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读.5
8524100000003

第3章 爱书人的伦敦(3)

罗马人第一次看到希腊人在奥林匹亚比赛时就惊呆了,纳闷这帮希腊人到底在搞什么,像疯子一样拼尽全力奔跑,只为了看谁的胸部最先碰到一条拉紧的带子?最奇怪的是,这帮希腊人最后赢的是什么?只是一个由橄榄枝[21]编成的环,套在头上!而且输的人都会很高兴地为胜利者鼓掌。当时罗马人认为这是希腊人的一种怪癖,不懂为什么要搞奥林匹克体育比赛。罗马人有的就是sport、竞技比赛,欣赏机诈奸巧,鼓励各种各样欺骗性的小动作。而希腊人的体育强调光明磊落,输了的人会衷心为赢者喝彩。希腊人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所有参加比赛的人追求的都是——公平。走进阳光下的光明世界,运动员们在跑道上一个挨着一个,一条白色的直线将其分开。他们互不相识,只是用耳聆听,从呼吸和气味中感知对方的存在。所有人都面朝前方运动场的尽头,想要获得公正的胜利。田径场上高尚的竞争能够给灵魂带来安宁,没有人感到不公平,没有人感到侮辱,完全不像今天我们动不动就会批评裁判不公平,说某某运动员耍诈,不停地互相抱怨和咒骂。

古罗马征服者不能理解这一切,他们只知道世界上存在两种失败形式,一种是彻底被毁灭,一种是以被羞辱为结局。他们不明白,眼前这场竞争为什么跟他们见过的竞争那么不一样。除了罗马人,波斯人也不明白希腊人的奥运会是怎么回事。在电影《战狼300》[22]里,斯巴达王带领三百名斯巴达人守住温泉关,企图挡住波斯数十万大军。当时为什么希腊不出兵呢?因为他们在忙奥运,奥运期间不能带兵出去打仗。波斯将军觉得很不理解,问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俘虏说,他们在进行体育比赛,而奖品是橄榄枝环。将军感慨道,他们是为了美德而战。《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的作者歌颂的就是这种精神,不欺诈、讲尊严的体育精神。在古希腊语里,与“橄榄枝环”(kotinos)相关的一个字眼是“攻击性本能”(kotos)。古希腊人的奥运会就是要让人类的攻击性本能通过体育得到升华,而升华出来的那个光环就是橄榄枝环。这的确是一种把人从黑暗带进光明的运动。

(主讲梁文道)

A Visitor’s Guide to the Ancient Olympics

自掏腰包当裁判

Neil Faulkner,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员、《军事历史月刊》编辑。著有The Decline and Fall of Roman Britain(2000),Hidden Treasure: Digging Up Britain’s Past(2003),Rome: Empire of the Eagles(2008)。

所有的竞争都要分出胜负,没有虽败犹荣这种概念。

在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各国选手鱼贯入场时,第一个国家总是希腊,这不是按字母排名,而是尊重奥运会的源头。A Visitor‘s Guide to the Ancient Olympics是本很有趣的书,作者是位考古学家。他假设你生活在古希腊,或者时空旅行回到过去,想看看古代奥运会是怎么回事,这时候你该做哪些心理准备,该知道哪些知识。比如当时人们如何去观赛呢?当然没有电视转播,只能去现场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在小城邦伊利斯的奥林匹亚举办时,居然能会聚10万人。

怎么赶去奥运会场呢?今天,你来北京也好,去伦敦也罢,搭飞机、坐火车很容易。古代没有这些交通工具,想看奥运会得走路到体育场去。伊利斯城区与奥林匹亚的距离约36英里,大概要走两天时间。当时希腊有几百个城邦,你要去奥林匹亚可能还得穿越其他国家,遇到很多出入境问题。好在那个时代不需要护照,没有海关,没有明确的国家界线。你走可以,问题是这一路上能否保障安全。古希腊有个神圣契约,规定奥运期间保障所有参赛者和观众的身家性命,所以你路经敌对国家时大可放心,它们不会对你怎么样。不过奥运期间交战的各方并不会因此停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打了几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奥运并未因此停办,战争也未因奥运停止过。这本书还提到一些问题,比如你走到奥运现场看比赛,那里货币是不是流通?大家语言能不能沟通?接连几天的赛事,没有旅馆,没有酒店,也没有客栈,住哪儿?很简单,自己搭帐篷露营。要是有钱或者有办法,就霸占大一点的地方,睡得舒服些。要是没什么办法,就只能住远一点,每天往返几小时看比赛。所以当时的奥林匹亚附近全是帐篷,甚至连圣地都有。挨着神庙,大家得守规矩,乖一点,毕竟那是神的居所。

