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最喜爱的智慧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8033300000018

第18章 人生智慧篇(8)

无意中看到了京城的衙门,看见有个在衙门里挨了鞭打的人,正在熬煮一锅马粪,往脊背上面敷。财主见了很奇怪,于是就上前问那个人:“喂,这位仁兄,你这是干什么?我在旁边看了半天都不明白,我刚从乡下来,第一次来京城,不明白所以问,希望你别见怪!“那人回答他:“这你可就不懂了,这煮熟的马粪可以使创伤早日痊愈,并且不留下任何伤痕。“财主一听,如获至宝,急忙赶回家中,得意地对家人说:“此番我上京城,可得到了一人生哲理。什么智慧?”家人看他那个高兴劲头,都争着问。

“急什么?待我当场试验,也好让你们开开眼界。“财主一边说着,一边脱下身上的长袍。

衣服脱下后,就吩咐家奴,”快取皮鞭来,重重打我二百鞭。“家奴惊得瞠目结舌,又恐怕违命,便将主人按倒在地。

打完后,财主已经是痛得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家奴搀扶着他站了起来。

起来后,又吩咐家奴取一些马粪煮在锅里,然后将其均匀地涂在背上的伤口。

虽然很有效,但是,他却为试验马粪的功效挨了二百皮鞭。

为了检验理论的正确,违背常理做事,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赵简子涕泣春秋时期,赵简子有个家臣名叫周舍。这是一个很正直、刚正不阿的人。

有一次,他有事找赵简子,可赵简子嫌他卑微,不肯接见他,于是他就在赵简子的门前站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

赵简子派人问他:“你有什么事要见我?”周舍说:“我要做一个正直敢言的家臣,笔上蘸饱墨汁,手拿简牍,跟在您盼身后,观察到您的过错就记录下来。每天都有记录,每月都有成果,一年以后就能见到实效。“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的制度,帝王的一言一行,史官都随时记录,然后作为秘密档案封存起来,作为后世修史的资料,帝王在世时无权阅读。由于害怕被后世称为昏君,所以帝王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赵简子知道周舍要效法古代史官,记录自己的言行,觉得能促使自己成为明君英主,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便同意了周舍的请求。

从此以后,赵简子在宫廷内或外出,都与周舍在一起,而周舍也跟在赵简子后面形影不离,随时记录简子的一言一行。

但是没过多久,周舍就死了,赵简子难过得就像死了儿子一样伤心。

后来,有一次赵简子与众大夫在洪波台喝酒,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赵简子突然流泪哭泣起来。

众大夫都很惊讶,他们离开了席位,向赵简子请罪说:“不知某等所犯何罪!使主公伤心了,还请主公明示。“赵简子说:“诸位大夫都没有罪。“众大夫更加莫名其妙,又问:“我们既然没有罪,那主公是有什么烦心事?或者是别的国家侵犯我国?可是不对呀,并没有任何国家侵犯我国呀!究竟是谁得罪了主君呢?不妨说说,我们也好为您分忧!“赵简子说:“我想起我朋友周舍说过的话,不由得暗自悲伤起来。“众大夫问:“周舍说了什么?”赵简子便把周舍的话重复了一遍:“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值钱,众人随声附和不如一个正直之士刚直不阿有益。从前,商纣王由于大臣沉默不语而使商朝灭亡,周武王由于有刚直不阿的大臣而使周朝兴盛。“然后,赵简子又说:“自从周舍死了以后,我再没有听到谁批评我的过错了。我大概离灭亡不远了,因此我就流泪哭泣起来。“众大夫都感到很惭愧。

