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8355200000018

第18章 谁在股市赚到了钱?(4)

然而,假如极品红酒的收藏工艺不那么复杂,购买红酒作为投资的中国人一定大有人在。想想看,一瓶1787年的拉菲酒,能被拍到156000美元的高价,谁能大胆地说它不是增值的投资产品?但是别忘了,拉菲酒本身不会带来固定收益,只有等到下一个买家接手才会实现增值。

不信看看2007年时一度天价的红木家具。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曾经展出过一套价格为8000万元的老挝红酸枝家具,可最近同样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场,同样的家具标价跌至人民币19万元。没有买家愿意支付8000万元它就不再值8000万元,它值多少在于下一个买家愿意支付多少。

另外,像古玩、名画、钻石和邮票这类商品也一样,本身不会带来任何固定收益,要想获取收益就只能期望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全都符合投机的基本定义。为什么我们反复说多投资、少投机甚至不投机才是最佳的理财之道呢?从上面各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投资注重收入,是可控的;而投机是不可控的,它和赌徒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由于信息极其不对称,就像赌徒总是输给赌场那样,散户多半要输给庄家的。

这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非常不容易。因为从众心理作祟,人们多半喜欢追高杀低。所以一般大众投机的多,真正投资的人却很少。这也就是普通散户为何赢少输多的真正原因!

不妨再回到上面那个红酒的例子,其实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已一目了然。那位拍走了杰斐逊总统收藏的拉菲酒的有钱人,只有在不想收藏再次拍卖时,有人肯出超过他支付的价钱,才算带来了收益,属于低买高卖的投机行为。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当年花费440万法郎购得的拉菲酒庄,每年产出35000箱一级红酒,以高额的价格向全球出售,其收益是投资产生的财富,毫无疑问,当属于最有眼光的投资了。 华尔街阳谋

——财经杠杆是当代炼金术华尔街,这条还不到500米的狭窄街道,掌控着全球金融的命脉。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恐怖的袭击,却依然屹立在世界金融的最高峰,依然不断地缔造着神话。很多人认为华尔街是靠耍阴谋获得长久的繁荣。其实,华尔街玩的根本就是阳谋。

我们在接下来的篇章中为大家讲述华尔街玩的都是哪些阳谋。明白了他们是怎么玩这些阳谋的,你将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复杂纷乱的新闻信息的炮轰下豁然开朗,从而删繁就简地提炼出服务自己的宝藏。

强国制定游戏规则

说穿了,华尔街就像一个大赌场,游戏规则由庄家制定。当你踏进门之前,首先要弄明白赌场的规则。赢了算你运气好,那就偷着乐吧,输了呢也只有愿赌服输。假如连游戏规则都不明了便贸然进入的话,这就怨不得别人了,也只好傻乎乎地替别人数钱。

事实上,在欧美合法的赌场里,许多游戏的胜算并不低,比如转盘有49%的胜算率;如果记忆力足够好,玩Black Jack(黑杰克)的话,还经常会赢钱。但华尔街就不同了,那些大庄家玩的都是别人口袋里的钱,输了是别人付账,佣金他们照样拿,赢了就更不用说了。从长远来看,普通散户只有送钱的份儿。

那么,华尔街凭什么能这么玩儿呢,这样的规则公平吗,难道没有一个比他们权力更高的机构组织来管束他们吗?

你可能以为,那些世界组织比如世界银行、世贸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联合国啊什么的,都是服务于大众的吧。其实,他们才不是服务于世界人民的呢,他们只服务于“小众”。他们遵循的规则都是由当年的强国所制定,和任何游戏一样,强者制定规则,强者掠夺弱者,强者输了甚至还能耍赖。

举例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策划了一套政策,与美联储一起跟华盛顿达成共识,包括放松银行管制、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缩小政府规模和强调GDP增长率等。然而GDP增长对整个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可否持续发展,是否真正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受到了严重的忽视。

中国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被躲在幕后的掠夺者忽悠GDP增长率的重要性,从而不顾可能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加紧了建设“世界工厂”的步伐。然而,由于经济强国只考虑自身利益,世界银行的政策反而增加了贫困,损害了环境和公共卫生及文化多元化。如果你了解现任世界银行掌门人的背景,对这样的结果可能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世界银行总裁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曾经是高盛集团的常务董事,他于2007年5月经小布什任命,通过世银董事会的批准,同年7月正式走马上任,成为第11届世界银行总裁。

