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过度紧张
7703900000015

第15章 “穷疯了”与“饿怕了”的后遗症(6)

所有这些,组成了乞丐群体。他们不管是好是坏,都在为生活奔波着,和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乞丐群体,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他们过着最艰难的生活,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是可怜的。但可怜之人自有其可恨之处。乞丐中,很多是因为懒惰而沦为乞丐的,更是有不值得同情的行恶者。我们好像无法用一个固定的词语来形容和定义他们。

据某电视台报道,2012年,上海市曾出现过类似这样的现象。

2012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路边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三个残疾人在乞讨。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之间都会出现在广场、地铁站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乞讨或者卖艺。后经了解,这三个人来自河南,都是被人骗来的。

骗他们的人姓李,那人只告诉他们跟着他有钱赚,并没有告诉他们要去的地方,也没告诉他们要干什么。这几个残疾人都是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听说可以赚钱,自然很是高兴,就跟李某出来了。

结果,李某将他们领到了上海,从事乞讨,所得的收入,也都要每天按时上交给李某。这三个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在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子里,屋里只有一张床,每晚三个人共同挤在这一张小床上睡觉。更为凄惨的是,每当他们向李某提出要回家的时候,总免不了李某的一顿喝骂,有时候甚至会动手。

这就是古老丐帮的延续了,他们虽然没有那么大的组织,没有那么严密的等级和分工,但其操作模式尤其是处在其中的人员所受的苦楚,是一样的。

李某也是一个底层的人,但他却在用狠毒的手段欺负和自己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同胞。他这样做,一是利用人们的善心,二是受利益的驱使。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没有道德和法制的观念。这才是骗子恶棍们行恶的深层原因。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看见李某,听他讲述自己的穷苦事情,或许也会对他心生同情,但这同情是不值钱的。想要让李某这样的人越来越少,想要让那些腰缠万贯的乞丐越来越少,靠的是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分辨的眼睛。要懂得从我们的文化思维传承当中剔除那些不良的观念。

世上没有没来由的善,也少有没来由的恶,更多的时候,所谓的恶,都是由于不得释放的个性经常受到压抑而导致的。这压抑,在人的内心中慢慢积累,就形成了那杀人的乞丐,将人做成“人熊”的乞丐,像李某那样利用别人敛财的人。

这样的人,是可恨的,但何尝又不是可怜的呢!

穷人用数量压倒富人,富人用力量压制穷人

一个偷儿,见一家大门敞开,一副空若无人的样子,便动了心思,也顾不上白天容易被看见,就径直走了进去。进到那户人家之后,偷儿看到供桌上有很多用于供奉的铜锡器皿,做工颇为讲究,知道值些钱财,便拿了起来,准备离开。

可是不巧,就在这偷儿刚刚转身要走的时候,这家的主人回来了。主人一见有陌生人在自己家里,手里还拿着铜锡的供器,吃了一惊。还没等缓过神来开口问话,偷儿先出声了:

“请问您需要铜锡供器吗?”主人一听,原来是卖供器的,心下释然,不过转念一想,这人实在太没礼貌,自己在附近办点事,因此没关大门,他竟公然闯了进来。于是,心生厌烦,不客气地跟偷儿说:

“我不买你的东西,你赶紧走,快走快走。”说着,就把假装不情愿就这么离开的偷儿推出了大门,之后“哐”

的一声,将大门关上了。

等回到屋里之后,主人突然感觉不对劲,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眼光落到供桌上的时候,才猛然想起,自己家供桌上的铜锡供器不见了。此时才恍然大悟,那人手里拿着的不正是自己家的供器吗?想到这里,主人赶紧出门去追赶那偷儿。可是,那偷儿早已跑掉了,哪里还有人影呢!

