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843100000041

第41章 传统佳节民俗活动中的强身健体养生法

我国的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代代传承。无论是端午赛龙舟,还是正月十五观灯“走百病”,都各具特色,且具有观赏与养生双重价值。

赛龙舟:竞渡端午、快乐养生

赛龙舟,我国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为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在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已流传两千多年,于198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道:“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是说这项活动是为了纪念我国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相传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妄图营救屈原,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迹,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表纪念。同时,人们还借划龙舟来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赛龙舟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具体龙舟的大小因地而异,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25名队员。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这项活动不仅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还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

首先,赛龙舟是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推进龙舟,从而增强了指、腕、肘、肩等关节的灵活性,且有助于促进上臂肌及胸大肌等肌肉发达,增强心肺功能。

其次,赛龙舟需要全体队员保持自己的动作,并确保全体节奏一致,这就要求运动员集中精力听指挥,从而能够提高人体感受器官的功能,提高中枢的灵活性,以及运动中枢支配人体器官的能力等。

最后,在紧张激烈的工作之余,赛龙舟也是调节情绪和心态的良好方法。它作为户外水上运动,多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空旷水面上举行,清新秀丽的风景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从而减轻人们工作中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此外,赛龙舟还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弘扬中华民族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舞龙舞狮:喜庆春节、强健身体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象征着吉祥、尊贵、勇猛与权力;狮,是一种雄健、威武、勇敢的动物,古人称为“百兽之王”,被视为安详、守护、辟邪、吉祥的神物,象征着勇敢和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子民一直将龙、狮视为祥兽,每逢春节或其他庆典活动,都要用舞龙舞狮来庆祝、共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舞龙舞狮民俗。

舞龙舞狮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初是人们用以表达对来年吉祥与幸福的祈求,人们希望通过舞龙舞狮来祈求丰收、消灾纳福、求子旺丁兴族等。其实,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舞龙舞狮不仅培养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增进团结,还成了一项非常有健身养生意义的娱乐活动。

首先,舞龙舞狮在动作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和难度,在操作过程中能磨炼舞者的意志,陶冶舞者的情操。今天,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人跳楼的报道,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内心的脆弱,没有坚强的生存意志,若平时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也许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了。

其次,人们通过舞龙舞狮的娱乐过程,可以宣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从而缓解并释放工作、学习及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健康身心。对于繁忙的工作族,抽些时间舞龙舞狮,放松一下自己,往往会倍感轻松,豁然开朗。

最后,舞龙舞狮作为一项强度较大的有氧运动,能增进人体心肺功能,锻炼肌肉,活动关节,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活动。有关测试显示,舞龙十分钟后,舞者的脉搏能达到160~180次/分,进行一场舞龙活动不亚于打一场篮球的运动量。

可见,舞龙舞狮这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是欢乐,还有健康。

重阳节时的吃喝玩乐养生经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起源于战国时代,因在《易经》中九是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及食重阳糕等习俗,源远流长。其实,这些习俗对于养生保健,具有重大意义。

登高

登高,不仅是一项有益的体育锻炼,也是一种有情趣的秋游活动。它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安定情绪,并使小便酸度上升,进而加速新陈代谢。同时,在登山的过程中,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逐渐降低,可以促进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对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等具有很好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新鲜空气可以清肺健脾,攀峰越岭能够舒筋骨,以防关节老化。此外,站在高处凝眸远眺,还可以推迟视力的退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要量力而行,切不可操之过急,以过累损伤身体。

插茱萸

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避难消灾,虽然有几分迷信色彩,但茱萸的滋补、防病祛病作用不容否认。茱萸,又名“吴萸”、“气辣子”、“越椒”等,其干燥未成熟果实,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入肝、脾、胃,有温中散寒,止痛燥湿,疏肝下气,降逆止呕之功效。近年研究还发现,茱萸对虚寒性胃痛具有显著疗效,而且可以治疗高血压、癫痫病等。

赏菊与菊花酒

在重阳节,赏菊与饮菊花酒,也是历史悠久的习俗。秋高气爽时,登高赏菊,往往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放松,大大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同时,菊花酒不仅具有养肝明目、延缓衰老、降低血压、减肥、轻身、安肠胃、利血等作用,还对男女风虚寒冷、肝肾不足所致的头痛、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食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是九九重阳的节令美食。因“糕”与“高”谐音,故吃糕具有“步步高升”、“吉祥如意”之意。制花糕的原料分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馅料(枣泥、花生仁、葡萄干、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经和面、制酥、包馅后,将生坯拍成两个片中间夹上各种果仁,然后上炉烧烤,即成外形美观,色泽素雅的重阳花糕。花糕质地酥松适口,有干鲜果树的混合异香,老少皆宜。

可见,在秋高气爽、五谷飘香的重阳节,登高等一系列的习俗活动,对人们怡神养生大有裨益。

元宵佳节“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散百病”、“烤育病”、“走桥”等,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进行。最初,参与者多为妇女,在正月十五结伴相携,越走水桥,目的是祛病除灾,以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到了现代,在北京等地方,元宵佳节都有“走百病”的习俗。

其实,规律的步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肤与睡眠质量,稳定体重,强健心脏、肌肉和骨骼,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防止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哮喘及支气管炎等大有益处。美国《内科学》期刊曾有报道显示,每天慢走半小时,有益心脏,能让人的平均寿命增加3年。如果肥胖者以每小时2英里的速度慢步走,与以每小时3英里的快步相比,能使膝盖所受压力减少25%以上,可降低关节炎和关节损伤风险。也就是说,与正常行走速度相比,较慢的步行,能使肥胖者消耗更多的热量,避免膝盖受伤,是最省钱的一种减肥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已成为发病率很高的“富贵病”,而且节食、服药等方法往往带来副作用,于是,很多人因找不到合适的减肥方法而困扰。那么,不妨试一下每天规律地慢走,既能散心,又能经济地减肥,一举两得。

关于步行量,健康机构及英国心脏基金会建议,理想的步行量是每天30分钟。当然,比较繁忙的人士,可以选择分三次进行,每次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