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针灸与养生
8356300000028

第28章 中医针灸调治常见病(9)

轻度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轻度肝大,但肝功能正常,可有血脂轻度升高,平时只要注意均衡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即可控制。中度脂肪肝病人的主要症状是饭后腹胀,即稍进食就有饱胀感,尤其在进食油腻时最明显;其次是周身乏力,快走几步,上二层楼就气喘吁吁,有些人则感觉食欲差,或伴有恶心想呕吐的感觉。即使是中度脂肪肝大部分病人也是健康体检时发现,很少有以明显不适去诊治的。重度脂肪肝病人多有明显的右上腹或胃脘部的胀满疼痛,伴有胃纳不佳、食欲不振、疲劳感加重、大便异常或经常腹泻或长期便秘;化验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血脂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异常,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少数重度脂肪肝病人可发生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急重症。重度脂肪肝如不及时控制其潜在的危险是肝硬化甚至肝癌,少数年轻人即使发展到重度脂肪肝,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这种情况潜在危险更大。

轻度脂肪肝一般不用药物治疗,也不要太紧张,只要注意平衡膳食结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轻度脂肪肝就能自愈。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身体情况用一些中成药,经常喝酒的服用葛根芩连丸;消化不良的服用大山楂丸;身体肥胖的服用越鞠保和丸、二陈丸;更年期女性服用加味逍遥丸;营养不良的服用参苓白术丸或健脾丸。在经络养生保健方面,重点按揉内关、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丰隆等穴,这组穴有健脾和胃、祛瘀化浊的功效,对脂肪肝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对中、重度脂肪肝可选择性地使用一些西药,如高胆固醇可用辛伐他丁或普伐他丁,甘油三酯高可选用力平脂、必降脂、烟酸肌醇、磷脂及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应注意的是,这些降脂药一些人服用后并不能有效地降脂,反倒对肝功能造成损害,这就是西药常见的毒副作用。所以服药一个月后一定要检查肝功能,如对肝功能有损害就要马上停药。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发生是日常生活中各种致病因素对脾胃功能造成过度戕伐,影响了脾胃的运化输布功能,使体内浊物过多不能及时清除最终形成高血脂、脂肪肝。临床研究发现,常用的中药何首乌、泽泻、丹参、姜黄、山楂、柴胡、决明子有显著地降脂作用,在中医四诊辨证的基础上配合这些药物能大大提高防治高血脂和脂肪肝的效果,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是中医中药的优势。

针灸调治高血脂、脂肪肝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疗法,有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理气降浊,活血化瘀的功效。一般经过半月的调治即能起到促进脂肪代谢,改善肝细胞的脂肪病变,增强肝脏功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脂肪堆积的效果,从而达到降脂并消除肝内脂肪的目的。基本穴位以北京金针王乐亭老前辈的“胃十针”为主:内关、支沟、中脘、天枢、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公孙、太冲。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可配合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期门、章门、阳陵泉、尺泽、手三里等穴。血脂、肝功能有异常改变时以针灸效果最好;症状缓解后可在这些穴位有选择地拔火罐并穴位按揉。一些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天枢、气海至少要坚持三个月以上的按揉才会有防治作用,切不可急于求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耐心,手法亦缓和轻揉,每次半小时,平心静气的按揉,这其实就是一个放松身心,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过程,这是帮助身体健康的另外一种“功夫”。

温馨提示:肥胖型高血脂、脂肪肝病人,切忌快速减肥,不要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体重,尤其是中、重脂肪肝病人。因为观察到部分人快速减肥后其血脂不降反而升,症状会较前加重。其次要谨慎使用一些药物,预防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生。对于因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有酒精依赖又出现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人,对不起,您只有靠坚韧的毅力来抵御美酒的诱惑了,办法只有一个,赶快戒酒吧。最后一句话,调治高血脂、脂肪肝最有效的方法是:管住嘴,迈开腿。

