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779000000012

第12章 黑龙江

得莫利炖活鱼

老乡们,来吃个热乎

哈尔滨郊区靠着马路边有一个叫得莫利的小村庄,村里人在路边开了个小吃店招待歇脚吃饭的过路人。把豆腐、宽粉条和乌苏里江中捞上来的鲤鱼炖在一起吃是老乡们吃个热乎的老做法。后来菜的做法不胫而走,传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尔滨人说:“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欢吃西餐和东北大菜,咱们吃得莫利炖活鱼去。”

按传索地

得莫利炖活鱼出自哈尔滨郊区方正县的一个叫得莫利的小村庄。有人慕名而来,就为了尝一尝得莫利炖活鱼是个什么滋味。而尝了第一回以后,保准会让你惦记着再来吃一回。

进入后厨

【原料】鲤鱼1条、五花肉100克、葱段10克、姜片10克、蒜片10克、干辣椒段10克、豆腐片200克、上海青200克、香菜段20克、粉条50克、盐、味精、鸡精、老抽、料酒、八角、花椒、桂皮适量。

【做法】

1将鲤鱼刮鳞、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两侧划上菱形花刀,以便美观、入味。五花肉切成片备用,上海青洗净,粉条泡发。

2锅上火,油烧热,炒香五花肉、姜片、蒜片、葱、干辣椒、八角、桂皮、花椒后,加入鲜汤,放入鱼,加入老抽、料酒,烧至六成熟。

3加入豆腐、粉条、上海青,调入盐、味精、鸡精、烧入味,撒上香菜即可。

哈尔滨红肠

一个立陶宛人的创举

1900年夏日的一个晴朗早晨,从莫斯科开来的一列火车徐徐驶入当时的松花江火车站(后来的哈尔滨火车站)。一群外国人纷纷走出车厢。人群中,有一个俄罗斯商人叫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他在哈尔滨创建了著名的秋林洋行。

在这座洋行里,有一位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的立陶宛员工,他不甘心为秋林老板打工,他要体验一下自己当老板的感受。于是,1909年3月,他精心策划,在道里西商务街(现上游街)建立了秋林灌肠庄,生产立陶宛风味的香肠,俗称“里道斯”香肠。因香肠呈枣红色,故又称“红肠”,更因产地在哈尔滨,更多人叫它“哈尔滨红肠”。

松花江水孕育出优质的红肠原料,使传统的欧式加工制作方法,如虎添翼。哈尔滨红肠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按传索地

哈尔滨红肠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美食之一。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哈尔滨啥最好,肉联红肠不可少;肉联红肠带几斤,才算来过哈尔滨。”百年来,哈尔滨红肠以其独特的欧式风味、卓越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钟爱。在哈尔滨、在黑龙江、在东北、在全国、在消费者心中,哈尔滨红肠已不仅仅是备受钟爱的一种食品,它与太阳岛、冰灯、中央大街……一同构成了哈尔滨这座北方名城的文化。

推荐食处:哈尔滨肉联厂生产的为正宗,各大商场、食品店有售。

进入后厨

【原料】肥瘦适中的新鲜猪肉和牛肉各10千克,牛小肠或猪小肠5千克,淀粉1千克,蒜300克,黑胡椒粉100克,盐300克,硝石5千克。

【做法】

1把猪肉与牛肉切成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厘米的肉块。

2用盐、硝石与肥瘦肉块混合搅拌均匀,在3℃~4℃的低温下腌渍2~3天,将腌渍后的瘦肉用绞肉机绞碎,再将碎肉用刀重剁一次。将腌渍好的肥肉切成1立方厘米的丁。将剁碎的肉与蒜、黑胡椒粉混合搅拌均匀。先将牛肉馅用适量冷水充分混合搅拌5~6分钟,用清水将淀粉溶解,一起加入已有配料的肉馅中,最后加入肥肉丁搅拌2~3分钟。

3将牛小肠或猪小肠衣漂洗干净,按灌制香肠的要求进行灌制。将灌制好的肠放入烤炉内,炉内温度应保持在65℃~85℃,并每隔5分钟左右上下翻动一次,烘烤25~40分钟后,肠衣呈半透明状,表皮干燥,肠衣表面和肠头无油脂流出时即烤好。

