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7817500000006

第6章 水尽山穷

第7节水尽山穷

手里没钱,就得狠想办法,但想来想去也是百无一策。妻说,花我的吧。她这话不说还好,一说顿让我心酸不已。在这家企业,我一呆都快四年了,钱也没挣多少,前几年效益不错时,虽说也能挣几个,但那也是跟自己比,与妻的收入是没法比的。几年来,恋爱时的誓言与承诺无时无刻不轰响在耳边,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让我终日不得安心。我曾说,要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女人。但奋斗了这么多年,不仅没能实现当初的理想,反而却混到连自食其力都勉为其难了。一个大男人,挣不回钱,还要老婆来养,这滋味谁受得了?妻却说,困难是暂时的,不可能一辈子这样。我说,不这样还能怎样呢?我自己都越来越没信心了。但妻不这样认为,她是天生的乐观派,相处几年来,我算了解透了。她从来都没有惆怅失意的时候,无论对我还是对自己;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的时候,生活再苦再难,都始终快乐着,微笑着。她不止一次地安慰我说,你积极上进、吃苦耐劳,又写得一手好文章,迟早会出人头地的。我苦笑着,不便反对,也不便认可,只能无话可说。妻又说,人在做事天在看,付出总会有回报,无论处境再艰难,也要一如既往地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在写作方面发展,肚里装下东西,何愁没有用武之地!她不仅嘴上这么说,行动上不打丝毫折扣,仍想方设法给我找书找报看,让我充电。而我却越来越思想乱得看不下去了,都快食不果腹了,哪还有心思来看书充电呢?当务之急是充饥,充饥比充电更迫切。

就这样,我这个市里上班的,几乎一分钱也拿不回家,还定时回家拿着妻子资助的生活费去上班。同事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羡慕得不得了,说我福大命大造化大,娶到了这么好的媳妇,模样又俊,境界又高,还能挣钱,而我的自尊心却伤痕累累,血流汩汩,觉得自己真不像个男人。为摆脱窘境,我开始四处奔波,求职找工作,以尽快离开面粉厂,以在这艘整体下沉的船沉没之前能够置身“死亡”之外。但折腾来折腾去,还是挪不了地方,我们这个小得可怜的新建市就业非常难,根本没有什么可找的岗位,而且,这年头企业普遍效益差,连已有职工都养活不了,哪还有能力吸纳新人呢。在没有着落的情况下,我决定往外走走,到省城,到曾经上中专的那个城市去碰碰运气。从四月份开始,一直到六月份,我每月都雷打不动地往省城跑两趟,去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半月一次的人才招聘会。相对而言,省城的情况要比家乡稍好一些,用人单位多,就业机会也多,但大部分单位都是些一般般的私营企业,效益不好,薪水又低,且用工不规范,不签协议,不上保险,一点保障都没有,听在省城工作的朋友说,还常常欠薪。

不过,也遇上几家看上去比较像样的,有的是国企,有的是三资,相对而言,这些单位完全能满足我的要求,是我的理想选项。但我看上了人家,人家却一点也看不上我。此类单位的门槛都比较高,限制条件也多得出奇,可谓五花八门,如有的要求有省城户口,有的要求有大专学历,有的则要求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而这几项,我偏偏要一项没一项。最让我惋惜的是有家大型国有药企,工资福利非常不错,但最终却因我不会使用电脑打字而拒绝了我。电脑打字,看上去多么简单的活啊,但我却不会,写文章那么难的活都难不倒我。我后悔自己平时没有向这方面努力,因为厂里是这个条件的呀。虽说厂里买回的那台电脑被厂长终日牢牢地锁在装饰考究、密不透风的电脑房里,宝贝似的供着,许都不许人碰一下。但依我与他的关系,若开口去提,他应该不会拒绝。若早这样去做,恐怕早就学会这个技术含量不高的技能了。这样一直找着,折腾了将近半年,路费盘缠没少花,可最终的结果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直到把自信心和精力也损耗殆尽,对出去找工作彻底死了心。唉,也实在没脸再向妻子要钱出去折腾了。

出去闯荡,找不着好工作,呆在这家求生无望的厂子,又心有不甘,我不知这样的苦日何时是个头,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若这样,可真把妻子给害了,她将如何在人前抬头。但妻还是心静如水、不急不躁,说凡事要顺其自然,急也没用。我知道急无助于问题解决,但身处我这个位置谁能不急?我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辞职下海,做买卖算了。但这得一定的本钱,我哪里还有本钱?!这几年,企业效益好时每月能挣三百来块,效益差时连二百都上不了,一月下来,除了吃饭就所剩无几,与月光族无异,进入一九九七年,则完全成了赤字收入。要说家里存着几个钱,那也是结婚时父母给的,但钱是给妻子的,我哪有资格支配。况且,也实在不忍心花,没几个子儿呀!花出去能挣回来还好,万一血本无归、有去无回可怎么办呀。好多天来,我不停地想啊想啊,想什么买卖能够不投资或少投资,就可以毫无风险地挣钱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最先想到的项目是种地。父母有20亩地,我准备向他们讨上两三亩,种成蔬菜。种蔬菜,不种别的,就种辣椒,一亩地少则能赚六七白,多则不下一千元。父亲种辣椒的那几年,我跟他出去卖过几趟,二十里外的本县县城去过,七八十里外的春杨县城也去过。一次一人用自行车拖上三蛇皮袋,早晨早点出发,近一点中午即可返回,远一点太阳落山也能返回。但可惜的是,现在已是盛夏,早过了时令。若是春初,没准还行,种上两三亩辣椒,一年打闹上个两到三千,跟上一年班的收入也不差多少。

