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58

第58章 俑阵雄风

在中华文明史册中,朝代更替,帝王将相犹如走马灯一般,真正流传千古的屈指可数。秦始皇便是其中一位,他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13岁即位后,便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耗时37年,动用民工70万,据说他在位时享用的一切,陵墓内一应俱全,其奢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让世人极为关注的秦始皇陵,至今尚未发掘,因此也生出了许多关于皇陵的谜团。而兵马俑仅是秦始皇陵墓的从葬坑,它位于秦始皇陵园城东,因坑内发现的俑像都是兵马,又被称为“秦始皇兵马俑”。

走进一号坑展览馆,在一个深达5米的长方形大型陪葬坑内,排列着成千上万用泥土雕塑烧制而成的武士陶俑,以及陶马和木质战车构筑的战车阵、骑兵和步兵混合编组排列的大型军阵。他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造像神情各异。其中,有气质昂扬的武士俑,有体魄丰满魁伟、挺胸伫立、神情肃穆的军吏俑,有气度超群的高级军吏俑,也有一手牵马、一手持弓的骑兵俑,还有左膝屈蹲、右膝着地、持弓操练的跪射俑和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显得轻便灵活的立射俑。在它们英俊威武的脸上,荡漾着微笑,豁达中带点诙谐,乐观中透出坚忍。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展现出威风凛凛的古代军人风采。这些武士陶俑,生动地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秦军“带甲百万,车千乘,跨万匹马”,兵强马壮,气势磅礴的阵容,显示了秦始皇统帅下的百万大军“横扫六国”“北讨匈奴”“南平吴越”,终于统一中国的宏大业绩。凝视它们坚定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这些武士叱咤风云的英姿,听到了在金戈铁马的交战中,发出的震撼而激烈的吼声。而据导游介绍,秦俑的修复非常复杂与艰难。出土的兵俑没有一具是完整的,那些散落在地下的碎片,要经过细心地清理、比对、粘接,最后才能复原成威武雄壮的武士。据估计,一号坑共有6000多件陶俑,近200件陶马,大部分还埋藏在土层里。

兵马俑二号坑总面积6000平方米,呈曲尺形,东端北侧有一个前凸部分,全坑共有门道11个,其中东门道4个,西门道5个,南门道2个。这里已挖掘出战车11乘,乘骑战马29匹,骑兵俑32件,步兵俑192件,青铜兵器和车马器1929件。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在这里曾挖掘出一些保存较好的彩俑。但人们发现,彩俑的漆层一接触到空气,五六分钟就翘边脱落。考古人员出于慎重,停止了大规模发掘。我想,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这些深埋地下的彩俑会被更科学地发掘保护。

面积只有520平方米的兵马俑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坑深5米左右,出土陶俑64件,战车一乘,拉车战马4匹,车士俑4件。依据3号坑所处的位置,陶俑编列以及坑里出土的文物,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兵马俑的最高指挥机关,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军阵的“最高司令部”,古代称其为“军墓”。

在兵马俑展馆,1980年在秦始皇西侧出土的两组铜车马,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更是让人感到震惊。两乘铜车马由近7000个零件组成,配有金银饰件,通体彩绘,被誉为“青铜之冠”。前架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的1号铜车马,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铜御官俑。比例大致相当实物的一半,造型优美绝伦,有着超现代的“文明”与先进。铜车马上伞的手柄,更是充满了神奇,它不但能随意地调整角度,让乘车的主人晒不到太阳,淋不到雨水;还能随意取下,方便携带使用。它的制作工艺,令现代机械都难以仿制。对此,不由人敬佩起古人的聪明智慧,让后人有了“越看越惭愧”的感慨。据说,美国总统克林顿当年参观兵马俑时称赞:“这就是东方的文明。”

穿行在宽敞高大的展馆里,我细细地观赏着摆放的陶俑、陶马、战车、兵器等各种珍品。引人注目的石铠甲,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东南内外城之间的石铠坑,它交错叠压,甲片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有长方形、圆形、梯形、半圆弧形等,每片甲片上都钻有圆形小孔,最多者一片有十个孔,甲片之间用扁细铜丝通过小孔连缀,铜丝似为薄铜片切割而成。在这里,有看不完的珍品宝贝,它带给人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多的是深思。秦始皇,一个大权在握,生让人畏惧、死让人惶恐的中国古代皇帝的陪葬,再现了在他统治下的秦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和文明,让后人不由得心生敬慕。

历史就是历史。秦始皇为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仍震撼着世界。在这里,我才得知“悬崖勒马”“策马扬鞭”这两个成语,最早的发明者也源自秦国。展馆里展出的由秦人制造的勒马铁链,以及那修长的鞭子,更是做工精巧,今人也难以企及。我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灵巧高超的手工艺而折服,为祖先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而佩服。古人创造了成语,今天的文化都是沿着古人的足迹发展起来的。饮水思源,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导游告诉我们,兵马俑坑内文物众多,难免触动了一些不肖子孙的肮脏灵魂。有一年,就有几个不法之徒“搬”走了两个兵马俑的头颅,幸亏案件告破才得以追回,盗贼落了个“假头”换“真头”的下场。如今俑坑地下铺就的秦砖,已被黑市炒卖到了每块五六万元。物以稀为贵,墓坑中剩余的秦砖已为数不多,那些见钱眼开的可耻之徒,以出卖祖宗的勾当来发洋财,追求享乐,实在令人痛恨。

在兵马俑展览馆展厅大门口,我幸运地见到了兵马俑的发现者,临潼区西杨村75岁的杨新满老人。1974年3月29日,他和几个农民一起在村南打井,井口正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发现露在外面的俑像后,他立刻报告了政府,如今他的名字已被列入世界名人录。这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看上去十分精神。命运就是这样造化人,让他一夜间由一个老实厚道的普通农民,摇身变成世界名人,受到188位国家元首的接见。他真是一个幸运、传奇的陕西老汉。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兵马俑时称赞:“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虽然世界上只有七大奇迹,但他的一番话,足以反映出兵马俑给他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感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授予兵马俑博物馆为“世界文化遗产”。

兵马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原载2010年第4期《西北军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