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
7719600000023

第23章 中医药抗疲劳妙招(5)

刮痧是民间流传的传统简易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

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

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抗疲劳方法

(1)疲劳者出现咽炎时,可用瓷匙的边沿蘸油或水,刮拭风府穴,继而刮拭两耳后颅息穴,背部常顺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刮拭,即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肠俞至膀胱俞。体质虚弱者少用此法。

(2)疲劳者出现头痛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头颈部:印堂、太阳、头维、百会、风池、风府。②背部:大椎、肺俞、肝俞、肾俞。③上肢部:合谷、内关、列缺。④下肢部:阳陵泉、太冲。

(3)疲劳者出现头晕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头颈部:印堂、睛明、百会、风府。②背部:脾俞、肾俞。③腹部:气海、关元。④上肢部:合谷、内关。⑤下肢部:足二里。

(4)疲劳者出现焦虑、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头部:百会、太阳、风府、印堂、睛明。②胸部:膻中、期门、章门。③背部:心俞、月旦俞、脾俞、肾俞。④上肢部:曲池、内关。⑤下肢部:血海、二阴交、行间。

(5)疲劳者出现失眠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头颈部: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攒竹、太阳、角孙、风池、鱼腰。②背部:神道、心俞。③上肢部:神门。④下肢部:二阴交。

(6)疲劳者出现心悸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背部:心俞、膈俞。②胸部:腋中。③上肢部:内关、神门。④下肢部:足二里。

(7)疲劳者出现月经不调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背部:肝俞、脾俞、胃俞、肾俞、二焦俞。②腹部:中脘、关元、气海、子宫。③下肢部:血海、二阴。

中医药抗疲劳妙招乃

你交、照海。

(8)疲劳者出现肌肉关节疼痛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背部:大抒、膏肓、知膈俞、筋缩、肾俞、关元俞。②上肢部:肩井、肩贞、曲池、尺泽、手二里、阳的池、大陵。③下肢部:环跳、委中、椟鼻、足二里、阳陵泉、阴陵泉、解溪、昆抗仑、太溪。

劳(9)疲劳者出现烦躁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背部:肺俞、心俞、肾俞。100②胸腹部:天突、膻中、天枢、中脘、水分、气海。③上肢部:内关、间使、通里、少府。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

拔罐机疲劳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口紧吸施治部位,造成局部充血,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消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1)因疲劳而出现头痛时,可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穴位。前额、颞侧痛者,取额中、太阳穴;头顶部、枕部痛者,取颈项中上段两侧压痛点、大椎、百会穴;常规配穴取合谷、外关、曲池、阳陵泉、天宗等,每次取1~2个穴位即可。采用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1~2日施术1次。

(2)因疲劳而出现失眠时,可选用神门、合谷、足二里、二阴交、心俞等176穴,先用闪火法拔罐,然后选其中2-3个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施术1次,睡前1小时施术效果更佳。

(3)因疲劳而出现关节及肌肉疼痛时,可沿脊背两侧和疼痛的关节局部,先用闪火法拔罐,脊背两侧可使用走罐法,然后局部留罐10分钟。肩部疼痛多取肩髁、肩臑;肘臂多取曲池、合谷;腕部取外关;髀部取环跳;脊背多取水沟、身柱、腰阳关;筋部取秩边;膝部取椟鼻;踩部取申脉、照海。拔罐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4)因疲劳而出现厌食时,可取膈俞、膻中或天宗、中脘,可任选一组或两组同时使用,配合肝俞、胃俞范围内压痛点,内关或足三里交替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2次。

(5)因疲劳而出现腹泻时,取神阙穴,采用单纯罐法或敷蒜罐法,留罐10~15分钟。急性泄泻可加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等穴。慢性泄泻可加中脘、脾俞、章门等穴。每日1次,好转后改隔1~2日施术1次。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或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枕抗疲劳

药枕疗法是将具有挥发性、芳香性的中草药置于枕心中,做成药枕,让患者睡眠时垫于头项下,以达到治病养生、消除疲劳的目的。此法具有芳香开窍、怡神醒脑、安神益智、调养脏腑、养兀强身、清肝明目、宣肺化痰、疏通经络和调整阴阳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失眠、健忘、咳嗽、鼻塞、耳聋等症。

药枕的抗疲劳作用

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而头颈部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体全息胚,大部分经络在此循行、经过,许多腧穴也在此分布。药枕疗法就是利用机械和药物等多种刺激,进而激发头颈部位的经络腧穴之气,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起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头颈部位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主要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和相对应的静脉及其分支。神经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以及迷走神经颈部、面神经颈支、交感神经头颈部、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等。药枕直接作用于颈部的皮肤感受器和神经干,可以使之处于活跃、兴奋或抑制状态,从而调节血管和神经,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血流加快,肌肉松弛,神经得到调节,进而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药枕中许多药物含大量挥发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黏膜,起到消炎杀菌、镇静止痛、扩张血管、健脑增智的作用。使用者处在药性作用的局部环境中,可以调整人的身心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从而起到综合性调节机体的作用,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1)防感枕:取生黄芪500克,生白术500克,麦冬300克,防风300克,黄精300克,藿香200克,皂角10克,雄黄100克。除皂角、雄黄外,以上前6味各喷洒少许食醋,然后烘干,共研粗末,一同装入枕心,做成睡枕,让患者睡眠时头枕在药枕上。具有补肺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肺气虚。

