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21

第21章 达坂城的风

歌声给人的记忆是久远的。一曲《达坂城的姑娘》,就深深地将那遥远的西部神秘之地达坂城,永远镌刻在我心底。

在女儿考上大学国防生后,爱人决定带她去新疆边防体验、感悟边关军人的生活。说实话,边防也是我梦中渴望去的地方。说走就走,打点行囊就出发。我们乘飞机经乌鲁木齐,当天晚上就到了北疆的阿勒泰。随后,马不停蹄奔波半月时间,跑遍了北疆边防一线连队。返回乌鲁木齐后,友人建议去感受一下达坂城的风。我们沿312国道一路向东,车子在宽阔的公路上疾驰,两侧是漫长而干涸的戈壁滩。此前,一路看惯了北疆美丽的山水风光,面对如此荒凉的沿途景观,心里颇感有些失落,不觉一阵困意袭来。没过多久,女儿突然推了我一把:“快看,大风车!”我将目光投向车窗外,好大一片由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的风车阵出现在眼前。那一座座银白色的风车,成百上千的叶片在蓝天白云下迎风律动,犹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伴随着耳边的阵阵风声,让人仿佛听到了一首美妙的大自然奏鸣曲。同时,它又像奇特的巨树长在了寸草不生的荒漠里,纵横成阵,一望无际,蔚为壮观,在静谧中显示着强大的力量,构成了一幅奇美的风景。驾驶员小张见惯不惊,他说这里就是绵延28公里、亚洲第一的达坂城风力发电场,也是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站。

达坂城坐落在新疆天山中部,扼进出天山之关隘,是连接南北疆和区内外的咽喉之地。一道山脉两个世界,古诗里对此地有详细描述:“关山属轮台,百战雪不败。关南吐鲁番,二月桃花卖。”“轮台”,为乌鲁木齐的古称。这个古丝路必经的驿站,却是著名的老风口,号称“百里风区”,与北疆阿拉山口和托里老风口,并列为新疆三大风口。

车子在一处风车比较密集的地方停了下来。打开车门,一阵劲风迎面吹来。下车在风里行走,脚步有些踉踉跄跄,衣角被风吹得哗哗直响,大风卷起的细沙扑打在脸上隐隐作痛。一张嘴,细沙就直往里钻,因此说话只得背对风向。虽然,在这里难觅漂亮的达坂城姑娘身影,却让人领略到了大风的威力。难怪清朝文人洪吉亮充军伊犁途经这里时,留下了“云光裹地也裹天,风力飞人也飞马。马惊人哭拼作泥,吹至半天仍分飞。一更风颓樵者唤,人落山头马半山”的诗句。而岑参的诗更脍炙人口:“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据工作人员介绍,达坂城位于天山山脉的峡谷处,高山夹住了达坂城东南和西北两侧。每当冷空气进入峡谷,受到两侧山峰的挤压时,速度会越来越快,于是产生了大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风口。当地人有句顺口溜:“达坂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小风刮歪树,大风飞石头。”

达坂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它成为新疆九大风区中开发建设风力发电较好的地区。在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戈壁滩上,可安装上千平方公里的风力发电机。风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它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早在公元前就开发利用风机提水灌溉,汲取海水晒盐和驱动帆船。1988年,利用丹麦政府捐赠,达坂城风力发电场一期工程完成。1989年10月,14台装机总容量205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全部投网运行,一跃成为亚洲最大风力电场,如今已有风机100多架。据资料显示,达坂城风电场风机如果正常运转,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万吨。数字是枯燥的,但它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带来的幸福,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昔日“一年一场风,从春吼到冬”的达坂城风魔,如今已变成全国最大的风力电站。目睹那洁雅秀丽的风车身姿,让人感受到的是现代化的文明气息。那一排排高擎的风车叶片,正展开飞翔的风翼,它和达坂城的歌声一样,为边疆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原载2012年7月3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