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8526700000073

第73章 三个成功男人背后的那个女人——程氏

提起我国古代文坛上的“唐宋八大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两个朝代被举的八人中,光是北宋苏家就占了三位。因此这苏家就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了。当代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好的女人。那么,三个成功男人背后呢,又当有几个好的女人?答案就不是简单的加法了,而是骤减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便是苏洵的发妻,苏轼、苏辙的母亲——程氏。

程氏,四川眉州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父亲程文应,曾任大理寺丞(近似当代最高法院的中层领导)。诗书传家,生活富庶,为当地之名门望族。程氏生性诚实善良,有气节,自幼饱读诗书,通经史,博古籍,是一位难得的优秀女子。她十八岁时嫁给了眉山十九岁的苏洵。当时苏家已经没落,生活贫困,《苏主薄夫人墓志铭》记载说:“程氏,眉山人,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苏氏极贫。”但程氏并没有苏家的贫困和拮据嫌弃夫家,而是与丈夫苏洵相亲相敬。婚后的一段时间,家无储粮,几乎断炊,有人劝她回娘家求助,她说:“我与丈夫两人年轻力壮,生活上不能再依赖别人。”她勤劳节俭,脱下华贵的衣裙,放下大小姐的架子,亲自动手谋求吃穿。

苏洵,字明允,年长程氏一岁,生于公元1009年。他成熟较晚,直到娶妻成家还是懵懵懂懂,不爱读书,更不肯吃苦劳动,游手好闲,懒散成习。尽管妻子贤惠,多有忍让。但忍让也有个限度,时间长了,她自然不满。怨他不学,嫌他太懒。担心他长此下去会荒废一生。于是在劳作之余,便婉言劝勉丈夫立志苦读,并承诺说:“只要你肯埋头读书,家中一切事务都由我一人承担,不让你分心。”开始,苏洵对妻子的话只当耳旁风,听完了事,依旧我行我素。

婚后不久,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不久夭折。过了两年,在程氏二十二岁(1031)时,苏轼便降临在这个苦寒之家。已经第二次做父亲的苏洵仍无求学之意。但添人进口、生后负担加重、世事艰难,再加上程氏的苦苦劝导,已经二十五岁的他终于幡然觉悟。他立志求学,要把失去的大好时光追补回来,从此发奋苦读。旧时儿童的启蒙读本《三字经》里曾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些记述是真实的,但有两点错讹,一是苏洵的字为明允,非老泉;二是二十七为虚岁,实际二十五。

程氏对于丈夫的转变,自然十分高兴,便更加精心侍奉公婆和抚育儿子苏轼。对于这些事,苏洵自己也说过:“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游荡。”

程氏不只是一位贤妻良母,还是一位治家理财高手。在她的勤俭操持下,家境日益好转。丈夫的奋发向上,更加激励了她的斗志。她的奋斗目标之一,便是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婚后几年,她积攒了一些钱财,便用此钱在眉山城南街上租赁了一栋宅院,用以经营布帛织物生意,由于她经商有道,生意兴隆,很快有了资财积蓄。

程氏的治家致富之道,使得丈夫不仅没有后顾之忧,而且有了日渐富庶和睦的家庭做坚强后盾。经过几年的发奋苦读,这位大器晚成的苏洵,终于在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他正值“而立”之年时,进京参加殿试,但没考中,只得垂头回家。程氏见了他不仅没有一句责备,反而笑着安慰他说:“成功往往是以失败作铺垫的,一次不第,还有下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继续努力吧。”苏洵见妻子如此体贴,非常感动,遂面带愧色说道:“我绝不会辜负你多年的悉心照料和这番劝勉之言,一定会让你满意的。”此后他便更加努力读书,“穷六经(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和已经失传的《乐经》)百家之说”,致力于古文写作。又经历了长长的十多年,他的文笔词章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再加上欧阳修(1007~1072)这位北宋著名文史学家、古文运动领袖的鼎力推荐,已经四十五、六岁的苏洵,撰著才名扬于世,被人称道,并进京为官,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薄等文职官员。他流传下来的著作有《审势》、《审敌》、《广土》、《田制》等名篇。写作风格豪迈,笔力雄健。反映在政治上,他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志士和积极主张抗击北部契丹族(辽)进犯的主战文人。他的文风和政治态度,对两个儿子有着积极的影响。

