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胎教百问百答
7880600000011

第11章 汤普森母鼠实验证明了什么?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汤普森,为了观察妊娠期间长期情绪紧张对后代的影响,曾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试验场所是一只大箱子,中间用一道门隔开,实验对象是5只雌性小白鼠。第一步,把5只母鼠放在一个隔间内;按响蜂鸣器并通上强电流,同时打开隔门,让母鼠们跑到无电击的另一间内躲避。如此训练多次,直到母鼠产生条件反射,即使不通电,只要蜂鸣器一响,母鼠们也争相躲避。然后进行第二步:实验交配,使5只母鼠妊娠。第三步,将受孕母鼠放回曾受电击的隔间中,把通向安全间的门关闭,以后每天3次给母鼠放蜂鸣声,但不击电,使5只母鼠在怀孕期间始终处于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一直持续到小鼠出生为止。

这项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呢?汤普森用30只实验组母鼠所生的小鼠与对照组(正常怀孕)母鼠生下的30只小鼠做了比较测验。测验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生后的30~40天,将两组小鼠放在空地上,按移动距离来计算它们在同一时间的活动量,结果发现实验组小鼠呆板、不活泼,活动量也小得多。第二次测验是在生后130~140天,把小鼠放在一条巷道的一端,在另一端放上食物,记录小鼠沿巷道取食的时间,结果是实验组走走停停,左顾右盼,时间比对照组长得多。

汤普森母鼠实验证明,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是密切相关的。母鼠怀孕后持续情绪不安,将使后代胆小脆弱,情绪不稳,行动呆板,举止畏缩。人也许不会胆小如鼠,但人的生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也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心情宁静、舒畅的母亲和一个心情紧张、忧虑的母亲所怀的孩子,肯定生活在两个大不相同的天地里。两者血液的化学成分、激素水平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都不相同,这就是由汤普森母鼠实验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