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维护民族团结、服务于国家统一的女首领冼夫人
本文标题是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上,对一位生于1500多年前百越女首领冼夫人的高度赞颂。
冼夫人于公元512年出生在粤西岭南多民族积聚的高凉郡良德(在今广东阳江西)。冼氏祖先,自西汉以来的数百年间,一直世袭粤西百越首领,辖地千余里,统管部落民众十万多人。十万人在当今也就是一个大些的乡镇所辖人口,可在当年的粤西岭南地区却是个洋洋大观,令人咂舌的数字。这说明,冼氏家族是个名副其实的贵族。
冼夫人未出嫁前,人们称她冼姑娘。这冼姑娘生来聪慧过人,模样娇好。又生在了山清水秀、物阜人杰的祖国东南边陲,那里不只自然风光旖旎,各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翰墨书香,也极具熏陶和感染能力。再加之她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读了不少包括汉文化在内的史书典籍,特别熟读了许多兵书。所以她到了十六七岁时,已经出脱成一个亭亭玉立、雍容大度的大姑娘。她家庭背景显赫,自身条件优越,是个公认的超凡女孩。可她自己却没有丝毫娇小姐的傲慢和凌人气势,反而养成了正直、坦诚、热情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格。有人说,她有一颗爱国恤民的慧心和一双洞察时事的慧眼,所以能够在成年以后长达几十年的首领生涯中,在动荡不安、战火纷飞、频频改朝换代的岁月里,一直保持着政治上的清醒和明智,多次做出了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正确选择,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冼姑娘涉足政治是从少年开始的。因为她的足智多谋和罕见的军事才能,十几岁就辅佐部族首领处理政务。在早期施政中,她就特别注意促进民族间的和睦团结,勉励大家友好相处。她办事大胆果断,公正无私。冼挺是她的亲哥哥,当时任南梁州(今阳春市境内)刺使。此人怀有野心,不知体恤百姓,经常发兵攻打相邻郡部落,制造战祸,涂炭人民。她听到人们对哥哥的谴责,便主动劝导他说:“你手中有权有兵,应当用以造福一方群众,而不应当仗势加害其他部落的无辜百姓。我们冼家从西汉开始的七百年来,一直为部族首领,始终坚持忠于国家,效力民众的宗旨,所以这种高贵的的地位才能时代相传。你这样随便玩弄战火,祸害百姓的做法,已经激起民愤,这民愤不仅可以使你自己身败名裂,还要殃及咱们冼氏家族源远流长的好名声。”冼挺听了妹妹的话,羞愧难当,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安分守已,改恶从善,不再骚扰其他郡的部落了。
冼姑娘的为人和办事能力,很快传播四方,几乎整个百越地区都知道俚族有个冼姑娘贤达干练,且具有奇异的军事才能,才二十多岁,便被举为百越首领。她胸怀大志,又练就了一身高难度的武功,文韬武略均熟于心。许多高官显贵因幕其名,愿与之结交。梁武帝大同元年(535),时任罗州(今广东化州市)刺使冯融,竟然捷足先登,亲自上门拜访冼姑娘。冼姑娘见一位汉族高官,肯于屈尊前来,便以礼热情相待,虽然这是她作为首领以来第一次与汉官近距离相交,但仍不失仪态从容、举止大方。谈起话来,言辞精当,见识不凡,进退有度,不卑不亢。所有这些,都给这位冯刺使以良好印象。而令冯刺使最为割舍不掉的,还是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女首领的超群相貌。她很美,但这种美不仅具有一般女人外表上的慧秀与靓丽,更透着一种很少有人具备的英气和豪爽。于是他决定与之联姻,为自己的儿子、时任高凉太守的冯宝聘娶这位俚族姑娘。