大列巴

要吃赶紧去排队

“大列巴”在哈尔滨已经有百年历史。哈尔滨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很深,“列巴”是俄语“面包”的意思,“大列巴”是俄罗斯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在哈尔滨的延续和发展。说起“大列巴”在哈尔滨市民心目中的位置,看到这样的情形你就知道了: “排长队等着购买新出炉的大列巴,已成为哈尔滨人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与面包不变味道一样,秋林公司面包柜台外排大队的场景,也是几十年不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天刚开门营业,就有上百人涌进来,按顺序领取手牌,排长队抢购‘大列巴’。当年还有一位没买到‘大列巴’的市民找到厂领导,恳求特批给他一个‘大列巴’,因为他家有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病床上特别想吃‘大列巴’。”

1953年中方接管秋林公司时,俄方特意在每个分厂都留下了两名俄方高级技术工人,并配有翻译,专门向中国工人传授制作技艺。当时能吃得起“大列巴”的人,都属于上流社会的成员或是俄国侨民。最初从事制作“大列巴”的面包师,多是来东北闯关东的山东人,由于他们工作吃苦认真,收入也很可观。当时有句顺口溜:“上有天堂,下有列巴郎。大姑娘行三辈子好,才能嫁给列巴郎。”与一般面包不同的是,“大列巴”外壳比较硬,像锅盖一样,但里边比较松软,由啤酒花发酵,在烘烤面包时,先要将硬杂木的木头放入烤炉之中,将炉壁熏出木头的香味,然后再把面包放进炉子里,这样烤出的面包也会有木头的清香。因为是经过3次发酵,所以“大列巴”特别容易消化,吃起来口味独特。其实“大列巴”的正宗吃法是就着苏泊汤,或是在上面抹上一点大马哈鱼子酱,就着“里道斯”红肠,这样吃起来才有异国风味。

按传索地

提起秋林大面包(大列巴),人们就会想起全国都流传着的一句俗语:“哈尔滨一大怪——大面包像锅盖!”的确,这种外壳焦脆,内瓤松软,酒香宜人,风味独特的食品在其百余年的历史传承中,深为市民们所喜爱,并成为哈尔滨这个素有“东方莫斯科”美誉之城的品牌食品。秋林大面包一度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 

秋林大面包系俄罗斯传统食品在哈尔滨地区的落地流传发展,秋林大面包(大列巴)是其生产厂家哈尔滨秋林食品厂的主打产品,该厂1900年由俄国人伊万·雅阔洛维奇创建,后由中国政府接收,秋林面包及其传统手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

买正宗的刚出炉的大列巴推荐去哈尔滨秋林商厦B1层

秋林商厦位于南岗区东大直街319号,以“果戈里大街”和“东大直街路口”为中心,主要经营的是服装,高中低档都有。它的地下一层是买食品的,可以买到哈尔滨特产:秋林红肠、大列巴、秋林牌糖果、老鼎丰冰糕、俄罗斯巧克力。南岗的秋林商场对面,有一间副食品商场,里面的副食种类更加多,很多当地人去。

进入后厨

【原料】高筋面粉200克,全麦面粉100克,干酵母1小勺,糖4小勺,盐1小勺,温水180毫升,黄油15克。

【做法】

1酵母溶于温水,除黄油以外的其他材料放到一起,揉成面团,再将黄油加入,慢慢揉进面团。

2将面团放到适当的容器,蒙保鲜膜,放到温暖湿润处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至原来的25~3倍大即可(用手指蘸干面粉,插进面团,若小坑很快回缩则发酵未完成,反之则发酵完成)。

3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滚圆,蒙保鲜膜松弛15分钟。

4将松弛好的面团取出,给捏捏圆,放到烤盘上,用手轻轻压扁,然后进行二次发酵,至原来2~25倍大左右即可。(面团放烤箱中上层,下层放一盘开水,关上烤箱门)。

5二次发酵完成,面团取出,用锋利的刀,在面包顶部交叉划四刀, 在面团上撒一层薄薄的全麦面粉。

6烤箱预热200度,烤箱中层,22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