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803300000011

第11章

进了国企门,还得靠个人

“进了国企门,修行靠个人”,这是很多在国企工作的员工的经验之谈。不要以为辛苦进入国企大门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国企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样需要能担当责任并具备优秀能力的员工。员工在国企里只有靠责任求生存,靠能力求发展,才算是为自己捧得了“金饭碗”。

很多人进入国企之后,以为自己已经捧得了“金饭碗”,所以在工作中往往疏忽自己的责任。优秀的员工从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一如既往地坚持操守,这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如果一个员工贪图安逸,在工作中懈怠自己的责任,他必然会越来越退步,直到最后失去工作的机会。

有一个叫李志的人,他曾经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中层领导。在成为中层干部之前,他工作非常卖命,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企业领导非常赏识他,两年工夫就将他从一名工人提升为企业的中层领导,提升的速度可谓飞快。

当上中层领导后,李志的工作热情却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对工作再也没有先前的责任心了。当有人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企业里,我已经到达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了。”李志认为自己的学历较低,从一名普通工人做到中层干部,已经到达顶点了。

李志担任中层领导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一点值得一提的业绩,甚至因为他的错误决策,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企业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李志辞退。此时,李志才懊悔不已,却为时已晚。

从李志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就会贬值,被一个又一个智者和勇者超越,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今天,你也可能做着看似卑微的工作,人们对你不屑一顾,而明天,你可能通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修养的升华,让世人对你刮目相看。

在时代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时刻抱以负责的态度,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成为职场中的常胜者。

20世纪70年代初,初中毕业的孔祥瑞到天津港当码头工人。刚开始工作的孔祥瑞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工作,认为只要自己干得不比别人差就行了。当时孔祥瑞学的是门机操作,门机那时是港口用来吊装货物的先进设备。他的师傅说:“这是港里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你干好了,别人会说你行,你干不好,别人会说你是笨蛋。” 师傅的一句激励使孔祥瑞决心做一个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技术能手。

“没有学历行,没有知识不行”,看到师傅因为技术好特别受同事的敬佩,孔祥瑞决定“干就干出个样来”!他开始主动研究技术,平时一有空闲,就把一些坏了的机械部件拆开,弄懂里面的结构。慢慢的,他成了队里的“能人”。

一天早晨,正赶上装船,一台门机坏了。当时交通、通讯都不便利,把维修工找来,花了3个小时没修好,又去请高手来修,整整花了8个小时。这件事让孔祥瑞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门机维修技术拿下来。不久,孔祥瑞成为队里第一个任何型号的门机都能开,台台都会修的多面手,“门机大王”的称号也在工友中叫响。

眼看门机被一套套先进设备取代,他又动了学习的念头。他找来与设备有关的机械原理、液压、电工、材料等方面的书,不懂的就找技术人员请教。一旦设备运行维修中遇到什么问题,他就找到书中相关的知识点,再把书上的东西用于解决日常问题。

2001年天津港制定了冲击亿吨大港的奋斗目标,当时孔祥瑞所在的六公司承担了2500万吨的任务指标,是全港总任务的1/4。这意味着,六公司的18台门机,一下子要比上年增加近30%的工作量。那些天,孔祥瑞天天站在门机下面琢磨,希望这些他闭着眼睛都摸不错的“老伙伴”还存在他不知道的潜力。有一天,孔祥瑞干脆爬上船,近距离观察门机抓斗的动作,他突然发现门机抓斗放料时,起升动作有个16秒左右的停滞。能不能把这个作业空当利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呢?他和队里的技术骨干对指挥门机抓斗的“大脑”——主令控制器进行革新改造,将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变成“五角星”形,成功地挤出了15.8秒。改造后,每台门机平均每天多干480吨,大大超过了预定指标。2002年,以孔祥瑞的名字命名的“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评为天津市职工十大优秀操作法之一。

在天津港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初中毕业的孔祥瑞创造科研成果15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

孔祥瑞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成为著名的“蓝领专家”,靠的是对工作的责任心,并将这种责任心转化为卓越的工作能力。每位员工只要时刻坚守工作的责任,就能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提升工作能力,最终性能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或许负责任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负责任成为一种习惯时,其后果将可想而知——你将远离卓越,甚至会面临淘汰。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金饭碗”,个人的前途与发展终究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进了国企的大门,并不等于捧得了“金饭碗”,每个员工都应该有此认识。不让“金饭碗”摔碎的办法只有一个:在工作中积极担负起责任!

责任奠定你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责任是成就人生的基石,是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翅膀。阿尔伯特·哈伯德曾经说过:“所有成功者的标志都是他们对自己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负全部责任。” 翻阅历史,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士,无不具有勇于负责的品质。

作为一名员工,即使从事最平凡的工作,如果你能对工作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那么你肯定是一个容易成功的人。你的责任感和不断的努力,会使你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你为企业付出你的责任感,企业当然也会对你的发展负责,你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有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姑娘到城市打工,由于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于是选择了餐馆服务员这个职业。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能的职业,只要招待好客人就可以了。许多人已经从事这个职业多年,但很少有人会认真投入这份工作,因为这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需要投入的。

这个小姑娘恰恰相反,她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责任心,并且彻底将自己投入工作中。一段时间以后,她不但能熟悉常来的客人,而且掌握了他们的口味,只要客人光顾,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因此,她不但赢得顾客的交口称赞,也为饭店增加了收益——她总是能够使顾客多点一两道菜,并且在别的服务员只照顾一桌客人的时候,她能够独自招待几桌的客人。

就在老板逐渐认识到其才能,准备提拔她做店内主管的时候,她却婉言谢绝了这个任命。原来,一位投资餐饮业的顾客看中了她的才干,准备投资与她合作,资金完全由对方投入,她负责管理和员工培训,投资者还郑重承诺:她将获得新店25%的股份。

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老板。

一个普通的女孩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责任是一个人职业精神的闪光,是一个人驱动自我的原动力,它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人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缺乏精神” 。“别人真正欣赏的不是你的苦难,而是你的奋斗。”作为国企员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相对稳定,就忽视自己的责任,当我们坚守责任时,我们也在伴随着责任迅速成长。

只有中技文化的黄泽禹,从一个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矿山采煤检修技师和技术能手。是什么促成了他的成功?用他自己的话说:“矿山是我的家,我是矿山的儿子,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我责无旁贷的职责。”

自从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黄泽禹一直在重庆煤炭集团曾家山煤矿从事井下采煤机组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工作。30多年来,他刻苦自学,苦练井下采煤机组检修绝活,凭着精湛的检修技术,他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从来到这个集体,黄泽禹就确立了自己的岗位追求:不当采煤机检修高手不罢休!他刻苦自学,先后钻研并掌握了国内外多种型号采煤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针对曾家山矿平均400~500厚度的极薄煤层开采特点,他勤学苦练,无论白天还是半夜,无论哪个队的采煤机发生故障,他都是二话不说便下井抢修,运用多年积累的听声音、摸温度、看运行、量数据的问题判断法,很快就能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他参与的矿井机电设备抢修成功率达到100%,他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极薄煤层采煤机检修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