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32

第32章 青海湖,那一片让人心动的深蓝色

汽车还在通往青海湖的宽阔公路上飞驰,我的脑海里已闪现出那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青青的草原、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有藏族小姑娘动人的微笑……那是一幅多么迷人的高原风情画啊。虽然,我已不是第一次来看青海湖了,但车愈往前行,心中的那份思如黛染、情如碧波般重逢的期待就愈加强烈。不知不觉中,青海湖已跃入我的眼帘。

哦,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深蓝色湖水!远处水天一色的美景,让人分不清是湖面还是天空。走向湖边的那一刻,我心潮澎湃,在深呼吸中抒发自己的满腔热情,让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放飞。

站在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碧澄的湖水,葱绿的草滩。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烟波浩渺、碧水连天。阳光下,湖面由近及远,绿、青、蓝次第铺开,直至深蓝。漫步岸边,看潮水拍岸卷起的浪花,迎着扑面而来的阵阵微风,一股透心的凉爽,一种圣洁而肃穆的美,便永恒地刻进了心底。

青海湖地处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带,其称谓颇多,古称“西海”。据史料记载,汉代青海湖被誉为“西海”。此前,“西海”一词始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处,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林,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又:“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昆仑之丘……”这里所指的西海,可能指的是红海或黑海。那么,青海湖为什么在汉代更名呢?这与王莽追求“四海会同”有关。史籍记载,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当时的“安汉公”王莽为了篡夺皇位,大肆宣扬他威加四海的文治武功,他让南方、东海、北方的头目或王子向他进贡朝拜后,唯独缺少西海。为此,他派人到西海地区进行金钱利诱,使西海头目献出了“咸海”一带的大片地域,为他实现“四海统一”的最终目标铺平了道路。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3200米,东南西北四周分别为日月山、大通山、南山、橡皮山环抱。这四座大山,海拔在3000至5000米之间,犹如四副高高的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水深约19米,最深处达到28米多,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青海湖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绚丽景色。居住在青海湖周围的农牧民群众,多年来有以“敖包祭”为形式的祭祀青海湖神的活动。每年农历四五月间,他们会举行煨桑、转敖包、拜经幡、吹螺号、放风马、念经文以及向海神投献“礼包”等盛大集会。民间对西海神的朝拜,还有一种“转海”的形式,即按顺时针方向,或骑马,或步行,绕青海湖一周,认为可祈祷神衹,福佑牛羊兴旺,人畜平安。

人常说,触景生情。此刻,我想起第一次来这里时的情景。

那是几年前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站在岸边的这块礁石上,我感受着这片深蓝色以及由她所带来的宁静,用镜头尽情地拍摄这壮美的景观。突然,几个藏族小女孩的身影闪进了我的镜头。这几位小女孩穿着艳丽,活泼可爱,我主动上前与她们攀谈起来。其中,一位扎着几根小辫子的大眼睛姑娘吸引了我,她叫卓玛,已经8岁还未上学,靠与游人合影给家里挣几个零花钱。我问她想不想去很远很远的城里上学,她一个劲地点头,眼神里流露出希望的光芒。同行的友人为我们合影时,她伸出代表胜利的两个手指,开心地笑了。当我们离开时,她果然跟在了我的身后。这时,她的母亲从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突然冒了出来,使劲将她拽了回去。她眼泪汪汪地望着我,满脸都是失望。我心里一阵难过,当时想,如果允许,真的想带走她。

时光转眼已过去了好几年,望着眼前宁静的湖面,我在想,当年的那个小卓玛,现在不知在哪里,是否已经走进了学堂。此刻,我真想还能见到她,了却我一段抹不去的牵挂。

青海湖,那一片让人心动的深蓝色。

(原载2009年9月30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