调治高血压

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相关研究证实该病与长期精神紧张、过于肥胖、饮食中含盐量较高、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以及有家族高血压史等因素有关。典型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僵紧、耳鸣耳胀、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视物模糊、血压升高等。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实质性损害。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是全球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世界各地患病率高达20%左右。在我国,早在2006年高血压患者就已经超过1亿人。高血压尤其是晚期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是严重的,它的严重性在于,一旦造成损害,几乎是不可逆的。比如,因高血压造成的各种脑血管病而出现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傻笑傻哭、大小便失禁等症,大部分病人都难以完全康复;因高血压导致的高血压心脏病而出现的心肌肥大、心室扩大、冠心病等症,几乎是不可逆的;因长期高血压对肾脏造成损害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也很麻烦。高血压本身并没什么可怕的,怕就怕在这些并发症,尤其是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后出现的并发症是最要命的。到那个时候再说,“唉,要知道高血压这么要人的命,我早点治疗一下不就行了吗?”晚了,长期高血压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麻烦是难以治疗的。所以,患有高血压病的人,一定要对它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

长期顽固性高血压主要靠西药来维持,这是医学界的共识。我们要重点关注早期、初患高血压的病人。因为早期高血压病人完全可以通过中西医一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把高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杜绝长期高血压对人体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先说中医是怎么认识高血压的。中医学并无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没有这个病名并不代表中医学对高血压没有丝毫认识。事实上,与高血压有关的各种临床症状和相应的防治方法,中医文献中均有记载。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的记载,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丹溪心法·头眩六十七》提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的理论,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古代医家这些观点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常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有关。结合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呢?首先是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造成肝气内郁,郁久化火则耗伤肝阴,使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而出现头痛、头晕、易怒等症状。肝肾两脏关系甚为密切,即肝肾同源,肝郁日久化火同样可灼伤肾阴,而造成肾的浮阳上越、虚阳上亢而出现眩晕、耳鸣、躁扰、失眠等症;脑力劳动者、白领一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罹患高血压病的大多属此类型,平时可服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加味逍遥丸,中药以天麻钩藤饮为主。其次,是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则化热化火,火灼津液成痰,痰浊阻滞脉络,故现头痛、头晕,发生高血压。中年男性,脾胃功能健运,身体壮实发生高血压者多属此类型;中成药可服用越鞠保和丸、香连化滞丸、二陈丸等,中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第三是内伤虚损、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肾阴不足、肝失所养,也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中年妇女、老年患者出现的高血压多属此类型,中成药服用加味逍遥丸、知柏地黄丸等,中药以左归丸或右归丸为主。

在以上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人体阴阳失调,特别是肝肾两脏的阴阳失调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肾阴不足、虚阳浮越则出现眩晕、心悸、颈项僵痛、视物不清等症,若病久不愈又可导致肾阳虚衰,此时可兼见畏寒、肢冷、懒言懒动、夜尿频多、腰腹冷痛等症候;在一些诱发因素如发脾气、着急、暴怒可使肝阳暴亢而化火化风,则见面红耳赤、四肢麻木、手足震颤甚至血随气逆发生脑中风昏厥等严重后果。

中医对上述症状的治疗有治标与治本两大法则。治本以平衡阴阳、补益肝肾为主;治标有清上补下、平肝潜阳、理气化痰、安神定志等法。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还要兼顾调摄冲脉、任脉和胞宫的功能。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肝、脾、肾三经经络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运用经络、穴位、针灸对早期高血压病进行防治效果很好,也不复杂,关键是要选取有效的穴位和穴位间的协同治疗作用,并贵在坚持,切不可一曝十寒。主要的穴位有风池、百会、膈俞、曲池、尺泽、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和太冲,这组穴位每晚睡觉前用半小时进行按揉,有预防高血压发生的功效。有高血压症状时可在尺泽、曲池、膈俞、阳陵泉、三阴交进行拔罐,条件许可用消毒三棱针刺络拔罐效果会更好。肝阳上亢患者重用风池、百会、尺泽、太冲,配穴太阳、关元;痰湿阻滞中焦的加足三里、丰隆、中脘;肝肾阴虚的加肝俞、肾俞;颈项僵痛的在大椎、膏肓拔罐;更年期女性多按揉三阴交、太冲和关元;有失眠的酌配内关、神门。

