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认真
784000000021

第21章 认真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1)

认真的人绝不会安于现状

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的价值就会贬值,被一个又一个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做着看似卑微的工作,人们对你不屑一顾,而明天,你可能通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修养的升华,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时代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只有抱着不断超越平庸,绝不安于现状的心态,不断实现自我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成为职场中的常胜者。

约翰·伍迪是一位成功的体育教练。年轻时,他多次参加奥运会,累计得过十枚金牌。在他执教的二十多年里,又培养了十一位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你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一天,在一次训练的过程中,他的一个学生问他。“不安于现状,永远追求新高度。”约翰·伍迪说。

约翰·伍迪认为,作为一个运动员,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安于现状,都可能导致运动生涯的终止。比如,一个运动员如果取得地区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全国冠军;当他取得全国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当他取得一项世界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下一项世界冠军。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经常这样教导我的队员。”约翰·伍迪说,“他们没有让我失望。”事实上,整个世界都是竞技场,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投入到比赛中了。比学习成绩,比工作成果,比事业成就,比家庭幸福……成功的人,总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

有两个人骑着骆驼行走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里,他们的目的地是沙漠另一边的一个小城镇。他们带了好几壶水和好几袋食物,足够几天的供应。

“我们应该加快前进速度,不然会被困在沙漠里。”进入沙漠的第二天,其中一个人觉得走得太慢了,便对另一个人说。

“怕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水和食物,慢慢走吧。”另一个人说。

提议走快一点的那个人听了,觉得有道理,也放弃了走快一点的想法。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一场风暴袭来,两个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水、食物、行李都被风暴卷走了,骆驼也失踪了。

这一下,他们不能再慢慢走了。第三天,他们开始拼命地奔跑,可惜的是,由于无水无食,又辨别不清方向,最终没有走出大沙漠。

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的总裁说过,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你没有发现危险到来的时候。其实,每一个组织以及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随时遭遇类似于“风暴”的不可控事件,这些事件会毁掉一切,让没有准备的、安于现状的人陷入绝境。

即使没有狂风大浪,你所处的境况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安于现状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梦想,当你从梦中醒来时,你会发现原来所拥有的一切,都已经随风而逝。因此,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主动变化,在“现状”变化之前就做好准备,如果等“现状”变化了再变化,一切都晚了。

有一个叫李洋的人,他曾经在一家合资企业任首席财务官。在成为首席财务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卖命,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为财务部经理,第二年提拔为首席财务官。

坐上首席财务官职位后,拿着丰厚的薪水,驾着公司配备的专车,住着公司购买的华宅,他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他的工作热情却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面。

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公司里,我已经到达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了。”李洋认为公司的CEO是董事长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够做到首席财务官就到达顶点了。

他在首席财务官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一点值得一提的业绩。朋友善意地提醒他:“应该上进一点了,没有业绩是危险的。”

没想到,李洋竟然说:“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了我李洋,老板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他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丰厚的薪水永远属于我,车子永远属于我,房子永远属于我,没有人可以夺去,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代我。

的确,公司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李洋。然而,他的糟糕表现,还是让老板动了换人的念头。终于,在一个清晨,李洋驾着车,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优越感十足地迈着方步踱进办公室里,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份辞退通知书。

被辞退了,丰厚的薪水没了,车子不得不还给公司。而且,他还从舒适的房子里搬了出来,不得不去租一间小得可怜的、上厕所都不方便的小套间。

李洋以为自己不可替代,事实上,天底下人才多得是。就在他被辞退的当天,公司就新招聘了一位首席财务官。

“功臣”依然失业了。李洋不思进取而失去优越的“现状”,是不值得同情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安于现状的人最终面临的只有被淘汰。无论是什么职位,如果你安于现状的话,都逃不了职位被人抢走,或者“铁饭碗、金饭碗”被打破的可能。

