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读.2
8523500000020

第20章 拈花说(2)

在当时的印度,商人和佛教徒都是被歧视的。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而种姓制度则相信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划分是牢不可破的,所以佛教徒自然成了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他们与商人的结合也就相当自然了。通过研究佛教律典,季先生还发现,早期的佛教还曾规定,佛教徒与商人同行时,如果想放屁或者大小便,必须到下风去,而不能够在上风,以免熏坏了商人,可见那个时候佛教徒对商人就像对待贵族一样,实在令人吃惊。

季先生的研究也让我们发现,如果从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角度去考查,也许各种宗教的戒律莫不与某种风俗有关。而任何宗教一旦进入到一种文化里面,也一定会与当地原有的文化习俗融合,适应它并发生相应的改变。

(主讲梁文道)

弥勒会见记

弥勒信仰的来源

季羡林先生擅长用历史语言学的工具和资源来做学问,在这个领域中他最有名的一个成果是关于吐火罗文版的《弥勒会见记》的译释。当时《弥勒会见记》的残稿在新疆一发掘出来,就被交到了季先生手中,希望他能够翻译出来并进一步研究。那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能做这件事。

古代西域有很多小国,吐火罗文是其中一些地方使用的语言,《弥勒会见记》是用这种语言所写的一个剧本。要研究这本书,首先要了解弥勒或弥勒佛。

“弥勒”这个字在梵文中是Maitreya。Maitreya源于印度教里Metrak[11],Metrak再深入追究,发现这个词其实是从伊朗传入的,是指与太阳有关的事物,在整个中东地区包括以色列、黎巴嫩都有这个概念。所以“弥勒”从词源上看应该是一个太阳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弥勒佛形象总会有一种光芒四射的感觉。

弥勒佛为什么又跟未来产生联系呢?这又要回到中东地区了。当地一直流传着关于未来救世主“弥塞亚”的信仰,人们相信,在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弥塞亚”会降临大地,拯救我们,为我们开启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

弥塞亚、Metrak、弥勒,读音都很像。今天很多人去佛寺拜大肚弥勒,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弥勒佛跟犹太教、天主教讲的救世主弥塞亚其实来自同一个源头呢。

这个词后来经由吐火罗文翻译到中国,曾出现过三种不同的译法,一种译成“弥勒”,一种译做“梅旦利耶”,还有一种译成“慈氏”。“慈氏”是一种意译,梵文里弥勒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慈爱者。季先生仔细追溯了这三种译法的源头,发现“弥勒”和“慈氏”同时出现在后汉及三国时期,而“梅旦利耶”出现较晚。为什么呢?因为弥勒是从吐火罗文的Metrak翻译过来的,梅旦利耶则明显是从梵文直接译过来的。相同的例子还有印度的恒河、须弥山这些翻译,其实都来自吐火罗文。

由此我们知道,至少在唐玄奘到西天取经并把它们从梵文直接翻译成汉文之前,早期像东汉时候的佛经其实都经过了西域的中介,比如先译成吐火罗文,再由吐火罗文译成汉文。这就是季先生通过研究《弥勒会见记》所得出的结论。

(主讲梁文道)

开始读懂佛经

佛经是怎样产生的

李坤寅,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宗教系,宗教研究所,曾在中华佛学研究所学习,后任职于中华电子佛典学会并任多项专案研究助理。

中国文化受佛教影响很深,神州大地上广建寺庙,大家路遇僧人也不觉稀奇,佛经里的很多故事家喻户晓,禅宗一支更是在传统文化里深深扎下根来。但是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佛教氛围更为浓厚的国家比起来,我们对佛教的认识似乎还差着一些距离。

如何认识佛教呢?我想最好的方法还是从读经开始。如何读懂佛经?《开始读懂佛经》这本书大概可以解答一些问题。作者李坤寅现在做一些电子工程方面的工作,同时也是佛经电子版的编辑。

