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认真
784000000020

第20章 专业加认真,为你打造核心竞争力 (2)

在多次听到别人说他“犯傻”的话后,林东变得“聪明”了,他学会了投机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和想方设法迎合老板,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放在揣摩老板的意图上。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要过问,他就会将它做得很好;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不会过问,他就不会做好它,甚至根本就不做。

终于,在公司的一次中高层领导会议中,老板发现林东隐瞒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谁愿意被人欺骗呢?老板一怒之下,就把林东解雇了。

诚然,老板不可能看到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份成绩。可是,如果你养成了追求完美的习惯,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就可以保证老板所看到的全是完美的。到时,老板自然会把你该得到的职位和报酬给你。可惜,林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林东的事例告诉我们,失败就是从你养成敷衍了事的习惯后那一时刻开始的。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这样才能使自己赢得老板的青睐。

我们要经营好自己,不能好高骛远,应当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让自己不断“增值”。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殷切地企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重要旨意。

神终于说话了:“你们要多捡一些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懊悔。”说完,神就消失了。

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望神能够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仍旧各自捡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懊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

在工作中,有许多眼前看似鹅卵石一样的东西被我们毫不经意地丢弃了,然而忽然有一天,当我们急需它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钻石,我们却不得不为以前丢弃它而懊悔不迭。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尽量多地收集些“鹅卵石”,那么有朝一日你就会拥有一个钻石般的未来。

阅读思考:

1. 谈谈你对“你一生中推销的唯一产品就是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

2. 你善于经营你自己吗?

认真做事,打造卓越的个人品牌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属于一个公司、一个职位。很多变化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够控制和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实力和口碑。

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对于自身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一个企业家的个人品牌,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品牌;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个人品牌是职业发展的助推器,借助它你可以更快地得到升迁,平步青云;对于一个普通工作者来说,个人品牌能使你在职场沉浮中立于不败之地,更有机会获得加薪或奖赏,甚至作为年薪多少万元的特聘员工成为竞争对手争相猎取的“猎物”。

在某家外资企业就职的小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德才兼备、事半功倍的小王就职的公司已多次裁员,但他却“岿然不动”,因为他不但学历高、技能好,为人也很好,用老板的话讲是“忠诚度高,‘经久耐用’”。像这样在行业形成个人品牌的人才又何止小王一个。

刘先生可以说是成功塑造个人职业品牌的又一个典型例子。刘先生原来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但最近他自己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自己做老板,生意非常红火,常常门庭若市。原因只是因为一贯仗义执言的刘先生在律师界内外的口碑都相当不错,“打官司,找刘先生”已成为许多人的默认“首页”。

个人品牌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认的,个人一旦形成品牌后,他跟职场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就像一个企业一样,一旦建立了品牌,就会由“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

个人品牌的最基本特征是“质量保障”,这一点跟产品品牌一样。它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专业技能上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人品质量,也就是说既要有才更要有德。

在很多人眼中,一位当红的台湾新闻女主播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大众传播博士学位,是件十分让人不解的事情,然而崔慈芬却将其当做自己人生的又一次突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个人核心价值需要不断突破,“不应让自己只成为当下的明星”。

崔慈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一种近乎偏执却又理性的规划,她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性格和经历感到庆幸。第一次磨难就源于她对新闻事业的痴狂。为进入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学习,崔慈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联考失败,后来她干脆只身去到台北,边打工边备考。可即使这样的努力,也没能达成心愿,只得另选专业,迈入大学校门。可她对新闻的痴迷从来没有减退,辅修、选修的课程表上排满了大众传播学课程,她从大三开始参与儿童及社教类电视节目,并成为台湾第一个获得金钟奖电视节目最佳主持人的在校学生。

校园里的成绩让崔慈芬此后的道路顺利起来。儿童类、社教类,甚至妇女类节目的电视主持人成为她毕业后的主要工作。可没过两年,她有了新的想法——去美国深造。因为她已经意识到新知识的力量,自己若想长期维持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必须不断进修。

从美国归来,有电视台邀请崔慈芬做综艺节目主持人,被她拒绝。直到华视发出早新闻主播的工作邀请,她才欣然前往。学会拒绝,被崔慈芬认为是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进步。1998年,与华视有竞争关系的电视台以3倍年薪的长期合同力邀崔慈芬加盟,同样被她拒绝,原因是她在对自我品牌的设计中,对工作岗位的忠诚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在一个稳定而恰当的位置上不断创新,她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明星化的商品”被人挖来挖去。2000年,崔慈芬当选台湾10大优秀女性,公众给她的头衔是“最有深度的女人”,这恰恰符合了一个新闻主播应有的公众形象。她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并区别于众多的主持人。

