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国王自己颁布这样的命令,他自己也有老的一天,所以说在对待老人的时候,一定也要想一下自己。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无为人父母时?如果你为子女的时候不守孝道,那么等你做父母的时候也许就能够体会到做父母的苦衷。
佛教一直颂扬善行,孝顺也一直宣传。近年来国家所评选出来的十大感动人物中,就有很多是因为孝顺而被选举的。由此可见,国家对孝顺也是很重视的,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作为儿女对父母的孝,更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和素养。只有能够对父母孝顺,那么他的品行才是值得信赖的。但是现实中也难免会有很多人对老人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老了之后,没有力气,也不会做事,因为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有的生活不能自理,自然就会给儿女带来很大的麻烦。现代人的压力又很大,物价飞速上涨,有些人更是对老人的照顾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要是不去工作在家照顾老人,那么可能生活费都会有问题,但是又请不起保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也许就是为何现代关于孝顺的问题普遍被关注的原因。
无论何时,善待老人都是人们不能忘记的,更何况是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孝道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失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等到你老了的时候无人管无人顾,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父母辛苦养大的儿女在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后却将自己抛弃,那么人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谈论善行呢?每日诵经拜佛,可是却又做出这样的行为,又怎么令人感动呢?
其实孝顺并不是单纯地在金钱上,贫穷也可以出孝子,老人们要的其实是很简单的,也许只要你和父母能够交付真心,再苦再难的日子也能够过去,无论再多钱财也比不过一个和谐的家庭,比不过父母和儿女之间的真心相爱。
孝顺并不是靠说的,它是靠做的。虽然老人们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够创造价值,但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能够告诉你们怎样才能够避免一些困难。就好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当所有的大臣都不知道答案的时候,那位大臣的父亲帮他们说出了答案,并帮助国王度过了佛祖的考验。无论怎样,都不要丧失孝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不可缺少的最伟大的亲情的延续。谁无为人父母时,谁无年老体弱时,想想自己的晚年,就应该现在对父母好点,多一点孝敬,这样等你老了,你才能够问心无愧地享受儿女的孝顺。
7.教育子女之前,先审视自己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的是:身教重于言传。也就是说对于教育儿女来说,你说的话,讲的道理再多也比不过以实际行动使他更能够接受和吸收。因为从小孩子开始,孩子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是模仿,而不是听。关于孝顺,其实更多的在于父母的教养,你怎样教他,也许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这些教更多的是体现在身教上,而并非是你所说的道理上。
教育子女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
宋朝年间,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神童,他从小就很聪明,并且很会作诗。虽然他的家很穷,但是别人都对他很好,因为每个人都认为他长大后一定能够高中状元,做朝廷的高官。他12岁便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秀才。15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然而并没有高中,甚至没有入围任何名次。虽然大家都很相信他的才华,然而连续三年,他都名落孙山。这个时候村里的人就开始说闲话了,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觉得很没有面子,于是就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因此他靠着自己的才华开始经商,由于他有才华又有智慧,为人很诚信,于是很快他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商。
他的经商,使原本贫困的家庭变得富有起来,父母都很高兴,觉得也许相对于入仕来说,经商更适合他。就这样他娶了妻,生了儿子。虽然他表面上对自己的几次落榜毫不在乎,只一心经商,然而他的内心还是对仕途有所向往,觉得自己一身才华竟然怀才不遇。虽然他经商赚了很多钱,成为人人羡慕的大户,但是在古代的观念里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的,虽然很有钱,但是地位很低下。于是他将自己的所有寄托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儿子的培养非常严格,希望儿子能够实现他自己未完成的心愿。
然而他的儿子颇令他失望,因为儿子不喜欢读书,只知道玩乐,他用尽了办法都不能使儿子静坐下来,即使当地最有名的先生也被儿子气跑了。儿子12岁了,竟然连三字经都背不全。虽然如此,但是他仍然不放弃,对儿子的严厉一如既往,儿子的不满也加剧,父子俩的情感越来越远,后来儿子见了他就躲,甚至不愿意见他。他自己认为完全是为儿子着想,可为什么儿子却怎么也不明白他的心呢?他非常痛苦。
他经常到一座寺庙里募捐,时间长了竟然和这座寺庙的方丈成了朋友,两人常常一杯清茶谈论一天。这次,方丈见他眉头紧锁,于是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和方丈诉说了自己和儿子之间的事情。方丈听完了之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禅宗未顿悟之前,曾经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人几乎什么都一起,由于两人的默契,他们发誓一定要一辈子做朋友,一辈子在一起。后来两个人长大了,但是随着个性的日益凸显,两个人终于发生了分歧。禅宗迷上了学佛,而他的朋友却一心想找一位知心的女人相伴一生。他们俩都极力说服对方,然而却都失败了,于是两人不欢而散。后来禅宗在一座山里静修,一天他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在悠闲地吃草,一会儿,一只狗叼了一根骨头跑了过来,也卧在了草地上啃着。此时他忽然顿悟。并特意拜访了他的朋友,给他们送去了迟来的婚姻祝福,然后就开始云游四方。
他听了故事后,开始并不能明白。但是在方丈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羊喜欢吃草,你喂它吃骨头,它肯定不吃,同理,你喂一只狗吃草肯定也不行。就像他的儿子不喜欢读书一样,他不能因为自己的愿望而逼迫儿子,有些事情是注定的,一个人适合什么也是注定的,强求也没有用,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他再强迫也没有用。于是他开始审视自己,并试着去发现儿子的优点,最终他发现儿子对算盘很有兴趣,并且算术也很好,不论多大的数,只要他问出来,儿子随口就能说出正确答案,于是他开始有意培养儿子,后来儿子成为一位享誉全国的商人。
