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圈大全集
7688500000096

第96章 小人如细菌,及早防备好(3)

新妃以为郑袖给她出了个好方法,以后只要见到楚王来就把鼻子遮起来。楚王开始没理会,见多了就奇怪,又不好直接问,就问郑袖:“新妃近来每次见到我时,为什么总把鼻子遮起来?”郑袖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听她说过,好像……”她故意看了看楚王,欲言又止。

楚王觉察到这里一定有什么隐情,就追问说:“你说吧。你和我做了这么多年夫妻,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即便有什么事,我也不怪罪于你。”

郑袖说:“她说大王您身上有一种恶心味,不愿闻到!”

楚王一听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说:“什么?居然敢说我身上有恶心味,岂有此理!传我的话,立即割下那小贱人的鼻子!”

郑袖再次得到楚王恩宠。

惨遭陷害的新妃,其容已毁,皇宠尽失,是小人让她的人生由顶峰跌入谷底,遭受重大打击。小人很多时候如绊脚石,你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他们摔跟头,难以再站起来了。

小人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用这句话告诫我们,人性如果看来是善的,那这是他努力伪装的,因为人性本来是恶的。且不论人性本善或本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小人完全归属于性恶者,他们完全无视道德,把道德踩在脚下。

公元前527年,楚国大夫费无忌受楚平王之命前往秦国为太子迎亲。费无忌看到绝色的姑娘大吃一惊,他开始盘算起来,这么漂亮的姑娘应该献给正当权的楚平王。

当车队接近国都,费无忌提前一步到王宫,向楚平王描述了秦国姑娘的美丽,并说太子与姑娘未曾谋面,大王可先娶了她,日后再给太子找一位更好的姑娘。

楚平王好色,被费无忌说动了心,于是便同意了,并让费无忌去处理。在费无忌的一番暗箱操纵下,太子妃转瞬间成了楚平王的妃子。

然而,费无忌却在成就一桩“美事”的兴奋之余,忧心忡忡。虽然楚平王越来越宠信他,但因这件事他得罪了太子,而太子早晚会掌大权的。于是费无忌又对楚平王说:“那件事之后,太子对我恨之入骨,我倒没关系,关键是他也怨恨大王,希望大王有所戒备。毕竟太子握有兵权,外有诸侯支持,内有老师伍奢的出谋策划,说不定哪一天要兵变呢!”

楚平王顿时心生戒备,认为费无忌说得有理,应当尽快采取行动,以防万一。于是他便下令杀死太子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随后又要捕杀太子,太子与伍奢的次子伍员只好逃离楚国。

费无忌身为大臣,却毫无大臣之德,先是丧尽伦理地讨好皇帝,后又为保全性命,大进谗言,是十足的小人!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界上充满了太多的诱惑,这些诱惑导致了太多的追逐。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人性都将得到洗礼。高尚还是卑鄙,君子还是小人,在利益面前都会原形毕露,而小人正是为自己“打算盘”的人。

欲望面前,小人甘当追逐者,抛弃道德的包袱,不择手段。没有了道德约束,他们丑恶的本性暴露无遗,各种手段瞬息万变,让初出茅庐的你怎么也捉摸不透。林子如此之大,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什么鸟都飞出来了。为了寻求自己的食物,纠缠不休,这时小人也就出现在了你的身旁。

小人做事做人从不循正道,而以精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喜欢造谣生事并非作乐,而是另有目的;他们喜欢挑拨离间,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在同事之间搞破坏,制造不和,好从中获利;他们喜欢拍马奉承,也喜欢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他们喜欢阳奉阴违,见风使舵;他们踩着别人的骨血前进,以你的牺牲为其开路,却从不在乎你;他们落井下石,只要有人摔倒,会追上来再补一脚;他们喜欢找替罪羊,抓一个人来担负原本自己犯下的罪行,逃脱责任,溜之大吉。

种种小人的行为,无不证明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小人毫无道德可言,他们的行为准则,就是与道德完全背离。

惹不起躲得起

《庄子·山木》中有一种“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的说法,它的含义是:君子间的交情平淡如水,纯净无染,小人之间的交往甜的像甜酒一样。然而,君子之交虽然平常,但心地亲近,小人之交虽说亲切、甜蜜,但是很容易由于利益而断交。因此,与人交往要选择君子,而非小人。

在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与其妻落难于破窑洞中,生活困顿、衣食无靠。当时全靠王茂生夫妇的接济,他们两家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后来,薛仁贵参军,并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由于功勋卓著,他被封为“平辽王”。当薛仁贵身价倍增之后,前到王府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可薛仁贵都婉拒了,他唯一接受的是王茂生送来的“两坛美酒”。然而,当仆人打开酒坛时却大为吃惊,原来其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岂料薛仁贵得知后,不但没有生气,还命令下人取来大碗,当众将坛中三大碗清水一饮而尽。在场的宾客很是不解,薛仁贵解释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夫妇的救济,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现在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要接受王兄送给我的水,因为我知道王兄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

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的亲密关系不愧是君子之交,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也正是因为这个典故流传得越来越广泛。

有君子,就必有小人,而且小人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善于惹是生非、挑拨离间、兴风作浪,令人生厌,对此人们抱着抵制的态度躲开八丈远。

在交往过程中,对小人应该持一种“惹不起但躲得起”的态度,不要去得罪小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隐患与难题。人们常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得罪一个小人。”这是有道理的。明朝洪应明在其《菜根谭》中也说到了这个问题:“休与小人结仇,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其中不要谄媚君子的道理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君子自有处世之道,低声下气地去讨好他们,只能让他们心生厌恶,自讨没趣。那么,为什么不要和小人结仇呢?这是因为小人胡搅蛮缠,和小人争论是非,往往是白费精力。而且小人往往心胸狭窄,爱记仇,甚至想报复。

清代金兰生所编的《格言联璧》中说道:“小人固宜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讲述的道理是一样的——对小人既不亲近,也不公开结仇;对君子可以亲近,但不可谄媚讨好。

以下原则是教你如何处理与各种小人的微妙关系:

1.不要得罪小人

通常来讲,小人比较敏感,而且容易自卑,所以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也不要在日常交际中招惹他们。同时,不要与小人斗狠,不去揭发他们,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后患,因为小人常会不择手段。

2.在小人面前谨慎言语

尽量不在小人面前吐露什么消息,切记别在他们面前谈什么秘密,不要谈别人的隐私或是抱怨。因为这些口风一旦落入小人口中,他们指不定会给你捅出什么娄子,惹出什么事端。

3.不要和小人有利益上的来往

不要试图从小人身上获取益处,因为即使你得到利益,他们也会要回相当的回报甚至更多,纠缠不停,让你难以脱身。

4.与小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与小人之间若能彻底断绝来往自然最佳,如果不能,也应该适当保持距离,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好办法。如果那些“小人”是自己身边的人,如同学同事之类,那么维系一种平常关系就够了,既不要太亲近,也不要太忽视他们。当然,具体距离需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衡量。

5.吃些小亏也不要太计较

在和小人来往过程中,若不慎吃亏,也不必太在意,以后多加注意即可。切不能由于吃了小亏而与小人发生事端,因为在小人那里你根本不会讨回公道,甚至会生出更多的问题。要不然,对方也就枉得“小人”的称号了。

总而言之,对待周围的小人,我们大可敬而远之,惹不起但是躲得起。