很快,我又想起了一个买卖,加工秋衣秋裤去卖。当年上学时,曾听朋友说,河北有个服装批发市场,衣服非常便宜,成衣便宜,衣料也不贵。那几年如此,估计这几年还是如此。我的想法是,去河北贩上一批制作秋衣秋裤的布料,回来以后自己裁开,然后用母亲那台常年基本不用的缝纫机,缝制成一件件秋衣秋裤,然后骑上去年刚给妻买的那辆“八O”摩托,沿村去卖。这买卖虽挣不了大钱,但养家糊口估计不成问题。若运作得当,说不定还能积攒起一笔做更大生意的本钱呢。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因为第一,投资小;第二,赔钱的可能性也小。因为秋衣秋裤属内衣,不像外穿的衣服那样,讲究个时兴和款式,今年卖不了,明年照样还能卖,永远都不过时。况且,只要价格合适,就绝对不会积货压货。

但这想法跟妻一说,就让她一口回绝,她说我成天骑个摩托走街串巷瞎游荡,像个旧时的货郎,哪能成啊,会让十里八乡的熟人笑话的。再说了,万一摩托车坏在半路,可怎么办呀,村里不同于城里,连个修车的地方都没有,还不得急死?妻说,想做买卖不是不行,那至少得在县城开个像模像样的门市。我说,开门市得花租金呀,得投大资,咱哪来那么多钱,有钱就不做这了。妻说,那暂时就算了吧,命里有五升,不用起五更;命里二隔半,受死也扯蛋。唉,还是不行,路在何方?

回到单位后,无计可施的我,从小卖铺买回一瓶二锅头,揭开盖子,闭上眼睛,就猛灌了十几口。装在瓶里的液体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温和,如一位冰肌玉体的睡美人,如“一片冰心在玉壶”,但进入人体内就不那么客气了,好似一个长期受到冷落、憋了一肚子委曲和火气的“暴脾气”终于找到了难得的发泄机会。伴随着酒精在体内的自由落体,一股浓烈而火辣辣的滋味瞬时就从嗓子直串到胃里、心里,就像被一根烧红的火柱烫着一样。我泪流满面,一阵剧咳,蹲在地上,好长时间站不起身。应该说,我是有一点酒量的,不要说十几口,就是几十口也不在话下。在面粉厂,我的酒量是名列前茅的,肯定不出前五名。想不到今天却——墙倒众人推啊,看来我这落难之人连鸟酒也敢欺负了,“龙陷浅滩遭吓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看看!看看!昔日那个“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自信男人竟混到了这般田地。

头晕目眩之中,我抓过一床被子,蒙在头上,就狠狠睡了一觉,一直睡到了傍晚时分。醒来时,误入愁肠差点革了我小命的酒已发完了威,室外也是满天星光的静夜了。厂里连个人影也没有,静悄悄的,静得简直不像是个有人类居住的星球,不过要说有点动静,也就是不远处那片猪舍偶尔传来几声猪们沉闷的哼哧。不过,有人也没用,我睡了一下午也无人问津。人们穷得连自己的裤子都顾不上提了,哪还有闲情雅致管我呢。唉,这个厂子呀,这个当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调进的厂子呀。

酒劲过去了,但饥饿却乘虚而入,开始不顾一切地折腾我的肠胃,或拳打脚踢,或捶胸顿足。我跑到传达室老郭大爷那儿赊来两包方便面,用电炉煮着吃了,之后就对着空荡荡的四壁发起了呆。不知呆了多久,我无意识地拉开小桌的抽屉,取出一支香烟点上。在烟雾弥漫中,我忍不住咳了起来。我是不抽烟的,小桌里的烟是参加朋友们的婚礼或其它一些活动时用不菲的礼金换来的回扣。一般情况下,这些“战利品”不是送给父亲,就是送给弟弟,他们有这个爱好。但有时也难免留下一两包,作为待客品。其实,我是非常反感别人抽烟的,我对烟味非常敏感,不仅头晕,还反胃,闻的多了,甚至会上吐下泻。但瘾君子朋友们向来都不顾忌我的感受,其实也不可能想到这一点,看人家那个吞云吐雾的舒服样,还以为我也感同身受呢,只是舍不得花钱无法满足而已。但我真的既不爱抽烟,又不想闻到刺鼻的烟味。