故事中的儿子并不喜欢读书,但是父亲却因为自己未完成的仕途之梦,逼迫儿子读书,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差。在方丈的指点下,他开始审视自己,并且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他开始让儿子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结果儿子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成就也超出了他。
教育子女之前,一定要先审视自己,不能因为自己喜欢什么,就强加给子女。子女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你强迫他干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那么也许最终只能将儿女逼向另一个极端,最终自暴自弃一事无成。父母为儿女好的那颗心,什么时候都不能忽略,但是做父母的也不能用自己的权威来任意安排子女。儿女听命于父母,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是父母也应该尊重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所以说父母在说孩子不好的时候也应该先审视一下自己。
这个故事中可以折射出现代父母的影子,很多父母都会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未来,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自己的意愿是什么。也因此造成很多孩子从小就会对父母有叛逆心,这样不仅使孩子和父母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也使孩子有能力后只想离父母远点。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有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儿女不回家看望他们,或者是不孝顺等等,但是这些父母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能够拥有孝顺的子女,但是首先你要先审视你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法,你是否从小就言传身教地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算是孝顺呢?所以说教育子女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要学会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这样他们才能够明白尊重别人,他们也会尊重父母。当一个孩子学会了尊重别人,那么他一定也会尊重自己的亲人,并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8.用感恩的心对待父母
佛教所提倡的孝,是对自己父母的孝顺,其实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倡的这种关怀要延伸到所有的众生。这个世界是相互依靠的,所以,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做善事,不只是对自己父母要孝顺,也要对儿女、朋友、其他人负责,这样就能够形成互相感恩,这样循环下去,家庭、社会都会形成和谐的气氛。
父母才是对你最好的人
从前,有个年轻人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贫困。然而儿子却不知上进,竟然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屡次哀求儿子,但是儿子依然我行我素,不事农活。母亲的苦劝没有用,还惹恼了儿子,儿子甚至视她为成仙的障碍,对母亲的态度很恶劣,甚至恶语相向。
无意中,儿子听说在东边很远的一座山上有一位得道高僧,善于点化世人。他对此十分敬仰,便想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是他又怕母亲阻拦,于是就偷偷地从家里出去,不辞而别了。
他一路上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缄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路。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光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是很简单的事情!”年轻人听了很是欢快,谢过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光脚。
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光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光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落时,他看着火红的晚霞,他突然有一股想回家的感觉,于是,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艰难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是我,妈妈。”他沮丧地答道。
门很快打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在灯光下,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忽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忽然什么都理解了。年轻人两眼泪汪汪,“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呢?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只会一味地埋头寻找成功的道路,却不知道成功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会为了陌生人的一个小忙,而感激得涕泪交流,但是父母为你付出了所有,你却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有说。人们都以为父母对你的恩是应该的,所以全部忽视了,其实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特别是对父母感恩。学会对父母感恩,是孝顺的最高境界。父母对儿女无私的付出,其实也是要求回报的,当你吃到母亲做的饭菜,由衷地向她说一声“谢谢”,相信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当父亲向你提出生活的忠告,不要觉得他不理解你,而是向他说声“谢谢,我会好好考虑的”,父亲一定会非常高兴的。感恩父母不是给他们优越的物质,而是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父母对儿女们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在你最失意的时候,只有他们会坚决地陪在你身边,鼓励你,也只有父母才能够将你度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