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82

第82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及有关疾病(3)

3.股骨头大部受累,且股骨头外侧膨胀到髋臼以外时,可住院采用手术治疗,如粗隆下内翻截骨术、骨骺钻孔术、骨盆截骨术等。

四、椎体骨软骨病

椎体骨软骨病多见于2—8岁儿童,好发于中胸段。病因尚不肯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损伤导致椎体骨骺血运障碍;(2)解剖结构先天性缺陷;(3)内分泌紊乱;(4)代谢障碍。

(一)原发骨骺骨软骨病(扁平椎、Calve病)

[问诊要点]1.有无倦怠,活动减少,夜啼。

2.有胸背部痛。

[体检要点]1.背部叩击痛,伴椎旁肌痉挛。

2.后期可出现脊椎后凸畸形。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见受累椎体呈薄饼样改变,椎间隙增宽。

[诊断要点]1.发病年龄、好发部位符合本病特征。

2.有胸背痛。

3.X线检查所见符合本病特征。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患儿年龄和胸背痛的部位。

2.记录有无脊柱后凸畸形。

3.X线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理]休息,脊柱支架治疗。本症属自限性疾病,症状可在数月内自行消失,病变椎体逐渐恢复正常高度。

(二)次发性骨骺骨软骨病(青年性驼背、Scheuermann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往往多个椎体受累。

[问诊要点]1.有无弯腰工作职业史。

2.有无背部疼痛或酸胀不适。

[体检要点]1.胸段或胸腰段脊柱呈圆背后凸畸形,腰椎代偿性前凸。

2.畸形处脊柱有压痛或叩痛。

3.重者有脊柱活动受限或跛行。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见病变部位脊柱呈圆背后凸畸形,多个相邻椎体呈楔形改变,椎间隙狭窄,部分患者可见椎体内陷切迹(即Schmorl结节)。

[诊断要点]1.青年发生圆背后凸畸形伴局部疼痛。

2.结合X线检查提示多个相邻椎体楔形改变、椎间隙狭窄即可诊断本病。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脊柱畸形的类型、发病以来病情有无进展。

2.X线检查的特征性改变。

[门急诊处理]1.避免负重和过劳。

2.腰背肌功能锻炼一日数次,每次约20分钟,逐步加量。

3.理疗、按摩。

4.石膏背心或支具防止畸形进展。

5.有后凸畸形严重影响心肺功能者,可住院手术矫正畸形。

(第四节)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一、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多见于中年,部分患者有职业病史。本症的病因包括:(1)外源性压迫,主要是皮肤严重瘢痕或良性肿瘤,临床少见;(2)管腔容积变小,如外伤或内分泌因素致腕横韧带增厚,腕部骨折脱位后使腕管狭窄;(3)管腔内容物增多,如腕管内囊肿、良性肿瘤、滑囊炎等;(4)长期过度使用腕部,使腕管内压反复急剧变化,导致正中神经慢性损伤。

[问诊要点]1.桡侧三指麻木疼痛,持物无力。

2.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疼痛偶可向肘、肩部放射。

[体检要点]1.拇、示、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2.拇指无力,对掌活动受限,大鱼际肌萎缩。

3.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即按压或叩击腕掌侧正中,可发生放射性麻痛。

4.屈腕试验(Phalen征)阳性,即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1分钟内可出现放射性麻痛。

[辅助检查]1.X线检查可观察腕关节有否骨性异常。

2.电生理检查有无神经损害征。

[诊断要点]1.中年妇女逐渐出现桡侧三指麻木、疼痛、乏力。

2.查体发现拇、示、中指感觉异常,大鱼际萎缩,腕部Tinel征、Phalen征阳性多可确诊。

3.电生理检查有神经损害征。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患者有无职业病史。

2.手部感觉异常的部位、范围,有无肌肉萎缩以及Tinel征及Phalen征。

3.X线及电生理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理]1.疾病早期者,用夹板或石膏托置腕关节于中立位。

2.药物治疗,处方:

扶他林缓释片,75mg×30片,用法:75mg,口服,一天1次

3.腕管封闭,处方如下:

醋酸强的松龙25mg+2%普鲁卡因2—4ml,用法:注入腕管内,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用前皮试

4.有下列情况者应住院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无效;(2)病程较久,影响工作生活;(3)大鱼际肌明显萎缩。手术方法包括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神经松解术等。

二、肘管综合征

本病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其病因主要包括:(1)肘外翻,为本病最常见原因,多发生于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损伤后,此时尺神经张力增加,如反复摩擦可产生创伤性炎症或变性;(2)因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尺神经半脱位;(3)肱骨外上髁骨折,骨块下移压迫尺神经;(4)尺神经沟附近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压迫尺神经。

