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战争故事
7720000000016

第16章 霸王自刎留悲叹:垓下之战

在楚汉相争这幕历史大戏剧中,项羽是第一号悲剧人物,韩信称得上第二号。但是,在项羽演完自己的悲剧前,韩信却是项羽的悲剧的制造者,正是他攻下彭城,断了项羽的归路,公元前202年,10万楚军才被围于垓下,粮尽援绝,全部被歼。

但这个战役的初期项羽的楚军还占上风,他们把刘邦围困在固陵城中,固陵城十分薄弱,经不起连番攻击,楚军将士都认为刘邦的气数尽了。项羽整天策骑奔驰于阵头各地,他怒声呵斥士卒,命令他们加紧攻城。由于楚军粮草有限,项羽限期一两天攻下固陵城,活捉刘邦,千刀万剐。

但一次次的限期过去了,固陵仍未攻下,饥饿使得楚军的疲困日益加深,楚军的士气日益下降。项王原是楚军士兵的鼓舞者和激励者,可现在项羽再吆喝,也无法振奋起他们。他们只是在强打精神,勉强作战,早已失去了胜利的信心。

当饥肠辘辘的楚军士卒们从广武山上撤下来的时候,项羽允诺他们说:“大家再忍耐一段短短时日,只要回到彭城,就能够得到饱餐。”当时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赶快回到彭城,休养、饱食。想不到如今又与汉军纠缠在这个荒凉凄清的固陵荒野。美丽富饶的彭城啊,竟然如此遥远!

不少楚军官兵趁机逃亡,不再回归自己的营地。

一天早上,项羽在固陵城外的大帐中,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骇的急报:镇守楚军后方的将军周殷,中了敌人的离间计,举兵弃楚投汉了。

这一回,项羽的表现,大异平常。他因为太过疲累,已经没有大发雷霆的力气,只是在嘴里咕哝着:“周殷一直对我忠心耿耿,因此我才命他率部坚守巢湖沿岸的要地舒城,他怎么可能……”

舒城的地位、形势,最为险要。只要能控制舒城,就可以囊括湖周平畴所生产的大量谷物。因此,舒城是楚军军粮补给的重要枢钮站。一旦失去舒城,南方对楚军的军粮补给,就断绝了。

项羽活捉刘邦的决心改变了。由于军粮断绝,他发布命令:“解固陵之围,还军彭城!”

官兵因此欢声雷动。因为只要回转彭城,大家就可以获得充沛的粮食和休息。

还没等到项羽赶到彭城,就传来了这座都城失陷的消息。这意味着,楚军丧失了老窝,无家可归了。韩信一军在攻取彭城后,继续向南挺进,与彭越军汇合,形成了从北面对楚军的大包围。刘贾、周殷、卢绾、英布的军队也迅速运动,从南面合围楚军。刘邦率汉军主力从西面包围过来。项羽想北上夺回彭城,与韩信的先头部队刚一接触,就被战败,这是项羽第一次尝到打败仗的滋味,同时也领教了韩信的厉害。他估计南方的敌军容易对付些,便引军向南运动,但韩信尾追前来,使他的部队多次受到打击。12月,天寒地冻,项羽率领的饥寒交迫的楚军节节败退到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这个地区是汉军有意留下的一个没有兵力的真空地带,等于是一个口袋,让项羽的楚军钻进去,然后收紧口袋,全歼楚军。

腊月的垓下是十分寒冷的,呼啸的凛冽的寒风掠过广阔的平原岗峦。肆无忌惮地在空中逞威施虐,楚军缺乏寒衣,又没有粮食,部队一天天在减员,周围到处有汉军的部队在行进,如百川汇海似地向这一地区集合。韩信、彭越带领的大军有20多万,从西面来到此地;英布、刘贾、卢绾、周殷的部队加起来不下10万,从南面来到这里。此外,赵王张耳、代相张苍、燕王臧荼都派兵赶来,参加这次热闹的围攻战。故衡山王吴芮和闽越王无诸也派几千士兵参加围攻项羽。