知己知彼,与狼共舞

人们或许要问,世界银行代表着184个国家,为什么总裁要由美国总统任命(名义上须经其他成员国同意),而且必须由美国公民担当?高调提倡民主的美国在这点上却牢牢地掌握着独霸权,无论如何都不肯松手。为什么?因为世界银行是由少数几个经济强国掌控并管辖的,是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工具。经济强国的经济利益才是世界银行的首要业务。这一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暴露无遗。

世银由少数经济强国内部治理,缺乏透明度的管理方式,引起贫穷国家的强烈不满。既然这一世界金融体系既不公平也不民主,是否可以重新修订呢?答案很简单:不能!因为美国不同意。美国有权说“不”字。因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由当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衍生而来,投票的学问很大。全世界各国将根据银行股票的份额得到加权票,美国独占16%。在遇到重大事项表决时,美国的优势显露无遗。

那么中国是否可以联合其他国家,把投票权加在一起,从而超过16%,掌握主动呢?还是不行!宪章里有一条规定:但凡遇有重大的事项,比如修订章程,必须以 85%的票数才可获得通过。哪怕全世界的国家通通联合起来也没有用,美国一票便能定胜负。这就是世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奥妙所在。贫穷国家只有被任意宰割的份儿!

强权深知舆论的重要,佐利克根本无视他国的利益,他经常利用世银总裁的身份在全球制造舆论。在近来中美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交锋中,佐利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从未消停过,他还要求中国购买美国债券。显然,他维护的只是美国的利益。世界主导国家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其具备建立和组织一套国际体系的能力,而大多数其他国家想参与的话,就只能接受该体系。

比如1914年之前英国版本的国际金本位体系。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国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这一体系渐渐让位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再拿中国是其成员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看,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马来西亚和日本提议成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此举表明该地区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满,想另立门户了。这自然引起了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强烈反对,因为你“动了他的奶酪”了。

再说回华尔街。我们若想进一步全面参与华尔街的游戏,那就必须知己知彼。必须认清华尔街是个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想要不被吞食的话,那就要使自己从兔子变成羊,再从羊变成狼;学会与狼共舞,而后成为猛虎雄狮!

华尔街的“移钱大法”

近年来,华尔街多次远赴中国展开游说,寻求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以期将华尔街的资本游戏搬到中国。

华尔街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穿了,就是要将中国“证券衍生化”。狼群总是跟着肥羊走,目前全球最肥的“羊”就是中国。而“证券衍生化”真可谓华尔街独创的“移钱大法”,财富在“证券衍生化”的掩护下被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到华尔街。在揭开这招“移钱大法”的神秘面纱之前,我们有必要来温习一下阿基米德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华尔街所有金融衍生产品,都是从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发展而来的。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杠杆原理应用得非常广泛。譬如,打开瓶盖子的开瓶器,使用的就是杠杆原理,起到省力的功效;再譬如,火车、轮船和汽车上的方向盘,也是运用杠杆原理产生的。或许你平时没在意,事实上,目前中国百姓使用的购房支付方式——房屋按揭贷款,使用的也是杠杆原理。它被称为“财经杠杆”或“资金杠杆”,也就是华尔街人常说的“Leverage”。

想必每个去新楼盘转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售楼小姐热情洋溢地介绍说:“先生,如果购买一套这个楼盘的房子,只需支付20%的首付款,剩下的我们可以帮你申请银行贷款,你可以先住进来,钱嘛以后一点一点慢慢还。”

哇,听上去不错!“那我以后要是付不出贷款怎么办呢?”

“那有什么关系?这房子非常好销,行情见涨。万一付不出贷款的话,卖了就是了,肯定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你要当机立断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售楼小姐所言或许是实情。这几年,中国的房价似乎只涨不跌,即便“天价房”也照样有人抢购。但绝大多数买房子的人都不是一笔付清的。聪明的投资人(准确地说,应该称炒房者),即便怀揣100万元(假如一套房子为100万元),他会非常聪明地买5套,每套房子支付20%首付款,自然而然运用了财经杠杆的原理,然后等待房子上涨。如果首付款20%,他就运用了5倍的财经杠杆,假如房价增值10%,他的投资回报率就是50%;如果首付是10%的话,那么财经杠杆就变成了10倍。如果房价增涨10%,他的投资回报就是100%,那可是翻了一番啊!

