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猝不及防。在周二上午,得知关于他的噩耗:头天傍晚遭遇车祸遇难!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对着同事愣了半天。待看到同事发红的双眼,猛地明白过来时,顿时浑身悚然。然后,就是深深的疼、深深的心疼。
他是我们报社的通讯员,因业务关系曾多次到报社实习。第一次来时,考虑到是新手,总编布置他采写任务时特地放宽了时间。推迟了两次交稿时间后,稿件写得还是不尽如人意。多年的职业习惯已经让我们养成了“出报大于天、出刊大于天”的意识,我们这些编辑急了,我们总编也急了,批评了他。记得当时,他低着头,脸红红的,不好意思地笑。
第二天,再发来的稿件就好多了,看来我们的建议,他都理解接纳了,并融进稿件里了。看他邮件发来的时间已是凌晨两点,看再他熬得通红的眼睛,我问:“昨晚加班写到很晚吧?写得不错!”听到表扬,他笑了,依然是那种不好意思的笑容。
一篇稿件,作者花了多少工夫,读者细读能感受得到。作为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编辑,我更能感受得到。经常能收到他深夜发来的邮件,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他的努力和点点滴滴的进步。
同事这样评价他:“忠厚、老实、懂事,一个很‘想好’的青年。”“想好”,意味着努力向上,意味着积极进取。他的优秀品质不仅仅表现在写作上。他的勤勉勤奋,他的谦虚谦让,他愿意服务他人的满腔热忱……相信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就在他遇难的头天下午,我还收到他的信息。单位牵头组织基层通讯员参加市新闻媒体的培训学习。出发前,我一再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知道周日下午结束学习,我给他发去信息?“平安回来了吗?”他回道:“在回的路上,我们大家在一起,都很好。谢谢关心!”这些信息,我还没有删去,现在再看,不禁唏嘘不已。
生命是一片羽毛,实在是太轻、太轻!
按说,随着年龄增长和挫折增多,人会越来越坚强。然而,我却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脆弱。尽管我知道,就算没有突如其来的灾难,相对于人类的愿望,生命还是太短。因为当人来到这个世上时,死亡也随之而来。既脆弱又残忍的生命,永远不是永恒的。死亡是一个早晚都过不去的关隘,等在生命的正前方。
佛说:“命在呼吸间。”的确,和很多事情一样,命从来不受我们的管束与控制,除非我们自己选择扼杀生命。在命运前面,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无力主宰的事情太多太多。特别是当死亡降临时,是不会让你回头的。当然,你也回不了头。
安妮新书《莲花》里,有这么一段:“如果你的面前有一个按钮,一启动,你就可以毫无痛苦地消失在世界上,你是否愿意去按呢?”直觉的答案是愿意,可不到几秒,我就不愿意了。可能在潜意识里,我一直不愿意面对死亡,同时又不想活得太受伤。我很明白,这两者不可兼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必须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那天上午,报社同仁们去他家探望,看到他头发斑白、泪流满面的父母。想到他永远的逝去,想到他留给亲朋好友的莫大悲痛,我心中阵阵酸楚。
如果说,活着要找一个比天还要大的理由——那就是不要看到爱我和我爱的人难过。所以,为了爱,为了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这珍惜包括时间、身体、亲情……若说生命是一片太轻的羽毛,我们也只有很小心翼翼地把它安放在手心里,用心的温度呵护它、温暧它,才能让它更具有分量。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如果注定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去承受,那就只能扛着。在生死面前,得失、输赢、成败,以及所有的荣耀与屈辱都不值一提。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没有初排,没有草稿。除了努力让生命去承受更大的重量、具有更强的韧性,我们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