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难经(四库全书)
7881300000014

第14章

谓诸府为清净之处者,其说非也。今大肠、小肠、胃与膀胱,各有受任,则非阳之清净矣。各为五藏之府,固不得而两名也。盖诸府体为阳而用则阴,经所谓浊阴归六府是也。云诸府皆阳,清净之处,唯胆足以当之。

小肠谓赤肠,大肠谓白肠,胆者谓青肠,胃者谓黄肠,膀胱者谓黑肠,下焦之所治也。

此以五藏之色,分别五府,而皆以肠名之也。“下焦所治”

一句属膀胱,谓膀胱当下焦所治,主分别清浊也。

三十六难曰: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

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

肾之有两者,以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也。男子于此而藏精,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也;女子于此而系胞,是得精而能施化,胞则受胎之所也。原气,谓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也。此篇言非皆肾也,三十九难亦言左为肾,右为命门,而又云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则一尔。故《项氏家说》引沙随程可久曰:北方常配二物,故惟坎加习,于物为龟为蛇,于方为朔为北,于大玄为罔为冥。《难经》曰:藏有一,而肾独两,此之谓也。 此通三十八、三十九难诸篇,前后参考,其义乃尽。

三十七难曰:五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可晓与否?

然。五藏者,当上关于九窍也,故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黑白矣;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知五音矣。

谢氏曰:本篇问五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答文止言五藏通九窍之义,而不及五藏之发起,恐有缺文。愚按五藏发起,当如二十三难流注之说,上关九窍,《灵枢》作七窍者是,下同。

五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

此二句,结上起下之辞。五藏阴也,阴不和则病于内;六府阳也,阳不和则病于外。

邪在六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此与《灵枢》十七篇文大同小异。

或云:二十八难“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十二字当为此章之结语。盖阴阳之气,太盛而至于关格者必死。若但受邪气畜则宜砭射之。其者,指物之辞,因上文六府不和,及邪在六府而言之也。

经言气独行于五藏不营于六府者,何也?

然。夫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藏,阳脉营于六府,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藏府,外濡于腠理。

此因上章“营”字之意,而推及之也。亦与《灵枢》十七篇文大同小异。所谓气独行于五藏不营于六府者,非不营于六府也,谓在阴经则营于五藏,在阳经则营于六府。脉气周流,如环无端,则无关格覆溢之患。而人之气内得以温于藏府,外得以濡于腠理矣。四明陈氏曰:府有邪则阳脉盛,藏有邪则阴脉盛。阴脉盛者,阴气关于下。阳脉盛者,阳气格于上。然而未至于死。阴阳俱盛,则既关且格,格则吐而食不下,关则二阴闭不得大小便而死矣。藏府气和而相营,阴不覆,阳不溢,又何关格之有?

三十八难曰:藏惟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三焦主持诸气,为原气别使者,以原气赖其导引,潜行默运于一身之中,无或间断也。外府指其经为手少阳而言,盖三焦外有经而内无形,故云。详见六十六难。

三十九难曰:经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何也?

然。六府者,正有五府也。五藏亦有六藏者,谓肾有两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

府有五者,何也?

然。五藏各一府,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属于五藏,故言府有五焉。

前篇言藏有五,府有六,此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以肾之有两也。肾之两,虽有左右命门之分,其气相连,实皆肾而已。府有五者,以三焦配合手心主也。合诸篇而观之,谓五藏六府可也,五藏五府亦可也,六藏六府亦可也。

四十难曰:经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

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四明陈氏曰:臭者心所主,鼻者肺之窍,心之脉上肺,故令鼻知香臭也。耳者,肾之窍,声者肺所主,肾之脉上肺,故令耳能闻声也。愚按越人此说,盖以五行相生之次而言,且见其相因而为用也。

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

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四明陈氏曰:五藏之相生,母子之道也。故肾为肝之母,属阴中之太阴;心为肝之子,属阳中之太阳。肝之位,切近乎肾,亦不远乎心也。愚谓肝有两叶,应东方之木。木者,春也,万物始生,草木甲拆两叶之义也。越人偶有见于此,而立为论说,不必然,不必不然也。其曰太阴、太阳,固不必指藏气及月令而言,但隆冬为阴之极,首夏为阳之盛,谓之太阴、太阳,无不可也。凡读书要须融活,不可滞泥,先儒所谓以意逆志,是谓得之,信矣。后篇谓肝左三叶,右四叶,此云两叶,总其大者尔。

四十二难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

然。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

回肠,即大肠。广肠,肛门之总称也。

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

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十四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二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太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此篇之义,《灵枢》三十一、三十二篇皆有之,惟越人并为一篇。而后段增入五藏轻重,所盛所藏,虽觉前后重复,不害其为丁宁也。但其间受盛之数各不相同,然非大义之所关,姑阙之以俟知者。

四十三难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

然。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此篇与《灵枢》三十篇文大同小异。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皆尽也。故曰: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依,此之谓也。

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

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冲,冲要之冲。会厌,为咽喉嗌会合也。厌,犹掩也,谓当咽物时,合掩喉咙,不使食物误入,以阻其气之嘘吸出入也。

贲,与奔同,言物之所奔向也。太仓下口,胃之下口也,在脐上二寸,下脘之分。大肠、小肠会在脐上一寸水分穴。下极,肛门也。云魄门,亦取幽阴之义。

四十五难曰:经言八会者,何也?

