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7709000000082

第82章 后唐纪(2)

明宗看了何泽的奏章不禁泪下,私下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叫我立太子,朕就要回到原来在太原的旧住宅了。”

不得已,明宗下令宰相、枢密使共商此事。

二十三日,李从荣渴谒见明宗,说:“我听说有坏人将我立为太子,臣年幼,而且正希望学习指挥军队和治理百姓,这种名号并不想要。”

明宗说:“这只是大臣的意见。”

李从荣见到范延光、赵延寿,说:“掌权大臣想拥护我为太子,只是想把我的兵权夺走,把我幽禁在东宫罢了。”

范延光等人了解明宗的心意,又害怕李从荣所说的话,就向明宗转告了刚才的情况。

二十七日,明宗下令让秦王李从荣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十一月十六日,明宗的病复发,十七日,病危,秦王李从荣入宫探视,明宗已经抬不起头来。

王淑妃说:“从荣在这里。”明宗还是说不出话。

李从荣走出宫中,发现大家都在垂泪,猜测明宗已经死去。第二天早晨,便声称有病不入宫。其实当晚,明宗的病情有所好转,而李从荣并不知情。

李从荣自知不会得到当时舆论的赞许,登基之事也不会顺利进行,便和他的党羽策划,想带兵入宫侍候明宗,先发制人,让有权势的大臣先臣服。

二十日,李从荣率数千步、骑兵,从河南府到天津桥排好阵势。这一天的黎明,都押牙马处钧被李从荣派到冯赟家中,又剑也说:“我今日决心入宫,以兴圣宫为暂住地。公等各自都有宗族,应该认真妥当地处理事情,只需瞬间便祸福已定。”然后马处钧又被派到康义诚那里。

康义诚说:“大王到了,我就欢迎。”

冯赟骑马从右掖门进入,遇见朱弘昭、康义诚、孟汉琼和三司使孙岳正一同密谋于中兴门外,冯赟说明了马处钧的意见,趁机责备康义诚说:“秦王讲‘是祸是福只在片刻之间’,可以想到他要做什么。公不要以为儿子在秦王府,就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你我本是平民,被皇上提拔至将相,如果秦王的军队攻破宫门,会把皇上弄到什么境地?我们还会有后代吗?”

康义诚来不及回答,看门的人就来报告说秦王的军队已经到了端门外面。

孟汉琼拂袖而起说:“今天的事情,皇上面临危难,公等还在观望企图得利吗?我何必爱惜余生,一定要亲自带兵去抵抗!”说完立刻从宫殿大门进入,朱弘昭、冯赟跟着他,康义诚不得已,也跟着进入大门。

孟汉琼见到明宗说:“从荣谋反,端门正面临进攻,一会儿大军入宫,就要大乱了。”宫中人们相顾大哭,明宗说:“为什么从荣要这样呢?”他问朱弘昭等人:“有这种事吗?”答:“有,刚才已命守门的人关门了。”明宗仰面痛哭,对康义诚说:“卿亲自处理,不要让百姓惊惧不安!”

控鹤指挥使李重吉是李从珂的儿子,此时在旁边侍候,明宗对他说:“我和你的父亲,冒着箭矢石头定天下,我多次得他救助而脱险;毫无功荣的从荣等人,现在竟被人唆使,做这种叛逆的事!我本来就知道这伙人不值得把大事交给他们,应当将兵权交给你父亲。我命你将各宫门紧紧关闭。”

控鹤部队在李重吉的率领下守卫宫门。孟汉琼穿着铠甲骑着马,叫来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让他率领500骑兵进攻李从荣。

李从荣正坐在天津桥上的交椅上,命手下人召唤康义诚过来。端门已经关闭,手下敲左掖门,从门缝中偷看,见到朱洪实带着骑兵从北面驰来,赶快回来告诉李从荣。李从荣十分惊慌,穿上手下拿来的铁制护胸铠甲,坐着将弓箭调整好。

