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779000000043

第43章 新疆

月映蛟龙

换个口味吃海马

当年,左宗棠西征屯兵于大漠边关,粮饷常接济不上,官兵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几年下来,左宗棠身体也大不如前。

这年春天,老友胡雪岩千里迢迢去看望他,除为军队送来所需药品外,还特地带来海马,给他滋补身体。可是,海马虽有补肾强身作用,但吃口不好,左大人不愿吃。

一天前方打了胜仗,他吩咐晚上摆酒庆功。厨师在为左宗棠制作虾皮炖蛋时,只有鸟蛋,没了虾皮。情急之中厨师把鸟蛋磕在碗里,并放入浸过酒的海马,再上笼蒸熟上桌。

左宗棠举勺品尝,赞不绝口,并问此为何菜。厨师告之原委,并恳请大帅赐名。左宗棠低头看看盘中海马,抬头望望窗外明月,脱口而出:“月映蛟龙!”

按传索地

月映蛟龙是新疆伊犁地区的名菜,来到新疆伊犁地区在品尝香甜味美的新鲜瓜果之余,记得尝尝“月映蛟龙”这道用“海马炖鸡蛋”烹制的名菜。除了吃口清淡鲜香外,它还有着强身健体、温肾壮阳的功效呢。

进入后厨

【原料】海马10只、鸡脯肉200克、鲜贝100克、鹌鹑蛋10只、胡椒粉少许、猪板油100克。

【做法】

1海马需提前用酒浸泡,用时取出洗净,放少量水,加葱、姜蒸好待用,猪板油蒸熟。

2鸡脯肉、鲜贝、膘油排斩成茸,加炮制海马的酒及蒸海马的水,搅打上劲加胡椒粉成鸡贝茸。

3取味碟10只,抹上油,分别均匀挤上鸡肉等做成的茸抹平,放上去壳去蛋黄的鹌鹑蛋各一,边上放上蒸过的海马,上笼蒸熟后去掉碟排放在盘内。

4蒸过的汁水调味勾芡,汁浇在上面即成。

抓饭

医生的灵丹妙药

1000多年前,在维吾尔人中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的医生,其晚年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都无法恢复强健。后来他尝试食疗,选了羊肉、胡萝卜、洋葱、羊油加大米、水、盐一起用火焖熟,色香味美的这种饭居然引起他强烈的食欲,于是他天天吃。月余,他的身体渐渐恢复。周围的乡亲甚感奇怪,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药方”传给了众乡亲,便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抓饭。

按传索地

抓饭是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饭食。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清油。用它们混合焖制出来的饭,油亮生辉,香气四溢,味道可口。

推荐食处:五月花原始抓饭店

地址:和田街17号,即老五一市场南侧

进入后厨

【原料】 大米15千克、羊肉1千克、胡萝卜1千克、洋葱150克、精盐、孜然、菜籽油、羊尾油各适量。

【做法】

1大米淘洗净,再用清水浸泡至无硬心;羊肉洗净成块;胡萝卜切成小条;洋葱去皮切碎。均备用。

2净锅置火上,放人菜籽油、羊尾油烧热,先在油中洒入少许盐水,以除去腥膻味,再下入洋葱炸香,投入羊肉块,煎炒至羊肉块色呈金黄时,倒人胡萝卜条,炒至胡萝卜半熟时,调入精盐、孜然,掺入清水,待水烧开后,再将泡好的大米倒入锅中,用筷子将米扒平,并洒入适量清水,用筷子在米中插上若干个小孔,然后加盖将米饭焖熟即成。