从这个故事当中,可见这个小偷是个极度机灵的人,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恐怕早已吓得不知所措了,但这个小偷竟然马上就能想出应对办法,在主人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拿走他们家的东西,可谓是偷窃贼中的高手。

由这小偷的反应之快,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这个人将自己的急智用到正路上,相信即使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不过,他们却选择了一条带有犯罪性质的道路,不能不让人嗟叹。

可是,没有办法,现实就这样发生了。小偷具有自己谋生的能力和智慧,但还是不愿通过双手来实现自我,而是靠搞些歪门邪道活着。这样的人,自然是可恶的,不过,其实他们也有些可怜。

一般的小偷,都是有些乞食心态的,而且,这种乞食心态往往比乞丐还要严重。古代的时候,自然也有不愿努力仅仅依靠乞讨为生的人,不过这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乞丐则是因为受了天灾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因此做出的无奈之举。他们本来是从事劳动和生产的,有的甚至非常勤劳,不过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能力对抗天灾,使他们失去了自力更生的土壤,因此他们才不得不依靠别人的施舍而活着。

但小偷则不然,他们的堕落,往往跟天灾无关,而是由于自己的不努力,觉得靠双手踏踏实实地讨生活不值当,投入高,产出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小偷们也会付出,不过是将自己的汗水洒在了如何提高偷窃技巧上了。因此,这些人的心态就是完全的不劳而获了。他们认为,繁重的劳动是不可忍受的,靠力气赚钱是得不到好生活的。因此,才会向别人偷取。

这种心态的来源,一是好高骛远,不愿过正常人的那种辛苦的生活。再一个就是没有尊严意识,在心中丝毫不以偷窃为耻。因为好高骛远,所以会变得眼高手低,凡事都想用最小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收益。靠正常的渠道,自然是无法实现这个目的的,因此,才会走上弯路。没有尊严意识,在做事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将尊严的丢失和付出当成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在他们眼里,自己的行为就是靠些小手段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钱财。

其实,这不仅是小偷们的思维基础,我们整个民族,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思维呢?只是没有小偷那般表现得赤裸裸罢了。看看我们的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工作的时候不努力,整天幻想着天上会有馅饼掉下来,天天做的梦就是做人上人、发大财。可是,他们只想要钱,却从不去想如何赚钱,当你给他一个稍微辛苦但能赚钱的事情做的时候,他们马上就暴露了本性,不是觉得辛苦,就是觉得钱少,拂袖而去,继续回家做自己的春秋大梦。这种心态,就有问题了。

有人说,国人有这样一种心态,明明处在兔子的位置上,却总是习惯于用狼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到这类人。他们不过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员,过着有规律的上下班生活,很平凡,也很普通。但是,如果跟他们聊天之后,就会发现,他们“厉害”得不得了,从国家大事,到世界格局,从航天飞机,到最新科技,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完全一副神的模样,什么都懂,什么都透彻。

在有些人眼里,这些人是可笑的,拿无知当有知,仅仅看到了井口的一片天,就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但在这些人的眼里,自己则是厉害的。他们有时候甚至觉得,那些著名的企业家不如自己、那些知名的专家不如自己,自己只不过是虎落平阳,不被重用。

这种毫无来由的自信,给人一种奇怪感。但它却确实存在。而这种思维,就是前面分析的思维的变种。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但人们却并不甘于普通,而是都有一个主宰世界的梦。这是没问题的,甚至是应该提倡的。有理想、有梦想,怎么说都是好事。可是,不好的是,更多的人不是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而是靠幻想,靠自己无意识地拔高自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从而给自己创造一个指点江山的假象。这种思维,只会创造出一个个空谈的人,而不会创造出实干家。而他们所谈的内容,多半也是空洞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毛病,总是愿意将自己眼前看到的,或是曾经经历过的当成是全部或真理,并用之指导自己,去认识世界。但研究表明,一个没有相关领域储备的人,是看不到专业人士所能看出的复杂的,但他们却往往坚信自己已经看到了那复杂,并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才是对的。