然。府会太仓,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太仓,一名中脘,在脐上四寸,六府取禀于胃,故为府会。

季胁,期门穴也,在大横外,直齐季胁端,为脾之募,五藏取禀于脾,故为藏会。足少阳之筋,结于膝外廉,阳陵泉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又胆与肝为配,肝者筋之合,故为筋会。绝骨,一名阳辅,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诸髓皆属于骨,故为髓会。膈俞在背第七椎下,去脊两旁各一寸半,足太阳脉气所发也。太阳多血,入(又)血乃水之象,故为血会。大杼在项后第一椎下,脊去西(两)旁各一寸半。太渊在掌后陷中动脉,所谓寸口者,脉之大会也。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即膻中,为气海者也,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热病在内者,各视其所属而取之会也。谢氏曰:“三焦”当作“上焦”。四明陈氏曰:髓会绝骨,髓属于肾,肾主骨,于足少阳无所关,脑为髓海,脑有枕骨穴,则当会枕骨,绝骨误也。血会鬲俞,血者心所统,肝所藏,鬲俞在七椎下两旁,上则心俞,下则肝俞,故为血会。骨会大杼,骨者髓所养,髓自脑下,注于大杼,渗入脊心,下贯尾,渗诸骨节,故骨之气,皆会于此,亦通。古益袁氏曰:人能健步,以髓会绝骨也,肩能任重,以骨会大杼也。

四十六难曰:老人寤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

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老人之卧而不寐,少壮之寐而不寤,系乎荣卫血气之有馀不足也。与《灵枢》十八篇同。

四十七难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

《灵枢》第四篇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上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口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大热甚寒,不能胜之也。愚按手之三阳,从手上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手之三阴,从腹走至手,足之三阴,从足走入腹。此所谓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至上头耳也。

四十八难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

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此脉之虚实也。出者为虚,是五藏自病,由内而之外,东垣家所谓内伤是也。入者为实,是五邪所伤,由外而之内,东垣家所谓外伤是也。言者为虚,以五藏自病,不由外邪,故惶惶而不妨于言也。不言者为实,以人之邪气内郁,故昏乱而不言也。缓者为虚,缓,不急也,言内之出者徐徐而迟,非一朝一夕之病也。急者为实,言外邪所中,风寒温热等病,死生在五六日之间也。此病之虚实也。诊,按也,候也,按其外而知之,非诊脉之诊也。濡者为虚,牢者为实,《脉经》无此二句,谢氏以为衍文。杨氏谓:按之皮肉柔濡者为虚,牢强者为实。然则有亦无害。夫按病者之处所,知痛者为实,则知不痛而痒者非实矣。又知外痛内快,为邪盛之在外,内痛外快,为邪盛之在内矣。大抵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诊之虚实也。

四十九难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

然。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是正经之自病也。

心主思虑,君主之官也,故忧愁思虑则伤心。肺主皮毛而在上,是为嫩藏,故形寒饮冷则伤肺。肝主怒,怒则伤肝。脾主饮食及四肢,故饮食劳倦则伤脾。肾主骨而属水,故用力作强、坐湿入水则伤肾。此盖忧思恚怒、饮食动作之过而致然也。夫忧思恚怒、饮食动作,人之所不能无者,发而中节,乌能为害?

过则伤人必矣。故善养生者,去太去甚,适其中而已。昧者拘焉,乃欲一切拒绝之,岂理也哉?此与《灵枢》第四篇文大同小异,但“伤脾”一节,作“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不同尔。

谢氏曰:饮食劳倦,自是二事。饮食得失,饥饱失时;劳倦者,劳形力而致倦怠也。此本经自病者,病由内作,非外邪之干,所谓内伤者也。或曰:坐湿入水,亦从外得之也。何为正经自病?

曰:此非天之六淫也。

何谓五邪?

然。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风,木也,喜伤肝。暑,火也,喜伤心。土爰稼穑,脾主四肢,故饮食劳倦,喜伤脾。寒,金气也,喜伤肺。《左氏传》狐突云:金,寒是也。湿,水也,喜伤肾,雾雨蒸气之类也。此五者,邪由外至,所谓外伤者也。谢氏曰:脾胃正经之病,得之劳倦。

五邪之伤,得之饮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

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此以心经一部设假令而发其例也。肝主色,肝为心邪,故色赤身热,脉浮大,心也;胁痛脉弦,肝也。

何以知伤暑得之?

然。当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

故知心病,伤暑得之,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心主臭,心伤暑而自病,故恶臭,而证状、脉诊,皆属乎心也。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

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为酸,入心为苦,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为甘。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脾主味,脾为心邪,故喜苦味。身热,脉浮大,心也;体重嗜卧,四肢不收,脉缓,脾也。“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二句,于上下文无所发,疑错简衍文也。

何以知伤寒得之?

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入肾为呻,自入为哭。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涩。

肺主声,肺为心邪,故谵言妄语。身热,脉浮大,心也;恶寒喘咳,涩,肺也。

何以知中湿得之?

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湿,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肾主湿,湿化五液。肾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身热,脉大,心也;小腹痛,足胫寒,脉沉濡,肾也。凡阴阳、藏府、经络之气,虚实相等,正也;偏虚偏实,失其正也,失其正则为邪矣。

此篇越人盖言阴阳、藏府、经络之偏虚偏实者也。由偏实也,故内邪得而生;由偏虚也,故外邪得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