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7882500000015

第15章 危重病护理(1)

280.何谓危重病医学?

答: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CCM)是一门研究危重病症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的科学,在治疗中突出应急治疗措施。CCM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狭义的CCM所涉及的主要是急性危重病人,包括由于各种疾病或创伤等所引起的机体内环境严重失衡、单个或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者,而广义的CCM则包括一切随时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疾病或综合征。因此,广义的CCM包含了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EM)的内容,EM与CCM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分工的邻近学科。

281.何谓重症监护病房(ICU)?

答: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应用先进的技术对疾病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282.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任务是什么?

答:运用危重症医学理论,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病人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283.重症监护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早期发现问题;②有效应用问题式医学记录;③监测措施和结果显示;④支持性和预防性监护;⑤重视病人社会、心理和其他方面的需要;⑥正确理解危重症监护的限度。

284.重症监护的目标是什么?

答:最大限度地保障病员生命安全,有效地提高危重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残和病死率。

285.重症监护护士的角色有哪些?

答:危重症病人直接照顾的给予者、教育者、协调者,病人代言人。

286.重症护理的责任有哪些?

答:对病人(和家庭)、同事、社会、护理实践、护理专业负责。

287.ICU的服务对象有哪些?

答:ICU的服务对象是危重病人。危重病人是指来自各临床科室的呼吸、循环、代谢等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或可能发生急性功能不全、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288.ICU的管理特点有哪些?

答:ICU的管理特点是强化与集中。强化指对病人的监测和治疗等各方面都持续、准确、强而有力。要实现强化管理必须集中,要集中人力、物力、各种最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设备,应用现代医学最新医疗思想和生物医学工程最新成果。

289.重症护理的理想成效有哪些?

答:①感染率下降;②住院天数减少;③病死率降低等。

290.ICU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有哪些?

答:①环境物资配备的质量管理;②人力配备的质量管理;③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④医护成效的质量管理。

291.ICU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①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②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③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292.ICU病人外出检查制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①根据医嘱,在检查前评估病人病情,及时告知病人及家属;②检查全程须有医护人员陪同;③根据检查项目要求,做好检查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必要时备好抢救药物及用品;④在离开ICU前认真核对,包括医嘱、病人识别标志、检查项目及部位无误,与清醒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安抚病人的紧张情绪;⑤在检查过程中需认真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注意保暖并保证各种管路通畅及仪器正常运行;⑥如发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置后再行检查,或根据病情停止检查;⑦检查完毕返回ICU后,护士妥善安置病人并做好详细记录。

293.心电监护导联放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应选择P波明显的导联,如Ⅱ导联,V1导联等;②既往有或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应以全导联心电图为基础,选择最佳监护导联;③任何导联的QRS波振幅应足以触发仪器自身设置的心率计算敏感度;④为了在需要时便于除颤电极板放置,必须留出并暴露病人的心前区;⑤避免干扰造成的伪差,常见有:病人活动时可产生与心室颤动相似的心电波畸形或粗条基线,若电极松脱则显示一条直线;⑥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图像显示的清晰程度随时更换;⑦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护心率、心律的变化,若需分析ST段异常或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心电图检查。

294.心电监护常见故障及原因有哪些?

答:①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可能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裂开折断或导电糊干涸等;②基线漂浮:可能原因为病人活动或电极固定不良;③心电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离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相应的体表;④严重的肌电干扰:如电极放于胸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可以产生肌电干扰。

295.心脏复律术的复律方式及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①体外电复律:非同步电复律,仅适用于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除外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其他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用于择期电复律者。②体内除颤:主要用于胸外科手术紧急复律或开胸心肺复苏时。

296.何谓IABP?其工作原理有哪些?

答:IABP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导管、气泵、压力测定系统和心电触发系统。IABP工作原理:舒张早期主动脉内压力开始下降时,球囊迅速充盈,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舒张末期主动脉瓣开放之前球囊快速回缩,主动脉舒张末压急剧下降,降低左室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增加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297.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有哪些?

答:①舒张早期压力升高:明显增加心脏、脑和内脏器官的舒张期灌注;②舒张末期压力降低:使左心室的射血阻力降低,后负荷下降,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减少,降低心肌氧耗;③辅助后收缩压降低:辅助后的收缩压略低于原收缩压,进一步降低室壁张力,降低心肌氧耗;④冠状动脉灌注增加:心室后负荷降低,心室收缩末容积减少,导致心室舒张期压力降低,也可部分增加冠状动脉灌注;⑤心排血量增加:由于左心室后负荷明显降低,降低了左心射血阻力,使心输出量增加。

298.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的监护要点有哪些?

