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轻松出游渐渐成为都市人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清明时节,霏霏细雨中,我们来到汉中这块“江南水乡”之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和清幽,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诗意。
汉中,是大汉民族的发源地,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有著名的武侯祠、武侯墓、定军山、古汉台、古栈道,大汉民族历史上的不少著名战事,就发生在这里。此外,它还是珍稀动物朱鹮的故乡。朱鹮,最早见于《史记》,称为“翾目”。民间则称它为“红鹤”,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稀世珍禽,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国宝,有“东方瑰宝”“东方宝石”之称。
临近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路边青青的田野、连绵的油菜花海,就像用心编织的绸缎一般鲜亮夺目。弯弯曲曲的小河静静地流淌,远山、林木、农舍、村庄,俨然一幅自然天成的图画,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下绽放,给人一种清新、宁静而平和的感觉。在景区内,仰天可望见一只只朱鹮从树丛中翩翩起舞,它们个个头向前伸,腿向后屈,鼓翼飞行的姿影真是可爱无比。也许,这就是它们的舞姿,宛如矫健的航行比赛,将自己的美丽展示给纷至沓来的客人。
我们参观了朱鹮的安乐窝,那一排排钢丝网格房屋高大而整齐,一对对朱鹮相依在自己的温馨小巢里,十分恩爱。其中,有一对正在孵化孩子的朱鹮让人感动,只见一只一动不动地孵在那里,另一只静静地守候在它的身旁,其体贴入微的举动,出人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或许唯有这种品格,才能衬托出它们的与众不同,才显得异常珍贵。导游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它们的生活,朱鹮实行一夫一妻制,一生不离不弃。孵化后代,培育它们爱情的结晶,也是由双方轮流进行,大约1个月左右。雏鸟破壳而出后,仍由它们轮班照看,共同喂养。听着导游的介绍,我想,这小小的飞禽也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责任,真是难得。
仔细观察,朱鹮的长相十分漂亮,头顶一抹丹红,长长的弯勾嘴巴,嘴尖和长长的细腿均为红色,白色的翅膀内一片红色。据说,它们平时就栖息在高大的树枝上,寻找食物时,才会飞到水田、溪流和沼泽地上。朱鹮最喜欢幽静的林野和溪水,过去它们生活在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也广泛分布。20世纪中叶,由于森林减少、环境污染等原因,其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急剧减少。20世纪60年代,第12届世界鸟类保护会议上将它列入“国际保护鸟”。
20世纪70年代,朱鹮被宣布濒临灭绝,野外已难觅其踪影。就在这时,在洋县这片土地上竟奇迹般地发现了世界上幸存的7只。1981年5月,野生朱鹮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1983年在这里建立国家观察站,对自然界朱鹮种群进行了保护。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上百只,除了日本仅有一只外,其余全在我国。
朱鹮不但给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标本,它还是和平使者。据资料介绍,1998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访日本,向日本赠送了一对朱鹮“友友”和“洋洋”。2000年10月,朱镕基访问日本时,应日本要求提供了一只“美美”。2007年,温家宝又送去了“华阳”和“溢水”。这些跨洋出国的朱鹮们,已成了重要的“外交使臣”。
“在天愿作比翼鸟”,是对朱鹮一生的生动描述。朱鹮一生感情专一,如果夫妻中任何一只中途死去,另一只便不再寻找伴侣,一直孤老至死,这也是它们繁殖率极低的原因。朱鹮,尽管它只是一只小小的飞禽,可它美丽的外表下,珍藏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人们从它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对生活、爱情、家庭执著与忠贞的态度。
(原载2011年11月26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