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隋是唐非
7708000000024

第24章 东征(3)

面对这样的惨败,站在鸭绿江边的杨广欲哭无泪,陆路是彻彻底底没戏了,他静静地望着这一江春水,原本还盼望着水军来护儿能给他“意外之喜”,然而,从鬼关门走了一趟的来护儿此时早已屯军海口,陆路的惨败正好给他找到了撤军的理由。

水军一退,杨广只能很不心甘情愿地发出长叹,然后从牙缝里挤出这样两个字:撤军。此时时间定格在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七月二十五日。也许是拉不下颜面,或者是想给自己信心,撤军前,杨广回头深深地望了一眼江水泛滥的鸭绿江,然后幽幽地说了这样一句话:“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高丽蛮子,你等着,咱们后会有期。”

(4)一意孤行

数年的精心准备,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倾举国之力,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心高气傲的杨广无法接受的。因此,回到大兴,他就得找一个替罪羔羊来挽回自己的颜面。

按理说此次出征的“一号人物”陆军大元帅宇文述难逃其咎。但对于杨广来说,宇文述是“不动产”,除了宇文述功勋卓越,颇有声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宇文述是他的亲家,他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给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士及为妻。要杀宇文述来谢罪,他女儿这一关过不了。本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原则,最终,杨广给宇文述的处罚是削爵为民,也算是大义灭亲了。

接下来,看“二号人物”水军大元帅来护儿。来护儿带领的水军虽然遭到高丽的“诱敌深入”之计大败,折了一些兵马,但好歹保留了主力部队,而且之后聪明的来护儿躲在海口来了个“坐山观虎斗”,在陆路惨败退军后,他才慢悠悠地启程退兵,当真印证了“明哲保身”这句话。因此,面对中规中矩的来护儿,杨广的钝刀无论如何也挥不下去。来护儿成了无功无过的“原地派”,免去了任何处罚,也因此成了第一次伐高丽的第一位幸运儿。

宇文述和来护儿一家欢喜一家愁,接下来,该轮到处罚“三号人物”于仲文了。如果说杨素是杨广早期最为宠信的大臣,那么于仲文就是杨广后期最为宠信的大臣。即位之初,尉迟迥造反时,关键时刻,如果不是于仲文坚决抵制住了尉迟迥的“糖衣炮弹”,忍着三儿一女惨死的悲痛,冒死投奔杨广,杨广的一生或许将彻底改变。知遇之恩,杨广总是以一种报答的心态来对待,这次出征高丽,宇文述是陆路大元帅,于仲文为副元帅。此时,在找战败的“替罪羔羊”时,杨广最终对于仲文的处罚结果和宇文述是一样的,削爵为民。

热门人选一个个被从轻处罚后,注定是冷门迭爆。果然,很快,杨广就找到了这次战败的真正替罪羔羊—尚书右丞相刘士龙。想必大家还记得这位仁兄,在乙支文德第一次亲自来隋军大营进行忽悠时,于仲文本来当机立断就想扣下再说,但这位书呆子显然被“之乎者也”烧坏了头脑,左一句“以德制人”,右一句“以理服人”,弄得于仲文也晕头转向,结果乙支文德在隋军大营大摇大摆地转了一圈后,从容离去。隋军的惨败,这位仁兄“功不可没”。因此,杨广以“亵渎罪”给刘士龙判了“斩立决”,这位书呆子终于为自己的无知买了单,代价是脑袋。

如果说刘士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倒霉蛋”,那么卫文升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幸运儿”。其实作为殿后将军之一的虎贲郎,卫文升并没有明显的功劳,要算功劳非右屯卫大将军辛世雄莫属,为了掩护隋军大部队撤退,殿后的辛将军拼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之歌。然而,死人只能追为烈士,而活着的人才是榜样。就这样,卫文升被杨广提升为金紫光禄大夫,算是连升N级,青云直上了。

该惩的惩了,该罚的罚了,该赏的赏了,杨广把善后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然而,他还来不及舒一口气,不识时务的于仲文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位仁兄自从撤军的那一天起,便知一世英名已消毁殆尽,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等待杨广对他进行处罚。然而,他左等右等,等来的惩罚居然和宇文述一模一样—削爵为民。一生英名,晚节不保,仅仅削去官职就可以免去内心的苦闷和痛楚吗?那几十万的冤魂似乎都在朝自己号叫。