不久,骑兵大规模到来,李从荣向河南府逃窜,他的部下都躲了起来,府中的士兵抢劫了嘉善坊之后也溃散了。

李从荣和妃子刘氏躲在床下,后被皇城使安从益杀死,而且他的儿子也同时被杀;还把他的首级献给朝廷。

明宗得到李从荣死去的消息,几乎伤心害怕得从床上掉下来,昏过去了几次,从此病情更剧加剧。李从荣有个年纪小的儿子养在宫中,将领们请求杀死他,明宗哭着说:“他有什么罪?”然而迫不得已还是把他交给了诸将。

二十一日,大臣们由冯赟带领入宫,拜见明宗于雍和殿,明宗泪下如雨,低声哭泣着说:“我家中竟然发生这种事,面对卿等内心惭愧不已啊!”

二十六日,后唐明宗李嗣源去世。

明宗秉性不猜疑妒忌别人,和人们和平相处,50岁之后才登基,每天晚上在宫中烧香祝祷于上天:“我是胡人,因为有人叛变众人才拥戴我做了皇帝;希望上天早日降生圣人,做天下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谷物连年丰收,也很少打仗,相比较于五代的其他时期,社会生活较为安宁。

十二月初一,明宗皇帝逝世的消息才被发布,宋王李从厚登基做皇帝,是为闵帝。

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李从珂,从年少时就和石敬瑭一起跟随明宗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绩,名望很高,人们都拥戴他们;朱弘昭和冯赟的地位声望素来都比不上李、石二人,一旦掌权,自然对他们二人十分猜忌。

公元934年(后唐末帝清泰元年)二月,邻近各道收到了潞王李从珂发来的文书,声称:“朱弘昭等人趁先帝病危时杀长立少,独揽朝廷大权,疏远皇族骨肉至亲,动摇藩镇地位,恐怕国家将要灭亡。现在从珂要入朝清除君主身边的坏人,可是力量弱小,不能独自承担,特请求邻近藩镇大力帮助。”

三月十五日,各道军队被朝廷调集到凤翔城下,发动了进攻,东西二关城均被攻克。城中死了很多人。十六日,再次攻城,计划一举攻克。凤翔城墙矮小,守备力量弱,人们感到惶惶不安。

潞王登城流着泪对外面的军队说:“我跟随先帝出兵打仗时还不到20岁,出生入死,周身都是伤痕,目的是建立今日的国家;你们跟随着我,这些事情都亲眼可见。如今奸臣把持朝政,连骨肉至亲都受到猜疑,我为什么要被讨伐呢!”随即大声痛哭。听到的人都很同情他的遭遇。

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性情狭隘急躁,负责攻打城西南,为使士兵登城竟用刀驱赶,士兵生气,破口大骂,反过来攻击他,他打马而逃才保了一条命。

杨思权乘机大喊:“大相公是我的君主!”诸军在他的指挥下脱去铠甲丢下武器,投降了潞王。

到中午,叛军都入了城,外面的军队也溃散了,王思同等六个节度使都逃走了。城中将领、官兵、百姓的财产都被潞王搜刮来奖励军队,就连做饭的锅也都被估价赏给了士兵。

潞王设置大将旗鼓,整顿队伍,向东进军。

二十日,西面步军都监王景从等人徒步归朝,朝廷内外都非常吃惊。

石敬瑭被闵帝李从厚派人召回,想让他带兵去抵抗。康义诚坚持要求自己领兵去抵抗,闵帝便用好话安慰被召集来的将士,仓库中的财物都被拿出来犒赏他们,并答应在平定凤翔之后,每人再赏给两百缗钱;如果仓库的东西不够,宫中的服用、玩赏物品也将被拿来补充。

士兵骄横的态度已无法复加,拿着赏给的物品,在路上公开说:“到凤翔再领一份。”

