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早知道,早健康
807900000037

第37章 孩子生病莫惊慌,自测预防保健康(1)

头部

幼儿泪眼谨防哪两种病

有的小孩的眼睛看上去“水汪汪”的,好像总是有泪的样子,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患有眼部疾病。

患儿在先天发育过程中鼻泪管下端残留膜阻塞,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泪眼可以通过局部按摩和泪道探通术来治疗。

幼儿泪眼还可能是由于先天性青光眼造成的,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力的疾病,应该及早治疗,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患有此病的孩子早期会出现怕光、流泪等症状,逐渐出现眼球变大,但往往被家长所忽视,等到发现已是时晚期。

建议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细小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早带孩子去医院。

小儿耳痛,小心急性中耳炎

在耳鼻喉科值夜班经常会见到心急如焚的父母抱着小儿来急诊,询问得知小儿因日间有感冒症状半夜突然诉耳痛,哭闹不能入睡,婴儿不会说话则拼命拉患耳。医生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

小儿患急性渗出性中耳炎原因很多,常与咽鼓管有密切关系。婴幼儿时期,咽鼓管处于发育阶段,与成人相比其咽鼓管短而宽,走向接近水平,鼻咽部开口与咽鼓管开口几乎在同一水平线,而司咽鼓管开放的肌肉腭帆张肌收缩无力,影响咽鼓管的开放功能。因此,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病菌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急性发炎。

不正确的喂养方法如:给平躺的小孩喂奶或喂水,奶汁或水很容易通过咽鼓管流进中耳腔,引起渗出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的表现为:发热、鼻塞、耳痛、耳鸣、听力障碍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可演变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造成听力下降、耳聋甚至颅内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

另外,在给小儿洗澡、洗头时,因不慎或小儿不合作导致污水流入耳中会引发感染也能造成耳痛。最好不要给小儿挖耳朵,因为不小心刺伤耳内皮肤黏膜往往会发生感染。

温馨小纸条:孩子保健

1.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的急、慢性炎症,感冒鼻塞可用1%的麻黄素滴鼻液滴鼻,保持鼻腔、咽鼓管通畅。

2.从小注意婴幼儿的体格锻炼,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等,这是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3.改变不正确的哺乳姿势,尤其不能让小儿取平卧位吃奶和饮水。喂奶后应把小儿抱起放在肩上,轻拍背部,使小儿胃内空气排出,以免吃奶后呕吐。

多种鼻部炎症可致小儿鼻塞

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多伴有头痛或者前额痛等症状,引起鼻塞的原因最常见的是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

1.急性鼻炎的鼻塞发展很快,通常在数日内即达到高潮,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可伴有发热,头昏等全身症状。急性鼻炎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感冒。

2.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呈阵发性或者交替性,日轻夜重,常受体位影响,卧位时居下鼻腔鼻塞较重。点滴鼻净,麻黄素药水后鼻塞可以好转较长一段时间。

3.慢性肥厚性鼻炎多为持续性鼻塞,对麻黄素,滴鼻净不敏感,或者使用后鼻塞好转仅数分钟后,又很快出现。肥厚性鼻炎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或者使用微波、激光等缩小鼻甲。

4.药物性鼻炎为一般鼻炎经常点用麻黄素引起,表现为对滴鼻药物的不敏感,或者鼻塞好转的持续时间较短。此时应尽快停止使用此类药物。

5.过敏性鼻炎多伴有打喷嚏,流清水涕,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6.萎缩性鼻炎可以伴有鼻腔粘膜干燥,鼻涕带血,痂皮多。

7.慢性鼻窦炎的鼻塞可以出现鼻腔流黄脓鼻涕,可伴有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可以在感冒后出现长时间鼻腔流脓涕不好转。鼻窦炎可以和鼻息肉并存。

8.鼻息肉的鼻塞多为持续性加重,可以单侧也可以双侧。可以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出现。

9.鼻窦囊肿引起的鼻塞多为进行性加重,可以出现鼻腔流黄水样分泌物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头昏等。

10.先天性鼻塞考虑后鼻孔闭锁,小儿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可能为腺样体肥大,单侧鼻塞或者伴有流脓涕要注意是否为鼻腔内有异物存在。

睡得好的小孩不打呼噜

许多家长认为,小孩子睡觉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其实,小孩打呼噜很可能是某种疾病发出的信号,对此千万不可忽视。

六岁以前小孩打鼾的原因有增殖体肥大、慢性扁桃体肥大和支气管炎等。鼾声是孩子呼吸不畅的表现,夜间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白天精神欠佳,食欲差。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正常孩子、身体抵抗力下降。

增殖体肥大是幼儿时期特有的病变。因为增殖体在幼儿时期发育较快,3~6岁时增生最旺盛,到青春期逐渐萎缩。因此,当气温变化、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或是感冒、扁桃体发炎时,就可以造成增殖体肥大,由此堵塞鼻孔,发出阵阵鼾声。另外,由于婴幼儿缺乏咳嗽排痰能力,当受凉感冒有痰液产生时,痰液则无法正常排出,这会造成气道的相对狭窄,由此引起打呼噜。

如果孩子老是打呼噜,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定打鼾的病因,然后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增殖体肥大的孩子,经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后,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原则上需要手术切除。而扁桃体肥大者,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治疗上主要是积极控制炎症,增强抵抗力。至于支气管炎,要注意化痰,帮助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支气管炎治愈后,打鼾也就会随之消失。

另外,家长在观察孩子打鼾时,应注意是不是有呼吸暂停的现象。并到医院做睡眠呼吸监测,及时治疗,以免孩子在睡梦中发生意外。当然,也不是所有打鼾的小孩都有问题,如果是短暂性的打鼾,很有可能是鼻炎、鼻过敏等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不用太过惊慌。

孩子为什么会鼻出血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多是由于鼻中隔的前部受伤所致。多在干燥季节发病,出血量可多可少,轻者表现为涕中带血,重者出血较多,常会引起头晕,乏力甚至出现昏厥,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引起小儿鼻出血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感冒会使得鼻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症状(鼻塞、流鼻水、鼻脓等)会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伤害到鼻黏膜的动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因而易流鼻血。

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抠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处及鼻前庭反复受伤,结痂,再粘上鼻屎,小朋友更会情不自禁地抠挖,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鼻子入口处及前庭部就会产生溃烂,而容易流血。

血液病会引起孩子鼻出血,患有血液病的孩子虽然鼻子没有受伤,但却时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缓慢,但是次数却很频繁,遇上此情况,须立刻到医院检查血液,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