杨广以为放了于仲文一条生路,于情于理都心安理得。然而,于仲文的想法却恰恰相反,于情于理都心不安理不得。郁闷的他哪有脸面回归故里,每走一步都似乎有千斤重,等回到老家洛阳时,就病倒了,这一倒下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于仲文就这样走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打死也不会赶高丽这趟浑水吧。

于仲文死了,杨广怒了,他决定要给高丽一点颜色看看。于是,在一伐高丽失败后不到一个月时,他就开始做再征高丽的准备工作。考虑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他将黎阳仓、洛阳仓、洛口仓、太原仓四大仓的粮食运到战争的前线要镇望海顿(今辽宁省锦州市东南)储存,然后以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及惠民政策来征集兵马,再聚集到涿郡备战。

左手有粮,右手握兵,再征高丽,杨广豪情万丈、信心百倍。然而,他很快就被泼了两盆冷水。泼冷水的人分别是郭荣和庾质。

左光禄大夫郭荣直谏杨广不要再度对高丽出兵,理由很简单: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解析如下:高丽不过偏居一隅的不毛之地,是个可有可无的小国,不值得我们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征服。

郭荣这番话说得在理。要知道这朝鲜,在清末的时候,首都平壤的王宫也就是几幢青砖平房,通往王宫的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大臣上朝的奢侈交通工具,就是坐在一辆独轮车上,由一个仆役推着走。说好听点是大臣,说难听点,跟个土财主没什么两样儿。您说这么一个破地儿,杨广较个什么劲儿啊?

对于郭荣的直谏,邪性上来的杨广当成了耳边风。

另一位是庾质,这位仁兄在杨广第一次出征劝阻失败后,此时充分发挥不灰心不气馁的精神,对杨广说出了这样的关键词:吃一堑长一智。解析: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啊。

对于庾质的再谏,高傲的杨广当成了闷响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一点不假,果然,两位忠臣的忠言非但没有达到劝阻的效果,反而激发了杨广“逆行”的脚步。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正月初二,对于杨广来说是个很特别的日子,一年前他带领百万雄兵拉开了第一次征讨高丽的序幕,当时他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结果却惨败而归,威名扫地……

一年后,杨广在涿郡举行誓师大会,拉开了第二次征讨高丽的序幕,出师时他做了三项部署:

1.人事部署。命令刑部尚书卫文升辅佐代王杨侑(故太子杨昭之子)留守西京大兴。户部尚书樊子盖辅佐越王杨侗(故太子杨昭之子)留守东都洛阳。杨侑和杨侗皆为十来岁的孩子,别人是临终托孤,而杨广却是出征托幼,种种迹象表示,杨广已在大力培养接班人了。

2.军事安排。宇文述官复原职,再度出任陆路大元帅,而水军元帅依然是“明哲保身”的来护儿。用句不恰当的比喻来说就是“换兵不换帅”。

3.后勤供给。第一次出征,其实隋军真正输在粮草问题上,在绕道辽东城渡鸭绿江直接进犯高丽这条奇计上,如果隋军不是粮草供应不上,那么失败的可能就是高丽了。也正因为这样,这次出征,杨广对粮草尤为看重,派礼部尚书杨玄感到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隋朝的大粮仓)督运粮草。这样总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OK,做完这些杂事后,杨广带领东拼西凑起来的百万大军向着高丽进发了。一切似乎都在“复制”第一次的出征,行军速度依然慢,慢得像蜗牛漫步,直到两个多月后,杨广才带领隋军渡过辽水,接着是围攻在辽东城里早已严阵以待的高丽军。

因为准备充分,这次隋军动用了“飞楼”(可以站在里面放箭,为进攻做掩护作用)、“云梯”(攻城必备品)、“撞车”(摧毁城门城墙的工具)等高科技武器。按杨广的计划是,有这样先进的作战装备,攻下辽东城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隋军有“飞楼”,高丽军有“大炮”,炮声中隋军的飞楼纷纷倒塌。隋军有“云梯”,高丽军在辽东城里早已准备了无数的巨石和利箭,云梯刚刚搭上去,不是被高丽军推翻就是被砸烂,隋军根本无法靠近城墙半步。而“撞车”在辽东城四周“护城河”的保护下,结局多半是泥牛入海。

杨广是个执著的人,他一边亲自率兵围攻辽东城,另一方面派左光禄大夫王仁恭派兵进攻新城(今辽宁抚顺北),再派宇文述领兵渡过鸭绿江直捣平壤。

三管齐下,看你高丽能挺多久,然而,杨广的美梦很快就破碎了,原因是后院起火了,击破他梦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为信任的礼部尚书杨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