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843100000048

第48章 世代传承的少数民族特色养生 (1)

中国,这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在这幅悠久壮观的历史画卷上,养生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众民族用各自独特的手笔展示着自己独有的风韵。

雪域高原上的神秘藏医

藏族,这个世代生活在祖国青藏高原上的特色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立系统理论的藏医文化,它与中医、西医一并被誉为世界三大古代医术,影响深远。

藏医学的理论核心是“三因学说”,即隆、赤巴、培根(音译)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这“三因”各有其生理机能,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协调和相对的平衡状态,维持着人体的健康,当其中某一成分因故偏盛或偏衰时,人体则会陷于病态。隆,译为气、风,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身体无病变时为气,身体发生病变时则为风;赤巴,译为火,为胆为阳,身体无病时为胆阳,身体发病时为火;培根,译为水和土,为涎液,身体无病时起吸收营养素、感觉饱满、结合关节等作用,身体发生病变时则成寒病病原。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例如,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分清糟粕和精华,需要有能化培根、能消赤巴和伴火隆三者共同完成,如果三者不协调,人体消化吸收过程就会受阻,以致引发疾病。

藏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人体内的三因失衡导致的,而导致这三大因素失衡的不外内因和外缘两种。所谓内因,即人之所以会生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地理解无我的本性,从而产生了无明(心性愚昧,迷于事理也,一切烦恼由之而起),使隆、赤巴、培根失调,最终导致疾病。所谓外缘,即气候、行为、起居、饮食、情志等非人本性因素,引起三因失衡,导致疾病。

其实,藏族人民能够平安无事地生活在广袤无垠、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雪域高原,他们的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蕴涵众多养生大道。

五谷杂粮食是藏族人民每日必吃的食物。例如,青稞、小米、小麦、大麦、燕麦等,属芒类,具有强筋、增长体力、祛隆生培根的功效;豌豆、扁豆、蚕豆、红豆、小豆等属荚类,具有收敛肛门、消除培根产生的热和湿润的功效,对驱湿止泻疗效显著。

肉类也是藏族人民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其中,绵羊肉,性温、润,有开胃助消化,增强体力,治疗隆病和培根病的功效;山羊肉,性凉而重,可治疗梅毒、食物中毒、黑天花、烧伤等,但老人、小孩和久病的人须谨慎食用;黄牛肉,性凉而润,治疗火热、痰火和湿热;水牛肉有安神助眠的作用;野牛肉性温热,可治疗胃病、肝病等寒性疾病;马、驴、骡肉可祛风、化脓,并能治疗腰肾寒证及黄水病;鸡、雀肉可增生精液,治疗疮疡;野兔肉性温而糙,可增生火热,止泻,美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

同时,在藏民的饮食结构中,蔬菜和乳品所占比重相当大。他们常食葱、大蒜等味鲜辛辣的蔬菜,还有蒲公英与苣菜等味苦类,这些分别具有温、轻、凉、重的性质,能够治疗热证与寒证。他们的乳品主要是牛奶,大多味甘,性重、凉、润、镇,具有增强体质、培元益精、焕发荣光、润泽肌肤、治疗隆病和赤巴病等作用。

此外,藏民在烹调熟食方面也很讲究营养。他们把嫩麦青稞煮成稀粥,可以平息热证所致之气滞;他们也常炒青稞片,微热可开胃,提振食欲。

大山深处的古老苗医

苗医,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诊病方法和保健养生之道,久负盛名。

理论上,苗医有“两病两纲”之说。“两病”指冷病和热病,一切疾病都归为这两大类;“两纲”即“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两大法则。苗医通过望、听、嗅、问、摸、弹等方法搜集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再通过综合分析,辨清冷、热二病,分别所属病症,从而确定治疗方法。

1望诊,主要望形态、神志、面色、眼球、四毛(头发、眉毛、睫毛、毫毛)、口舌、鼻、指纹、指甲、手掌等。例如,病人头发光泽,无明显改变,主病情轻而易治;若头发失泽,枯槁而乱,是重病久病之象,治疗较难。

2听诊,主要通过听病人说话、呻吟、咳嗽、呼吸、打嗝、肠鸣、排屁等声音变化诊断疾病。例如,病人声音高亢有力,或重浊气粗者为热病;声低沉长无力者多为冷病。

3嗅诊,是医生通过嗅病人的体气、口气及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变化以诊断疾病。例如,大便焦臭、小便浑浊而臭,或排屁臭如腐蛋,或汗后有酸臭味均为热病;大便腥臭、小便清长无臭,或久病屁多不臭均为冷病。

4问诊,主要问发病时辰、冷热、疼痛、汗出、饮食、睡眠、二便、经带等内容。例如,急性腹痛、饱痛、绞痛、刺痛、白天发作、喜冷拒按者均为热病;腹部久痛、饿痛、隐痛、冷痛、夜晚发作、喜温喜按者为冷病。

5摸诊,主要指摸脉及病人体表的有关部位。苗医将脉象称为“大脉”(马之意),有病脉、喜脉、寿脉之分,脉位有头部脉、寸口脉、腕部、五指、内外踝、内外膝眼下、足背、左乳下共16处。

6弹诊,医者用五指提弹患者腋前、肩背、脊旁、肘窝、腘窝等处大筋或皮肤,若紧束不知疼痛,或随着提弹有色块隆起,或提弹处皮肤迅速出现乌黑色淤点或淤斑,并伴有剧烈头痛或胸腹痛,面苍唇白,指尖逆冷,恶心欲呕或吐泻等,多为“翻”病。

同时,苗医中还世代传承了具代表性的熏蒸疗法,即用药物蒸发的气体熏蒸身体以治病的一种方法。最早的熏蒸疗法是用烧红的砖块放入药液中,以产生蒸气。现代流传的熏蒸疗法一般是将药物煮沸,上罩以蒸桶(箱),叫病人坐进蒸桶内,再把蒸桶盖好,但不能盖严,要略留通气孔,利用药水蒸气熏蒸病人全身,以达治疗目的。如治疗风湿:用伸筋草、黑骨藤、透骨香、生乌头等药物,放入盆中加水加热产生蒸气,以熏洗疼痛肿胀的风湿关节局部,每次熏洗10分钟左右,每日1次。

此外,苗族人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聪明智慧,总结出一套适合本民族的养生保健方法,包括饮食疗法和体育疗法。饮食疗法,根据不同季节食用某种食物或饮料达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如清明节前后采摘清明菜洗净,加入糯米饭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或治劳伤筋骨疼痛;夏日常以酸菜、酸汤为菜肴或饮料,可生津解暑、开胃止泻;冬腊月则酿制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补体御寒。体育疗法,他们常利用节日或农闲时间,以家具或农具为体育运动器材,举行拳、棍、刀、弩、叉术,及板凳舞、猴儿鼓等项目比赛或表演,既娱乐了情志,又锻炼了身体,有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

蒙古高原上的独特蒙医

蒙医,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内容丰富,在诊治疾病中具有药量少、疗效好等特点。

蒙医学以“五行学说”理论为指导,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经过运动与变化构成的,称之为“五大要素”。他们认为,父精、母血是以五元为基因,人体的本基是“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赫依”,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希拉”有火热之意,负责机体的体温、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巴达干”,指体内的一种黏液状物质,具有寒性的特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赫依”、“希拉”、“巴达干”三者协调一致,保持相对平衡;若三者的平衡关系失调,则产生各种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