林的商户来说,最惨的是真人秀之后,每次真人秀后都会引起快活林的物价飞涨,说到底,最后还得快活林的人给这场真人秀买单。

武松看着已经变成金眼猫的施恩,心里已经知道,这孩子是扶不上墙了,人就是这样,不能勉强他做他不能胜任的事情,施恩如果安心做一个小管营还是可以的,而他非想做一个快活林的老大,非想当金眼彪,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从金眼彪变成了金眼猫,命啊,运啊,施恩的人生悲剧就是告诫我们别做勉强自己的事,做不到,也不值得。

由于施恩的本事实在太低微了,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提醒武松路上小心,而武松这个人从小就是混不吝的主,他从不研究对手,而让对手随便研究自己,至于前方有怎么样的凶险等着自己他从不担心,该来的总是会来,你是挡不住的。

现在的武松已经不是那个对官府抱有幻想的武松了,他知道别人对他的报复还没有结束,既然报复已经无法避免,那么就要选择直接面对,在面对报复之前,武松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一路上很享受的把施恩送来的两只烧鹅吃掉了,他知道恶战已经无法避免。

回过头来说说张都监和蒋门神的弱智,他们实在太低估了武松,按说不应该,张都监跟武松相处了几个月应该对武松的功夫知道一二,而蒋门神也跟武松交过手,也受过一顿毒打,他应该知道武松的功夫有多高,就是对付这么个武功高强,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的人居然只派了四个人,太小看武松了,也太没有智商了,事实证明,所有低估武松的人最后的结局都不好,比如张都监,比如宋江,张都监的结局是去地狱报道,宋江的结局是毒酒下肚,张都监以为武松只是匹夫之勇,宋江以为武松无非想个封妻荫子,事实上他们都错了,武松并不是匹夫之勇,他也有自己的计谋,武松并非只想封妻荫子,他更知道全身而退,所以当宋江与李逵为那个所谓的朝廷愚忠至死的时候,武松正在杭州的六和寺颐养天年,水浒中两个早年杀气最重的人,最终的结局却是最好,鲁智深在潮信中安然圆寂,武松在江湖的风暴外颐养天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看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现在武松还没有想成佛,因为他的对手已经在他的面前举起了刀,对这样的人光讲经说法是不够的,还得加上拳脚教育,这样教育的才彻底。

飞云浦,一个具有诗意的名字,一个让我小时侯非常向往的地方,每每去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我总是在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飞云浦,莫非武松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与官府的决裂。

武松确实是是在飞云浦与官府决裂的,因为人家已经要向他动手了,可惜的是这一场打斗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以武松的武功,基本上一个武松至少可以打四个地煞级的头领,遇上孔明孔亮那种三脚猫那就不知道打多少个了,而地煞级的打一般的官差,一个打几个问题也不大,所以这一次打斗,张都监派出的人手实在太少,一个武松打四个三脚猫,太欺负人了,比林冲火并王伦都欺负人,根本没法打,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最终的结果是武松砍了4个人还不过瘾,所以要回到城里复仇,张都监啊,低估了武松,伤害了自己,如果要写临终感言的话,就写一句吧,“千万不要低估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