就在程氏既要治家理财,又得敦促丈夫上进,特别是在他落第归乡的日子里,他们的大儿子苏轼已到了求学年龄,不久(1039)二儿子苏辙又呱呱坠地,这所有的担子,都落在了程氏一个人的肩上。为了使儿子不重蹈父亲少年不努力的覆辙,对儿子管束极为严格。她经常给儿子们讲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和“幼不学,老何为”的道理,还经常讲授其他知识。《宋史》记载:“苏轼十岁时,苏洵宦游四方,夫人(指程氏)亲授以书”。她在教儿子读《东汉史.》时,内有范滂(东汉的名儒良吏,因党锢之冤,死于狱中)和母亲的故事,苏轼听了深受感动,问母亲说:“我将来若做范滂那样不惧死的人,您同意吗?”程氏听后,很为欣慰,知道儿子小小年纪已经懂得立志了,便郑重地回答说:“你能为范滂,我难道不可以做范滂的母亲吗?”然后慈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顶,又说:“可喜啊,我有了一个志做范滂的儿子了。”

待苏轼稍长以后,这位贤达智慧的母亲又把教育二儿子的责任揽了过来。苏家这兄弟两人,不仅接受了母亲的早期文化教育,还接受了她的为人之道。她生性率直真诚,坚守公平大义,不媚权贵,不凌弱小。苏辙在记述母亲时说:“(母亲)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苏轼的性耿直言,便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程氏不只要求儿子在大事上要坚守节义,在一些生活小事上也注意培养他们的高洁志趣。程氏虽然不懂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营造优良环境的科学道理,但她一辈子“恶杀生”,培养孩子们珍惜生命的道德情操。苏轼在他的散文《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曾有“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所以在他的书房窗前才有“竹梗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的人鸟和平相处、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

程氏的不懈努力,换得了卓然显赫的成果。两个儿子紧步父亲后尘,不,是超过了父亲,于嘉佑年间(1060年前后)两兄弟同时殿试成功,进士及第。喜报传来,程氏泣而笑曰:“我的两个儿子同时获得了功名,我的心血没有白费。”但这时,她的病势已经很沉重,自知来日不多,但她考虑到两个儿子刚刚考中进士,丈夫也在京城忙于政务,她不愿意分散这父子三人的精力,没有公开自己的病情,于同年四月悄然离世。丈夫和儿子闻讯奔丧,一家人相见,已是阴阳相隔,不得话别了。

为了彰显这位伟大的母亲,现将苏氏两兄弟的主要成就记述如下:

苏轼生于宋仁宗天圣十年(103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高中进士及第后,即入朝为官,曾任祠郊外郎(掌管祭祀等礼仪之官的副职),密州、徐州、湖州等地长官。他性情耿直,敢于坦言,后获罪被贬。宋哲宗时又被擢为翰林院学士。政治上守旧,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主张改革弊政。他集文章、诗词、书法、绘画之长于一身,且样样出类拔萃。写起文章洋洋洒洒,恣意放言,无拘无束,明白畅达;为诗则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同代诗人黄庭坚(1045~1105)并称“黄苏”;填词承袭豪放一派,又与南宋军旅爱国诗人辛弃疾(1140~1207)并称“苏辛”;其书法则与黄庭坚的硬瘦相反,用笔丰腴跌宕,富天真烂漫之趣,与著名书法家蔡襄(1012~1067)、黄庭坚、米芾(1052~1108)同称“宋四家”;绘画善竹,兼喜枯木怪石,主张“神似”,故其画多神韵,少浮华,获得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誉。他的诗词很多,传唱千古,经久不衰者,当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个人在他所处的时代,文学艺术上几乎面面夺冠,不能不令人称奇,这就是苏轼。

苏辙年少哥哥苏轼八岁,生于仁宗宝元二年(1039),字子由,号颖滨、遗老,与哥哥同时获进士及第,曾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为尚书副职,近似当今副部级干部)。公职外,他专攻古文,其写作风格与乃兄不同,文章秀洁从容,言辞流畅韵致。若把苏轼的“惊涛拍岸”赞之为大气磅礴,苏辙之作则应美之曰舒缓婉丽,淅淅濛濛。政治上亦趋于保守,近似乃兄。文学成就逊于苏轼,但亦有很高名望。

一个成长生活在封建桎梏下的程氏女,凭着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远见卓识,以坚持不怠的精神劝勉丈夫功成名就,教育两个儿子都成为文学大家,实在难能可贵,历史少见。

她成就了“三苏”,为“唐宋八大家”送上了三名成员,她的功绩胜比名家。所有的妻子和母亲,都应当学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