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县加快了工业企业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将工业作为平罗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集体、股份合作制、私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逐步建立与完善。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迅速壮大,形成了以活性炭为主的煤化工产业群。活性炭企业占全区的60%,产量占全国的40%,是全国最大的活性炭和碳素生产加工基地。以石灰氮、双氰胺、生物农药为主的精细化工企业目前已达10多家,70%以上的产品实现出口。以机制纸为主的造纸产业;以水泥制品和利用粉煤灰机制墙体砖生产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以矸石自备电厂企业、自备电力产业也初具规模。六大支柱产业,构成了平罗工业支柱产业的框架。
建设平罗工业园区是平罗县委、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推进平罗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自1996年年初平罗工业园区启动建设以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凡的业绩。现有入园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9家,从业员工近2.3万人。2008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2.4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实现税收2.4亿元。园区工业有效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利用了资源与区位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县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比重逐年增大,标志着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工业现代化道路迈出可喜的一步。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0.1%上升到2008年的53.7%;从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看,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5.59%,比1992年的15.78%上升了19.81个百分点。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中,工业总产值占据比重不仅最大,而且升幅也最高,工业经济正引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随着招商引资和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县工业发展后劲日益增强,为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平罗工业园区发展全面提速。宁夏三元碳素的碳电极项目;三喜科技的草甘膦、甘氨酸项目;大地冶金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高标准密闭式电石炉、甲醇以及电厂项目;恒达水泥的干法旋·水泥生产项目;江苏雨润集团肉羊屠宰加工项目;淮安服装、唐华光源、宁夏君功等大项目、大企业成为平罗工业园区整合工业资源,提高工业化水平,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按照调整转型的思路,宁夏平罗工业找准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促进产业集聚,强力推行新型工业化。
规模以上高耗能企业是平罗工业园区的主心骨,如何让这些落后企业尽快赶上调整转型的步伐,平罗县委、政府可谓用心良苦。为此,平罗专门成立了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全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沙湖纸业、大地冶金等一大批规模企业实施项目技改,两年来累计投入节能减排技改资金7.97亿元。
平罗县委、政府还以新上工业项目为突破口,破解了平罗工业园区经济转型可操作性的难题。对列入龙头型的企业,政府则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并在项目争取、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派驻专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列入成长型的企业,政府在税收、融资等方面予以帮助,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大项目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起飞、提速和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大支撑。为了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平罗县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输血与造血工程,制定完善了招商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全力招商,引进和开发工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平罗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宁夏唐华照明有限公司LED灯项目;泰安航天特种车辆有限公司非公路矿用特种车项目先后正式落户平罗,标志着平罗正在成为宁夏少有的几个生产太阳能产品和汽车的基地。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在工业引擎不断升级的同时,平罗轻工业园区积极攀亲涉农行业巨头,扭转传统农业产品附加值低、产销不畅的局面。仅江苏雨润一家企业投产后就可使全县三万多养殖农户能从中受益。平罗与汇源集团签订了枸杞深加工合作协议,可以使全县1万多茨农人均可收入3000多元。
截至2009年上半年,平罗新建、技改、扩建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4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3%。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壮大,平罗的工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只要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平罗工业必将开创新的辉煌!
【主持】
“把平罗建设成为:产业突出,环境和谐,民生幸福的西部百强县!”十二届县委铿锵有力的承诺吹响了平罗加快发展的集结号。平罗——这列承载民生,写满幸福的西部列车在工业引擎的推动下,沿着西部百强的方向奋力前行。
【解说】
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强与不强,主要看工业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中共平罗县十二届县委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兼顾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构建现代工业体系,逐步使工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促进工业做大做强。
平罗县是全区的老工业基地,可是工业发展结构不合理,产业特色不突出,让平罗工业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后劲乏力。
2007年,平罗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工业增加值只有15.2亿元。石灰氮、双氰氨、硅铁、电石、活性炭、焦炭等高载能企业一拥而上,平罗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高载能生产基地。以高载能为主的平罗工业体系,管理简单、效益低下。交通便利、电力充沛、区位优势明显的太沙工业园区,成为污染重灾区。
在平罗工业发展的探索中,平罗十二届县委的决策者们认为:平罗县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依赖性强,工业行业普遍存在污染重、能耗高、工艺差的共性,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市场,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07年6月28日,有宁夏建材行业节能减排第一爆之称的平罗县恒达水泥厂爆破拆迁尘埃落定。据平罗县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平罗县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75家实施了技术改造和更新。历经迷惘和徘徊的平罗擂响了震天的复兴战鼓,吹奏起重振平罗工业的激越号角。
平罗县经济结构逐步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引领县域GDP慢跑,到工业经济贡献率占据半壁江山的结构性变化。然而多年来高载能占主导、工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科技含量低、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的工业家底始终制约着平罗工业做大做强。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平罗的工业短板再一次暴露无遗。95家规模企业,41家全部停产,开工率只有56%,主要产品产量全面下降,支柱行业产值回落明显,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优势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平罗工业再一次陷入举步维艰的泥潭。
