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过度紧张
7703900000019

第19章 瞒骗心理:造神世界里的自得其乐(4)

石显这一席话说得皇上不禁为之动容,不但没有让他告老还乡,反而更加看重他了,对那些弹劾石显的奏折自然也就不再当回事了。

这石显显然是个高手。他对人性非常了解,不但能算到自己的对头的做法,还摸透了皇上的心思,因此才能够将整个计划弄得如此完美。对石显这类人,我们肯定是要鄙视的。因为他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皇帝的宠幸,在我们的道德体系中,类似石显者,必定是要下阿鼻地狱,被千刀万剐的。这种人谗佞、弄权,欺负良善,不管是哪一条,都是跟传统道德相悖的。

可是,如果换一个场景,要是一个忠臣用这类欺骗的方法除掉了一个大奸大恶之人,我们还会觉得这个忠臣是个坏家伙吗?恐怕就未必了。这一点上,很多历史事例都可以佐证。像王允除掉董卓,跟秦桧之陷害岳飞,其实手段上并无太大差别,都是以骗为主的,一个是骗当事人,一个是骗皇上。但是王允是除暴安良的好人,而秦桧则是背负千古骂名的佞臣。

这中间的差别,就能体现出国人的思维方式来了。

我们总是根据结果和道德取向去看问题。王允杀的是一个坏人,所以他的带有欺骗色彩的过去是一种不得已的隐忍。秦桧杀的是一个忠臣,所以他那带有欺骗性质的过去是小人内心的外在折射。

当然,我们不能用程序上的完全正确来要求王允不去那么做,因为那样会让更多的人遭殃。但是,当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否也该对这类事情进行反思呢?在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是否也应该略微低下头,而不是那么正义凛然呢?

一个真正有道德洁癖的人,会支持王允的做法,但同时也会承认这样的过程有违背道德的地方,而不是大喇喇地觉得,只要是个坏人,那么即使采取再恶的方式对他也不为过。在无数次的对恶的审判当中,我们也早已参与了,成了恶的化身。跟那些恶人相比,我们也未必就是良善的,不过是我们的最终结果更符合道德戒条的规定罢了。过程中,我们和恶人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因为我们宣扬的虽然是以德报怨,但其实实行的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以暴制暴并不是对暴力的终结,而是对暴力的复制。不过是一种更大的暴力压制了小暴力而已。终结的是暴力的行为,而不是暴力的思维和意识。一旦形势逆转,暴力会马上翻身返回,因为暴力的基因一直都在。

暴力的复制和放大

对于这一点,近年来的一场网络事件体现得最为明显。

2012年初,网络名人韩寒在网上发文,由于这几篇文章与之前粉丝对他的期许不甚相同,因此而引起了争论,很多人觉得韩寒变了,从而由崇拜转为怀疑和诋毁与批判。就在这乱象产生的时候,有人提供了一个重磅炸弹,说韩寒有代笔行为,他的文章并不是自己写的,而是别人代为完成的。

对于一个作家,这样的指责可谓是异常严厉的,韩寒自然要反驳。就在这一攻一退之间,引发了大众的关注,更多人参与了进来,最后变成了一场网络大辩论。形成了以方舟子为首的倒韩派和由各路网络名人领衔的挺韩派,两方在网络上互相攻击、谩骂,论战长达半年之久。

从这些参与辩论者们的行为中,我们能够看到国民性的部分恶和无赖。这些恶和无赖才是阻碍我们发展的大敌。

先看倒韩派。开始的时候,倒韩派们还好,能够像模像样的提出质疑,不管质疑的逻辑是否准确,但至少还有很多的所谓证据。因此,我们可以在道德上为其做辩护。但是等到以韩寒的身高为由进行对赌的时候,倒韩派们的行为就已经是赤裸裸的无赖了,这种做法已经带有侮辱的性质了。

这个时候,我们想要对其进行道德辩护,已经无计可施了。然而,倒韩派依然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他们用很多照片来计算韩寒的身高,从而得出韩寒在欺骗,并呼吁他在大庭广众之下量身高。这样的行为,已经不把自己的对象当人待,而是在侮辱对方了。他们的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质疑的范围,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职权范围,而是赤裸裸地侵犯别人尊严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国人的思维当中,恶人就不是人,就不配受到人的待遇。在倒韩派的心中,韩寒是恶人,自然也就不该有人的待遇。因此,对他侮辱是没有问题的,诅咒他们全家也是没问题的,这些,在很多质疑者的眼中,都是对恶人的应该有的审判,而不是侵犯个人的合理权利。

他们不是法官,却觉得自己拥有法官一般的职权,他们不具有定义正义的权力和能力,但却始终觉得自己代表的就是正义,有代表正义惩罚恶人的职责和本分。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作为是在替天行道,是绝对正义的。在正义的旗帜之下去做任何事,都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他们去韩寒以及韩寒父亲的微博里谩骂、恐吓、诅咒。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对恶者的惩罚。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是比一个代笔者更加让人不能容忍的。

以上是倒韩派的大概逻辑,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做着极其卑劣的事情,对自己的同胞完全没有半点的关爱、同情和怜悯,他们是想置之死地而后快的。

倒韩派们由最开始的证据罗列,演变成后来的人格侮辱,这是他们的异化。在他们的敌对阵营,一样有着类似的异化。

开始的时候,对倒韩派们的作为,挺韩派是不屑一顾的,他们觉得对方就是在无理取闹。但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他们也参与了进来。最开始的时候,挺韩派们也一样,讲究“以理服人”,寻找对方论证中的错误。但随着时间的累积,也经过了类似的异化,他们认为,方舟子的所作所为是故意诬陷。但由于方舟子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于是将视线转移到了方舟子的爱人身上。他们用方舟子对付韩寒的方法来对付方舟子的爱人。

这些人觉得,自己是正义的,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想想看,由于一己私怨,对一个陌生的女子进行如此作为,真的是正义的吗?

更重要的是,挺韩派们也跟倒韩派们一样,用尽了侮辱、攻击、谩骂的词汇。不过是倒韩派用在了韩寒的微博下面,挺韩派用在了方舟子的微博下面,仅此而已。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将两方面谩骂中的对象去掉,肯定很难分辨哪句是骂韩寒的,哪句是骂方舟子的。这就表明,不管是挺韩派还是倒韩派,其实都是一类人,他们差的不过是阵营罢了,在道德上丝毫没有差别。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下一个这样的定论,所谓的倒韩派和挺韩派的争斗,并不是基于诚信和真相,也不是对诬陷的厌恶,不过是两个阵营之间的争斗罢了。这场争斗更多的不是因为理念,而是因为身份认同,在许多方面,更像是一场来自民间的自发“政治斗争”。其真正的核心,还是屁股决定脑袋,是站队思维。

这其中必然涉及个人的观念。不管是倒韩还是挺韩,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但实际上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还是自己的思维在作怪。个人都是有着近乎于自大的英雄情结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考虑。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都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因此,我们总会根据自己对自己的幻想形象来寻找支撑的论据。

倒韩的人,总是盯着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即使是一个无法简单说清的证据,他们也肯定会朝着利于自己的方面去解读。同样,挺韩派也总是将证据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读。

这就造成了彼此无法正常对话,而总是选择性地筛选证据攻击对方。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骗子,不过欺骗的是自己罢了。自己脑子里的利己思维,让自己丧失了公正客观的判定,做出许多恶事情来。

所以,想让自己正常,就要尽量克制这种思维,不要一味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想。那样做了,即使不被别人骗,也会陷入自我的欺骗当中,在认识事物上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