有远见的政治家应该学会听到不同的意见,接受对自己的批评,不能被随声附和的人所包围。

楚人二妻战国时期,陈轸被秦国驱逐出境,秦王对他说:“我能满足你的愿望,你离开秦国后将到哪里去?我好为你准备车辆。“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到楚国去。“秦王说:“张仪认为你会到楚国去,寡人也知道你要到楚国去。除了楚国,你还想到哪里去?”陈轸说:“我离开秦国,故意回到楚国去,来满足大王和张仪的策划,来证明我并不曾亲附过楚国。“秦王问:“你要到楚国去,还说不曾亲附过楚国,这话不是自相矛盾吗?”陈轸说:“我作为秦国的大臣,如果把秦国的内情告诉楚王,楚王就会认为我不是忠臣,一定不会留我。如果楚王留下我,就说明我不曾亲附过楚国,不曾出卖过秦国的秘密。“陈轸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给秦王讲了《楚人有二妻》的寓言故事:

一个楚国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调戏年长的妻子,年长的妻子把那个人痛骂了一顿。那个人又调戏年轻的妻子,年轻的妻子答应了那个人的非礼要求,两个人便勾搭成奸了。

过了不久,娶两个妻子的丈夫死了。

旁人问那个调戏楚人妻子的人说:“现在你可以娶这两个寡妇了。你想娶那个年长的寡妇呢?还是想娶那个年轻的寡妇呢?”他回答说:“娶那个年长的寡妇!“旁人又问:“年长的寡妇曾经痛骂过你,年轻的寡妇曾经顺从过你,你为什么不娶年轻的而要娶那个年长的呢?”他回答说:“当初住在那个楚人的家里,自然要让她顺从我啊;现在娶到我家,做我的妻子,自然要让她为我而痛骂调戏她的人了。“秦王听完这个故事,便把陈轸留下,加以重用。

看问题的立场一旦发生变化。人们的取舍往往也会随之改变。饥寒春秋齐景公时,有一年数九寒冬,北风呼啸,鹅毛大雪搅得天昏地暗,连下几天都不停。漫山遍野都是银装素裹,齐国百姓啼饥号寒,到处可见冻尸饿殍。

齐景公裹着轻软名贵的银狐皮袍,坐在温暖如春的藏阁里欣赏宫外的雪景,旁边摆着烧得通红的炭炉,面前陈列着山珍海味,玉液佳酿。喝了半晌,景公额上不觉沁出薄薄一层汗水。正在这时,晏子披着一身白雪从外面走进来。

景公对他说,”今年真奇怪呵,大雪连下这么多天,却没有一点寒意。“晏子说:“天气真不冷吗?”景公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微笑不语。

晏子缓过一口气,说道:“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肚子吃饱就会想到百姓的饥饿,身上穿暖就会想到百姓的寒冷。可是要做到这点真难啊!从今天的情况看来,大王您是一点也不知道吧?”景公接受了晏子的劝谏,立刻叫人把自己身上的银狐皮袍脱掉,并命人打开国家的粮仓,发放粮食,救济挨饿的老百姓。

养尊处优者是很难体察到老百姓饥寒交迫的生活的,不同的阶级是没有共同语言的,由于生活条件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对同一件客观事实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乐羊食子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一员名将,魏文侯三十八年,文侯命他统率大军,攻打中山国,乐羊统帅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越过赵国,进攻中山,把中山国都城围得铁桶一样。

中山国眼看抵挡不住,就在城里捉来了乐羊的儿子,五花大绑,吊在城门口上,要乐羊退兵,方才放人。一声声凄厉的哭喊传来,将士们都看着乐羊,只见乐羊面不改色,仍旧挥师猛攻。

中山王又急又恨,将乐羊的儿子剁成肉泥,煮了一锅肉羹,派人给乐羊送去,想动摇他的决心。谁知乐羊不但不悲伤,反而神色坦然地喝了一杯肉羹。中山人见乐羊攻城之意这般坚决,军心更加溃乱。

最后,乐羊终于攻克中山,为魏文侯在古长城一带开辟了广阔的疆域。

魏文侯虽然重赏了乐羊,但从此就开始怀疑乐羊,认为他本性残忍不可信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使事情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有时候,你的讨好或者大义灭亲会被别人视为心狠手辣。伯乐与千里马楚国人黄歇博学多才,喜欢招纳宾客,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封号为春申君,楚考烈王任命他为楚相。

