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早知道,早健康
807900000038

第38章 孩子生病莫惊慌,自测预防保健康(2)

有的孩子因过敏而引起鼻子发痒、流鼻水、鼻塞,就会经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经常受伤而流血。

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现鼻出血症状时,立刻用拇指及中指同时紧压两侧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压迫而停止流血,约五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继续流血,则再重复紧压鼻翼五至十分钟,则大多数可止血,如果依然血流不止,应尽快就医。

温馨小纸条:孩子鼻出血的注意事项

许多家长看见孩子流鼻血,常会用卫生纸或棉花塞入小孩鼻腔,但常因压力不够或部位不对,不能止血,此时家长常会让孩子平躺下来,以为可帮助止血,其实这么做并不是适当的,因为孩子一躺下来,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会往后流入口腔,流向喉咙,反而使小孩呼吸困难,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引致呕吐且带血液,孩子更加难受。

其实,小孩流鼻血不需太惊慌失措,只要妥善处置,大概可获得解决,但最重要的还是预防重于治疗,若小孩感冒,就赶快就医休息,有鼻过敏的小孩就得长期控制过敏的发作,对于习惯抠鼻子的小孩,就得劝止,对怀疑有血液疾病的小孩,须赶紧就医。

小儿呼吸不畅要预防鼻部疾病

孩子有时候会出现呼吸受阻、喘息明显、呼吸急促或非常缓慢、憋气等现象。出现呼吸不畅不必过于惊慌,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引起的:

孩子感冒可能会出现咳嗽、咽喉发炎、发热、鼻塞等症状,不论是鼻塞还是咽喉发炎都会引起呼吸不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孩子出现明显的喘息,呼吸急促或非常缓慢,或者每次喘息时会使肋骨随之牵动,这是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鼻部疾病也能引起孩子呼吸不畅,如鼻窦炎、过敏反应等。此外,要注意孩子的气管内是否有异物,这种情况也能造成呼吸困难,而且最为危险。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排除异物,那么应赶紧把孩子送去医院。

别让孩子齿列不整

小孩笑的时候常会发现他们长了两颗尖尖的虎牙,虽然看起来很可爱,可是这也说明了他们的牙齿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许多父母都这样认为:乳牙早晚都是要换的,反正将来还会再长新牙,所以即使是蛀掉了也没关系。这样的想法是极其有害的,因为乳牙也在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乳牙过早蛀掉或脱落的话,就可能造成相临牙齿的倾斜和自身生长空间的丧失,其结果就是恒牙齿列拥挤和咬合功能不良。

如果小时候的乳牙太早脱落,同时又没有做个空间维持器来维持口腔内正常的空间比例,那么这颗牙齿的空间就可能会被旁边的牙齿所取代,旁边的牙齿就会渐渐偏离正常的位置,而本来要长出的恒牙,也会因为原来的空间被其他牙齿占据而偏离正常位置,甚至无法正常长出而停留在齿槽骨中,造成缺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齿列不整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

在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家长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孩子面前不要提起更不要夸大看牙病的恐怖经历,以免让他心存恐惧。

2.平时不要用“不听话就带你去看牙”等话语来吓唬孩子。

3.监督并帮助孩子做好口腔的卫生工作,保持饭前洗手,饭后刷牙的好习惯。

乳牙:早脱晚脱都不妥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乳牙过早地脱落了而恒牙还没长出属于乳牙早失。乳牙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6到12岁儿童的牙齿是混合牙列,在这段时期,乳牙脱落,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单颗乳牙的早脱可能与儿童患有龋齿或者外伤有关,多颗乳牙过早脱落则可能是因为掌跖角化症有关,此外牙周变性综合征、红斑性肢痛也能引起乳牙早脱。

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单个乳牙晚脱多由乳牙根周炎症经久不愈所致。多个乳牙晚脱常见于呆小病,是由甲状腺功能减低引起的。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婴幼儿烂嘴警惕各种口炎

婴幼儿烂嘴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多因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差、口腔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口腔黏膜糜烂、损伤所致。

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

疱疹性口炎是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若不经治疗,经过1~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细菌性口炎可引起婴幼儿烂嘴,多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各处,以舌、唇内、颊黏膜多见。初起为黏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面覆盖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创面可见出血。全身反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由于新萌出的乳牙切嵴锐利,或同时有舌系带过短,以致两者反复摩擦形成溃疡,久之进一步形成较硬的纤维瘢痕,影响舌的运动。

有的婴儿经常吮吸拇指、异物(如玩具等),反复多次后可在黏膜较薄的上颌翼钩处形成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小儿烂嘴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也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应到医院查清原因及时治疗。

咬合失调要防止伤害

咬合失调是管理嘴巴的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出了问题,比如在吃饭时常咬自己的舌头或口腔部黏膜。引起咬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多有以下几种:

1.急性伤害:如车祸、跌倒、打架挨揍等意外事件或间接伤及关节部位。受伤后关节内出血血造成关节内的水肿。水肿带来的内部压力会造成头痛、头痛甚至背痛的症状。水肿、出血过后伤口愈合所造成的结疤组织又可以妨碍软骨的运动或是包围关切的韧带,肌肉受拉伤,关节因此不能左右平均开关。

2.慢性伤害:这一类多半是长时间滥用咬合关节所造成的。如孩子有经常咬手指甲、咬铅笔头、嚼口香糖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