今天的奥运会讲男女平等,像过去沙特阿拉伯不准女运动员参赛,而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派出女运动员了。但是古希腊奥运会完全没有女运动员,只准所谓的公民参加,而公民是各个城邦土生土长的、非奴隶出身的男子。并且当时也不允许带女人观赛,除非是未出嫁的女儿。但是很多老爸觉得这样做太危险了,那里有10万个如狼似虎的男人,一旦把如花似玉的黄花大闺女带去,还能剩下什么?

古希腊奥运会的选手是裸体进行比赛的。对于这事,我们总是把它想得很圣洁,像看到大理石纯白雕像一样。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古希腊奥运会也是开狂欢性派对的好时机,但不是男女之间,而是男男之间。当时同性恋、双性恋都很公开,如果你告诉他们不能男人跟男人搞,他们会觉得你很野蛮,不文明。

跟现在一样,古希腊奥运会也有奥运村。听说现在的奥运村发安全套,大家用得很快,用得很疯。古希腊人一样干这事,那时候一群精壮、赤裸男子混在一起,随随便便发生性关系是很常见的,大家不要大惊小怪。央视前一阵把一个很有名的裸体雕像在隐私处打了马赛克,结果被大家臭骂[23]。大家说那是艺术,为什么要用色情的、肮脏的眼光去看待?其实如果认真考察欧洲艺术史,你会发现很多裸体像、裸体画都有很鲜明的情欲甚至色情成分,只是后来写艺术史时将这一面压抑掉了,以为艺术跟色情能够分得开。我们今天常去健身房,健身房的英文叫gymnasium,字根“gym”来自希腊语,是裸体的意思。也就是说,以前人们去健身房锻炼是裸体的,并且还在训练场上立一个爱欲之神的神像。什么意思呢?大家想想看。

今天有国际奥委会,古希腊也有类似机构,叫作“希腊人的裁判”。古希腊奥委会共有九人,由主办城市伊利斯的公民选出候选人,然后抽签决定。抽签讲运气,看神喜不喜欢他。客观讲,这种方式杜绝了贿赂。奥委会成立后,九大巨头分成三个小组,分管各项体育赛事。他们的工作很繁重,其中一项是选择谁来参赛。各个城市和国家派来的选手,怎么证明他真是那里的公民呢?奥运会分少年组、成年组,怎么证明选手的年龄呢?那个年代没有身份证,除非像雅典人、斯巴达人那样将国家档案做得特别好,否则人们连对自己的年龄都稀里糊涂的。

九大巨头干这么繁重的事务,薪水一定很高吧?不,他们不但没薪水,还要拿钱出来。那时候政府不抽税,没有地税、所得税这类东西,很多公共事务要靠大家捐助。对小城市伊利斯来说,虽然它光荣地承办了奥运会,但其实它很穷,政府管不了那么多,地位崇高的裁判九人团都得自掏腰包干这件事。这跟今天不一样,现在贪污分子做国际奥委会成员能发财,古希腊奥委会成员得倒贴钱。但为什么倒贴都肯做?荣誉问题。

古希腊人特别注重荣誉,对他们来讲,所有的竞争都要分出胜负,没有虽败犹荣这种概念,赢了才光荣嘛。古希腊奥运会一样有体育明星,看完比赛的人回到城邦后会大肆宣传,说你跑得像马一样快,让你的名声一夜之间传遍爱琴海。有些体育家族别的事不干,专门训练子弟参加奥运会。如果爷爷是奥运冠军,父亲是奥运冠军,儿子还是奥运冠军,这个家族就青史留名了。

(主讲梁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