但,若倒退若干年,我也是个名副其实的瘾君子。我的吸烟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可靠、可考记忆,至少从八岁时就开始了。那时,偶尔会从父亲的纸烟盒、旱烟袋里偷着分一杯羹。父亲不知道我抽烟,所以也不会留意他的那点微乎其微的烟损。为了抽烟,我更多的是从出售家里零星攒下的破烂获得资金,或不时从母亲的鸡蛋篮里偷一两颗拿到小卖铺去换烟抽。后来,父亲发现了我这不端的行为。不过,他似乎并未觉得这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所以也没有较真,只说了一两句不软不硬的话就算了,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生米煮成熟饭的默认。这也难怪,当时的大气候皆是如此,小弟兄们都这么干,法不责众嘛。但我的吸烟史在初二时突然戛然而止。那是一个夏天,贪睡的我起迟了,饭也没顾上吃就跑到了学校。两节课后的课间,被一个好友拽到了厕所,连抽了两支。不知是因为空腹,还是因为烟质太次。这两支烟将我熏得差点一头栽入坑内,我不停地吐啊吐,吐得连胆汁都吐光了,还头晕恶心得站不起身来。这刻骨铭心的教训,使向来没有意志的我居然顿时下定决心:戒烟!从此,我结束了保持了将近六年的烟龄。此后,不仅再也不想抽,连闻到烟味都难受得不得了。但现在却一念之差连抽了几支。与先前的感受一样,先是咳嗽,后是头晕恶心,差点把刚吞下去的那两包方便面给追了出来。白天喝酒,晚上抽烟,一日之内,我成了“研究生”。难受之余,我只好再次倒头大睡。唉,还是睡着好啊,一了百了,什么都可以忘得九宵云外。

第二天,无事可干的我,像个无业游民一样,游荡到了街上。游着游着,就在一家理发店前停了下来。不是好奇,而是头发长得足抵得上寒冬腊月里戴的棉帽子了,遮住了多半个脸,也挡住了眉毛和眼睛,与汗水搅和在一起,非常不舒服。也不是想留这人熊一般的长发,而是实在不舍得花理发钱。我想,多挺一段时间,就能减少这笔开支。我想,今天要么进去理一下算了,实在挺不下去了。理发店是个温州发廊,一位操南方口音的小姑娘笑容可掬地接待了我,小姑娘给我洗了头,又请我坐到椅子上,然后操起一把剪刀,手脚麻利地三下两下就给我理了个心满意足,不到二十分钟,就顺理成章地挣了我四块钱。我还没有离开,就又有几人上门了,可见这买卖好得很,小姑娘一个人还有点忙不过来呢。

“哟——呵!好生意。”我心想,“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我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心里一个劲地乐,乐得没顾上让小姑娘吹干头发就拨腿跑了。几天后,回到老家,我兴冲冲地跟妻说了这个天底下最好做的生意,投入少,风险小,回报大,且挣钱又快。

妻边听我说,边哈哈大笑,说我怎么能想这买卖呢,让她单位的同事知道还不笑死,笑她千辛万苦嫁了个理发匠,让她脸往哪儿搁呀?还不如啥也不做,保持着一副清高的面孔,让人无话可说。

我说,啥也不做,钱从哪里来?花你的钱你受得了,我受不了。

妻说,花就花吧,男女平等,谁花谁的不一样,你们男人就是死要面子。

我说,这不是面子的问题,我得想办法改变咱们的命运,过上那种人上人的生活,至少得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照此下去,日子只会越过越差,到时候你更没处搁脸。

我又说,现在做理发匠,你们单位人会笑话你,笑话我,但等咱们挣了钱,开上一家有模有样的美容院,日进斗金的时候,就再没人笑了。不仅不笑话,还会佩服你,佩服我,成功能改变人的嘴巴。

妻不反驳我了,但仍不支持我学理发,让我再等等,说等香港回归祖国以后,视情况再作决定吧。

我一听,差点乐倒,说香港回归以后我单位就效益好了,还是香港回归以后国家就给我发钱呀?还是早作打算好,在有希望的地方坚持叫执著,在没有希望的地方留守叫固执。现在的面粉厂就像一条加速下沉的船,再呆下去无非是同归于尽。

说归说,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开理发店,首先得去学理发,学理发得花钱,我手里又没钱,只能向妻子借,而妻不支持,还是学不成。这时候已进入六月下旬,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已指日可待,我想也只能听妻子的,暂时再等几天了。

七月一日,香港如期回到了祖国怀抱,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这个穷光蛋也高兴得一连几天差点没睡着,为伟大祖国雪洗百年民族屈辱史而自豪,而扬眉吐气。兴奋之余,还赋词一首,这首词虽用的是古词《沁园春》的词牌名,但我并不会讲究用词平仄,只会勉强押个韵,图个顺口:

沁园春

——献给“七一”及香港回归祖国

阴云乱世,列强并犯,军阀混战。叹锦绣山河,支离破碎;炎黄子孙,贫苦不堪。家已非家,国亦不国,人间地狱求生难。共产党,救民于水火,力挽狂澜。

御外寇灭****,四海归心天下皆欢。望长城内外,春意盎然;大江南北,万花爆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神州处处捷报传。收香港,雪百年国耻,举世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