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活法儿
7728700000007

第7章 蒸煮米饭误区多

卡伊去上烹饪课,第二周开始前,培训老师要求他们先交一份作业,题目就是煮大米粥。可别小瞧了这粥,要煮得好吃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让粥更加浓稠黏香,大家使出了各种办法。开课前,同学们带着盛粥的保温杯来到培训教室。打开盖子,粥香四溢,老师挨个检阅,有时尝上一口,有时只是匆匆瞥一眼,有时点点头,有时皱皱眉。到底哪位同学的粥做得最合格呢?这个老师没有说,只是批评了一位同学。没错,就是卡伊。原来,卡伊在煮大米粥时在里面放了碱。自作聪明的她以为只要粥的卖相好就能拔得头筹,想不到却因此遭到批评。

那么,煮大米粥为什么不能放碱呢?这样对谷物的营养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呢?谷物本身又都有哪些营养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好好跟着卡伊上堂谷物烹饪课。

真相

◎常见谷物的营养及功效

谷物都有哪些营养呢?只能说,不同的谷物,营养各有侧重。

1.大米大米的营养成分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为主,并含有部分微量元素。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与碘。大米性平,能够补中益气、止烦消渴、止泻健脾。

2.玉米

玉米富含维生素E,具有软化血管、减轻动脉硬化、保持血管健康的功效。长期食用,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此外,玉米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有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它能够加速粪便排泄,防治肠炎、便秘、肠癌等疾病。

3.小麦

小麦主要由蛋白质、淀粉、氨基酸、B族维生素、面筋组成,由其磨制而成的面粉分为精面粉与全麦面粉。长期食用精面粉容易引起维生素B的缺乏,最终导致脚气病。因此,在目前全麦面粉还较为少见的情况下,提倡将精面粉与其他谷物搭配食用,以利营养均衡。

4.小米

小米素有“杂粮之首”的美誉,中医认为小米有滋养肾气、健脾胃、清虚热等功效,对体虚的人尤为有益。

5.燕麦

燕麦富含B族维生素及谷物独有的皂苷,是老年人的理想食品,主要有补虚止汗、养胃润肠、健脾益气、降低血脂的功效。

◎捞饭营养价值低

谷物的煮制方法比较固定,以大米为例,其主要有蒸、焖、捞3种。其中,捞米饭造成的营养损失最为严重,它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大约仅为蒸米饭的5%。一般,提倡用高压锅、电饭煲或微波炉烹制米饭。

◎煮粥加碱导致维生素B1流失

人们之所以喜欢在煮粥的时候加点碱,是因为加碱后煮出来的粥颗粒饱满、黏稠好喝。原来,谷物中的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其外层包裹着一层保护膜,而碱的加入则可突破这层膜,使淀粉释出遇水糊化变得黏稠。但是,我们也应注意,由于膜被破坏,大米中的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也跟着流失,从而大大降低了粥的营养价值。

活法守则

◎煮大米粥不加碱

煮大米粥最好不加碱,那么,有其他的办法能够使煮出来的粥同样好喝吗?有,在煮粥前,在锅中放上若干碎山楂便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将大米用滚水在高压锅中煮,也能煮出黏稠又好喝的大米粥。喝粥最好不要撇去米汤,否则营养流失很是可惜。若煮的是干一些的米饭,可以在开煮前加入少量的食盐及猪油,这样可保证煮出来的饭更加松软可口。若事先滴几滴米醋,米饭颗粒也会更加洁白。米饭夹生,倒点米酒再煮,便可得到改善。

◎煮玉米粥加点碱

煮玉米粥加碱是为了提高尼克酸的利用率。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为了增加尼克酸的吸收,一般会在煮粥时加碱,否则容易因缺乏尼克酸而患“癞皮病”,表现为手脚皮肤发炎变黑,并伴有腹泻症状,严重者可致精神障碍。

◎用凉水淘洗

谷物的营养主要在表层,热水淘米容易损失维生素和无机盐。同样,用力搓洗,时间过长都将影响谷物营养的保留。最后要注意的是,淘米的时候最好少用水。

◎不用水泡着

煮粥前用水泡谷物太久,谷物中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2就容易损失。人体缺乏维生素B2就会导致口腔、唇、皮肤、生殖器的炎症及其他部位的机能障碍。

◎常见谷物食用禁忌

皮肤病患者不宜长期食用玉米;脚气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尽量不以面食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