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55

第55章 雁塔孤高耸天宫

自从踏上古都西安这片土地,我的思绪便融进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从夏商到汉唐,历经十三代王朝的交替更迭,文物古迹在这里星罗棋布。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中西文化、贸易在这里融汇。如今,这里已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大、小雁塔是游人必去的地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历经千险不怕难,不怕难……”刚到大慈恩寺门前,就听到电视剧《西游记》美妙动听的主题曲。而大门口矗立着的手持法杖的玄奘高僧塑像告诉人们,大雁塔和这位唐朝慈恩寺第一任方丈是形影相随的。

在规模宏大的慈恩寺内,我见识了唐朝皇家寺院的宏伟壮丽,领略了它的显赫地位。大慈恩寺,原是唐高宗李治给他母亲追荐冥福而创建的寺院。走进西塔院内,一座古老而玲珑的楼阁式青砖塔兀立于眼前,它宛若一柄直刺穹宇的利剑傲然雄立,格外惹眼,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雁塔。目睹飞翘的檐角和高耸的塔顶,那气势轩峻、伟岸秀美的身姿,不由人想起了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这不愧为大唐皇帝的杰作。

关于此塔的命名,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有一僧寺,一日有群鸿飞过,忽一雁离群落羽,摔死地上。僧人惊异,认为雁即菩萨,众议埋雁建塔纪念,故名。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慈恩寺住持高僧玄奘为了保护西游求学时从印度带回的经籍、佛像、舍利,由唐高宗资助,在寺内西院修建了仿印度雁塔形式的五层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现在的这座塔高7层,是武则天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而在相距3公里的南门外碑林区西安博物馆院内,也有一座建于唐代景龙年间的荐福寺佛塔,其塔形精致秀美,因规模小,叫小雁塔。它和大雁塔都是唐代长安保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

站在这里,凝视着沉睡千年的雁塔,目睹它经受了漫长岁月的风雨剥蚀,仍然坚定挺拔地屹立在这里,依然庄重绚烂,光彩如初。我仿佛看到了高僧玄奘的宏大志向,看到了他在西行路上“危难百千”的艰险和曲折跌宕,看到了他在17年的漫漫西域路上,穿过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的国家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以及《大唐西域记》的星光闪烁。同时,也体味到了生活中的我们,只要有远大志向、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走向成功的台阶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雁塔,它仿佛一支委婉的古曲,述说着古城不尽的故事。曲折跌宕的玄奘故事,为雁塔又披上了神秘的纱幔,使这座圣塔愈发溢彩生辉,引人入胜。

(原载2010年5月21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