(2)麦桑枕:取麦冬500克,霜打桑叶500克,天花粉200克,金银花200克,生石膏500克,枇杷叶250克。将石膏打碎,佘5味一同烘干,粉碎成粗末,混匀后装入枕心,做成睡枕,让患者睡眠时头枕在药枕上。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肺阴虚。

(3)益气枕:取人参叶250克,黄精200克,生白术150克,丹参200克,黄芪200克,茯苓200克。以上6味分别烘干,共研细末,装入枕心,做成睡枕,让患者睡眠时头枕在药枕上。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气虚。

(4)生津养胃枕:取麦冬500克,石斛200克,砂仁200克,沙参500克,太子参200克,葛根500克,天花粉200克,沉香100克。以上8味分别烘干,共研粗末,混匀,装入枕心,做成睡枕,让患者睡眠时头枕在药枕上。具有养阴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阴虚。

使用药枕疗法治病时应注意:①药枕主要用于头目部疾病,无使用禁忌,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如果发现有过敏症状时应停止使用。②药枕放在枕骨位置时,侧卧、仰卧位都有功效;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的药枕宜放在颈椎下,以耳下肩前为度,使负重点下移,形成头和躯干部的对抗牵引,这等于在做持续的颈椎牵引治疗。③注意药枕的有效期,一般市售的药枕有效期为1-3年,使用2-3周后就应放在室外吹一吹,但不宜暴晒。④药枕治病见效较慢,一般需长年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疾病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药答抗疲劳

药茶疗法是指应用某些中药加工制成茶剂,用于防治有关疾病的一种方法。而茶剂是指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物,经过沸水冲泡或煎煮取汁,代茶饮用的一种制剂。

药茶疗法筒介

药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以药味组成分类,则有单方药茶和复方药茶;按有无茶叶分类,可分为含茶药茶和无茶药茶;按剂型有药茶和药露;按入药部位有花类药茶、叶类药茶、茎类药茶、皮类药茶等;按饮用季节,有春季药茶、夏季药茶、秋季药茶、冬季药茶;按功效主治有保健茶、减肥茶、健美茶、降压茶、降脂茶、活血茶、清暑茶等。

药茶的剂型有:①冲泡剂:此种茶剂可直接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②煎煮剂:此种茶剂须先用凉水浸泡,再放入沙罐中煎煮,取汁,倒入杯中代茶饮用。③散形剂:将药茶成分制成粗末,混合均匀,分成若干份,每次取一份,冲泡或煎汁饮用。④袋泡剂:将药茶制成粗末,混匀后烘干成颗粒状,按剂量分装入特制的滤纸里,冲泡时带包放入杯中浸泡饮用。⑤块型剂:将药茶粉碎,混匀后,加入适量神曲或面粉作黏合剂,压模成块,低温风干后备用。每次取一小块,直接泡服。⑥露剂:将新鲜的瓜果、花草等放入容器中,经蒸馏取得的汁液称为露剂。可直接饮用或加适量温开水调和饮用。⑦计剂:将新鲜的水果及中药、蔬菜经压榨加工,取得的液体称为汁剂。可直接饮用或加温开水冲服。

抗疲劳药茶

(1)取菊花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可消除眼睛浮肿及疲劳。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平常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失。每天喝3~4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2)取人参片3克,生黄芪20克,大枣30克。加水煎煮20分钟后饮服,可反复煎泡代茶饮服。每天1剂,饮用时间根据病情而定。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汗的功效,并能提高工作能力,减少疲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取枸杞子、五味子各100克,研粗末,每次取5克,用沸水冲泡饮用,每天2次。具有滋补精血的功效,适用于精血不足、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视物昏花等。

(4)取毛峰或龙井茶3克,枸杞子5克,冰糖、桂圆、红枣、话梅各适量。泡开水服。具有提神解乏、增强脑力的功效,适用于暑日气虚、肢困倦怠、体力下降。特别是中年脑力劳动者,工作紧张易感疲劳,神疲乏力,力不胜支,午后烦热,口干舌燥,头昏脑胀,精神不振。

(5)取玫瑰花干花蕾5颗,薄荷2克。将干玫瑰花与薄荷一同放入杯中,加盖到10~15分钟,待茶凉后饮用提神效果更佳。玫瑰花具有活血化淤、舒缓情绪的作用,薄荷可驱除疲劳,使人感觉焕然一新,并且玫瑰花的甘甜纯香可以冲淡薄荷之中苦涩味,一举两得。

药茶由汉代始至今至少已有2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人民防病治病与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药茶中的茶与药配合使用,更加有助于发挥和加强药物的疗效和有利于药物溶解、吸收。近年来茶疗热方兴未艾,不但历代的药茶方被广泛应用,而且许多新的药茶方又在不断产生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