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仰望大地
8007500000053

第53章 乡间的老人

说起乡村的老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村里的老屋和古树。老屋已是伤痕累累了,但老人们大多还住在里面,他们似乎比较适合住这样的老屋,或者说,这样的老屋也比较适合老人们来衬托。而老人们往那村口一站,形销骨立,一脸深沉,又多像一棵历经沧桑的古树。如今村里是年轻人的天下,老人们似乎显得多余,他们同老屋和古树一样,更多的只是村庄的一个象征。但年轻人有时私下在一起,也不免道出另一番心里话,说他们忙忙碌碌了一天,晚上安静下来,又总禁不住将眼光投一下老屋,见那老屋的灯光还亮着,见那屋里的老人还在走动,心底便一下安定了。这到底为什么,说不清,但这种心理的确很真实,也很奇妙。

老人似乎并不在乎年轻人对他们怎么看,他们照样活着,并且自觉比谁都活得重要,比谁都活得明白,而这种明白年轻人不能理解。如今村里村外许多事情他们都看不顺眼,因而他们总是忧心忡忡,牢骚满腹。去田野上走一遭,就会说村前公路比以往修宽了,但田埂越来越窄,走在上面人都快要歪倒;去河堤上转一通,就要说镇办村办企业是比以往建多了,但河水已是臭得不能闻,就是牛喝了也要拉肚子……又说家家户户只顾做房建屋,田地占住不少却不心痛;人人都学会偷懒,不下田拔草,只胡乱撒些除草剂就算完事……但老人们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年轻人又不听。然而年轻人越不听他们越要说,有时甚至说得不着边际离题万里,说什么以前冬天雪下上尺厚,整个村野就像披上了银装,那该多美!但现在冬天几乎不下雪,倒是夏天热得人快喘不过气来;又说以往河里的鲶鱼长四根胡子,漂亮得舍不得吃它,但现在从集市上买来的鯰鱼竟长八根胡子,简直不伦不类。让年轻人听了真觉好笑。

在年轻人看来,老人们如果只是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倒也罢了,但有时他们活得简直让年轻人嫌成一鼻脓,他们尽说些过时的话,尽认些死板子理,有年轻人要建楼房,老人便极力阻止,说起老屋一大堆好处。年较人自然听不进去,执意要建。老人便说你要建可以,但不得高过老屋。但建楼房怎么可能不高过老屋?年轻人懒得再与老人理论,先建起来再说,料你个老东西也推不倒它。果然楼房就建起来了,果然那老东西也推不倒它。老人无奈,却要为自己找个台阶,要年轻人在老屋顶上再垒几块砖头,表明楼房还是高不过老屋。年轻人心里便好笑,又想老人真是既可嫌又可怜。想想也足,老人依恋老屋,除了他们自己说的一大堆好处,另一个重要原因乃是那老屋由他亲手所建,曾经饱含着他的汗水和追求,记载着他人生的荣光,但如今就只能保持他最后一点尊严了,那点要求做起来不难也无妨,且就照办。

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其实还有许多,比如年轻人思想观念早就跟上时代,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并且不愿多生,学城里人养独生子女享福得多。但老人重的是多子多福,重的是承续香火,一见媳妇生了个不带把的,便满脸不高兴,有意制造摩擦,于是儿媳少不了要和老人一顿吵。重男轻女思想封建,这事自然是老人不对,但正如劝解人所说,他是老人,除了让他们一点,你还能有什么办法。这话不错,老人倔起来的确拿他们没办法。又比如村里哪个姑娘染了黄头发或红头发,他们会一天骂你十遍,说你跟狐狸精妖怪根本没区别;若是村里小伙子谈了个女孩子带回来,而这女孩子也染了头发又穿了露臂膀的衣服,则先不管她人品如何,他们也要叫小伙子快把女孩子送走,说村里不需要这样的妖怪狐狸精。还有如今年轻人看电视喜欢看言情片,里面自然少不了有婚外恋情节,老人便吹胡子瞪眼,大骂那是偷人腐化,根本就不要脸!说你们也是想跟着学坏吗?而后非常强硬地将电视关了。