如果做一个总结,那么我认为,是这样的:人们喜欢用自己的经验看待世界。不过不是用自己的经验来解读世界,而是用自己的经验来定义世界。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没看到的,便是没有的,自己不可以的,便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总是觉得自己眼见的就是全部,因此尤其愿意在没有全部信息的时候去否定别人。当医生讲述医疗问题时,跟他的认知不符,他便觉得医生错;当律师讲述法律问题时,跟他的认知不符,他便觉得律师错;当科学家用科学道理解释一些现象时,跟他的认知不符,他便觉得科学家错;当心理学专家分析案例时,跟他的认知不符,他便觉得心理学专家错。可是他从未想过,这些专业领域都是有门槛、需要积累的,自己从未跨过那道门槛,也从未有过相关积累。按照他们自己的表现看,他应该是个博大的杂家,医疗、法律、科技、心理学等领域无一不通。可他们自己也知道,对于这些领域,根本没有半点接触。但他们还是觉得自己不需要专业积累,也不需要太多的信息就可以解读而且是绝对正确地解读甚至定义一件事情。

正是这种无来由甚至近乎偏执的自信,让我们社会出现了很多“全能者”。他们鄙视一切专家、教授,以及专业人士,而以一种任何时候自己都掌握着真理的样子出现。这种人,在网上尤其多。看看各种论坛、微博,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在用非常有限的碎片化信息解读和定义着这个世界,不仅从未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反而一副救世主的模样。一旦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便会遭致他们的攻击。

而这种心态,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难以理性地讨论,因为大家都不在一个频道里。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世界来定义整个世界的时候,就会出现彼此认知的错位。看似是大家在争论同一个问题,但出发角度却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没有交集。因此,看看网上的那些争论就会发现,好多时候,争论双方说的根本不是一个事,但还是吵得不可开交。不过这时候你不能指出他们的错误,一旦指出,那么他们就奔着你来了。因为人们讨论的目的或准则不是“真理越辩越明”,而是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是比别人强的。我们讨论问题,不是为了探究问题,而是为了告诉世人,在这个问题上,我比你强。

因此,********人讨论的时候,不仅会出现驴唇不对马嘴式的话题上的乱象,还会出现姿态上的乱象。大家都用同一种高傲的姿势指责对方,你,太过愚蠢。

这种姿势上的强势,不仅无知者有,那些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见解的人一样有。

有很多人,是有专业储备的,在某些专业也确实很是厉害。但他们有时候头脑也是糊涂的,有很多会将自己多年付出而努力后得来的结果认为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因此,当他们阐释一个专业性的东西时,如果对方竟然听不懂或者暂时不同意,便会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指责那人太过愚笨,从而给对方加上一个蠢笨的标签。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早已经忘记了自己是通过几十年的寒窗苦读才掌握这些的,而对方接触这个话题才仅仅几分钟而已。网上的那些“聪明的理科生”,大多如此。

于是,这些人没来由生出了许多优越感来。而这种优越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果然是厉害的,从而开始扩展自己的讨论领域,开始跨界发言。这时候,其实他们跟自己眼中的那些“愚笨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一样是对一个需要积累,但自己没有任何积累的领域进行强势的定义。但他们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

而这时,自然有那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指出他们的错误,从而将他们此时的浅薄暴露在大家面前。可是由于这些人以前积累起的“自信”,加上大多数人本就是奔着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来的,因此他们不会认错,“自信”导致他们不觉得错,强烈的证明自己的意愿,让他们不可以认错。

这是专家变成“砖家”、教授变成“叫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更多时候,专家们不靠谱并不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太弱,而是他们想要掌控的领域太多了。由于时刻扮演着“全能者”,让专家们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从而导致人们连专家们在自己研究的领域的发言都不相信了。

于是,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常可以看到,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紧张的。紧张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这紧张造成的混乱却是相同的。

以上,算是对低位者的高位姿态的一点延伸。现在,我们继续回到偷盗者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