同期声:
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不合理,大小企业数量和发挥作用不成正比,产业和企业的产品链条比较短,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科技含量低的产业比例不协调、结构不合理,这是平罗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工业经济的困境,县委、政府在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利用金融危机,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正如石嘴山市委常委、平罗县委书记蒋文龄所说:“只有强力推进调整转型战略,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工业经济调整转型,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苦练内功,平罗县才能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赢得主动。”
县委多次召开工业调整转型会议,为全县工业发展谋变寻求思想基础和政策支撑。经过实际调研和科学论证,平罗提出了自己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即“扶大、关小、上新、延长”。
扶大,就是鼓励产业内部整合,引导有潜力的企业联合,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关小,就是对规模小、效益低、工艺差、污染重的企业进行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上新,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用增量调存量。延长,就是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比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规模以上高耗能企业是平罗工业经济的主心骨,如何让这些落后的老大哥尽快赶上调整转型的步伐,平罗县委、政府可谓用心良苦。为此,平罗县专门成立了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花心思、下大力气,全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沙湖纸业、大地冶金等一大批规模企业实施项目技改,累计投入节能减排技改资金超过30亿元。
与此同时,平罗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重新审视县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上实现率先突破”的科学论断。而在具体工作中,平罗县牢牢把握“四个抓手”:把大企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用大企业辐射带动产业要素聚集、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内循环与外循环同步发展,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使资源在企业、产业、行业间良性循环;用节能减排的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业存量,构建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工业新格局;围绕活性炭、电石、特种合金、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为调整转型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平罗工业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扩大规模快速、提升层次高端、重组整合及时、调整结构明显、经济总量做大做强的良好迹象。县委、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在产业结构上“有扶有抑”,在企业发展上“有保有压”,在项目建设上“有上有下”,在技术工艺上“有引有汰”,在招商引资上“有选有弃”,在园区管理上“有控有放”的科学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工业经济调整转型。
2010年上半年,平罗县就对111家企业按照万元产值能耗由高到低,分行业进行了排序,坚决淘汰、关停落后产能企业90家,通过上新延长,不少宝贵的资源得到重新配置整合。
调整转型的重点在抓项目,尤其是抓好新增项目,用增量调存量,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平罗。用增量调存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平罗从单一高耗能工业支撑,逐步走向了多元化经济增长构成的科学发展模式。
“落后的舍、传统的新、新兴的高、优势的强”,平罗这一清晰的经济脉络正在健康跃动。
平罗已经从农业经济引领经济慢跑到工业经济贡献率超过70%,也连续四年上榜西部百强县;GDP指数连年达到两位数增长;青年汽车、江苏雨润、北京汇源、山东登海、中粮集团、浙江野娇娇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平罗。活性炭、电石、特种合金、精细化工等优势特色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平罗,宁夏北部一个新兴的工业城正昂首走在强力推进调整转型战略的路上……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平罗县虽然跌得惨,但醒得早,爬得快。尽管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但平罗却凭着一份发展的坚定和执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走出了一个美丽的“V”型反转。
如今走进平罗县工业园区的客商都有这样的感受:吞云吐雾的黑烟囱少了,科学环保的厂房多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厂房外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昔日的环境污染重灾区已经“变脸”。而这仅仅是平罗工业从黑色GDP转向绿色GDP发展的一个缩影。
平罗县发改局的一份数据显示,近4年来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高达21.2%,工业经济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34.5%增至目前的66%,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70%。
透过这一系列摆在眼前的数据看平罗:一个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推动、调整转型”发展理念的平罗;一个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高新产业”的思路加快发展的平罗;一个产业支撑、内生增长,在产业集群发展量和质上取得突破和飞跃的平罗,工业经济正稳步发展。
天更蓝,水更绿,产业结构调整让平罗的发展环境更加和谐,广大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同期声:群众
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的发展模式更符合群众的需要。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平罗县委、政府立足当前,着眼产业接续替代,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一批国内500强企业、知名企业落户平罗,装备制造、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呼包银经济带、乌金三角经济区、陕甘宁经济区、黄河金岸城市带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呼之欲出,融入周边经济圈,进而逐步辐射周边,向区外拓展,平罗的产业发展正在进入前所未有广阔空间。
同期声: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蒋文龄培育平罗未来20年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这是调整转型的战略举措,必须着眼长远,为平罗持续发展留足空间,即使本届县委、政府只投入、不产出,也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平罗正以“始于足下”的行动,实现“千里之行”的抱负。
(字幕)未来五年,平罗将围绕煤基碳材、特种合金、精细化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到“十二五”
末,培育5个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产值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产业集群万元产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5%,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体系完整、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2007年,平罗在西部各县中排名117位;2008年,平罗首次跻身西部百强县;2009年,平罗被评为新时期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创新范例;2010年,平罗位列西部百强第70位,跻身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之列;2011年,平罗在西部百强的排名中进一步争先进位,上升到60位。在西部百强的道路上,我们看到了平罗奋进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