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楼之诗
7995700000004

第4章 小诗六辑(2)

③ 弹琴照片中的母子均着已穿多年的旧衣,写字台右侧放着刚购置的奢侈品——军用毛皮鞋,钢琴右上方放置着录音带;晚宴照片中矮小的餐桌、简单的菜肴与餐具……这些令人难忘的珍贵细节,映射出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状况。但也正是这种困境,激励着两代人努力创造着崭新的未来。

④ 此时的“家”,总面积18平方米(详见《圆梦曲》中注释),空间极为狭窄,室内几乎难以放置餐桌。平时吃饭皆以孩子的琴凳为小“餐桌”,并做了一个活动的木桌面放在过道上备用,来客时便将桌面放置琴凳上,即可变成一张较大的“餐桌”(所以照片上的餐桌极矮)。

⑤ 笔者天性急躁,教子常欠耐心,呵叱往往多于鼓励,但却也“叱”出了孩子始终勤奋的品德。

⑥ 由于室内寒冷,照片2中所有人都在室内穿着厚厚的棉衣,孩子的祖母和母亲还系着围巾。应当说,当时的生活是十分清苦的,但的确又是“乐在其中”的。

评析:

① 爱,触手可及;情,美梦成真!虽居陋室,其乐融融,只有真情的流露,才可以称之为诗。

② 读完此诗,也就读懂了笔者对“蜗居”和“停电”问题格外关注的缘故,此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宽窄巷子采风

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城内古民居保存得最好的两条小街,这两条平行的巷子位于成都城西的长顺街与同仁路之间。巷内多为穿斗式砖木结构的清代四合院,清一色的青瓦、红檐、黛墙、白壁,院落玲珑秀丽、幽雅安静。院门外的石狮与石鼓虽已毁于“****”,但石墩尚在,古风犹存;院内由于自行搭建,略显杂乱,但大都有花草树木,常见青藤攀缘。为研究川西民居,从1997年起,笔者数次去实地考察,拍摄了不少照片,也留下了这篇遐思。

匆匆地走进宽、窄巷子,

细细地品味老宅深院,

轻轻地按下相机快门,

重重地翻阅蓉城民居的历史画卷。

窄窄的小街古朴素雅,

青青的砖墙爬满藤蔓,

高高的麒麟稳坐屋脊,

圆圆的门钉古锈斑斑。

飞翘的屋角在向今人解说两千年来的蜀文化传统,

毁坏的门墩在向后人讲述“疯狂年代”的莫名苦难。

沉思中,屋檐下传来雀笼鸟音阵阵,

倾听间,小院里飘出友邻笑声串串。

咔嚓!

我摄下了古巷的深邃与幽静,

咔嚓!

相机中盛满了老宅的飘逸与自然,

咔嚓!

快门内剪下了一片葱绿与烂漫,

咔嚓!

景框中采撷了一串祥和与悠闲。

忽然,

我发现了院内窗下的煤炉与墙角的木制马桶,

顿时,

我这美丽的画卷中增添了淡淡的惆怅与深深的遗憾。

这是神韵与简陋的混合之处,

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焦点。

这里,深藏着现代都市的古老历史,

这里,饱含着历史古城对现代化的企盼。

我像儿子对衰老的母亲那样担忧与痴恋,

我如新时代的“狂人”一般鼓吹与呼喊:

“留下神韵,抛弃简陋,

让宽窄巷子登上时代飞船。”

“多研究一些宽窄巷子,

少克隆一点欧陆古典。”

“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放入熔炉一起熔化吧,

新的川西民居必将与法兰西建筑一样光辉灿烂!”

1998年秋

从1985年参加成都高笋塘的旧城改造起,我便开始迈进了房地产业的大门。1993年3月,金牛区政府任命我为房管局局长兼区集资建房开发办主任,从此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房地产从业生涯,并组建了金房集团。18年间的6600个日日夜夜,我与金房的同事们从排危解困入手,抓拆迁、搞开发,饱尝了白手起家的艰险,经历了国企改制的磨难,分享了住户赞誉的自豪,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情谊。在这些岁月之中所写的十来首短歌,虽然多为忙中偷闲的零散之作,有些还欠缺诗歌应有的意境与雅趣,但是,我们也许能从中倾听到金房成长的脚步声、跋山涉水的喘息声和闯过险滩的欢笑声……