佛经都是历代高僧翻译过来的,翻译时尽量通俗化,便于大众读懂。关于最早的佛经是怎么来的,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据说释迦牟尼圆寂之后,他的弟子们很紧张,紧张佛陀的教法会失传或者被后世篡改歪曲。于是就召集了一个大会让大家一起来确认一下。当时五百阿罗汉聚集在一起,共同推选了“多闻第一”

的阿难[12]忆诵佛陀的教诲,因为阿难博闻强记,佛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于是阿难就在几百个师兄弟面前背诵,背一段,大家认可一段,这样形成了佛教最初的经典。

但是佛经真正形成文字还得再过三四百年,早期大家都是这么口口相传的,所以至今佛经通常会以四个字开头,叫做“如是我闻”,我是这么听说的。当年阿难背诵佛祖的话,开头都会这么说。

佛经的结构一般都很井然,开头是序,接下来是题。序下面还有别序,通常讲“尔时菩萨”如何,说明佛说这段话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是佛经的正文,再后面是佛祖讲这些话给我们什么教训。结尾通常都是四个字--“信受奉行”。大家听完佛祖的话心里都很喜乐,纷纷承诺佛祖会身体力行。

了解了佛经的结构,读起来大概会相对容易些。大部分佛经的结构都是如此,所以佛经是相当系统和严谨的经典。在《开始读懂佛经》这本书里,作者还逐一介绍了《金刚经》《心经》《法华经》《华严经》等,方便大家根据兴趣阅读。

还是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读佛经?佛经原本是记载佛陀的说法供后人研究和分析用的,但是大乘佛学却相信当你念诵经文的时候,经文便会内化,并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再后来的说法就更悬了,很多人甚至觉得经文本身是有法力的,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主讲梁文道)

不生气的生活

理智面对批评

W·伐札梅谛比丘,生于泰国清莱,二十一岁受足比丘戒。静觉僧伽大学及曼谷农业大学客座讲师。佛教畅销书作家,笔名金刚塔,已出版九十多本书,如《智慧之语》(WordsofWisdom)《佛陀教我不生气》(AngerManagement)《成功之匙》(RecipesofSuccess)等。

在很多社会现象面前,人们常常会抱着极大的怒火。这是很自然的,因为社会运动通常是在人们普遍感到社会存在很多不公正现象时才会爆发。但问题是,愤怒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文化界也有很多人喜欢掐架,彼此都很恼火。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其实只有保持足够的理性,才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哪怕是在社会运动中,也要保持冷静,不去憎恨任何人,包括你所反对的那些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不生气的生活》介绍了九种平息怒气的方法。作者伐札梅谛尊者是泰国一位有名的法师,他把这本书写得非常浅显,用书信体的方式,好像跟弟子谈话一样说出自己对愤怒的看法。

书中特别提到一种人,当他们被某件事情激怒或者仇恨一个人的时候,就会长久地把这种愤怒埋藏在心里,甚至死后也要带进棺材里。作者为这种人感到可惜,如果心中对于某人或某事不能释怀,生活还能够快乐吗?

伐札梅谛尊者说,大部分人在生气的时候都是失控的,因为他没有办法觉察到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生气?生气又能怎么样呢?我们没有办法冷静下来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愤怒。伐札梅谛尊者提醒我们,首先要觉察自己的内心,知道我们正在生气、正在愤怒,然后才能冷静下来分析愤怒背后的原因。

南传佛教里的一首诗,大意是“那些聆听你大放厥词的人似乎不懂你在表达什么,你因而轻蔑或者鄙视对方,你为何不将这个生气转向自己呢?因为你竟然没能让他了解你所说的话”。还有一句,“头上是天,就不能怕下雨;生而为人,就别怕批评。”就连释迦牟尼自己也曾遭到造谣生事者的攻击。

大部分时候,愤怒来自于无法忍受别人的批评训斥或诽谤谣言。换句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对自己的认知,并且一直认为这个认知是对,而别人批评和毁谤完全违背了这种自我认知,因而愤怒无比。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吗?你心目中那个不会犯错的完好自我就是大家眼中的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