但老人有时又像小孩,虚荣心极易满足。过年时祝他一句多福多寿,他就笑眯了眼,尽量挑好吃的往你口袋里装;生病时谁要去看望他,就是不买营养品送他,他也会记在心尖上,病好后到处传扬你的孝心。实际上老人还有许多好处,如果你要出门担心天气,不必等着看天气预报,只要问一下老人即可。老人大多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似乎永远都治不好,但预报天气比电视天气预报还准。你要是夏天生了疖子或是被毒虫咬肿了,老人会摘几片梓树叶醮点口水往那伤处一贴,竟很快就会消肿。但年轻人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到了嫌老人时还是嫌,不仅嫌他们那张爱说爱唠叨的嘴,更嫌他们那双永不停歇的手。许多老人常常说自己天生就是做事的命,不做点事心里就憋得慌。没事也要找事做,但做事时又免不了哼哼,其实没病,这只是习惯,但哼得年轻人的心直往下沉,就央求老人去茶馆喝茶打麻将,那该多舒服。但老人说茶馆的茶不好喝,麻将不会打。年轻人说不会打就学。老人却说学不会,就是学会了也是输。年轻人说就是输也比你整天哼哼地做事好,你要是做病了,也不知要花费我们做儿女的多少钱多少精力,还要驮不孝顺的骂名。但老人终于还是不愿去。事情却也出奇,他们竟很少生病,偶尔头痛脑热,也不去医院看,喝碗生姜汤发一夜汗,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好了,好了就又神气活现,做起事来愈发乒乒乓乓,农忙时更要跑到田里,做不了大事做小事,还要不停地冲年轻人喊叫,哈腰干,哈腰干,腰那东西就是哈的,有什么值得金贵的?

村里有许多年轻人在外地城里工作,为了表明孝心,也为了有个人带小孩方便,常常要把老人接到城里去过。但老人往往是一身荣耀地去,却满脸委屈地回来,逢人便说那城里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在大街上时时要提防汽车,在家里处处要注意儿媳妇的拖把,她总是跟在你身后拖地打扫卫生,吐个痰也受限制,她还要求你外面穿一双鞋,进客厅换一双鞋,进房间又要换一双鞋,真是麻烦死了。有时想串串门找个伴儿说说话,但家家户户日日夜夜都关门。又说现在的小孩如禽畜,老人根本带不动,除非请警察帮忙。老人话虽这样说,但时间一长,又挂念城里的儿子媳妇孙子,于是又要去一趟,真正不愿去,也要打个电话,叮嘱儿子一家人饭要吃饱,酒要少喝,晚上再热也要把窗帘放下,免得受风,不要以为没风,风钻进骨头是看不见的。工作不要偷懒,同事关系要搞好。唠叨个没完。儿子在电话那头有时实在听烦了,就说你真是有许多事呢,我又不是十几岁的小孩。老人说你不是小孩是什么,祢要不是小孩,会嫌我老了吗?

一个老字,表明老人该是有多么孤独!老人最快乐时是老人们聚在一起。夏天村里的老屋巷便成了老人们的乐园,大热时,一些老奶奶索性脱光上衣,露出瘪瘪的奶子,一任西风吹个痛快。这自然算不得流氓,其实老大爷们也并不偷看,他们只顾喝茶,抽旱烟,下棋,或说些陈古百年的往事,议论一些当今见怪不怪的奇闻。正月是老人们同桌相聚的大好时光,正月里喜事多,小伙子结婚姑娘出嫁,新外甥上门……一律要请客,老人们自然被安排在一桌。那边年轻人正热火朝天地比赛喝酒,他们不比这个,说是喝了几十年的酒,方知那东西其实是毒药,伤肝伤胃有时还伤和气。但他们也比,比吃腐脑红烧肉,看谁能再吃一块。比输了也不要紧,个个红光满面,相互祝福完美收场。

村里的老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但奇怪的是他们竟能整段整段地背诵戏文,有时还之乎者也一口古腔古调。早些年因为听够了瞎子说书,便又知道一些水浒、三国和隋唐人物,虽然有时记错了免不了张冠李戴,但说得一脸认真,好像他亲眼看到过那些古书中的人物。有些老人偏偏又懂得些子丑寅卯阴阳五行,自以为满腹经纶知道前五百年后五百年。这就常常闹出笑话。村里就有一老人一次竟正儿八经地算出自己某日必死,到了那一天便把晚辈全叫来吩咐后事,而后点了香烛躺在床上一心等死。这自然荒唐,年轻人一笑走开没有谁放在心上,偏偏有个促狭鬼第二天一早就来打老人的门。老人问是谁这么早就把人吵醒。打门人说您老没死,我可是听您的吩咐来帮忙料事的呢。老人正羞于自己又一次失算,又受这年轻人一番奚落,真是有苦说不出,自作自受。但有些老人根本不信那一套,有位老人两年前说是查出胃癌,但老人就是不服死,毫不消沉,乐观开朗,如今依然健康如初,医生也叹为奇迹。

但自然规律终究是自然规律,村里一些老人还是相继去世了,老人看到去世的老人,有的伤心悲痛,也有的却说去世的老人真是前生修的,一点预兆没有,一点病没有,一点痛苦没有,说走就走了,真是有福啊!年轻人吹吹打打将老人送老归山,让老人安息,却后悔老人在世时没有好好孝敬,真是太对不起了,只求老人在天之灵原谅,更愿日后对还在世的老人更孝敬些,愿他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