回首金房

——金房十六华诞有感

金房十六载,

弹指一挥间。

回首忆征程,

感慨岂万千。

金房南风育,

企业入机关。①

征战府南河,

危改全市先。②

试办房交会,③

率先建集团。④

起步城隍庙,

奠基金房苑。

重炮轰欧风,

六唱川西篇。⑤

锦西名宅起,

领骚一时先。⑥

《安居情》切切,

总理笑语欢。⑦

《楼之思》绵绵,

部长墨宝添。⑧

征途屡风雨,

改制多磨难。

豆萁相煎苦,

联合渡险滩。⑨

“外攻”三战北,

回师步履艰。

疾风劲草留,

板荡诚臣现。⑩

竹韵获生存,

水韵渡难关。

林韵迈大步,

华韵谱新篇。

热潮心仍静,

寒流依扬鞭。

“低谷”拿土地,

“拐点”战犹酣。

回首金房路,

成败约参半。

盛名誉本土,

前进步伐慢。

何以得生存,

诚信石如磐。

团结和谐好,

稳健路子端。

为何发展缓,

输在旧观念。

创新精神弱,

风险意识淡。

经验诚可贵,

教训价无边。

低头思来路,

昂首学标杆。

往事俱已矣,

放眼青云端。

迈步从头越,

再起谱新篇。

2008年1月11日

① 1992年1月11日,乘小平南方讲话的东风,金牛区政府批准成立“金牛区集资建房办公室”,与房管局合署办公,简称“金房”。

② 1993~1999年,金房完成危房改造10万平方米、新区建设64万平方米、旧城拆迁35万平方米,约占五城区房管局总数的1/2。

③ 1993年7月16日~18日,金房在奥林体育场举办房地产展销暨项目招商洽谈会,比成都首届房交会早两个月,开创了四川省房交会之先河。

④ 1994年6月30日,金房将二十余个下属企业组建为集团。此后,开发资质由四级升为一级,成为本土第一个房产集团。

⑤ 2000年前后,笔者发表研究川西民居的论文6篇,《成都商报》以“王晓白炮轰欧陆风”为题挑起“论战”。论战结果为“欧陆风”提前退出成都房市,一批有地域特色的楼盘获得“全国名盘”称号。

⑥ 1998年10月,金房为区政府策划了“锦西名宅战略”,1999年3月“锦西名宅文化节”在文化公园举办,14家开发企业参与,开创了区域地产品牌之先河,缩小了城西与城南的巨大差距。

⑦ 1997年1月,金房为住房困难户捐房的《安居情》电视晚会在全国房改会上重播,******总理看后给予好评,他说:“谁都希望有套住房,我昨天看了四川电视台的节目,老百姓住上房子讲起来都要掉泪。抓住宅建设很得人心!”

⑧ 2002年底,笔者《楼之思》一书编辑工作完成,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阅后挥毫题写书名,并以“业界之光”的题词给予较高评价。

⑨ 凡国有盈利企业改制都较艰难,加上区房管局个别同志于1999年举报“金房侵占国有资产”,当时的区委书记(后沦为“死缓”罪犯)借机“修理”金房,致使政企分设与金房改制工作拖了近四年,其间三次审计,反复查账,还一度决定由交大房产收购金房,导致开发工作几近停顿,迫使金房走营销和合作开发之路,通过联合强渡难关。

⑩ 2003~2004年间,为低价获地,金房将战略重点外移,挥师广汉、都江堰、眉山、彭州,四战三败,虽有两地全身而退,却错过不少机遇,一度军心浮动,人才流失,但众多骨干坚定不移。这正如《资治通鉴·唐纪》所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6年间,金房从未创造过“高价拍地”和“楼盘三天售完”的奇迹,也未出现过亏损项目与“烂尾楼”。1993年宏观调控,金房果断撤离北海,挥师府南河拆迁一线;2005年宏观调控,金房以起拍价获得水韵地块;2007年宏观调控,金房以低于高峰期40%左右的地价获得了林韵及华韵地块。

评析:

于朴实无华中道尽发展、前进的艰难,诗也将在结复征程中风雷的洗礼后逐步得到升华。

上风上水争上游

——为“金房苑”获建设部设计大奖而作

风,经望丛携着灵气西来,

水,绕永陵载满春色东去。

得天独厚的上风上水,

造就了锦西这片居家宝地。

不要说下凡金牛的仙踪早已难觅,

不要说孔明驻军营门口的故事已经远去,

不要说陆游“当年走马锦城西”的风光,只是追忆,

不要说第二丝绸之路从茶店子开始只是齐东野语。

你听那诸葛庙旁新建的校舍里书声朗朗,

你看那黄忠祠前刚铺就的大道边高楼云集,

你迎那繁华中的清新之风,

你瞧那闹市景象掩不住的绿。

祖先书写的历史,后人创造的文明,

仿佛都在这营门口立交桥上汇聚,

凝结成都市的繁华、大自然的美丽。

金牛人,草堂杜翁的近邻,

始终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唤铭记。

岁壬申,小平说话化春雨,

金牛沃土,一夜滋润出多少建房工地,

为寒士欢颜,群雄并起。

挥手间,翻新秦砖汉瓦的历史,

营门彩虹飞跨,城西新宅林立,

多少人实现梦想,有了宝地新居。

大潮之中,难免泥沙俱下,

浓墨重彩,哪会没有败笔?

规划、设计、施工质量,

环境、配套、物业管理,

住房有太多的内涵,

钢筋加水泥,只能遮风避雨,

只能遮风避雨的房屋,

又有多少可持续发展的余地?

难怪住进新楼的人们又有了新的怨气,

难怪埋头苦干的开发者们,

还要咽下被上访、投诉、新闻曝光的委屈。

迈出温饱的“寒士”,

目光早已向更高目标看齐。

创作百年大计的建设者,

怎能不考虑百年大计?

放眼望去,

蓉城名牌住宅,有几个起于金牛大地?

位居上风上水,为何难冠“高尚住区”?

扪心自问:

我们为安居作出了努力,

为什么难以使人们真正安居?

为什么我们的汗水,我们的热情,

换来了那么多遗憾,那么多叹息?

金房苑,这立交桥下璞玉般的二百七十亩土地,

未来又当怎样设计?

风,仍经望丛携着灵气而来,

水,依绕永陵载满春色东去。

金房苑在金房人的思索中,

静静经历了数载风雨,

房地产业潮涨潮落,

金房苑也曾有这样那样的“机遇”。

建什么房,作怎样的设计?

是作艰难的长远打算,还是追求触手可及的眼前利益?

金房人经过了压力和诱惑并存的五年,

在反思中完成了开发思路的演进和观念的更替。

住宅建设不能低水平重复,

金房人要建国家样板小区!①

上风上水岂能甘居下游,

时代要求锐意进取,

决心下、方向定、拍案起。

上下求索,广泛学习。

北上拜泰斗为师,②

南下寻他山之玉。

艰难困苦求创新,

精益求精抓设计,

反复推敲,反复论证,

不怕调整,从头做起,

精雕细刻铸精品,

五年磨砺终成器。

三级试点,开了先河,

获全国大奖,又创佳绩。③

狂沙吹尽始见金,

千淘万漉来不易。④

风,经望丛携着灵气西来,

水,绕永陵载满春色东去。

清风春水捎去我们的消息,

春天爬上柳梢时,

金房苑已打下了第一根桩基。

桩锤声,振聋发聩,

桩锤声,催人奋起。

轰!志冲云天,

砰!根植大地。

夯实屋基建广厦,

再夺大奖跨世纪。⑤

1998年春

① 金房苑小区位于成都北二环路一段外侧的营门口立交桥北侧,总占地272亩,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于1997年7月被建设部批准列入国家城市住宅试点小区。

②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大师赵冠谦博士为金房集团建筑总顾问,从1997年起,金房多次赴京向其求教,赵博士也多次亲临金房项目指导。

③ 金房苑为建设部、四川省、成都市三级试点小区,先后有三位建设部副部长和四川********、省长、成都********、市长等亲临视察,该小区结束了成都城北无名盘的历史,并于1997年12月,荣获建设部“‘97全国跨世纪住宅设计竞赛优秀奖”。

④ 此句引诗为1998年2月18日金房苑项目在成都各大媒体宣传首次亮相时的广告词。

⑤ 2000年9月,金房苑小区获联合国人居中心“中国优秀住区环境金奖”。

⑥ 本诗原载1998年8月3日《西南商报》及1998年11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牛诗词选》。

安居乐业来锦西①

——电视专题片《锦西春色来天地》主题歌

风经望丛西来,

水绕永陵东去。

啊,朋友

得天独厚的上风上水

造就锦西居家宝地。

金牛将蜀道开辟,

殷商建干栏宅基,②

诸葛巧筑九里堤,

放翁赏梅醉锦西。③

多少美丽的传说,

使宝地更加神奇。

风经望丛西来,

水绕永陵东去。

啊,朋友

得天独厚的上风上水

造就锦西居家宝地。

人杰地灵天也高,

风清水秀草更绿,

名园名校花似锦,

三大干线直如笔。④

建得广厦千万间,

试点小区大聚集。⑤

望丛古柏招手,

永陵溪水迎宾,

啊,朋友

安居乐业来锦西,

金牛伴你跨越新世纪。

“光辉岁月”之歌①.

