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丽华,南阳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春秋初期被齐桓公任用为卿的著名政治家管仲之后裔,因为管仲曾封为阴地大夫,遂以封地为姓。秦朝末年,阴氏先祖迁徙到新野落户。到了西汉后期,阴氏一宗已为当地望族。阴丽华的父亲阴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先有一妻生子阴识,阴丽华的生母邓氏生育了一女三子,两个母亲共有五个孩子,但相处和睦,互相关爱,如同一母所生。阴丽华七岁丧父,由异母长兄阴识支撑家政,一家人依然亲密无间,日子过得平和安宁。在这样一个识书达理、和美亲善的家庭里,家中的五个孩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特别是阴丽华,除了天生丽质,伶俐聪慧,还是个秉性善良,胸怀宽广的好姑娘。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刘氏王朝的统治一度中断。一个维持了二百一十多年的政权为什么会突然中断,这是继汉初吕雉之后,再一次外戚擅权造成的严重后果。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是个无貌、无才、无德“三无”牌的平庸女人,但她阴差阳错地与当时的太子刘奭了“一夜情”之后,竟然生了个“龙种”刘骜。刘奭驾崩,刘骜即位为汉成帝,她又顺理成章地升为皇太后。以后到了哀帝刘欣时期,因为皇帝不是她的嫡孙,她不得不忍气吞声了些年。没料到刘欣没到终老之年也早早谢世。当她听到这个非嫡孙皇帝去世的消息后,竟以“百米”速度领先冲到了皇帝的遗体前,一把抢过死皇帝手中的玉玺藏于自己的衣袋中。这就为王氏篡权把握了至关重要的“利器”。她的娘家侄儿王莽是王氏族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一个,她这位姑姑便十分欣赏和纵容他。姑侄联手,把年仅九岁的刘扶上了皇帝宝座,是为汉平帝。而王莽随着野心的不断膨胀,揽权越来越多,权柄越来越重,竟致“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所差的仅是头上的一顶皇冠了。为了这顶帽子,他没有耐心再等了,于是设计毒死了年仅十二岁的刘。后来的幼帝刘婴,更是徒有虚名,大小政务都得听命于摄政的王莽。可不管权柄多重,皇冠还是戴在一个小孩子的头上,王莽不愿意再“谦恭”了,干脆废了幼帝、改了大汉国号,真正篡了位。刘家王朝姓了王,国号叫做“新”。
上述这一段文字似乎与本文主人公阴丽华无关,实则不然,不仅有关,而且密切。阴丽华的母亲邓氏的族侄邓晨的妻子叫刘元,是南阳春陵(今湖北枣阳市)刘秀的姐姐。刘元每次从娘家回新野时,经常由刘秀护送。阴丽华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德貌双全的奇女子,刘秀自然听到了许多对她的赞美,早就心生爱慕。而阴丽华的耳朵里也灌满了关于对刘秀的评说。说他身材高大,相貌不凡,具有贵人之相,前程一定远大。所以,她也希望与这样的男人相伴终生。但没有人从中撮合,一对有情人只好苦苦等待。
机会终于来了,而制造这个机会的人正是篡夺皇位的王莽。
“新”朝的天凤年间,风华正茂(大约25岁)的刘秀到京城长安去求学,经常看到负责城内治安的长官执金吾,车马繁盛,威风凛凛,他很是羡慕。于是从内心发出了“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恰好,阴丽华的哥哥阴识与刘秀同窗,且两人友情甚笃。一次,刘秀将自己渴慕其妹妹的心情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阴识听后,觉得自己的妹妹与刘秀很般配。无论是出身门第还是相貌才华,双方都各不逊色,便欣然答应设法让他们二人相见。当这两个有情人相见之后,相互更为倾心。临别时刘秀一再表示,自己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以后,再来迎娶她;阴丽华则表示,她不贪图功名利禄,只求两人相知相随。
不久,刘秀回到南阳,适逢绿林军起事,刘秀身为刘汉贵族,早就对王莽苛政和社会的日趋腐败不满,见平民百姓都敢于反对朝廷,便与堂兄刘縯共同举兵,并很快与绿林军联合组成汉军,树起了反莽复汉的大旗。刘秀是一位天生的军事奇才,昆阳一战,他率领的一万名汉军竟击溃了王莽的四十万官兵。从此,刘秀声名大振,誉满遐迩。也就在这时,刘縯则被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刘玄杀害,刘玄自立为汉帝,改年号为更始。他害怕刘秀手中的军权,便于更始元年,以昆阳战功为名封刘秀为大将军。这大将军实际上虚有其名,没有领兵作战的权利。但刘秀依然觉得这大将军比执金吾的职位高多了,已经称得上干出一番大事业了,便回到南阳新野县婚娶了阴丽华,实现了他早年发出的感叹。因此说,是王莽的暴政给刘秀创造了建功立业和婚娶阴丽华的好机会。
