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被废黜后,在瑶华宫里修道。所谓“宫”,不过就是有几间破屋的一个小院而已,孟氏在这里生活得相当凄惨。史书记载,她的不幸遭遇甚至波及到过去在瑶华宫附近叫卖的小商贩们。皇上派来的禁卫军不允许他们在附近高声叫卖,很多人因此被处罚甚至丢了性命。
实际上,向太后垂帘听政后,一直希望找到好的时机,将孟氏接回宫里。连她也史料不及的是,机会来得这么快。
有个太学生叫何大正,他也是个找机会的主儿,眼见向太后掌权,就上疏为孟氏鸣不平。向太后垂帘之初,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是不听刘氏的意见,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众口一词觉得孟氏冤屈,于是向太后从善如流,决定选择吉日将孟氏接回皇宫。
在先皇帝赵煦驾崩后的四个月后,被废黜了四年后(即1100)的前皇后孟氏终于又回到了皇宫,恢复皇后位号,由于刘氏为元符皇后,所以孟氏被晋封为元佑皇后。位在刘氏之上。孟氏和刘氏这对欢喜冤家又聚到了一起,她们有着许多相同的命运,都曾经为赵煦生过孩子,可都没有保住;她们都当过皇后,可是都没有当得顺心,而且时间不长。现在,她们都是皇后,但她们失去了在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夫君,实际上她们是比较典型的封建社会妇女冤屈的代表。
形势变了,孟氏又回来了,而且位在刘氏之上,刘氏失去了赵煦这个靠山,自己又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因此她不得不选择顺从。
向太后垂帘听政之时,同高太后一样,采取保守的治国之策,不过她的影响有限,毕竟垂帘听政才半年时间。
公元1101年正月,向太后在慈宁殿去世。虽然赵佶对向太后的亲戚非常关照,尤其是对她的两个弟弟给以高官厚禄,但是这并不等于尊重或者延续向太后的执政理念。
赵佶亲政后,将年号改为“崇宁”,立即又开始了改革的步伐,于是朝中的派争、党争又开始激烈起来。
大奸臣蔡京当上了宰相,在打击反对派之外,也把矛头对准了孟氏。昌州判官冯懈甚至上疏表示,应当再次废黜孟氏。刘氏也不甘寂寞,旁敲侧击主张废黜孟氏。
皇上赵佶对孟氏发生动摇,但还没有马上做出决定。直到1102年,元祐党人事件发生后,赵佶在众人的催促下,终于决定再次废黜孟氏的“元佑皇后”封号,把她赶回已经闲置了两年多的瑶华宫。他还是学赵煦的那一套,让孟氏修道,并且封名号为“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
孟氏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一直生活在瑶华宫。自然,所有当初参与复立孟氏的官员都受到牵连,有的被降职使用,有的被贬到边远省份。
如果说,刘氏对孟氏有着刻骨仇恨的话,那么赵佶再次废黜了孟氏,并且打击了邹浩等不少官员之后,算是给刘氏出了气,刘氏似乎应当满足了。
可是,恰恰相反,刘氏的天性决定了她不可能选择本分、不可能选择沉默。虽然赵佶不是刘氏生的,他们也没有很深的渊源,但是刘氏不断给赵佶出主意。
起初,赵佶觉得刘氏不断出主意是为自己好,为这个政权好,一度非常感动,并且于晋封刘元符皇后为皇太后。虽然表面上看,这只是名义上的微小区别,实际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应当说,像“元符皇后”这类的封号,只是皇位继承人对先皇帝皇后的一种尊敬罢了,本身并没有感情的成分在里面。而皇太后不同,皇太后一般或是皇帝的生母,或是皇帝公开承认的养母。所以说,赵佶之于刘氏,至少是有恩于后者的。
可是,刘氏仍然不知足!可能是觉得赵佶对她非常看重吧,于是开始干预朝政,经常指手画脚,尤其是经常把大臣叫到自己的寝宫面授机宜,并且还养了面首!
