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名师范志
8068100000058

第58章 教学研究(10)

一是教师备课充分。各任课教师授课时,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为此得查阅大量和本课内容有关的课外资料,方能使得课堂内容充实丰富,听了言之有物,而且联系密切,毫无堆砌之感。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引经据典,且条理清楚;联系古今中外同一时期的知识结晶,这样具有可比性。课的特点是研究型,容量大。二是教案编写规范。听课组成员除了认真听取每节课的授课外,还注意对授课老师教案讲义编写的学习。这些教学必备的材料,内容十分丰富,并且书写格式规范,目的目标明确。教师如何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清楚明白;如何组织教学,怎么发掘精华,思路清晰。讲义的内容圈圈点点,重点难点突出,一目了然。不同色彩的笔迹可见不断更新补充的观点或知识点。教案讲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所听的课中,除少数上了年纪的老教授没有使用课件,还是传统的教法外,大多数教师都运用了自制的课件。课件的使用增加了课容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对课件熟练的操作表现了教师教学手段的科技含量。这些都是听课人员需认真学习提高之处。

(五)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取经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2010年,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承办“邯郸市学前教育学校”。为适应学前教育教学,2010年5月28日,学校委派魏新春、邢章秀、高双玲、王延军老师一行四人,到石家庄市幼儿师范学校观摩学习。观摩组从课程计划、教材来源、课程取舍等方面做了咨询。石家庄幼师根据三学(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六法(语言、科学、计算、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学法)、五大领域(健康与体育、语言、社会、科学、自然)去设置课程的做法对观摩学习者启发很大。在课程改革方面,石家庄市幼师注重文化基础课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删减内容,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教师根据专业情况对文化课程内容有侧重地传授。专业课以训练技能为主,教育理论课把理论和深入幼儿园见习、实习进行融合。

幼师专业除了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课,还开设绘画、手工制作、创编设计、语言游戏、动漫欣赏、影视欣赏等选修课。他们的课程设置、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给学校顺利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班很大帮助。

2010年6月15日,到郑州鹤立幼师观摩学习。鹤立幼师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中专学校,其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他们独到的幼儿快速阅读法,能使3~6岁的儿童百日突破阅读关,识字1000~3000个。他们的快速跟读法和角色学习法值得学习。校长张鹤立提出的“走无路之路,写无字之书,做无悔之人”的教育理念,观摩者深受启发。

三、评选优秀课

大名七师时期,优秀课评选活动没有文字记载。1956年学校复建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教师积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交流课堂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把素质教育评优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竞争机制引入教研教改,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听课评课,开展教案评比、优秀课评比活动。优秀课评比分两个阶段:一是初评阶段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要求人人参与,个个作课,各组评出优胜者;二是学校组织的总评阶段,由各教研组选出的优胜者参加。届时,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评课组组长,教导处主任和教科室主任为评课组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的组长任评委。听课组成员按照统一的评课标准认真评价每节课,评出一、二、三等奖,学校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学校素质教育评优课有以下特点:一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参评选手自制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语音室、微格室、多媒体室进行教学,直观形象,节时增效。二是教学观念新颖。注意运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活动多,师生互动好。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三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作课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指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的容量大,有深度,有创新。四是教研教改的成份多。在优秀课或研究课的备课过程中,作课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查阅有关教学资料,精心设计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案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认真听取同头课老师的意见,集思广益,反复锤炼,精益求精。每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参加学术活动

为进一步繁荣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广泛交流,调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十分重视和支持教师的学术交流活动,做到凡是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学校都尽可能派教师参加。对于全国和省中师教育研究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心组年会、学会,学校积极派教师参加,鼓励广大教师向大会提交论文作品。为增强与兄弟学校的学术交流,学校还于1992年暑假,承办了河北省中师劳技课中心组年会。于1996年暑假承办了河北省中师语文中心组年会。两届年会的成功承办,使学校与兄弟学校之间增进了了解,密切了关系,促进了交流。

教研成果

教科研成果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科研质量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说到底是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是为育人服务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大名七师时期,学校创刊出版了《七师期刊》5期。除其他内容外,发表了师生论文论著108篇、译注35篇。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教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大名师范、大名分院阶段,学校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崭新时期。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用新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更新观念。各学科教研组结合实际,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深入钻研教材,探索创新教法,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987年至1989年,河北省教委、河北省中师语文中心组联合对全省31所中师学校1986级普师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等学科进行统考。按照省里的安排,学校1986级116~122班七个班学生参加。

学校对省里的统考非常重视,责成副校长邢朝芳和教导处主任郭力耕主抓这项工作。每次统考前,学校都精心部署,对试卷的印刷、保管严格保密,对学生的复习辅导周详安排。考试时,考生拉开单桌,每个考场两名老师监考、严格考试时间,考场纪律良好。考试结束后,对试卷及时装订,安排非本年级的语文老师集中时间、地点,采取流水作业分题批改的方式集体阅卷。在阅卷过程中,主管副校长亲自督阵,严格把握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真实反映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年级总平均成绩89.13分学校连年递升的统考成绩居邯郸市同类学校之首。1990年,在市中师教学质量评比和抽考竞赛中,学生成绩再一次在邯郸市同类学校中夺魁。这些教学成果使全校师生很受鼓舞。虽然列出的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统考成绩,但窥一斑可见全豹。这个时期,学校以迎省市统考为契机,焕发了勃勃生机,以统考带动所有课程的教研教改,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教科研工作也是成果频出,果实累累。