当冯融托出当地的贤达做媒向冼姑娘求亲时,她做了周到而细致的考虑:首先,她觉得自己不能老是待字闺中,当嫁则嫁;而要婚嫁,按俚族“族内不婚”的风俗,必须与外民族相结合,而与汉族通婚是有没有先例的。但转念一想,这没有先例不等同没有可能,自己可以创造先例嘛。她之所以要以身破例的重要原因,还是由于她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她读过不少诗文史书,对先进的汉文化多有了解;她又热衷于政治,对汉王朝的行政法规、为官之道也有所钻研。如果自己与汉官结成连理,对日后汲取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改变本民族的俗风陋习、提高俚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是一件极为有益的事情,于是,她做出了出嫁的决定。
冯宝的条件也是相当优秀的,撇开政治背景不说,他不只身材伟岸,相貌英俊,头脑也极聪明。娶了冼姑娘以后,按汉人习惯,冼姑娘应改称为冼夫人。而冯宝为了依靠当地冼族部落的势力,便在高凉郡良德落籍,既为高凉郡的父母官,又是当地的普通一员。
从此,冼姑娘就成了冼夫人。这位百越人们心目中最为贤德的冼夫人,在家里她相夫教子,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家外,她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地位,带头遵守朝廷法令,以影响和带动部落民众。不论是本民族还是汉族,也不论地位高低,有功一样得赏,有了过失一律依法处置。她的哥哥冼挺安分了几年以后,竟又旧病复发,率众抢掠了邻近郡的十匹波斯名马。冼夫人知道后,勃然大怒,严厉训斥了哥哥并命令他把马匹全部归还失主以后,还把他关了十天禁闭。这件事影响很大,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从此,没有人再敢胡作非为,梁朝的政令在当地得以顺利推行,百越全境安定。
冼夫人是个心胸广阔、且怀有大志的人,她并不满足对百越地区的治理,对国之大事也时刻给予密切关注。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北朝东魏的降将侯景,再起叛心,率手下兵丁攻陷都城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被俘,囚于台城,侯景改立萧纲为帝,即简文帝。后进一步东进攻占了一些州郡城池,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长江下游地区遭受了严重破坏。时任广州都督的萧勃,立即征召官兵以平息侯景叛乱,但地处岭南地区的高州刺史李迁仕,不仅称病不往,反而私召高凉太守冯宝与他相聚。冯宝不知是计,便打算前往,冼夫人劝阻道:“刺使在这战乱关头召见太守,其中恐怕有诈,夫君要慎重行使。”冯宝急问:“夫人何以见得?”冼夫人神色沉重的回答说:“都督曾召刺使共赴台城救援武帝,他称病不往,却私下拢兵聚众,召唤太守,其用心叵测,夫君若果真前往,恐其留做人质,强迫夫君交出手中兵甲。所以请夫君暂且缓行,静观其变。”冯宝也觉得李迁仕此举蹊跷,又听了夫人的精辟分析,便决定按兵不动。
两天过去了,李迁仕没有动静,冯宝有点吃不住劲了,担心夫妻两人的估计有误,便欲领兵前去,冼夫人再次劝阻说;“夫君如此看重刺使的召唤,精神可嘉,但时间尚短,请君再等二三日。”
果然,到了第四天,真的传来了李迁仕举兵叛国,并派主帅杜平虏率兵西去赣石(江西境内)与侯景相配合消息,形势非常严峻,如不采取措施,梁朝之亡,危在旦夕。冼夫人为了挽救这种破败局面,便与冯宝谋划说:“杜平虏骁勇善战,他肯率兵去与侯景会合,必遭朝廷官兵阻击,短期内到不了广州,李迁仕是个无勇无谋的人,他和少数士兵守城,没有什么战斗力,夫君此时可遣人前往施诈,先以厚礼贿之,再以好话安抚,并谎说自己身体不适,不能应召,特遣夫人代自己听候刺使调用。李迁仕如果同意,便不会设防,我则乘机亲率千人,挑着装满杂物的担子,说是送与刺使的礼品,等众人行至他的营帐之下,便可轻取叛国贼子李迁仕。”冯宝觉得此计可行,便依此计划行事。