二十四日,潞王到了华州。朝廷前后派出的军队,都很快投降了潞王的军队,任何人都没有抵抗过。

康义诚的军队到了新安县,部下将士以百儿八十人为一组结合在一起,抛弃了铠甲兵器,唯恐耽误了到陕县投降潞王,络绎不绝。

康义诚到了乾壕镇,部下只剩几十人;同潞王的十几个侦察骑兵相遇,康义诚以身上的弓箭作为凭据,交给侦察骑兵向潞王请求投降。

二十八日,闵帝得知潞王到了陕县,康义诚的军队纷纷投降,忧惧得寝食难安,赶快命人将朱弘昭叫来商议。

朱弘昭说:“紧急召见我,是要治我的罪。”便投井死了。

安从进获知朱弘昭自杀的消息,就将冯赟杀死在家中,把他全家人也一并都杀了,并给潞王献上朱弘昭、冯赟的首级。

闵帝起了奔赴魏州的打算,召回孟汉琼让他先到魏州安排相关事宜。孟汉琼不听从召唤,一个人骑马奔赴陕县。

初四,太后下令废闵帝为鄂王;初五,太后授命潞王登基为帝;初六,潞王在明宗灵柩前即位。

李从珂搜刮行赏

后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自凤翔出发,起兵反叛。李从珂率领军队赶走闵帝李从厚,自己即位为帝,是为后唐末帝。李从珂在凤翔出发时,答应每个士兵在进入洛阳后可以得钱100缗作为奖赏。到了洛阳,向三司使王玫询问府库情况,回答说库中还存有几百万。

不久以后派人清点清楚,金钱和布帛加起来不超过3万,而赏军的费用预计要50万缗。李从珂很生气,王玫建议搜刮京城百姓的财产作为替代。结果几天之后,也才得到几万缗。

李从珂对执政官员说:“军队也要奖赏,百姓也需体恤,现在该怎么办呢?”执政官员建议,以房产为标准来筹措,不论士大夫还是平民,不论是自己居住还是租赁的,都先借五个月的租金。李从珂同意了。过了十几天,百姓的财产被执行的官员千方百计地搜刮,也只得到6万。李从珂发怒,王玫等人都被抓进了军巡使的监狱。然后不分日夜地催促人们上缴租金,监狱都被抓来的人填满了,甚至逼得有人上吊、投井自杀的。在市场上游荡的士兵脸上都显出骄傲的神色。

市民一起骂他们说:“皇帝要你们拼命争战,要立功确实也不容易。但反而让我们百姓被鞭子抽、被棍子打,你们的赏钱也都要我们出,你们还扬扬自得,难道你们不愧对天地吗?”到了这个时候,把所有库藏的旧东西以及各道贡献的物品,甚至于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饰、簪环什么的全部搜刮了出来,也才又凑出20万缗。

李从珂很着急,正好枢密直学士李专美值夜班,就责备他说:“才华与能力是你称名于世的原因,不能为我想办法解决这件事,你的才干还能用在哪里呢?”

李专美谢罪说:“我是个笨人,陛下是提拔得太过了。然而军队没有充足的奖金,却不是我的责任。我私下想过,自明宗长兴以来,屡屡赏赐,兵士骄横全是因为这个原因。接着又兴建皇帝陵墓以及出兵征战,国家的财政储藏就枯竭了。即使有无穷的宝物,也不能填满骄兵的贪欲。所以陛下才能够在国家危困之中,轻而易举地获得天下。

“国家的存亡,赏赐并非唯一原因,也在于修法度、立纲纪。陛下如果不改变前朝颠覆的老路,我担心不只是困扰了百姓,难以预料的还有国家的存亡。如今国家财力只有这些了,应该根据所能得到的平均分给大家,当初的诺言为什么非要履行呢?”

李从珂认为他讲得有道理,就下诏说:自凤翔时起就参加禁军共同作战的,从杨思权、尹晖等人各赐马两匹、骆驼一匹、钱70缗,逐级往下,到士兵每人赐钱20缗,那些在京城的士兵只能得到10缗的赏赐。

士兵们贪得无厌,仍然不满意,编造歌谣说:“除去菩萨,扶立生铁。”说的就是闵帝李从厚仁慈软弱如菩萨,末帝李从珂严厉坚强如生铁,所以大家心里都有一点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