清远钵子鸡

一只公鸡的未婚妻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问中国。那是举世闻名的大事,当时的总理周恩来,为了迎接这位贵宾,可说费尽心思,派人到全国各地找寻名菜,要用至美味菜肴来“征服”尼克松。清远鸡也因机缘巧合而幸运地被选中,尼克松在吃到清远鸡时,他不停地赞美此尤物,又问此为何鸡。可难为了我们的翻译,说到这里就支吾。在粤方言里称之为“鸡项”,翻译不知道怎样形容“她”。因为此乃国宴,不可说出“处女鸡”那类词,于是只好把这层意思小声向周总理报告,总理灵机一动,便对尼克松说:这是清远的一只公鸡的未婚妻,于是乎宾主欢颜尽展。成为日后坊间为人津津乐道的轶闻。

按传索地

说清远钵子鸡是新疆的美食,可能许多广东的朋友不高兴了,其实这清远鸡的确是传自广东省清远县,且名字版权应属于它的故乡,只不过到新疆后入乡随俗,经过演变加工而成为了金海湾度假酒店的特色菜。金海湾度假酒店建筑风格质朴,装璜清新典雅,空气清新,亭台错落,散台掩映在翠谷之间,精巧的建筑与天然景观浑然一体,相互映衬,宛如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风情万种的精美画卷。

该酒店的总厨介绍,清远鸡还没有“结婚”,或者是还没有生蛋就上了餐桌,所以观其肌肉脂肪适度,嚼之肉质鲜香,入口皮爽肉滑,吮吸骨都有味,食后尚可感喉甘润,回味香醇,清香长久停驻于口腔及喉结间。由表及里--此鸡真乃让人魂牵梦绕矣!尽道朵颐之乐,夫复何求?最让人口齿留香难以忘怀的,要数锅中那金黄透亮的鸡肉。清香的鸡肉不加任何调料,口味是最好的,发出淡淡的香味,清甜无比,完全浓缩了鸡的精华。

金海湾度假酒店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中环路71号

电话:0991-2570999 

进入后厨

【原料】仔鸡1只(约1千克),盐8克,味精5克,葱10克,姜10克,料洒15克,香油3克。 

【做法】

1将鸡开膛取出内脏,注意将粘在胸骨上的肺去掉,放入清水中将血水冲净,把鸡切块。葱切段,姜切块。

2炒锅上灶,烧开一锅清水,将鸡块放入,待其表面收缩后取出,放入凉水中洗净,并将其表面污物去掉。

3沙锅上灶,加入清水,放入葱、姜块、料洒、盐和味精,放入鸡块,开锅后转用小火烧制。大约烧制25-35分钟,待肉烂后,点上香油即可食用。

馕

取经路上的随身食物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传说当年唐僧取经时要穿越沙漠戈壁,在那种恶劣条件下,带的食物必须符合既能充饥又不能过重,而且还能长时间贮存的条件。唐僧想了半天,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化缘回来的一个馕上,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食物吗!于是馕便成了唐僧突起沙漠的随身食物,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按传索地

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烤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者曾在古墓出土过古代的馕。烤馕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证明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卖各种食品的摊子特别多,但是有人排队的,还就是烤馕餅的地方。也许有人会说,馕“大街小巷都有”,干嘛非得排队去买。告诉你,大巴扎内的阿布拉的馕 “就是不一样”——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良”,“面里放了鸡蛋、奶油,面上撒了芝麻”,出炉的时候“那个香啊”,趁热吃味道“超级好”。环境一般,就是个“小摊位”,“现烤现卖”,“排队是经常性的事”。

阿布拉

地址: 乌鲁木齐市西北路国际大巴扎内(银都酒店对面) 

电话: 0991-4537153

进入后厨

【原料】面粉1千克,羊肉300克,羊尾油,洋葱,盐和胡椒粉适量。

【做法】

1把面粉加水和好,软硬以不粘手为宜,放置半天稍发酵(冬天需一天时间)。

2将发酵好的面擀成圆形薄饼,一般直径在30~40厘米。

3把馅均匀地放在面饼上面。然后再擀同样大小的饼摞在上面,边沿用手捏紧,防止肉馅露出。

4将捏好的饼放在锅里油炸,待两面成焦黄色时即熟。做好后,切成块,放在大盆子里即可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