垓下的楚军,处在汉军四面八方的包围之中,有如漂荡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面临铺天盖地而来的惊涛骇浪,随时都有舟覆人亡的可能。

刘邦没有自命为汉军的主帅,他在这一点上有自知之明,那就是垓下之战应由韩信指挥,而不是他自己。

“决战的时刻该到了吧,大将军?”一天夜里,刘邦开口问韩信。

“明天发动总攻击!”韩信说,“一举消灭残余的楚军。”

“这些楚军已饿得举不起刀枪,我不担心消灭不了。我担心的是项羽,霸王毕竟是霸王,往常他一人可敌万人,所到之处,行动如风,猛疾如雷,我与他作战近百次,每次项羽上战场,汉军就无人抵敌得住。韩大将军,你从未与项羽面对面作过战,你麾下诸将中能有人抵挡住项羽亲自率军冲击吗?”

“没有。”韩信十分坦然,“像项羽这样的猛将,可能千古只有他一人。他的攻击力锐不可挡,无人能敌。但是,若能巧妙地运用阵势,及时调动兵力,层层设防,那么,项羽即使挟雷霆万钧之势而来,也照样可以抵挡得住。”

于是,韩信耐心向刘邦讲述十面埋伏的阵势的特点。这种军阵不但能很严密地围困敌人,而且极有利于作战。它好像一只有四颗头八条尾巴的动物,各队可以相互照应,一处受敌,几处可救,大将居中,兼顾各队。万一连中军之兵压上去都抵敌不住的话,另有二十四阵游骑,配置于八阵之后,供随时机动之用,可保万无一失。项羽的攻击虽然凶猛,陷没在这变化莫测的阵势之中,必将显得软弱无力,不堪一击。

刘邦听了,还是有点狐疑不信。韩信便举了一个群狼对恶虎的比喻。他说,狼斗不过恶虎。然而,这是指一只虎对一只狼或两只狼而言。如果恶虎面对的是群狼,局面就完全不同了。特别当四面八方都有饿狼扑来时,恶虎顾东则失西,扑南则陷北,狼奔豕突,疲于奔命,不知道向何方攻击是好?最后,恶虎必将疲惫不堪,精疲力尽,命丧于群狼的爪牙之下,成为群狼的口中之食。

刘邦听了韩信这个通俗的比喻,一下子便理解了十面埋伏的含义,说道:“哈哈,好一个群狼斗虎!西楚霸王这只恶虎陷入十里埋伏之中,必将成为群狼口中之食。”

当晚汉国君臣尽欢而散。第二天早晨,韩信将孔聚、陈贺、英布、刘贾、樊哙、周殷、周勃、柴武、灌婴、彭越等将领带领的十队人马重新安排,使其布成利于攻击作战的十面埋伏阵法,此阵层层相围,深不可测,四环接应,牢不可破。任何凶猛的敌人踏入此阵,就很难生还。

一切准备完毕,韩信自领3万人马为前军,徐徐迫近垓下,向项羽挑战。陈贺和孔聚率军构成韩信的左、右两翼。在韩信的后面是刘邦的本营,再后方配置着周勃和柴武两将军的部队。刘邦的东面还有英布、刘贾率领的军队,西面有樊哙、周殷率领的军队,30万人马组成的一个庞然大物,声势空前浩大。锐不可挡。

项羽接到韩信挑战的报告,便披挂上马,巡视楚军各营,见有作战能力者尚有四五万人,便全部动员起来,排好队伍,迎击韩信,项羽鼓励士气说:“上次在彭城战役中,我军3万人全歼汉军56万,这次我们还有5万人,弟兄们,让我们再进行一次彭城战役,全歼包围我们的30万大军。”但将士们响应者寥寥,因为他们都没有吃饱。

项羽的楚军与韩信的汉军在垓下古战场相遇(今安徽固镇县东50里的濠城)。韩信从未与项羽正面交过战。在汉军诸将中,人人都害怕与项羽交锋,但韩信却渴望与项羽见个高低。

项羽一看见韩信,便吼叫道:“齐王韩信,你在楚军服务时,寡人待你不错,今日为什么要率军来攻打我?”