这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栋不可多得的智者之家。

周边的沃土,处处沉淀有悠久的历史,

临近的锦江,时时闪耀着灿烂的文化。

从唐代“合江亭”、“薛涛井”的幽静,

到宋代“交子街”、“芷泉街”的繁华;

从明代“九眼桥”、“水井坊”的涛声与酒香,

到清代“崇丽阁”、“濯锦楼”下的翠竹与鲜花。②

与名胜古迹相伴,

随时抚摸历史,可汲天地之灵气;

与川大、川音相望,

百年名校熏陶,使孩子更加聪慧与高雅。

千百年的岁月之梭,

将朴实的古巷织成了一幅不朽的蜀锦,

十八亿的政府巨资,

令现代化的东大街奔腾而来,使这里锦上添花。

在这里,中外文化相辉映,

将建成法兰西的一流超市——“欧尚”③;

在附近,现代与传统相融合,

将屹立起五星级的酒店——“香格里拉”。

购房首选地段,

东大街与一环路两干道在此交会;

居家要图方便,

周边九条公交线路,送您四通八达。

置业企求吉祥,

“青和里”青茂和睦,“年丰巷”年年丰收;

安家力盼发展,

“光辉岁月”将使您的平凡岁月增添光华。

“安居方能乐业”,

让我们尽情地享受人生,

何须“孟母三迁”?

让子女超过自己,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

2004年7月23日

① 金房·光辉岁月,位于锦江区水井坊街办青和里与年丰巷之间,为金房集团改制后的第一个项目。由于全是适于年轻人居住的小户型,应公司营销部之要求,以歌曲名称“光辉岁月”名之。此诗系笔者为项目楼书扉页撰写的题诗。

② 合江亭、薛涛井、交子街、芷泉街、九眼桥、水井坊、崇丽阁、濯锦楼均为本楼盘周边的历史名胜与古街名称。

③ “欧尚”超市的用地,早在2002年就列入了城市建设规划,并开始了拆迁与工程设计。但遗憾的是,因开发单位陷入经济案件之中而停顿至今,也使本人为此失信于“光辉岁月”小区的业主,借此机会深表歉意。

评析:

① 此诗在这本集子中不能算作好诗:其一,虽引用了不少名胜与典故,然并没有有机地化入诗中,因此显得堆砌、生硬。其二,作为“光辉岁月”的广告语,应该说还是有些创意的,但商业气息太浓,功利用意明显,故作为诗,比起诗人其它诗作来,则更算不上成功之作了。

“水韵天府”之歌①

风从这里入城,

水自此处发源。

上风上水的生态宝地,

“双凤朝阳”的故事千年流传。

凤凰山展翅腾飞,

凤凰河溪流潺潺,

河绕山脚,蜿蜒南下,

圣山多情,回首顾盼。

山近三环,为城北竖起一道神奇的屏障,

水入城区,与沙河汇成一条吉祥的水环。

环中之地,“山环水抱必有气”,

“水口积金”,沙河起处财富源。

两河之间,

一丘坡地似虎踞龙盘,

成为大都市中罕见的坡林公园。②

沙河之滨,

一座新城将巍然屹立,

使城北为之扬眉吐气、高昂壮观。

大笔挥兮,

“北乱”的历史从此改写;

北风起兮,

吹去尘埃重展新颜。

七幢现代建筑将拔地而起,

似擎天之柱刚劲而尊严。

上万株花木簇拥群楼,

如花仙之美妩媚而娇艳。

八百米商街熙熙攘攘,

水文化广场诗意绵绵。

“飞流直下三千尺”,

高楼与冲天的喷泉一起将磅礴气势尽显。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园区中蓄积着深潭般的激情与美满。

至刚与至柔,

协奏出雅致而隽永的“水韵”,

历史与现代,

交汇成高贵的“天府”般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