有一天,一个叫汗明的贤能人士来见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才见到春申君。见面交谈以后,春申君很高兴,也很喜欢汗明这个人。

汗明想再与春申君长谈一次,把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全部展示出来。

春申君却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先生就不要谈了!“汗明说:“相国您的贤德实际上不如唐尧,我的才能也不如虞舜。虞舜侍奉唐尧三年以后,才互相了解。现在相国一见面就了解我了,这就是说相国比唐尧还贤明吗?”春申君说:“有道理,说得好啊!“就叫来守门的官吏,让他把汗明先生登入门客的名册,并表示五天会见一次。

过了五天,汗明来见春申君,给他讲述一则《伯乐遇千里马》的寓言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匹千里马已经长到了可以骑乘的年龄,主人却让它拉着装载食盐的重车往太行山上走。

千里马四蹄伸直,膝盖弯曲,尾巴下垂着,皮肤也溃烂了,口吐白沫,汗水淋漓,到了半山坡上,它使劲挣扎着,但因为负担着沉重的车辕,怎么也拉不上去。

这时,相马专家伯乐坐车从这里经过,看到这种情景,赶忙跳下车来,攀扶着千里马痛哭起来,并脱下自己的粗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

伯乐为什么哭呢?千里马能日行千里,致远是它的特性,而负重是牛的特性。用千里马拉盐车,怎能发挥它的长处呢?看到这种用马不当的情形,伯乐怎能不伤心呢千里马于是低头长长喷了一口气,又抬起头来高声嘶鸣,嘶鸣声直冲云霄,好像金石敲击的声音那么铿锵,洪亮。是什么原因呢?

那是因千里马见到伯乐了发现人才不容易,发现了人才之后,爱惜人才更不容易。如果用才不当,就是浪费人才。目不见睫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以后,楚庄王取得了诸侯霸主的地位。

但是他不满足,想要趁着越国衰弱之机,出兵讨伐,进一步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楚国的文武百官感到现在楚国的国力已经和以前相差得太远了:对外连年不断发兵征讨,军队疲劳,百姓困倦,这与庄王初为诸侯霸主的时候相比,已经相差很远了;国内各地的百姓不满楚庄王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官府已无力镇压。在这种自顾不暇,束手无策之际,再去攻打越国,是很危险的。但是文武百官怕得罪楚庄王,怕丢掉乌纱帽,谁都不敢对楚庄玉进谏。

这时,有一位姓杜的大夫,国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在国人眼里是一位聪明的有识之士,都称他为杜子。他为了楚国的长远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朝去劝谏楚庄王。

杜子对楚庄王说:“大王要发兵讨伐越国,这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越国是我国的邻国,我们不主动出兵攻打他们,他们也要出兵攻打我们。所以寡人决定讨伐越国。“杜子又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兵讨伐呢?”楚庄王说:“现在越国政治昏乱,兵力疲弱。“杜子说:“我很愚昧,对这件事很担心。“楚庄王说:“你担心什么?

杜子说:“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

楚庄王问:“这话怎么讲?”

杜子回答说:“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晋国打败,丧失了几百里地的国土,这说明楚国的兵力疲弱;庄跻在国内造反,官府却无力平乱,这说明楚国的政治昏乱。大王的政治昏乱、兵力疲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可是大王却要讨伐越国。这不说明智慧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看不见自己的弱点。大王您说是不是?”

楚庄王听了“目不见睫”的寓言,就放弃了讨伐越国的打算。

人都是容易看见别人的弱点,却永远看不见自己的弱点。

郄雍捕盗春秋时期,晋国的盗贼很多,君臣都被盗贼闹得很苦恼。

有一个人叫郄雍,他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为他能够观察盗贼的面部表情,从他们的眼神中侦破案情,经常能够为老百姓抓很多的盗贼。

晋国的君王任命他担任捕盗的官职,他用观察面部表情的方法破案,千百个盗贼没有一个能从他的眼下溜掉。

晋国的君王特别高兴,对大臣赵盂说:“我得到一个人,名叫郄雍,善于抓播盗贼。全国的盗贼将要被他一网打尽了,哪里还用得着许多人捕盗呢?”