赵佶经过痛苦的思索,终于决定给刘氏脸色看看。他命人“看望”刘氏,转达了赵佶的严厉态度,提醒刘氏不要干预朝政。如果继续如此,将受到严厉制裁。
这一下,刘氏惊得不轻,她知道,自己无儿无女,如果一旦赵佶生气起来,自己可能生命不保。于是,她只得忍受寂寞。
实际上,赵佶当初是想把刘氏废黜掉的。但是在近臣的建议下没有这样做,因为此前他已经将孟氏废黜了,现在又要废黜刘氏,显得心胸过于狭隘,不利于统治。
刘氏保住了封号,但是已经感到了威胁。赵佶不断更换刘氏身边的宦官,换来的宦官越来越欺负刘氏,到了1113年,刘氏终于不能忍受折磨,选择了自缢身亡,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这边刘氏被逼死了,那边孟氏还在瑶华宫吃苦。
这时,金兵的侵入改变了宋朝的政治格局。徽宗赵佶在当政的后期,开始宠信奸臣,导致朝廷腐化堕落,国力衰退。
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金兵进攻宋朝,赵佶无心抗金,匆忙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赵桓。赵佶自己,则以太上皇的名义继续寻欢作乐。为了保证安全,他还以修道为名躲了起来。金兵由于路途、兵力、武器等原因,一般是进攻一段时间便退兵,所以宋朝为此苟延残喘了几年。
公元1126年,孟氏居住的瑶华宫突然发生火灾,孟氏不得不迁居到延宁宫居住。不久,延宁宫又发生火灾。赵桓对此非常反感,他认为是孟氏的晦气才引发了火灾。于是干脆不给孟氏安排住处了。昔日的皇后孟氏,只得徒步来到自己的弟弟孟忠厚家里居住。
公元1127年,钦宗赵恒突然良心发现,觉得似乎应当把孟氏接回宫里居住,再封个元佑皇后,免得让人家看了笑话,觉得他赵桓也是小肚鸡肠的人。
但是孟氏没有表态,实际上她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结果,此项议题还没有实施,金兵又来进攻,这一次竟然攻陷了宋朝首都汴京。赵桓只顾逃跑,还管什么孟氏了。这反倒保住了孟氏的性命。
(3)五十岁首次垂帘听政
公元1127年,金兵再一次来犯,这一次比任何时候来得都凶猛,他们攻陷了宋朝首都汴京后,将徽宗赵佶、钦宗赵恒,以及他们的后妃、子女、亲戚、大臣等全部活捉。在册立了主张投降的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之后,将赵佶、赵恒等数千余人武装押送到漠北。这些人在路上没有粮食吃,受尽了苦难,大部分人最后都死去了。
金兵撤退了,张邦昌这个皇帝因为手上没有军队,没有政治基础,因而感到统治得日益困难。实际上,张邦昌是个胆小如鼠的人,他当皇帝自己都心虚,不敢更改年号,甚至不敢“称孤道寡”。
此时赵氏家族的另一人康王赵构还拥兵八万,他已经在河北出任兵马大元帅,因而对张邦昌的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俗话说:有枪便是草头王。许多想在新政权中谋取高官厚禄的人,此时看见赵构雄居河北,便没有了在大楚政权当官的奢望,所以张邦昌的政权危在旦夕。
《宋史》记载,张邦昌上任不久,尚书右丞相吕好问曾经对张邦昌说:“相公真的想当皇帝吗?当初立你时没有人敢反对,还不都是畏惧金兵?现在金兵走了,还有人真的拥护你吗?”
此刻的张邦昌才知道什么叫做骑虎难下了,他自语道:“我有什么办法?下都下不来,徽宗、钦宗都被金兵抓走了,谁来继承宋朝呢?”
“赵构可以。”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赵构拥兵八万不假,但是他是否对做皇帝感兴趣?他会对我怎么样?这些都是疑问。”
实际上,此时的张邦昌最关心的就是“会对我怎么样”了。
吕好问又说道:“康王肯定要拥立政权的,只是你要争取主动。现在的情势,可以先迎回元佑皇后,然后再请康王即位,这样赵家也不会亏待你的,不但能够保全性命,或许你还能继续当宰相呢。”
对于这种做法,张邦昌当即表示同意。吕好问等人立刻来到孟氏的暂住地,和孟氏商量对策。孟氏对吕好问的主意基本同意。
吕好问派人远赴河北与康王赵构联系。赵构也同意吕好问的主意,同意张邦昌退位,并且在孟氏垂帘听政的同时,继续任用张邦昌为宰相,同孟氏一道全权处理朝廷大事。
在一场紧张的幕后交易之后,张邦昌终于脱下了皇袍,把已经深居多年、废黜了的孟氏迎到延福宫里,尊为宋太后,遥尊康王赵构为皇帝。张邦昌继续担任宰相职务。孟氏登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命运坎坷的皇后,这已经是她经历的两立两废了。张邦昌作了三十二天皇帝,就在强大的压力下下台了。
孟氏垂帘听政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尚书左丞相冯懈迎接康王赵构,为表达诚意,让冯懈随身携带“大宋受命之宝”的玉玺,和孟氏手书的请赵构即位的诏书。
赵构非常高兴,请使节带回了他感谢孟氏的手书。
康王赵构是徽宗赵佶的第九子,钦宗赵恒的弟弟。于公元1121年被封为康王;公元1126年春天,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赵构曾以亲王的身份被当作人质送入金军大营,但金人认为他不是皇族,遂将他释放。当年金兵再次入侵时。他又奉命出使求和,但是他并没有前往金军大营,经过一番做作的推托后,在老将宗泽的苦劝之下留在驻地,因此当金兵攻陷都城时,他得以幸免遇难。
公元1127年5月,康王赵构带兵占领了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并且决定在此即皇帝位。孟氏马上派人送去圭宝、乘舆、服御等登基服饰。在并不复杂的登基仪式上,赵构称帝,是为高宗,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他尊孟氏为隆佑太后。当天,孟氏在汴京撤帘。这一次垂帘听政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