这下该高兴狂欢了吧!慢着。

常言道“甘蔗没有两头甜”,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财经杠杆也不例外。财经杠杆可以把回报放大,同样也可以把亏损放大。同样以那100万元的房子作例子,如果房价下跌了10%,那么5倍的财经杠杆,亏损就是50%,用10倍的财经杠杆,就等于本钱尽失,全军覆没……金融危机以来,美国1200万套房子被强行拍卖,主要就是以前使用的财经杠杆倍数放大所致。

而减少财经杠杆就像戒毒瘾一般,极其痛苦。房价跌,房屋净值(Home Equity)消失,拍卖房一上市,房价更跌,房价跌,拍卖屋则越多,就这样恶性循环……因此来说,美国现在面临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的确,在楼市景气的年月里,我们听说了无数个房价翻番的幸运者的故事。但房价不会永远朝上涨,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就是明证。火箭般上蹿的房价越高,对于真正想购房居住的普通百姓而言,从银行贷款的金额就越高,他们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而一旦购房者还不起房贷,银行就索性将房产一并收回。他们收得名正言顺,谁叫你欠钱不还?

现在,美国很多家庭和银行都深受减少财经杠杆之痛,所以只好转向政府救助(Bailout)。政府从全国经济发展的角度,除了救助以外别无选择。美国政府救了贝尔斯登、救了“两房”、救了AIG,接下来还要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救学生贷款保证金……

如果说以前是个人大量使用财经杠杆的话,那么现在将是政府大量使用财经杠杆。政府使用财经杠杆的结果,将是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政府的长期债券回报(375%)扣除了税收和通货膨胀率以后,几乎没有任何回报。 这次美国及世界的财经杠杆减少过程,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因此,中国在开放金融市场之际,必须先修筑防护栏,以保护国家财产不落入金融霸权华尔街的囊中。

用“证券化”避开监管

当今主宰世界的金融体系说到底是华尔街的金融体系,它们可以独享世界资源,使金融大鳄们得以从世界范围的政府、大众手中获得垄断权力以进行投机,开创了一个不平等的全球财富分配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权益为幌子,疯狂劫掠世界财富。

华尔街采取的证券化是其劫掠财富最主要的手段,而以高杠杆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发明则达到了证券化的极致,演化成了现代炼金术。因为,经过杠杆放大之后,纸面财富被吹大,华尔街捞完钱便拍拍屁股走人,留给全球大众一大片残垣断壁。

在原先的资本市场中,信贷的基石是信任,市场主体中的一方必须信任另一方将履行承诺。比如投资方必须信任借贷方有能力偿还贷款,投资人必须相信他们能看得见投资回报。货币市场对信任的依赖性极强,因为货币市场的短期交易量巨大。一旦失去信任这块基石,货币市场将立刻陷入崩溃。

比如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次贷总金额仅为13万亿美元,数额并不大,但问题出在经过证券化之后,这部分资产先是变成了2万亿美元的次级债务,随即又衍生出信贷违约掉期,最后,尚未结清的信贷违约掉期合约金额高达55万亿美元,这就是个庞大而惊人的数字了。而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指出,截至2008年6月,其他各种用类似方式衍生出来、尚未结算的场外衍生产品,其价值总额为648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2008年的全球GDP总额7836万亿美元的827倍!全世界人均拥有的此类资产价值为十多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话,几乎人人都将是百万富翁。世界财富真有这么多吗?

在美国,投资银行家采用证券化手段,首先通过信用卡这一大众市场,利用借款人的信用分数和有针对性的直接营销技巧,使银行得以将信用卡发放给数以百计的中等收入者,甚至低收入的家庭。银行在这一领域面临的唯一限制来自它们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如果缺乏足够的存款或资本,将限制银行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但“证券化”通过将利息和本金以交易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就解除了这一束缚。

由此,一个新的群体——证券投资者出现了,他们变成了贷款拥有人,有权获得利息和本金。仔细想想,一旦对信用卡进行了证券化,那么银行不需要存款就可以放贷,这时就有投资者购买信用卡抵押支持证券,资本已经不是问题,因为是投资者拥有了持卡人的贷款,而不是发卡银行。

于是证券化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汽车贷款到商业抵押贷款,全都被包装成证券,出售给广大的投资者。正由于最活跃的信用卡债务、房屋净值贷款和住房建造贷款的放贷人并不是银行,是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无须吸收存款,因为贷款已经被证券化。因此,金融机构才不像银行那样受到监管机构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