大臣赵盂说:“君王依赖观察表情去捕获盗贼,盗贼是抓不完的。而且雍一定会遭到盗贼的毒手而不得好死。如果不信,您就等着瞧吧。”

不久,盗贼们聚到一起商量对策,他们说:。我们穷途末路的艰难处境,都是郄雍造成的。如果不杀死他,我们就没法活下去!“于是众盗贼勾结在一起,把郄雍杀死了。

晋国的君王听到郄雍被杀害的消息,十分震惊。他立即把大臣赵盂召来,告诉赵盂说:“果然像你说的那样,郄雍被盗贼杀害了!那么还有什么方法来捕获盗贼呢?”大臣赵孟说:“周地的谚语说:’明察到能看清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聪明到可以推知另日人隐私的人有祸殃。‘君王想使国内没有盗贼,不如推荐有才干的人加以任用,使上层人士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推行道德教育,使底层百姓受到感化,民众有了羞耻观念,哪还会有人去当盗贼呢?”晋国的君王听大臣赵孟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任命士会为正卿,并召回了士会。士会,因封邑在随地,人们也称他为随会。这个人很有才干,在晋襄公死时,他奉命出使秦国。因为晋国内争激烈,他长期被拒绝入境,只能留在秦国,有才能而不得发挥。

晋国的君王重用士会,因为他治国有方,众盗贼觉得在晋国无处藏身,于是便纷纷逃往秦国去了。

处理问题,要从根本之处入手,道德教育是不产生盗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鲁侯养海鸟春秋时期,有一年海风很大,本该寒冷的冬季反倒变得温暖了。

各类动物都有躲避自然灾害的本能。生活在海上的禽鸟,从海风猛烈、水温升高等反常的自然现象中预感到有自然灾害的来临,它们从海上纷纷飞往陆地。

有一天,一只名叫爱居的海鸟,从海上飞来,落到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外,一直停留了三天,也没有飞走的意思。

人们发现爰居在曲阜城东门外,一连停留了三天,都感到惊奇。他们窃窃私语,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辗转相传,这个消息很快被鲁国宫廷的官员知道了。

这位官员向鲁国的国君报告说:“我听到城外的人们传说城外落了一只海鸟,特意前来向君侯报告!“鲁君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是一只海鸟罢了。它可能是飞累了,歇过气来,就会飞回到海上去。“那个官员说:“它在那里一停就是三天,不知主何吉凶?”这句话提醒了鲁侯,于是他率领文武大臣前去观看。

鲁侯一行人来到曲阜东门外,下车一看,果然有一只海鸟在那里。尽管人声嘈杂,车马喧闹,海鸟也不飞走。

有个文官告诉鲁侯说:“这只海鸟名叫爱居。“鲁侯命令礼仪官员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把爱居迎接到宗庙(宗庙,是供奉鲁国历代国君的祖庙)里。

鲁侯在宗庙里举行盛大的宴席,为海鸟爱居洗尘压惊。在宴会上,演奏高尚典雅的仇韶乐曲,用牛、羊、猪三牲做菜肴,宴请爱居,鲁侯亲自敬酒夹菜。

爱居见到这样场面,见到这种食物,头晕眼花,忧愁悲伤,肉不敢吃一块,酒不敢喝一杯。过了三天,海鸟爱居就死掉了。

这是用供养自己的食物来喂养海鸟,而不是用供给海鸟的食物来喂养海鸟的愚蠢行为啊人们光有良好的主观愿望,不一定会有良好的客观效果。办事违反客观规律,必然会把事情搞槽。

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