[问诊要点]1.有无外伤史,部分患者有肘部外伤史。

2.病程长、进展缓慢,早期出现手背尺侧、小鱼际、小指及环指尺侧半麻木、刺痛、感觉异常。

3.病情进展可出现手指收展不灵活,写字、系扣、使筷子等精细动作不便。

[体检要点]1.尺神经支配的皮肤痛觉过敏或减退,以环指尺侧半和小指最典型。

2.尺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肌力减弱或瘫痪。

3.手内在肌如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呈爪形手或瘫痪。

4.肘后尺神经粗大,叩击神经干Tinel征阳性。

5.部分患者有肘外翻畸形、肘部骨赘或肿块。

[辅助检查]1.X线检查常有肘外翻畸形、局部移位骨块或异常骨化。

2.电生理检查肘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肌电图异常。

[诊断要点]1.逐渐出现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

2.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无力。

3.肘部检查发现肘外翻等异常表现及尺神经增粗,Tinel征阳性。

4.电生理检查示肘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肌电图异常。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患者有无外伤史和手部畸形。

2.手部感觉异常的具体范围,哪些肌肉无力或萎缩,有无肘部畸形或肿块,尺神经是否增粗及Tinel征检查情况。

3.X线及电生理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理]本病患者均应住院行尺神经前置术。

三、旋后肌综合征

桡神经的深支行经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压迫,是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病因包括:(1)前臂频繁旋转,如木工等使Frohse腱弓紧张压迫神经;(2)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非感染性炎症使Frohse腱弓处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3)旋后肌处占位性病变;(4)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内行径异常。

[问诊要点]1.患者前臂近端疼痛,甚至夜间痛醒。

2.伸指无力。

[体检要点]1.肘关节前外侧面桡骨小头附近之Frohse腱弓处有压痛。

2.伸拇、伸指和拇外展功能障碍,或肌力减退。

3.前臂伸肌群肌肉萎缩。

4.旋后抗阻力试验能诱发局部疼痛。

[辅助检查]电生理检查可见桡神经深支支配的各肌失神经改变和前臂段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而感觉传导速度正常。

[诊断要点]1.患者前臂近端疼痛,伸指无力,桡骨小头附近之Frohse腱弓处压痛。

2.电生理检查有相应改变,可诊断本症。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有无外伤等诱因。

2.应记录前臂疼痛的部位,无力或瘫痪的肌肉,有无虎口区感觉异常。

3.电生理检查情况。

[门急诊处理]1.对早期病例可试行局部石膏固定制动、理疗、局封疗法。

2.多数患者需住院行神经探查术,切开旋后肌腱弓减压,必要时做神经束间松解术。

四、梨状肌综合征

本病在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是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的一种综合征。本症病因包括:(1)臀部外伤后局部粘连,瘢痕形成,卡压坐骨神经;(2)注射药物使梨状肌变性,纤维挛缩;(3)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压迫坐骨神经;(4)坐骨神经行径变异,穿行于梨状肌内,肌肉收缩导致神经慢性损伤。

[问诊要点]1.有坐骨神经痛,疼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

2.下肢无力出现晚,且多不严重。

[体检要点]1.小腿或足部皮肤感觉异常。

2.小腿肌肉可有萎缩,伴有疼痛性跛行。

3.臀部压痛处Tinel征阳性。

4.“4”字试验予外力抵抗可诱发坐骨神经痛。

5.有时臀部可扪及索条状纤维瘢痕或团块状骨痂。

[辅助检查]1.X线检查有髋臼骨折病史者可显示移位的骨块或增生的骨痂。

2.电生理检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诊断要点]1.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

2.下肢无力,臀部压痛,Tinel征阳性,外力拮抗“4”字试验时诱发坐骨神经痛。

3.排除腰部疾患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诊断本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而“4”字试验阴性。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临床症状和典型的体征。

2.记录鉴别诊断的内容:(1)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直腿抬高与加强试验阳性,而“4”

字试验阴性。(2)神经鞘膜瘤表现为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确诊常需术后病理结果证实。

[门急诊处理]1.早期梨状肌综合征可经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具体方法包括:

(1)理疗。

(2)局部封闭治疗。处方:

醋酸强的松龙25mg+1%普鲁卡因2—4ml,用法:痛点注射(但应避免注入坐骨神经内),用前皮试2.当患者病变局部形成较重的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时,应住院手术治疗。

(陈亮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