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柯岩文集(第三卷)
7691400000052

第52章

嫦娥母子一夜酣睡。

嫦娥是因为心里几十年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亲儿子、好儿子、宝贝儿子托尼不但表示了理解与首肯,而且居然还肯和她一起留在北京,天下还有比这更美满的事么?!

小安东呢?虽然还没有和妈妈说清楚自己的打算,可至少妈妈高兴他留在中国,这就完全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至于他留下来干什么,怎么干,他会去找柴禾商量。他年轻,想到一点就是一点;而柴禾自会帮他考虑一切的。他原本一见柴禾就爱上了他:他是那么聪明,不,那简直不是什么聪明,而是智慧、睿智,又那样勇敢、坚强。虽然他从没想过妈妈会和他……因为他原来还曾偷偷寄希望于布朗……甚至是偏向布朗的。但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于是他便呼呼大睡了。

倒是布朗几乎彻夜未眠,说是失恋吗?倒也不见得。他只是在不知不觉间被她吸引,又一相情愿地把她安排进自己的计划罢了。失落自然是有的,因为这些天虽然很忙,他表面上未动声色,但实际上却一直在认真思考着这个行将改变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大计划。嫦娥的拒绝会改变这个计划么?不会,也不应该会。男人嘛,事业毕竟是第一位的。

虽然她的拒绝是他没想到的。从初识起,她就那样信任他,依赖他,对他好得恨不能掏心掏肺肝脑涂地;到北京后,她也是那样亲切地、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和他在一起,从来是那样生气勃勃、高高兴兴,不但形影相随,而且心心相印……也许,这只是她真诚、善良、热爱生活的本性使然,是她那独特的亲和力造成了他的误解……也许。但也许,并不仅仅是误解,而是她自己还不明白自己的感情取向和缺乏对自己是否能担起今后生活重负的思考。这种事在女人身上发生得还少吗?因此,也许自己还有机会?这样一想,美国男人勇于竞争、善于进攻的秉性立即使他跃跃欲试,但一想到柴禾是个病人,重病人,而自己是医生!在感情上这样的竞争是有失公正的,又惘然若失……不战而退本来就心有不甘,再一转念,柴禾哪里像个病人,他明明是驰骋在战场上的将军!嫦娥跟了他不但无须担任何重担,反而会成为他的累赘!在这样的情势下,和这样的强手竞争又是那样具有挑战性……

就这样翻来覆去地折腾了一夜,最后决定:嫦娥是嫦娥,计划是计划,男人,就应该拿得起,放得下;掰得开,揉得碎!

而谈到计划和事业,真正能帮自己决策的还只有一个柴禾。于是天刚一亮,他翻身爬起,就找柴禾去了。

柴禾不在病房,他在医院花园小树林里练功。布朗静静地倚在栏杆上看他,只见他神清气定,一招一式地做着,像花匠在精心侍弄花木。不过他侍弄的不是花木,而是生命。如果世上所有的人在面对死亡时,都能有这份从容,布朗不禁感叹:那么我们医生的治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

柴禾转弯时看见了布朗,对他招招手微微一笑,又转身走回树林深处去了。布朗知道,这是风呼吸法快步行功,是癌症病人最重要的一种功法,他不能打扰他,就静静地等着。他走得那样快,哪里像个病人?活像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他大概还会在自己的人生之途上走上许多年吧?率领着他的癌症大军,不但把他的爱,而且把他的智慧和热能遍布给他们。难怪这些病人都心甘情愿满怀爱戴地称他为“癌司令”,也难怪嫦娥在选择他时毫无疑虑。

一丝妒意不由自主地袭上心头,一抹自嘲的微笑忍不住浮现在嘴角。如果以前,有人告诉他:他,一个声名赫赫的肿瘤专家,不是怜悯而是嫉妒一个晚期癌症患者的话,他会扬声大笑的。而现在……生活真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家,它总是不断地在你眼前为你变出奇景。

终于,柴禾收了功,快步走向他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哪里,我懂。”

“这样早,有事?”

“是的,可能要多占你一点时间。”

“幸亏你来得早,不然很可能找不着我了,我今天上午出院。”

“不治了?”

“我这不正在治吗?”

“还是决定不开刀?”

“是。我同病区的两个颌骨癌症患者手术后都愈后不良。”

“你不认为双管齐下,把握会更大吗?”

