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49

第49章 脑寄生虫感染

(第一节)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是人体感染了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后者侵入脑内所引起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脑寄生虫病。

[问诊要点]1.有吃“米猪肉”及排绦虫节片病史。

2.有癫痫发作或智力障碍。

3.可有颅内高压表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

[体检要点]1.全身皮下和舌下有结节,黄豆大,软而韧,活动度好。

2.眼底视乳头水肿以及依病灶所在部位不同而出现的各种相应脑受压症状,如失语(优势半球的颞叶)、偏盲(枕叶)、偏瘫(顶叶)。

[辅助检查]1.部分患者血和脑脊液白细胞、嗜酸性细胞增多。

2.囊虫免疫试验(间接血凝、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

3.大便检查可见成虫节片,镜下可见虫卵。

4.CT、MRI:(1)脑实质型,早期为脑炎表现,之后为多发小囊,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0.5—1cm大小),可出现多发结节和环状强化,慢性期为多发钙化灶。(2)脑池与蛛网膜下腔型,继发脑积水表现。(3)脑室型,脑室内囊性低密度区。

[诊断要点]1.有慢性颅高压或有癫痫发作或精神、智力障碍。

2.查体有囊虫结节,囊虫免疫试验阳性。CT、MRI可做定位诊断。

[病历记录要点]1.有无吃“米猪肉”史,有无皮下结节。

2.有无颅高压以及局灶性症状。

3.CT、MRI结果,大便及血常规结果。

[门急诊处理]1.一般情况下无局灶性神经损害者,应用驱绦治疗。处方如下:

雷神丸,120g,用法:20g,口服,一天2次,连服3天或,南瓜子+槟榔,50—90g,早晨空腹口服或,吡喹酮,10mg×6片,用法:10mg,口服,一天3次,连服2天或,丙硫咪唑(肠虫清),每天20mg/kg,分2次服,连服10天2.有颅高压症状者予脱水药物及激素,处方如下:

(1)地塞米松10mg,用法:静脉注射,一天1次

(2)20%甘露醇250ml,用法:静脉滴注,一天1次

3.有局灶性神经损害者,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

(第二节)脑血吸虫

脑血吸虫病是人体感染血吸虫后,虫卵和毒素侵入脑组织所致的并发症,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

[问诊要点]1.有血吸虫病或疫水接触史,或曾在流行区居住。

2.有头痛、呕吐、高热、嗜睡、昏迷等表现。

3.可有局灶性症状,如癫痫、偏瘫、失语。

[体检要点]1.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高热、脑膜刺激征。

2.慢性期多为局灶性症状,如偏盲、偏瘫、失语。

[辅助检查]1.环卵沉淀试验(COPH),冻干血细胞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阳性。

2.大便可找到虫卵。

3.血常规可见嗜酸性细胞计数增加。

4.CT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或脑萎缩性改变。

[诊断要点]1.有血吸虫病史或疫水接触史。

2.COPH、IHA、ELSA阳性。

3.CT扫描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或脑萎缩性改变。

[病历记录要点]1.血吸虫病史或疫水接触史。

2.有无急性脑膜炎症状或局灶性症状。

3.COPH、IHA、ELSA或大便常规及血常规的结果。

4.CT结果。

[门急诊处理]1.一般情况下口服吡喹酮治疗,处方如下:

急性期,吡喹酮总剂量为120mg/kg,分4天,12次服完慢性期,吡喹酮40mg/kg顿服2.血吸虫肉芽肿较大,引起明显颅内压增高或急性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循环阻塞者,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

(第三节)脑肺吸虫病

脑肺吸虫病是由于肺吸虫成虫侵入脑组织后所致的一种脑寄生虫病,青壮年多发,男性较多见。

[问诊要点]1.有生吃或吃半生不熟的蟹类或蝲蛄的病史。

2.有慢性咳嗽和咳铁锈色痰。

3.可有头痛和癫痫发作。

[体检要点]1.可有脑膜刺激征。

2.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各种局灶症状如偏瘫、失语、偏盲。

[辅助检查]1.痰液检查见虫卵,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

2.血液和脑脊液嗜酸性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多,偶可检出虫体。

3.CT见颅内有多灶大小不等、不规则、低密度病灶。

[诊断要点]1.来自肺吸虫流行区,有生食蟹类或蝲蛄史,有肺部症状。

2.任何体液中发现虫卵;血液、脑脊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3.CT的结果。

[病历记录要点]1.肺部症状。

2.有无生食蟹类及蝲蛄史。

3.血常规、脑脊液常规,肺吸虫皮内试验结果,痰液检查结果。

4.CT结果。

[门急诊处理]

1.病因治疗。处方如下:

吡喹酮,总剂量120—150mg/kg,2—3天服完,每天量分2—3次口服或,硫双二氢酚(别丁)成人1g,一天3次,口服,连续20—30天

(儿童50mg/kg,每天分3次口服,连续20—30天)

2.有下列情况者收住入院,手术治疗:(1)明显颅高压表现或脊髓压迫表现;(2)病变局限,定位明确;(3)病情不断恶化,提示有成虫在活动。

(第四节)脑包虫病

脑包虫病称脑棘球蚴虫病,是人体感染了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后者侵入人脑形成囊肿所致。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多见于畜牧区。

儿童发病率高。

[问诊要点]1.有无牲畜接触史。

2.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3.有无局灶性症状,如癫痫、偏瘫、失语。

[体检要点]1.有视乳头水肿,颈项强直等颅高压症状。

2.有各种局灶症状如偏瘫、失语、偏盲。

[辅助检查]1.血常规嗜酸性细胞增多。

2.包虫补体结合试验或皮内试验阳性。

3.CT见脑内边界清楚锐利的类圆形巨大囊性病灶,无水肿,有明显占位表现。

[诊断要点]1.有牲畜接触史。

2.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3.包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4.CT查见上述特征性表现。

[病历记录要点]1.牲畜接触史。

2.临床症状和体征。

3.补体结合试验结果。

4.CT结果。

[门急诊处理]本病患者应住院手术摘除,目前尚无杀灭包虫的药物。

(王中黄煜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