韩信说:“项王久违了,末将并非执意要与项王为敌,但楚汉相争,各为其主,末将早已转入汉王一方,自然也应该替汉王作战。”

项羽说:“你围困寡人一月有余,令我军粮尽援绝。为什么苦苦相逼,请念念旧情,让我们回彭城吧!”

韩信说:“您回彭城已不可能了。因为,这样会战乱不已,祸害受苦极深的中原百姓。项王,您回江东去吧。江东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儿可以大有作为。汉王虽然志在统一天下,但鞭长莫及,顾不了江东这片未开发的蛮荒之地,您可以在那儿做蛮夷之王,求得偏安。您认为我的意见对吗?我告诉您,您已陷入了我布下的十面埋伏阵,凡陷于此阵者,从没有生还的。但我网开一面,只要您向南逃窜,奔向江东,您就可以逃得出去。何去何从,请您好好想一想。”

“不,我要回彭城,彭城是我的封地。广武山停战协议也是这样规定的:我回彭城,刘邦回关中,各不相侵,平分天下。背信弃义的是你们的汉王,不是我,我不侵占其他诸侯的领土,只求回到个人的封地,这种要求天经地义,谁也阻挡不了我。”说完,项羽就挥舞大刀,来战韩信。韩信忙举起兵器抵挡。两人战了几十回合,楚军也奋勇向前,与汉军展开了混战。在项羽的带领下,楚军果然勇猛非常。在楚军的凌厉攻势下,韩信的部队一时不支而后退。楚军乘胜追击,眼看快要追及韩信时,忽然从两旁杀出陈贺、孔聚二军,截断了项羽率领的中军与左、右两翼的联系,反而将项羽的军队包围起来。

项羽毫无惧色,在包围圈内组织骑兵队伍,迅速组织了一个骑兵方阵,向陈贺、孔聚二军冲击,转眼间就冲出包围。他心想,韩信所布的战阵也不过如此。于是,他又向韩信旌旗所在地冲击。眼看韩信的旗旗越来越近,左右又杀出两路伏军,为首之将,乃是汉军大将樊哙、灌婴,二人并不答话,截住项羽,又是一阵厮杀。项羽杀得性起,吼声如雷,战场上遍布两军战士的死尸。刚刚杀败樊哈、灌婴,未得片刻休息,又杀出数路汉军,项羽只得又投入拼杀。如此,杀开一重,又围上一重,项羽渐觉力乏,楚军越来越少……

项羽陷入了十面埋伏的重围之中。十面埋伏,一齐发动。汉军兵涌如潮,像波浪似地一浪接一浪涌来。

项羽整整战斗了一天,全身衣甲沾满了鲜血,身上多处受创。所领楚兵,虽随项羽南征北战,但从未见过今日的阵势。楚兵开始逃窜,勇将虞子期受了重伤,悍将项声、项庄也都受了伤。项羽尝到韩信的厉害,但悔已无及,只得令钟离昧、季布断后,自己当先开路,杀开了一条血路,方逃回垓下大营。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项羽平生所爱,第一是乌骓马,第二是虞美人。与其说那是一种过人的热爱,还不如说他把虞姬和乌骓马视为自己心灵之所托,更为贴切允当。项羽自从认识虞姬开始,就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在这个年轻美人的身上。他无论在何种场合,何处地方,始终携带着虞姬在身旁,寸步不离。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项王跨上乌骓马,正要出营门,做最后的决战。虞姬骗来项羽的宝剑,自后呼喊说:“妾受君之大恩,还没有报答您。妾不愿意自己弱质之躯,影响大王最后突围。从今以后,请大王不要挂妾于心……”话还没说完,便自刎而死,顿时血溅珠喉,香殒残垒。项王见了,铠袖掩面,潸潸泪下,不觉从马上坠下来,抱着虞姬尸体失声痛哭。左右战将见虞姬娘娘如此忠烈,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周兰见项王迟迟不上马,哭着说:“请大王当以天下为重!”项羽从痛苦中振作起来,于是命左右掘地成坑,将虞姬的尸体用篾席包裹,草草埋葬。

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28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多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一代霸王就这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