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名师范志
8068100000036

第36章 学生工作(10)

学校为了促进长线教育和短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又提出了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环境治理、政治课教学五个相结合,称“五个结合”,它反映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有机联系。

“两线教育”和“五个结合”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分割的整体。“长短线”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纵向联系,“五个结合”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工作的横向联系,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网络。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给学校带来了巨大变化。第一,形成了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学校到处是一派领导关心教师、教师支持领导、学生尊重老师、教师关爱学生的祥和氛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教师出勤率达98%,学生出勤率达99%。1988年被地区公安处命名为“治安工作先进单位”,被地委、行署命名为“治安工作先进单位”,被地委、行署命名为“文明单位”。第二,师生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新风尚。学校领导干部为政清廉,教师治学严谨,学生奋发向上,全校师生发扬主人翁精神,不为名,不为利,人人关心学校,为学校建设作贡献。第三,促进了教学教改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极大调动了教师为四化而教,学生为四化而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学生能力培养等取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电化教育工作被评为1988年地区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在1988年地区评估检查中获总分第一名。

学校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格局的做法,得到了中共邯郸地委、中共河北省委的肯定。中共邯郸地委办公室《情况反映》,1989年4月2日第35期登载了《大名师范学校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介绍“两线教育”和“五个结合”做法的文章;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快报》,1989年4月6日登载了《大名师范运用系统工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格局》的消息,即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李文珊同志作重要批示说:“建议宣传部会同省教委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大名师范的经验,看有没有必要在全省推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遵照李文珊书记的批示,组成联合调研组,于1989年4月12日来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研究,并写出了《大名师范学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格局》的调研材料。1989年5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教育委员会联合发文,发出《关于印发“大名师范学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格局”经验材料的通知》。通知说:“我省大名师范学校针对近几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努力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形成了‘两线教育’和‘五个结合’的新格局,取得了较好效果。望联系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和借鉴,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1989年13期《河北宣传》登载了萱兰《大名师范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的调查报告;1989年5月15日《邯郸日报》头版头条登载了李建中、刘品一、司中瑞合作的《大名师范运用系统工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格局》的报道;1989年6月30日《河北科技报》头版二条登载了邯郸地区教委主任王增田、师教科长张涛合写的《大名师范运用系统工程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章。

(三)业余党校、团校举办

1.业余党校

学校举办学生业余党校是1991年春开始的,这也是建校近70年的首创。创办学生业余党校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方针;以党的章程、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特色理论作为基本教材;以组织好课堂教学、抓好纪律管理、严格闭卷考试为手段;以提高学员政治素质,端正入党动机、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培养合格学员为目的。从而促进学校的党建党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办好学生业余党校的具体做法是:

(1)领导重视,建立组织。学校党总支对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十分重视,一致认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是为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还成立了党总支书记任校长,总支组织委员任副校长,各支部书记、副书记为成员的业余党校领导班子。下设教务处和学员处,每期设班委会,负责业余党校的课程安排、课堂教学和学员管理。

(2)建立制度,加强管理。

第一,规定学制和上课时间。学生业余党校的学制为半年,每周六下午2~3小时的课堂辅导。经半年约50个小时的课堂培训和严格的闭卷考试,成绩及格者,颁发河北大名师范学校业余党校结业证书。

第二,规定学员条件。学员条件是:①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党的教育事业。②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团结同学,遵守纪律,获校级以上“三好学生”、“模范团员”称号。③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或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同志。

第三,规定纪律和处罚。每次上课由学员处和班长考勤,学员一般不准请假,如确需请假,履行书面手续,经学员处批准方可。学员旷课一次,请假两次,迟到早退三次,取消学习资格。学员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完成作业并经教师检查验收。闭卷考试独立完成,发现作弊取消成绩,并不准继续参加培训,学校也不评为“三好学生”、“模范团员”和其他先进个人。

学校创办和办好学生业余党校,自1991年上半年至1995年上半年五年时间,共招收培养学员10期,680多人。其中结业623人,被选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328人,加入党组织成为预备党员的98人。同时促进了学校的党建党务工作,自1991年以来,学校党总支连续五年被大名县委、县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4年、1995连续两年被县直工委树为“红旗党组织”;1994年被邯郸市委命名为“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创办和办好学生业余党校,邯郸电台、电视台、《邯郸日报》、《河北机关建设报》、《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大名县委、县直工委三次在校召开现场会,推广办好学生业余党校的经验。

《邯郸日报》1995年1月8日头版重要位置登载了司中瑞采写的《大名师范坚持办好学生业余党校》近千字的消息;《河北省共产党员》1994年第三期登载了司中瑞采写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阵地——大名师范创办学生业余党校记实》;《河北机关建设报》1995年4月5日第三版头条位置登载了司中瑞撰写的近两千字的《加强阵地建设,培育一代新人——河北大名师范学校党总支创办学生业余党校成果喜人》的工作报道。

2.业余团校

学校的业余团校创建于1999年,主讲教师陈连成、叶爱姣,后来司中瑞、张克勇、赵光、吴书燕、王静也参加了讲课和管理工作。业余团校开办以来,坚持办学宗旨,通过系统的讲课培训,提高了入团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

团校宗旨:对入团积极分子和向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的学生进行培训,进行团的基本知识和马列主义教育,提高学员的政治素质,为党培养助手和后备军,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