一、编写教材

适应教育改革,自编适用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工作。大名七师时期,谢台臣先生在建校后不久,就结合当时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编写了《中国历史讲义》,后更名为《中国通史》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详见本章中邯郸市推广普通话教材《普通话与邯郸方言》的面世,大名分院时期编写的《语文》

《几何》等,都说明学校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自编适用教材这个优良传统得到了传承。

(一)《王乐同楷书滕王阁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学工作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群众性书法热潮的兴起,全国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相继开设了书法课。但是现行书法教材大都史论多于书论,且书论中对用笔结体、布局等原理性、技巧性、本质性的技法论述较少或论及较浅。为进一步促进书法教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使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经社会同仁的推举和书法爱好者的要求,王乐同老师将1992年参加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张裕钊书法流派第三届书法展的四条屏整理成册,以《王乐同楷书滕王阁序》为名,于1994年1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教材注意继承和挖掘传统的民族文化,汲取有关书法研究教育的知识精华,以“南宫碑”笔法书写而成。主要特点是:(1)《滕王阁序》是中国古文辞中传颂千古的名篇,青年学生在摹写此文时,不仅可以提高书法水平,还可以激发青少年进取向上的精神;(2)《滕王阁序》篇幅长,文字多,能反映出汉字的各种结构和笔画,是一般字帖不能比拟的;(3)本教材书法结构严谨,用笔苍老,点画标准,笔力遒劲,是王乐同老师的力作;(4)王乐同老师用较大的篇幅详细讲解各种点画的用笔方法,便于初学者掌握书法基本知识,实属书法爱好者和青年学生学习书法难得的范本。

“南宫碑”字体结构的特点是:内圆外方,挺拔劲健,别具面目。每字竖和横相接和围转处方中带圆,圆中见方,内藏劲骨,神采外溢,颇有风神。点画转折皆不漏痕迹,撇、捺、啄、挑,处处藏锋,每笔起止皆呈圆形。潇洒自如,柔中带刚,方圆适度,每个字都显得既充实又有余韵。张裕钊书法融古代书体之众长,吸取了篆录笔法,并集魏碑之大成,结构严整而开阔舒朗,于秀逸中见雄浑。字体形象卓特,节奏感强,并且凝重峭拔,更有淡泊中和之美,达到了刚柔相济融而化之的境界。

(二)《河北方言辩正》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关于在各级师范院校开设普通话课程的有关规定,河北省语委办曾于1992年春天组织编写了《普通话》一书。该书在课堂教学使用以后,曾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为河北省师范院校大力推广普通话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94年5月,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编写的《教师口语》教材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前言”中明确提出,各地要根据不同方言区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地方教材与之配套。为此,河北省语委办又重新组织编写了《河北方言辩正》(1994年10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河北省师范院校的教材。

为使这本教材更加切合河北方言实际,更具有使用价值,更利于河北人学习普通话,河北省语委办从各地师范院校聘请了在方言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并富有普通话教学经验的老师任编者,在分工负责全面调查整理河北省各地方言材料的基础上,最后编写成书。张学军老师应聘参加了本教材的编写工作,负责调查整理邯郸方言文字材料,并分工编写第二章和第三章。

(三)《书法教程》

近二十年来,书法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设了《写字》课,许多师范学校将书法教学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开始时,师范学校还缺乏系统、实用的书法教材,书法教学也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化和完善。教育部把“三笔字”

(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列入师范生必修课程,学校有责任搞好这项工作。一手规范、漂亮的“三笔字”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它能以独特的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从教师的板书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这种职业技能。学校为进一步促进书法教学的改革,加强与各地师范学校书法教学的横向联系,张学军老师和杨林老师应邀参加了由山东省荷泽地区书画研究院主持的《书法教程》的编写(199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教材对“三笔字”基本笔画的用笔及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常用偏旁进行分析和讲解,理论与范字相结合,有利于对汉字点画结构的准确把握。特别是粉笔字,人们难以看到优秀的字帖,本教材配合例字对此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有利于粉笔字教学的学习与借鉴。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青少年学生,不故弄玄虚,力求通俗易懂,浅显易学。

2.注意对汉字进行解剖分析,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做到有章可循,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

3.提倡书写规范字,社会上有许多书法教材存在着不规范的字,这将给青年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本教材除书法作品外,以规范的简化字为依据进行书法示范。

4.从师范学校教学的实际出发,突出实用性。师范生不是专门搞书法研究的,不可能个个成为书法家,再加上学习时间有限,所以在学习书法中要实用第一,艺术第二,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写法,练出一手美观、规范的汉字,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思维与创造》

1995年1月,中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大力倡导培养青少年发明创造能力,全国上下掀起了向科技进军的高潮。紧接着,国家教委、国家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中等师范学校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通知》,省教委、省科协联合下发了《河北省中等师范学校“园丁科技教育行动”实施意见》。《通知》和《实施意见》指出,在中师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园丁科技教育行动”旨在向未来的教师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学校进行了广泛的发动和宣传,成立了“园丁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开辟多种渠道,实施科技教育。

为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意识,学会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和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能力,1995年12月,李凤真老师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科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辅导学生发明创造活动的经验,编写出了5万多字的科技活动教材《思维与创造》。运用于教学,收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