介绍一个简易降压法:用中药吴茱萸50克,牛膝40克,钩藤30克,红花10克,放在洗脚盆中第一次煮沸半小时,等温度适宜泡脚半小时,以后每次用时加热即可。洗脚后把提前准备好的吴茱萸细末20克,老陈醋调成膏,放在胶布上贴双侧涌泉穴,连贴至少二周,有很好的降压效果。

最后还要温馨提醒您,年过40岁至少3个月检查1次您的血压,如血压偏高,千万不要大意,赶紧进行调治,把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要让您自己的心情放松,不要总处于紧张状态,更不要生气、发怒、郁闷,保持一颗宽容心,善待周围的一切,高血压就不会轻易找您的麻烦了。还要少吃过咸的食物,减少盐的摄入量;也不要天天熬夜,每晚都超过子时了您还一动不动地看电视、玩电脑呢,那血压就不容易降;更年期女性出现高血压尤其要重视,因为那是多事之秋;老年人的高血压要综合调治,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可以配合上述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其他如气功、太极拳、菊花茶、足底疗法等,只要对身体没有伤害,只要能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就是硬道理。

调治肥胖

春节长假过后,一上班就有不少中青年女性来减肥。放假期间,走亲访友,朋友聚会,大家知道我是从事针灸临床治疗的,问得最多的是针灸减肥的相关问题。比如,针灸能否有效的减肥?具体疗效如何?有无禁忌证?会不会反弹?针灸减肥的机理是什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肥胖朋友,有必要写一篇针灸减肥的科普文章,帮助肥胖患者用科学的眼光来正确认识肥胖的病理机制,用中医的方法来有效预防治疗肥胖的身体,也顺便回答上述针灸减肥的疑难问题。

人为什么会肥胖呢?原因很多,家族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之一,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体质因素也与肥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认为,肥胖病一般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继发于那脑部肿瘤所引起的肥胖则不属于本篇所讨论的范畴。原发性肥胖多属行为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暴饮暴食、易饥饿、运动少,日积月累,脂肪过度堆积,致使体重超重。先说西医目前通用的减肥方法,基本上分为药物减肥和手术减肥两种。手术包括吸脂术和胃环行结扎术,无论哪一种,它毕竟是手术,没有普适性且均会对人体造成较大损伤;而采用药物减肥,大部分药物会对大脑饮食中枢造成抑制,容易导致厌食症的发生,有些药物其实就是缓泻剂,通过药理作用强迫人体内的细胞脱水和脂肪的排出,这极易引发肥胖者脱水和胃肠功能紊乱,同时药物减肥还特别容易伤及肝肾,女性服用减肥药常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并发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了解了西医减肥的机理后再看针灸是怎样减肥的。针灸减肥注重脏腑功能的调理,使之趋于阴阳平衡状态,即通过针灸相应穴位来调理阴阳,调理脏腑,调理经络,由此达到调节内分泌,调整新陈代谢,进而实现减肥的目的。中医怎样认识肥胖呢?实际上在临床见到的很多肥胖病人,她们总是说,自己吃得很少,每天喝凉水也会长肉。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脾肾两虚。脾主运化,如果脾虚,水谷精微就不能运送到全身,堆积起来就是赘肉,脾位于中焦,所以很多肥胖病人是从腹部先胖起来的。肾的精气需要的脾胃供应,脾胃气血生化不足,必然导致肾气虚弱,肾又是生命的原动力,肾气不足,身体的动力就不足,脏腑就无法正常工作,新陈代谢就会减慢,肥胖也就随之产生了。常见的女性怀孕生子后,身体会迅速地发胖,很大原因是体内的肾气需要去滋养胎儿,致使自身肾气不足而形成的。过了35岁,人会迅速地衰老发福原因也和肾气不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