事实上,在很多企业里,“功臣”都因为安于现状而失败。这些“功臣”们在失败到来时,常常埋怨老板“不念旧情、忘记过去”,却没有想过,自己虽然昨天是“功臣”,可今天已经成了浪费企业资源的罪人了。

要避免类似于李洋那样的遭遇,有两点是必须记住的:

第一,努力奋斗,不断改变自己的“现状”。

第二,过去的成绩只能属于过去。不管是如何功勋卓著的“功臣”,在你不能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时候,你就是一文不值的。老板不可能因为你昨天干得好,就把你一直养下去。

只有不断超越平庸,永远不安于现状,你才会在职场上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阅读思考:

1. 李洋的遭遇是否值得同情?为什么?

2. 你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吗?

拖延和懒惰与认真者无缘

马利欧企业的创始人马利欧,多年来每天工作18小时。他说:“每周只工作40小时的人,不会太有出息。”

他的工作哲学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在保持竞争力不落人后,星期六与星期日拿来超越他人。”

拖延和懒惰是与认真者无缘的,因为他们知道拖延和懒惰让一个人逐渐步入平庸。但是,在一些失败的企业里,拖延和懒惰却是一种普遍现象,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当最坏的情形到来之前,比如巨额亏损、破产等,一些职员总有心情靠在舒适的椅子上品咖啡。而一旦取得一点成绩,他们就会趾高气扬:

“我们的销售比上个月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我的业绩比前任明显提高了!”

“形势一片大好嘛,我们应该受到表扬!”

当老板提出如果做一些改善工作,业绩会更好时,他们便会说:“这个业绩已经很不错了,你看某某企业和某某公司,比我们差得远哩。”

在年度计划会上,当老板提出新的目标任务时,他们便会据理力争,以求目标定得更低、更容易完成。在年终述职报告中,他们会为自己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找一大堆借口,以表明自己已经尽力了。如果是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点超额完成任务,他们便会翘尾巴,把已经过去的一年的市场环境描绘得万分恶劣,以证明自己取得的那一丁点儿成绩其实是来之不易的。

这些人等于平庸,骨子里喜欢偷懒。他们不是因为不想要更好的业绩,而是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汗水。

人的惰性是一种可怕的精神腐蚀剂,它可以让人整天无精打采,生活消极颓废,甚至使人性低落到不如其他动物的层次。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就曾经说过:“懒惰就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我们的身体。”而萧伯纳则说:“懒惰就像一把锁,锁住了知识的仓库,使你的智力变得匮乏。”

在工作中,拖延时间是一种恶劣的行为,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他自己在工作中从不拖延时间,很少有人承认正是这种拖延的行为使自己渐渐对工作产生了惰性。

恩科公司的总裁约翰·钱伯斯先生对此评论说:“拖延时间常常是少数员工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拖延时间,我们的工作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完成。通过暂时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知道,因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必然对象。”

但是,现实工作中就是有着那么一种惰性极强的人,他们通常以“与世无争”为借口,消极地对待工作。这种员工没有进取心,不愿意去参与竞争,有机会偷懒,他们是不会勤奋的。事实证明,这样做受害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迈克是伦敦一家公司的一名低级职员,他的外号叫“奔跑的鸭子”。因为他总像一只笨拙的鸭子一样在办公室飞来飞去,即使是职位比迈克还低的人,都可以支使迈克去办事。

后来迈克被调入了销售部。有一次,公司下达了一项任务:必须完成本年度500万美元的销售额。

销售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私下里他开始怨天尤人,并认为老板对他太苛刻。

只有迈克一个人在拼命地工作,到离年终还有1个月的时候,迈克已经全部完成了他自己的销售额。但是其他人没有迈克做得好,他们只完成了目标的50%。

经理主动提出了辞职,迈克被任命为新的销售部经理。“奔跑的鸭子”迈克在上任后忘我地工作。他的行为感动了其他人,在年底的最后一天,他们竟然完成了剩下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