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8038700000034

第34章 同饮一江水——流往东南亚的国际河流(2)

很显然,中国的水电公司,不论是在国内怒江,还是国外萨尔温江,投资建设水电项目,都必须吸取经验教训,要充分估计停建的风险。

独龙江-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是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中国古称大金沙江和丽水。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叫恩梅开江(在中国云南境内称为独龙江),发源于中国察隅县境内伯舒拉山南麓,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

伊洛瓦底江的东源恩梅开江的源头为我国西藏境内的嘎达曲,位于西藏察隅县东南部。嘎达曲流入云南贡山独龙族自治县,称独龙江。独龙江在该县钦朗当以下进入缅甸,称为恩梅开江。

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在缅北重镇密支那城以北约50千米处的圭道汇合后始称伊洛瓦底江。中间在八莫镇接纳从中国云南盈江县流来的大盈江,在因育瓦接纳从中国瑞丽流来的瑞丽江。缅甸境内的右岸支流比左岸支流发达,左岸主要支流是瑟蒙河,右岸主要支流有穆河、钦敦江、蒙河、尧河。中游流经名城曼德勒,最终汇入安达曼海。

河流全长2 714千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千米,约占缅甸国土总面积的60%。整个流域受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的夹束,呈南北长条状,河口段为扇形三角洲(3万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约4 860亿立方米。

缅甸有三条大河:湄公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但湄公河只是界河,在本国流域面积很小,而伊洛瓦底江比萨尔温江流域面积、流量都要大,因此,伊洛瓦底江被称为缅甸第一大河。

伊洛瓦底江河谷地区是会聚缅甸历史、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地带。伊洛瓦底江是缅甸内河运输的大动脉,自密支那以下1 730千米间皆可通航。河谷平原为缅甸最重要的农业区,中游地区有油田,下游三角洲盛产稻谷。干流沿岸城市密集。

伊洛瓦底江流域对中国也具有重要意义。中缅油气管道就布设在该流域内。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2013年7月,中缅油气管道开始试运行。

伊洛瓦底江流域除了东源恩梅开江、支流大盈江、瑞丽江发源于中国之外,右岸主要支流钦敦江的一条支流曼尾普尔河发源于印度。但总体而言,流域主体位于缅甸境内,中国、印度所占流域面积、水量都很少。因此,伊洛瓦底江流域开发的国际矛盾不明显。但其水电开发的争议也牵涉到中国。

中国南方电网、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都曾参与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水电规划和开发合作。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曾计划大规模开发伊洛瓦底江的水电资源。2006年12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缅甸第一电力部签署了《缅甸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流域及伊洛瓦底江密松水电站以上流域水电开发谅解备忘录》。2007年10月,中电投与缅第一电力部授权的水电建设公司就《缅甸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流域及伊洛瓦底江密松水电站以上流域水电项目开发、拥有和运行协议备忘录》(简称MOA)基本达成一致并进行了小签。按此合作计划,合计开发规模1630万~1800万千瓦,计划2016—2023年投运,绝大部分容量送回中国国内。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的水电开发规划为:东源恩梅开江干流河长约353千米,规划按5级开发,自上而下依次建设耶南(120万千瓦)、广朗普(270万千瓦)、匹撒(200万千瓦)、乌托(180万千瓦)和其培(280万千瓦)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050万千瓦;西源迈立开江干流河长约377千米,规划按腊撒水电站一级开发,装机190万千瓦;伊洛瓦底江干流按一级开发方案为密松水电站,装机410万千瓦。以上共计装机容量1 650万千瓦。

2009年12月20日中电投与缅电力一部正式签署合资协议。

2009年12月21日举行了盛大的密松水电站前期工程开工典礼。

但是,密松水电站遭到昂山素季及其支持者的反对。他们认为,水电站影响伊洛瓦底江水流,而且会迫使12 000人迁离。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通知国会,将根据人民的意愿,在本届政府任内搁置兴建伊洛瓦底江密松水电站项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悠久的合作历史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同饮一江水。”

20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陈毅元帅出访缅甸,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很生动地描述了东南亚国际河流如同一条条纽带联结起了沿江的各国各族人民。

自古以来,培育了沿岸多样文明和宗教传统的湄公河就是一条情感纽带、民族走廊、经济通道,把中国西南和东南亚的社会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回望历史的变迁,江水被征服与利用的同时,也见证了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包容。

居住在东南亚国际河流流域的各国人民,联系紧密,往往具有共同的起源。例如,泰国王室在历史上生活在中国的云南。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在中国也有分布。老挝山区的“老松”民族就是来自中国的苗族和瑶族。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中国壮、布依、傣、侗、黎、水、仫佬、毛南族,越南的岱、侬、泰、布依、热依、泐、佬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的阿洪人等,总共约9 000万人口的十几个民族,或称壮泰系列民族,都起源于中国南方。

缅甸的掸族、克钦族与中国的傣族、景颇族同源,宗教、习俗和语言文字均相同。缅甸称呼中国为“胞波”、“端南”,意思分别为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和亲戚,可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老挝语与中国西双版纳傣语同源词竟超过70%。