“不了,我毕竟年纪大了。既然现在保守疗法已明显见效,就完全不必再冒手术的风险了。”

布朗赞赏地看着他,这个男人!看起来虽不那么健壮,却有着这样一个好头脑、一副好胆量。他曾在什么面前犹疑过,退缩过吗?甚至在面对死神时,都这样镇定自若、信心十足?如果真能和这样的强者较量,并且取胜,将是人生何等的快事啊!可惜他毕竟是一个病人,而且是自己十分喜欢和尊重的病人!于是Dr·布朗轻轻地忍住一个叹息,和他商量起正事来了。

像布朗喜欢柴禾一样,柴禾也喜欢和尊重布朗:温文尔雅又学问高深,是鼎鼎大名的专家,却对新鲜事物那样敏锐。不但毫无一般事业有成的专家那样目空一切、麻木不仁,而且敏锐得像个好奇的小学生。这就使得他干练又显得年轻。

他们俩真可谓一见如故,相互倾心。谈起话来直截了当,毫不拐弯抹角,柴禾在军事学院学的只是专业英语,和布朗谈起中西医结合治疗来,就必得有翻译。但布朗现在和他谈的只是他的计划,并非专业,而是人生。况且他既不叙述复杂的思考过程,又尽量说得简洁明了。所以柴禾只用眼睛专注地盯着他,静静地听他说完,然后双手握住他的手说:“Great!我真为你高兴。我完全懂得你的思考,并且祝贺你的决定。”

“一点不觉得意外?”

“说老实话,我一直在等你的决定。”

“为什么你这样肯定?”

“首先,如果这件事没有吸引你,你就不会到中国来;还因为你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机遇,是一定不会放过的。”

“你认为我会成功?”

“是,当然。”

“你这样相信我?”

“这你也早已感觉到了。不过因为我不了解美国的具体情况,所以无法预料你将会遇到多大的困难?几年前你们麻省理工学院一位雷教授也曾有过类似的打算,不过她没有成功。”

“我不是一般的教授,我很早以前就取得了医生的开业证书。对我来说,开诊所只需要找到相应的资金、合适的地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行。这都不是很难的事。”

“那么说,你回去马上就可以开办?”

“我想是的。这次来,我本来打算只和你们接触的,可你也安排我去参观医院,我明白你是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中西医加气功综合治疗的效果。我看到了,也信服了。但这在美国毕竟是一个创举,是一件前人未曾做过的事。为了保证成功,我不想一下子全面铺开。你又专门安排我去采访白血病的儿童病区,我想你这也不是没有用意的吧?”

“当然,因为我知道你在治疗血癌上赫赫有名。”

“赫赫有名不敢当,但这确实是我的强项。所以我准备一开始只收治血癌症患者,这样把握大,成功率高。等打下基础,有了名气……再全面铺开,你以为呢?”

“我认为你想得很周到。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就叫做脚踏实地、删繁就简;先抓典型,再全面开花。只不过你是这样地有名,如果其他癌症患者们慕名而来,你怎么拒绝呢?”

“我坦率地告诉他:我没有把握,我不愿意拿他做实验。我可以把他推荐给其他更有把握的医生。”

“很好,不务虚名,不拿病人做实验,这是医德,也是品格。那么就没什么困难了吗?”

“当然有,我对中国文化了解太少,而无论中医还是气功,都是很深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这不要紧,我们可以请求冯理达教授帮助,给你派中医和气功师去。”

“这当然好,但你不以为我最好还得有个能和冯理达教授、和你、和中国方方面面联系的专职助手吗?”

柴禾一下子明白了,但他脸上纹丝未动,静静地问道:“有合适人选吗?”

布朗猜不出他是否有所觉察,他深深地看了柴禾一眼,打了个顿,说:“我想过阿娇,但她有自己的诊所,而且我希望能把她先作为外围。比如刚才咱们说的,把我没有把握的病种,先介绍给她,她已开始了多年,比我有经验。这样等我站稳了之后,再和她联合。所以,她不行。”

“对,还考虑过别人吗?”

“是,比如小江……”

“她刚结婚,大河有自己的专业。小江的妹妹病着,从她个人情况看,她长期出国有困难;从我们俱乐部的工作来看,她是主要的接班人,所以……难道你从没考虑过小安东吗?”