团校课程设置包括:团章、团史、共青团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文件,党史和党的基本知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事政治等。

团校要求:学员要按时听课,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完成团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效力,发挥共青团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团校成果:学校业余团校的开办在青年学生中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马列主义素养和共产主义觉悟的新人,把一批批真正从思想上入团和要求进步的学生吸引到团内来。促进了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党组织培养输送了一批批新生力量。

(四)第五套少年韵律操

学练第五套少年韵律操是国家教委、国家体委1989年要求在全国初高中阶段(中师阶段)普遍推广的新一套广播体操。省教委师教处、体卫处又联合行文,要求全省31所中等师范学校必须积极参与,强力推广。学校遵照省教委通知精神,于3月份成立了第五套少年韵律操学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学练从4月份开始,1986级116~123班8个班380名学生;1987级124~131班8个班378名学生;1988级132~139班8个班349名学生;1989级140~147班8个班363名新生,共计32个班1470名学生参加学练。

7月2日,1986级8个班学生学业期满按期毕业,9月5日1989级8个班新生入学,这样,由于训练对象的变化,给第五套少年韵律操的学练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省教委通知要在10月份进行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对象新,韵律操学练领导小组紧紧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安排,特别是对一年级新生的学练抓得更紧、更具体,新生一年级的8位班主任积极配合,加上全体新生的共同努力,经一个月课外活动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加班学练,效果非常明显,同学们动作非常娴熟优美,整齐统一。10月9日,省教委一行5人来校检查验收第五套少年韵律操学练情况,并进行打分、排名。结果在全省31所中师参加的比赛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省教委带队的体卫处长看了学生的韵律操表演后说:没想到,真没想到,一所办在县城的中师学校,学生精神状态这样好,韵律操学练这样好,太棒了,太难得了!

三、大名分院课外活动与其他大名分院学生的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搭建了广阔平台,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升国旗活动

学校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活动已坚持举行数年了,并且明显取得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2004年12月,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组建后,更是注重这项活动的开展,2005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2月27日周日,农历正月十九)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升国旗活动。会议研究的内容是:

①组织好学生举行升国旗活动的意义;②教育学生知道升国旗仪式是隆重、庄严、神圣的;③要求学生列队整齐,服饰统一,姿态端正,表情自然,纪律严明,时间保证;④要求国旗班统一着装,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步伐整齐;⑤要求校长、各处室主任、各班主任参加每周一升国旗仪式,校长、主任列队第一排,各班主任列队第二排,站在本班队伍前;⑥按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排列搞好每周一早晨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2月28日早晨是新学期开学后第一个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胡振科校长作了学校升国旗仪式有史以来第一次国旗下的讲话,题目是“为什么举行升国旗仪式”。他告诉大家举行升国旗活动的目的、意义,并要求同学们积极参加升国旗仪式,进而陶冶情操,增强爱国热情,树立献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决心。第二周,周一李建中副校长作了“国旗是社会主义中国的象征”的国旗下的讲话;第三周周一吴希友副校长作了“怎样举行好升国旗仪式”的国旗下的讲话。接下来是各处室主任、副主任结合形势和本处室工作,自选内容,自拟讲题,轮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每学期安排轮流一次,一直坚持下来,收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明显效果,促进了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学雷锋活动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青年的人生楷模雷锋同志因公牺牲于1962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3月5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伟大号召。学校响应号召,掀起了旷日持久,声势宏大的学雷锋活动,涌现了大批的学雷锋先进个人。

2005年3月对新的学校领导班子组建后的第一个“学雷锋活动月”的开展情况加以记述,以彰显学校学雷锋活动的盛况。3月6日学校责承学校团委作出了“学雷锋活动月安排意见”。

①时间安排:教育动员(3月7~13日);见诸行动(3月14~27日);总结表彰(3月28日~4月4日)。

②内容形式:a.召开学生干部(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团支部)会,进行骨干动员;b.召开全校学生动员大会,讲安排,讲意义,进行专题教育;c.在学校礼堂组织放映《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了解雷锋同志先进事迹;d.各班组织专题班会,办好专题广播、专题板报;e.辑录领袖题词、雷锋名言,开展背诵题词、名言比赛;f.悬挂宣传标语,布置实践“三个代表”弘扬雷锋精神宣传橱窗;g.号召校内外做好事,开展行为规范检查;h.搞好总结表彰。

学校于3月7日(周一)召开“学雷锋活动月”学生动员大会,会上学校团委负责人讲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学雷锋?第二,我们学雷锋学什么?第三,我们怎样学雷锋?

这位负责人说:我们为什么学雷锋?因为雷锋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典型,是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一个光辉榜样、一面鲜明的旗帜;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发展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将我们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我们学雷锋学什么?他说:①我们要学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事业,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②我们要学雷锋艰苦奋斗、敬岗爱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突击作用。③我们要学雷锋重视思想品德修养和锻炼,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他人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④我们要学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搞好学习,强壮身体,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怎样学雷锋?他最后说:①从文字材料、电视、影片等中学习雷锋精神、事迹、故事。②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认真学好文化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③像雷锋那样“遵纪守法、勤劳朴实、团结友爱”,健全自己的人格,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④像雷锋那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大家庭更加美好,更加富足,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