当冼夫人亲领挑着担子的一千多人,出现在李迁仕的帐下时,他果然没有怀疑,未加任何防备。冼夫人见状大喜,便率众“步担杂物,唱言输赕”(《隋书﹒谯国夫人传》)快速抵达赣石,突然出击,大胜李迁仕,李率残部败走于宁都(在今江西东南)。
冼夫人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她熟谙兵法,便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并与高要(在广东西部)太守陈霸先部会合,共同平息了李迁仕叛乱,将李迁仕俘获斩首。冼夫人因平叛有功,被简文帝封为保护侯夫人。这是冼夫人首次为国(梁国)立功。
这位情系大汉王朝、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的俚族女首领,在与陈霸先的合力平叛中,发现这位高要太守不只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儒雅的风度,并且热爱国家、体恤民众,怀有治理天下的伟大抱负,乃国之栋梁。与此同时,冼夫人以她高度灵敏的政治嗅觉和细致入微的洞察能力,已经预见到梁朝的气数将尽,改朝换代势在必行。而这新国之君,则非陈霸先莫属。于是,她将这一见识说给了丈夫,并力主全力支持陈霸先。冯宝与夫人的看法相近,便把大量军用物资源源运往陈霸先的军营。这样一来,高凉郡几乎成了陈霸先平定叛乱、成就大业的坚强后盾和军需供应的大后方。
不久,陈霸先与梁将王僧辩部共同击毁了侯景,为梁国除了大害,湘东王萧绎随即在建康即位,是为梁元帝。萧绎在位不足二年,又由萧方智取代,称梁敬帝。但这时,梁朝已是危伏四起,在北朝西魏的攻击下,梁敬帝的皇冠很快落地,而此时陈霸先的势力在梁朝已经没有人可比,再假北魏之手,他终于代梁称帝。改国号为陈,他被称做陈武帝。这一年是公元557年,陈永定元年。
冼夫人对陈国的建立和陈霸先称帝,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在她心里,这改朝换代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只能顺应它,而不能逆之行事。
不幸来了,就在永定二年(558),年富力强的冯宝猝然病逝,这时冼夫人四十六岁。中年丧夫,对她是个沉重的打击,但她并没有沉沦在这种悲哀里。她知道,在这新朝刚刚建立,高凉太守猝然离世的特殊时期,有太多的事情等待她去处理。恰在这时,岭南地区因为对刚刚建立陈国的皇帝陈霸先,缺少了解和信任,一些部族出现了骚乱。冼夫人擦干了眼泪,收拾起悲伤,以她的远见卓识和民族大义,深入到岭南的各个部落,宣传形势、安抚百姓、解除他们的迷惑,很快人心归顺,安然无事了。为了让朝野官民了解自己的姿态,她毅然让年仅九岁的儿子冯仆,率领岭南各部族的首领,去拜见武帝陈霸先,表示了他们对陈国的拥护。陈霸先非常高兴,极为感激冼夫人在他称帝前的支持和即位后的拥戴,便封小冯仆为阳春(今广州江阳一带)郡守。
陈国是在战乱中诞生的,立国后也不平安。陈太建元年(569)广州刺使欧阳纥谋反,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竟拉拢刚刚二十岁的冯仆与他共同起事反陈。冯仆派人将此事告知了母亲,她立即回信说:“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此后,她又抖擞精神,一面命令所属军队,严守边境,不使叛军借道;一面亲率岭南诸部武装,与朝廷派来的官兵将领章昭达前后夹击,打败了叛军,生俘了欧阳纥。冼夫人又为新国的平叛立了头功。陈霸先又进封冯仆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今广州化州东北)太守;冼夫人则被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赐锦绣驷马安车一辆,给鼓吹一部,并配麾幢旌节,其仪仗与刺使等同,相当于现在的省军级待遇了。从此,冼夫人与儿子冯仆更为陈国效力。