历史上,红河水道便是中国西南内陆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由于红河航道开发较早,在历史上对西南的开发建设和对外沟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从西汉元鼎六年起,汉王朝就在河口建立了进桑关。据史料记载,古代元江以下千余米的水道都曾被辟为航线,它“内接巴蜀,外联交趾”(今越南北部),曾经几度繁盛,几度衰落。

虽然有着悠久的共同的记忆和合作开发利用的历史,但是至今为止,东南亚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依然不高。其中,既有资源保护问题,也有区域内复杂的政治现实问题。

湄公河航道开发

东南亚的国际河流都有着悠久的航运历史,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航运难题,而其中问题最多、难度最大、也最富有航运价值的就属澜沧江-湄公河了。

湄公河流域内有着丰富的电力、矿产、旅游、渔业等资源,其中以航运资源开发投资最省、见效最快,沿岸各国都可受益,矛盾较少,并能带动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航运被当做湄公河开发合作的优先领域。

2011年,“10?5”湄公河惨案再次将这条流经六个国家的河流通航开发,以及其背后蕴藏的机会和危险摊开在大众面前。

在1990年5月、10月,云南省政府两次组织在湄公河冒险探索试航,而直到2000年,中缅老泰四国才签订通航协定,航运的打通可谓“十年磨一剑”。自1994年开始历经7年6次事务级会谈后,四国交通部长于2000年4月20日在缅甸大其力正式签署了《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该协定第2条规定,自协定签署一年后,缔约任何一方的船舶均可按照该协定和缔约各方共同制定的有关规则,在中国思茅和老挝琅勃拉邦港之间自由航行。

通航之初,中缅边境243号界碑至老挝会晒331千米河段是中国思茅至老挝琅勃拉邦港886.1千米河段中航行条件最差的一段,共有险滩100余处,其中11处主要险滩和10处零星礁石,这些严重威胁着船舶航行安全。

为了确保船舶能够安全顺利航行,中老缅泰航道、环保和边界专家等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对多个河段航道联合考察,提出航道改善措施,后经联合协调委员会会议通过,上湄公河严重碍航河段航道改善工程在枯水季节得以陆续实施。

从2001年到2010年的第二个十年,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货到客,逐步发展。航道年完成货运量从最初的500吨,发展到近50万吨,是初期的1 000倍;运输品种从单一杂货发展到集装箱、重大件、冷藏鲜货等多品种兼有的综合运输服务。同时客运业从无到有,成为西双版纳打开东南亚国家旅游市场和形成跨境旅游环线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中老缅泰四国引进大量资金建设港口和后方公路,老缅泰也在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调联委会上积极支持中方进一步发展航运的动议。以清盛港作为目前客货运输的终起点为例,泰国政府2003年就新增1.9亿泰铢扩建,现在已成为设施设备较为现代化、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健全、客货通关高效便捷的码头,不仅如此,泰国政府还计划在2019年之前,在清盛港下游5千米处规划建设新的综合性港口码头,为船船运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11年“10?5”湄公河惨案发生后,湄公河航运陷于停顿。经过中老缅泰各国的紧密合作,查明该案是犯罪集团糯康集团所为。继糯康集团骨干分子依莱在2011年12月13日被抓获,伞康在2012年4月21日被抓获后,在中老警方合作下,该集团首犯糯康在4月25日被抓获。2012年5月10日上午,被抓获的“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湄公河惨案首犯糯康由老挝依法移交中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3月1日依法对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四名湄公河案罪犯执行了死刑。

为切实打击跨国犯罪,维护湄公河国际航运安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2011年12月在中国关累港成立了“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指挥部”,四国警察组成的护航队正式启动了湄公河护航行动。

湄公河跨国航运,除了治安安全问题外,如何真正地做好水陆联运和协调开发事宜,是湄公河发展面临的另外两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四国合作机制的加强。

水电开发的是是非非

东南亚国际河流丰富的水电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该地区也是最吸引世界眼球的水电开发争议最多的地区。从国别来说,这些争议发生在该区域的每一个国家——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从流域来说,这些争议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流域。

中国的怒江水电开发规划因舆论反对而被政府搁置,萨尔温江上的哈吉水电站建设因当地克钦武装占据而无法开展,伊洛瓦底江上的密松水电站建设因反对派的抗议而被搁置,湄公河上的沙耶武里水坝建设被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四国联合叫停。

任何人类工程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水电工程也不例外。水电开发对于生态和下游可能造成的危害,是环境保护人士、下游各国甚至世界反对声音巨大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泰老越柬四国不时有媒体批评中国,认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多座水坝已经导致下游水位急剧变化、旱涝加重。

在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和湄公河流域同期遭遇严重旱灾时,湄公河水位下降到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的水位仅有33厘米,老挝、柬埔寨出现缺水、船只停航等情况,下游国家纷纷指责中国在上游修建的水坝而造成此种后果。因此,中国水坝是否导致湄公河水位明显变化一直成为媒体关注、专家探讨的焦点。

为了避免矛盾,中国政府已从2002年4月起向湄公河委员会紧急提供澜沧江的相关水文资料。中国方面的数据同时表明,中国澜沧江仅占整个流域水量的13.5%,其在澜沧江修建的全部水坝取水不到总量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