“小安东?当然。不过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似乎并不比我多。而且他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如果健康恢复,我想他会回归本行。”

“他没对你说过,他打算留在中国吗?”

“没有。怎么?他也打算在中国定居吗?”

“他是这样对我说。不过我建议他继续学习。但他已决定放弃计算机专业了。”

“哦?为什么?”

“作为一个癌症病人,他说要像我一样,终生从事抗癌事业。”

“你同意了?”

“没有。我建议他回美国转入医学院学习。他还年轻,如果他努力,在你的培养下,他完全可以成长为一名像你这样的抗癌专家。”

“他同意了?”

“他答应考虑。”

两个人都不说话了。半晌,柴禾又轻轻地开口了:“即使在美国,承认他原有的基础学分,这两三年内,他也很难又上学又帮你……”

布朗耸耸肩,两手一摊。意思是:对。

“其实,有一个最合适的人选,你怎么没有提到?”

“谁?”

“嫦娥。”

两个男人都不说话,两双眼睛默默对视。最后,美国人的蓝眼睛退却了。

“没想到?”柴禾问。

“不,是她拒绝了。”

“为什么?”

布朗的两只蓝眼睛像凛冽的泉水一样冲洗着柴禾的黑眼睛:“她决定在中国定居,你不知道?她没对你说?”

柴禾的黑眼睛却似深深的湖水波澜不惊:“就是她决定在中国定居,也不妨碍她帮你创业呀!”

布朗开始迂回地进击了:“你的意思是,我应该继续向她请求?”

柴禾浑然不觉地大度包容:“当然,我还可以帮你劝她。”

“你?”美国人这回真的不懂了,“她会……听你的吗?”

“我想会的吧,她从小听我的。听惯了嘛!”

如果再谈下去,美国人就会直奔主题了,但柴禾巧妙地转换了话题:“上海、香港、台湾癌症患者‘相约2008北京奥运’启动仪式下周就开幕了,袁总又来过电话,还是希望你能参加。”

“袁总又回上海主持工作了么?”

“既然他这次查明只是一般的肝病,肝上的阴影只是囊肿,不是癌转移,他自然是不会停止工作的。”

“也许我还是等着看 DVD 吧,我的时间不多了,在北京你为我安排的日程还多,我还有那么多问题想问你……”

“穿插着去个两三天还是可以的吧?这个活动很特别,上海的 CA俱乐部又很活跃,许多工作做得比我们细致而有成效。”

“比如说?”

“比如说,他们的工作更细,各区县与总部之间联系更紧密,既层次分明又搭配合理:像康复咨询、康复学校、康复夏令营、康复报告团、艺术表演团……都工作得热热闹闹又井井有条。再比如说,他们很善于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广泛地推选出辅导标兵、爱心使者、‘话疗热线’值班员等等。不像我们工作更多只依靠一些骨干,弄得一些人很累,而有些人使不上劲……”

他对别人的长处看得那样清楚,肯定得那样真挚热情,不由得布朗不对他刮目相看,也不由被吸引和动心:“你真觉得我应该去?”

“如果是我,不会放弃多走一些地方、多看一些新鲜事物的机会。”

“可我一个人去,和他们互不了解,会看得到和看得懂你所说的一切吗?”

“为什么你一个人去?我们当然会为你派陪同。”

“你们?对不起,我知道……你们的经费并不宽裕。也许,陪同的费用由我来负担?”

柴禾笑了:“中国有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们这些年难惯了,为了抗癌事业,我们已经学会了没米也能做出饭来。信不信?我会派一个自付费用的人陪你去。”

“谁?”

“嫦娥。”

布朗再一次吃惊于眼前这个中国人的不同凡响。明明已经猜到了自己对嫦娥的追求并不仅仅限于事业,他自己又重病在身,竞争本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他居然还能有这样的大将风度!他怎么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怯意呢?他果真就那样有把握!?

柴禾在他探究与挑战、锋利如刀的目光下,不但毫不退缩反而迎刃而上道:“你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再考察一下,她究竟能否胜任你创业的需要。”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布朗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嫦娥私下里是怎样激烈地和柴禾争执来的。

“我不去,你为什么不派别人去。”

“我们人手少,一个萝卜一个坑。”

“不才两三天么?让丽月跑一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