答:①无菌敷料包扎插管部位,并妥善固定伤口敷料,24小时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反搏导管妥善固定于病人大腿上,防止脱位。②体位和活动:病人绝对卧床,鼓励和协助病人在允许的范围内多移动。插管侧大腿弯曲不应超过30°角,床头抬高也不应超过30°。③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鼓励安慰病人,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④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每15~60分钟评估并记录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对IABP支持治疗的反应。⑤主动脉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血管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如突然剧烈疼痛、低血压、心动过速、血色素下降、肢体末梢凉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⑥下肢缺血预防:下肢缺血发生率在5%~19%之间,加强置管侧肢体的观察,如脉搏、皮肤颜色、感觉、肢体运动、皮肤温度等,并进行左右下肢的对照观察。⑦预防血栓、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注意要把主动脉气囊反搏泵因故障不工作的时间控制在15min内,1∶3IABP不超过1h。⑧预防感染。⑨保持最佳的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效果。⑩其他治疗:在实施IABP期间,应同时执行其他有关治疗,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纠正心律失常、呼吸机治疗等。

299.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有哪些?

答: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可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无创是指通过传统的袖带听诊、震荡控制描记器来进行血压监测,简单可行,临床多采用,但对于危重病人不够准确;有创是指通过动脉置管直接监测动脉血压,能够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情况,对于血管痉挛、休克、体外循环转流的病人其测量结果更为可靠。

300.如何分析动脉波形?

答:正常动脉压力波形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正常值60~90mmHg。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测量位置距离主动脉越远,压力越高;测量位置距离主动脉越远,波形中重搏切迹越不明显。

301.何谓体外膜肺氧合(ECMO)?

答:体外膜肺氧合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或体外循环机将血液灌入体内,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的病人进行有效支持,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302.何谓休克?

答:休克是全身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器官灌注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有效循环血量明显降低和器官组织低灌注是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组织缺氧是休克的本质,其最终结果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格来说,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303.对休克病人临床观察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答:①意识状态;②肢体温度和色泽;③血压;④心率或脉率;⑤尿量;⑥呼吸;⑦体温。

304.与组织缺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组织缺氧的原因为氧输送减少、氧耗增加和组织用氧障碍。氧输送减少是导致组织缺氧的主要原因。氧输送指数=动脉血氧含量×心脏指数,动脉血氧含量=1.34×H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0031×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及SaO2尤其是SaO2、Hb质和量、心脏指数是影响氧输送的主要因素。氧耗增加可引起组织缺氧。常见于严重感染、高热、剧烈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组织氧利用障碍也是造成组织缺氧的原因之一。主要见于氰化物中毒、硫化氢中毒、休克引起组织细胞功能障碍等。305.何谓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有哪些?

答: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有:①上呼吸道梗阻;②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③气道分泌物潴留;④实施机械通气提供与呼吸机连接的通道。

306.常见的人工气道类型有哪些?

答:人工气道包括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上人工气道包括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有助于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下人工气道,是最常用的人工气道,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根据插管途径不同可以分为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

307.心肺复苏时应采用什么方式建立人工气道?

答:心肺复苏需要争分夺秒,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要求简洁、迅速、有效。目前常用的手段包括:经口气管插管、面罩及食管阻塞器、环甲膜切开术。经口气管插管简洁、方便,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是心肺复苏条件下建立人工气道的首选方法。对于插管困难的病人,可采用面罩及食管阻塞器,可实施正压通气。环甲膜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多用于气管插管困难或无插管条件时。

308.人工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答:人工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导管扭曲;气囊疝出而嵌顿导管远端开口;痰栓或异物阻塞管道;气道坍陷;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气管侧壁或支气管。一旦发生气道梗阻,应采取以下对策:调整人工气道位置;抽出气囊气体;试验性插入吸痰管。如气道梗阻仍不缓解,则应立即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然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

309.建立人工气道后导致气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医源性因素:往往与吸痰管抽吸引起气道损伤有关;②肺部感染、支气管肺炎和坏死性肺炎均可导致气道、肺内出血;③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出现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当反复气道抽吸或存在出血倾向时,病人气道可涌出大量鲜红色血痰;④少数病人可因肺栓塞而出现肺出血;⑤气管导管和气管切开管气囊压迫腐蚀气道,可引起出血(最为严重的是,气囊压迫腐蚀引起无名动脉破裂出血,此种情况病死率极高);⑥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常常出现气道出血。

310.何谓人工气道的意外拔管?

答:指无拔管指征的病人,人工气道意外脱出。

311.人工气道的意外拔管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常见原因包括:病人烦躁或意识不清而意外拔管、固定不当、呼吸机管道牵拉及气管切开管过短等。

312.人工气道意外拔管的危害有哪些?

答:人工气道意外拔管后病人可能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病人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均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应紧急处理。

313.人工气道意外拔管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哪些?

答: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气管切口3~5日内者,气管切开窦口尚未形成,气管切开管难以重新插入,可先行经口气管插管。对于气管插管困难者,可用简易呼吸囊面罩加压给氧,为进一步处理赢得时间。

314.气管插管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①喉头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等;②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③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易造成动脉瘤损伤出血;④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难以从插管内清除者,应行气管切开置管;⑤颈椎骨折、脱位者。

315.气管内插管的物品准备有哪些?

答:准备气管插管包或插管盘,含以下物品:①喉镜,由喉镜柄和喉镜片组成;②气管导管和管芯,多用带气囊的硅胶管;③喷雾器(内装1%丁卡因或其他局麻药)、插管钳、吸引装置、牙垫、胶布、消毒凡士林等。

316.如何判断气管导管是否在气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