大约又过了十二三年,即到了陈至德年间(公元583——586年),冯仆才三十六七岁时也英年早逝,已经年逾古稀的冼夫人又遭受了老来丧子的无情打击。但她依然以其特有的坚强挺过来了,依然不忘为国事奔忙。就在她失子两三年之后,已经消灭了北周建立了隋朝的文帝杨坚,决心挥师南下再灭荒淫腐败的陈后主(陈叔宝),实现南北统一。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隋军在晋王杨广的指挥下,大破陈国都城建康,从一口井里捞出了亡国之君陈叔宝,陈国遂告灭亡,中国终于结束了近17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
岭南地区因为地处偏远,对于隋文帝杨坚灭陈而同一了南北的重大事变,没能及时了解,而冼夫人因为曾事梁、陈两国和在保境安民等重大事业上立有奇功,早已被当地民众尊奉为“圣母”,她的话一言九鼎,一呼百应。隋文帝为了不动干戈而使岭南地区顺利归附,便诏令他的儿子晋王杨广,让他命已为阶下囚的陈后主致信冼夫人,告诉她陈国已亡,隋朝当立,请她归顺新朝。为了让她确信这一事实,还把当年冼夫人献给陈国的犀杖和兵符一并送交她。冼夫人见了这些以后,为自己亲自扶持的陈国的早亡,甚为悲伤。但她懂得,这种南北统一的新局面才是民众的真正希望和历史的正确选择。于是,她“聚首领数千,尽日恸哭”后,明令众首领,尽归隋朝,并派出她的孙子冯魂率众迎接朝廷命官——江州总管韦洸进入广州。从此岭南广大地区平定如常。隋文帝遂封冯魂为仪同三司,冼夫人被册为宋康郡夫人。
一年后,即隋开皇十年(590),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在他的号召下,岭南很多部落的首领立即起兵响应。王仲宣部包围了韦洸的的驻地,激战中韦洸中流矢而亡,广州危急。冼夫人得知后,忙命孙子冯暄率兵救援广州。冯暄因与王仲暄部将陈佛智友好,拒不听命,按兵不往。冯夫人发觉后,怒将冯暄定罪下牢,换派另一个孙子冯盎,快速出兵,与官兵共同剿灭叛军。很快,就将这次叛乱平息。朝廷大喜,对冼夫人再行嘉奖。冯盎被命为高州刺使,冯暄被赦,也委以罗州长官。这时年近八旬的冼夫人依然精神矍铄,披甲乘马,亲自护卫朝廷的招抚官员巡游各州,对民众进行安抚,岭南再次趋于平定,冼夫人为隋又立了大功。隋文帝杨坚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夫人十分钦敬,因冯家祖孙三代都为国立有战功,故拜冯盎为高州刺使,追赠其祖父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冼夫人则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并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由此就不难看出,隋文帝对冼夫人的高度信任和器重。这“若有机急,便宜行事”是皇帝给予的特权,如同尚方宝剑,亮出了它,可以先斩后奏。一个少数民族女人,能够获得这样的特权和殊荣,历史罕见。
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对朝朝政事都忠心耿耿,不遗余力。所以深得三朝皇帝的敬重。到了晚年,她回顾往事,对自己的所有作为,都很欣赏,每逢年节,她都要把孙儿们召集在一起,把梁、陈、隋三朝皇家所赠礼品,尽数展示于厅,自豪地对他们说:“我这一生伺候了三位主子,都是尽心尽力,忠字当头。我不管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我只要尽忠报国就心满意足了。”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这位一生以国事为重,以民族团结为重,叱咤风云于岭南,身受三朝帝王褒奖的冼夫人,以九十一岁高龄与世长辞,而她——巾帼英雄第一人的美誉竟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