婚后,刘秀还要去追求更大功业,阴丽华了解丈夫是胸怀大志,且具大智大勇的人,便也鼓励他的雄心壮志,支持他继续干好自己的事业。还是在新婚燕尔之期,刘秀便以司隶校尉(京城军事长官)的身份率领数千名汉军,东征西讨。凭着他的机智勇敢和名震遐迩的赫赫战功,不断取得胜利,平定了四方的割据势力。后来,到河北一带做战时,他面对的敌人是自称为刘汉后裔、并被极少数人拥立为邯郸皇帝的王郎。王郎拥有五十万兵马,刘秀的兵力与之相差悬殊,孤军与之相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须另想办法。当时真定王刘扬也拥有重兵,如能借助他的兵力,则有把握战胜王郎。可怎么样才能够借助刘扬的支持呢,刘秀决定学习高祖刘邦的“和亲”办法,来实现自己的军事目的。但他不是派自家的女孩去嫁刘扬,而是他求婚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与郭氏成婚后,刘扬果真同意调遣十万大军援助他,使得他很快击败了王郎,并将其斩首于阵前。刘扬的援助,不仅仅使刘秀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政治上也实现了登峰造极,更始二年(24)六月,他被拥立为皇帝,即光武帝,改年号建武。
刘秀即位后四个月,即建武元年十月,定都洛阳,从此,西汉结束,东汉开始。朝廷迁到新都后,光武帝即令侍中傅俊亲赴新野县迎接阴丽华到新都洛阳,与郭圣通并立为贵人。但两个人中总得有一个人领衔后宫,依光武帝的意思欲让阴丽华担此大任,理由很充分:她是皇帝的原配妻子,且“性雅宽仁”,有母仪之德。但阴丽华坚辞不就,她说:“郭贵人的舅舅刘扬帮助皇上战胜王郎有恩,郭贵人已经有了儿子,应立她为后,她的儿子为皇储,‘自己甘为贵人’”。光武帝听了以后,大为震惊。自己不做皇后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连儿子继承皇位的机会也一起放弃,这种谦让实非一般女人所能为,而阴丽华却毫不犹豫地做到了。汉武帝更加敬佩她。因此,便把立后的事情推延到了第二年六月,在阴丽华的坚持下,最后明确郭贵人为皇后,她的儿子刘强为太子。
七年后,即建武九年,阴贵人的生母邓夫人及胞弟阴惨遭强盗杀害,阴丽华自然悲痛万分。光武帝为了嘉赏她“义让后位”的美德和安慰她丧母失弟之痛,便追谥她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弟阴为宣义恭侯。
郭圣通做了皇后以后,不仅不感恩阴贵人的谦让,反而因为皇上尊崇、爱戴阴贵人而大为不满,经常发牢骚、说怪话,对阴贵人更是冷冷淡淡。光武帝知道了这些以后,十分生气,便打算废掉郭皇后,改立阴贵人。阴丽华闻知,便婉言劝丈夫说:“当初你娶郭氏时,曾对她的舅舅做过许诺,如果自己登了大位,当立郭氏为后。现在你如果废了她,即将失信于郭皇后和刘扬。而失信于这两个人,便会失信于天下。作为一个国君,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况且你已经确立郭皇后的儿子为太子,这更是不能轻易改动的。”光武帝见她态度诚恳、言之有理,便再一次听信了她的劝告。但他从心里越发地敬重大公无私的阴贵人。
又过了十年,即建武十七年(41)阴贵人已经生了个女儿,光武帝实在不忍心继续委屈她,便瞒着她亲自起草了废郭诏书。郭圣通被废后,阴丽华终于拿到了皇后玉玺。一桩没有爱情的政治联姻最终败在了真正拥有爱情的婚姻之中。
阴丽华封为皇后之后,光武帝又欲加封阴家亲戚,这次阴皇后坚决反对。她劝皇帝以史为鉴,千万不能重蹈外戚王莽篡权乱政的覆辙。并解释说:“原来分封我的父亲和弟弟为侯时,我没反对,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不可能有擅权行为了。”
光武帝共有十一个皇子和五位公主。这十一位皇子郭皇后和阴皇后各生五个,另有许美人所生一个。对于这些皇子、公主阴皇后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分。郭皇后被废以后,刘强也被取消了太子地位。两年后,阴皇后所生的儿子刘庄立为太子(后为汉明帝)。这是不是有子以母贵的因素,请看《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对刘庄的描述:“帝生而奉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师事博士桓荣,学通《尚书》”。
据史学家考证“生而奉下”是指刘庄长得“面方”而似尧。这段记载说明,明帝不只相貌奇伟,学习优秀,而且曾经有着先为公后为王的实际锻炼。光武帝认为这个儿子是个奇才,所以改立他为太子。事实证明,光武帝的选择是正确的,三十岁才继承帝位的刘庄,兢业恭德,法令分明。所以后人夸奖“建武、永平(明帝年号为永平)”之政。
刘庄即位当年,被废太子刘强病了,明帝立即派太医速去他的封地为之治疗。这既说明阴皇后对亲生儿子教育有方,也说明明帝自己注重君臣之情,兄弟之谊。
光武帝在位时,阴皇后除了管好后宫,还十分注意限制后党权势。她的兄弟们也学着她那谦恭礼让的样子,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他的异母长兄阴识、同母弟弟阴兴都曾被光武帝加封为侯,但二人坚决不受,这与她们的姐妹“义让后位”何其相似!
阴丽华在皇后位上二十四年,在这些年中,为了管好后宫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光武中兴”有她许多功劳。她六十岁薨世,其美德为世代传诵。《后汉书》记载:“(阴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这寥寥十几个字概括了她一生的贤德与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