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70

第70章 雁滩

在金城兰州日新月异的变迁中,雁滩的崛起可算是一个奇迹。

雁滩是黄河中的一个夹河滩,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元代因三滩上水草丰美,且有汊河穿过,将这片河滩分割成滩尖子、大雁滩、张苏滩、小雁滩、均家滩、南面滩、骆驼滩、宋家滩、北面滩、红柳滩等18个滩。这里沙滩清浅,鸿雁飞落,候鸟翱翔及水禽栖息。可以想象,那时这里绝对是原始自然,风景如画。20世纪80年代初,雁滩还是兰州市的东郊。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兰州40里黄河风情线的开发延伸,带动了雁滩的经济发展,雁滩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的淘金之地。那些在本世纪初期就将睿智的目光投向这片热土的投资者,大都得到了可观的回报。

20世纪50年代,兰州市郊的大部分地区还是滩涂和湿地。雁滩大大小小18滩也都是滩涂。那时,站在皋兰山顶俯瞰兰州,河网与滩涂可谓星罗棋布。后来雁滩人开始“与河争地”,拦河造田,雁滩南河截流,环滩筑坝,填平了低洼不平的河滩,将滩地连成一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开垦出大片肥沃的土地。从那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雁滩是兰州市的菜篮子,也是城市的绿肺。

20世纪80年代末,我来兰州上学,看到的雁滩到处是农家的平顶房屋,而村社的大果园便是这里的一大美景。每逢周末假日,正处在恋爱中的我和爱人,除了看电影,去果园散步就是那个年代最大的享受了。春暖花开之时,我们总是喜欢穿梭在那片幽静的梨园里,欣赏千姿百态、枝叶繁茂的老梨树风景。那洁白如雪的梨花让人心动,仿佛绽放在我们心里,充满热烈和激情,扑鼻而来的阵阵清香更是令人陶醉。夏天里,我们有时无意间会摘一枚还未成熟的青涩果子品尝,体味着青涩中的酸甜。到了秋天,那丰硕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我们满心喜悦,那份心情不亚于在果园里劳作的果农。有时,甚至到了城区华灯初放时才想起该返回了,但却找不到走出梨园的路。如今,那段时光已经过去,梨园也早已不复存在。可留在雁滩果园的那些青春记忆,却像一幅幅色彩浓烈的油画,清晰地烙在了我们心上,永不褪色。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雁滩村办企业的崛起,沿街的“小炮楼”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地面。加上土路不易维护,这片曾充满生机的绿色田园,渐渐变得杂乱不堪起来,除了拆迁留下的残垣断壁和尘土飞扬的道路,就是成堆的垃圾,还有南河道终年聚积的污水,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到了雨天,道路坑坑洼洼,积水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后一身泥”,便是那时这里的真实写照。后来,随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黄、赌、毒等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开始蔓延。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烂泥滩、垃圾滩、臭水滩,雁滩的名字被无端玷污,蒙上了一层阴影。

进入新世纪后,兰州的市政建设迅猛发展,滨河路首当其冲,向东西大举延拓,又修建了黄河北滨河路,雁滩开始旧貌换新颜。沿黄河岸精心打造的40里风情线上,水车博览园、绿色公园、草地公园、敦煌研究院、《读者》杂志社、甘肃书画院等等,一个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名片,融入了自然景观之中。正是这些特色建筑的出现,让雁滩变得繁荣起来。从此,各种饭店、酒楼、商厦,一家接着一家。崛起的雁滩黄河大桥雄伟壮观,如挂在天边的彩虹横跨黄河两岸,同时也带动了黄河北的经济发展。一个个高尚住宅小区将雁滩打扮得更加亮丽,新港城、鸿运润园、丽舍情园、莱茵小镇、望河丽景等等,林立的高楼大厦已替代了曾经的菜地果园。高新技术开发区、雁滩工业城、丝绸商贸城、家具市场拔地而起,为雁滩的经济带来了长足的发展。拓宽的六车道马路,让曾经拥堵的车辆来往畅通无阻。随着城中村改造,南河道疏浚,黄河岸边绿草茵茵,绿树葱郁,百花争艳,雁滩成了兰州人居的最佳选择地。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就有成群的市民来到黄河岸边,或自由漫步,或登上黄河游轮喝茶打牌,品尝美味,尽情享受黄河带给这个城市的诗情画意。

(原载2010年3月31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