像崔慈芬这样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如此认真执著的人并不多见。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人从来不会在工作之外再做一些可以提升自身价值的事情。他们只是公司的附庸,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为某一公司的员工或者经理人。

对于要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的你,可不能这么过,你必须要像一个CEO一样经营自己的24小时。不是说要你在下班后去炒股、赚外快,而是要像CEO制定公司战略一样,为自己制定一个强化专业竞争力的立体计划。

当Michale Hoinkes还在大公司的时候,他就开始将全部的精力用于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不仅在8个小时内努力工作,业余时间也成为了他创意人生的一部分,他不停地搜集创意素材、记录火花般的灵感。他不仅对辞职之后将要面对的种种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且坚信5年之后其个人品牌的前景将胜过继续在大公司里循规蹈矩地干下去。他就像一个CEO一样把自己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也对自己未来五年的发展作了深入的筹划。

要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你需要重新安排自己的24小时:

保证有充分的时间锻炼身体,健康对个人品牌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留出适当的时间来学习,制订长期可行的自我学习与培训计划。

制订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网的计划,抽出时间去拜访那些具有良好专业造诣的同行。

有可能的话,用一点时间就自己的专业做点研究性的工作,将成果发布出去与同行共享。 所有的这一切将会让你的人生具备一个小型公司的规模,做得好的话个人的成果可能会远远超过一个公司的业绩。

另外,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后,你需要确保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不断升值。

在一个公司呆久了,由于知识更新的步伐开始放慢,大多数人面临着贬值的危险。提升个人品牌的“含金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做好本职业务之外,你还需要确保做到如下几点:

现在我因某一项能力而受器重,一年之后我还会因另一项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我所完成的这几个项目让我感觉很不错,我还将因完成另外一个全新的项目而骄傲。

我将把更多精力放在让简历增色的事情上来。

我将在未来一年里学习1~2项新的东西。

在我的个人通讯录里每个月都将增加2~4个同行的联系方式。

少做那些缺乏想象力的事情,以创新精神对待自己的手头工作,唯有如此,你才能保证在同一岗位呆了多年之后个人品牌权益仍然可以持续增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个人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塑造好个人品牌呢?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在塑造个人品牌的过程中,一个人必须修炼的三项基本功。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任何技巧都是空谈,一个人根本无法真正树立优秀的个人品牌。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个人品牌有了“根基”,才能有众人仰望的“高度”。塑造好个人品牌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

第一,个人必须切身体会到自己是个人品牌的最大受益者,并全力以赴地塑造个人品牌。当然,自己也有可能是个人品牌的最大受害者,个中差别就在于个人品牌的优劣。例如,我们常说,一个人在公司打工,认真做好工作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因为这样有助于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赢得丰厚的薪水和广阔的职场空间。但是,很多人不会这样想,老是觉得这种观念很空,个人品牌谁会看得见?职场空间在哪?不如寻找机会“偷闲”,轻松轻松,至于工作,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是能混一天算一天。抱着这种态度做事到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个人品牌是由内而外的,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展现。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当时有没有人看见不是关键,短期内没有人知道也没关系,但是长期坚持下去,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就会渐渐被公司认可,直到最终被社会认可。很显然,当个人品牌被广泛认可的时候,个人必将是“名利双收”,个人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个观念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认识这个观念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很多人都将在职场的起起落落中,才能慢慢体会到这个观念的真谛。

第二,个人品牌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品牌即人品,这句话在个人品牌上更容易理解,即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一个人的个人品牌。人品有优劣,个人品牌形象也有优劣,但是二者不能轻易画上等号,因为人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动物,真假优劣需要认真辨别才能定论。因此,个人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时,应该努力除去自己身上的道德污点,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否则,再富有魅力的个人品牌也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随即“原形毕露”。

第三,个人品牌的形成要靠学习来支撑。在形成自己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行动。虽然很多人都在叫嚷着终生学习,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明白终生学习的道理,但是,仔细观察其行为,却不能不说很遗憾,因为他们只是停留在“明白道理”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将终生学习的理念变成日常行为。时间一长,个人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良好的个人品牌自然很难树立起来。

另外,个人学习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且计划必须根据个人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个人发展需要。至于个人在每一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则可以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财力来确定,必要时可以向相关人员做适当的咨询,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

总之,“受益观念、个人道德、持之以恒的学习”,这三项基本功的修炼是成功塑造个人品牌的根基,缺一不可,否则个人品牌必将是空中楼阁。

阅读思考:

1.你认为个人品牌重要吗?

2.你是怎样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的?

本章要义

·如果你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那个不可或缺的人。

·干一行,爱一行,通一行,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我们要经营好自己,不能好高骛远,应当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让自己不断“增值”。

·个人品牌是职业发展的助推器,借助它你可以更快地得到升迁,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